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10)申請公布號CN12022511(30)優(yōu)先權數(shù)據(jù)PCT/AU2023/0504012023.05.12AU(85)PCT國際申請進入國家階段日(86)PCT國際申請的申請數(shù)據(jù)PCT/AU2023/0505672023(87)PCT國際申請的公布數(shù)據(jù)WO2024/000015EN2(74)專利代理機構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A61B5/1473(2006.01)A61B5/15(2006.01)A61M37/00(2006.01)A61N1/05(2006.01)(71)申請人營養(yǎng)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54)發(fā)明名稱具有電源管理功能之基于微針之裝置一種電化學感測裝置用于導入針型電極之受測者之皮膚內(nèi),以接觸受測者之生物液或組織及檢測目標分析物。此裝置具有可動部,促使針型電極進入受測者之皮膚及電源管理功能以當該裝置被使用時供應可操作電力至感測電子組基底接觸點連接器CN120225116A權利要求書1/5頁21.一種用于將一個或多個突出接觸受試者的皮膚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突出部,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各自被構造成穿透所述皮膚;皮膚接觸部,所述皮膚接觸部界定皮膚接觸表面和允許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延伸穿過的一個或多個空間;可動部,所述可動部被構造成從位于所述皮膚接觸表面后的第一位置移動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至突出所述皮膚接觸表面的第二位置;電子組件,所述電子組件被配置成實現(xiàn)所述裝置的功能,所述電子組件包括電源;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其中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初始地處于第一狀態(tài),由此所述電子組件不消耗電力或消耗非可操作的電量,并且所述電子組件為可致動的以符合第二狀態(tài),由此所述電子組件消耗可操作的電量,并且其中所述裝置被構造成使得在所述裝置的正常部署的過程中并且無需用戶執(zhí)行任何專用開啟電源動作的情況下,使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從所述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所述第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維持部,所述維持部被構造成在使用時維持所述皮膚接觸表面與所述皮膚接觸3.如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被構造成以非線性路徑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非線性路徑為大體上弧形路徑。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具有連接端和自由端。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自由端相對于所述連接端移動較長的距離。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非線性路徑為通過參考所述自由端來描述的。9.如權利要求4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弧形的角度量測小于約45°、40°、35°、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具有樞轉(zhuǎn)部、鉸接部、彎折部或接合部。11.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與固定部相關聯(lián)。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在使用中,所述固定部為固定的,并且所述可動部相對于所述固定部為可動的。13.如權利要求11或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允許所述可動部樞14.如權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固定部與所述皮膚接觸表面為15.如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固定部與所述皮膚接觸表面間16.如權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大體上側向于所述可動317.如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還包括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所述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直到用戶致動所述釋放部,此時所述可動部被釋放并被允許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18.如權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還包括鎖定部,所述鎖定部被構造成當處于所述第二位置時鎖定所述可動部。19.如權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被構造成使得所述可動部從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動需要源自所述裝置內(nèi)部和/或外部的原動力。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內(nèi)部的所述原動力源自彈簧、彈性可變形構件、形狀記憶構件或其他偏壓裝置;并且所述裝置外部的所述原動力源自用戶。21.如權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不具有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的內(nèi)部原動力發(fā)生器。22.如權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維持部為設置在所述皮膚接觸表面上或周圍的皮膚病學可接受的組合物或者包括設置在所述皮膚接觸表面上或周圍的所述皮膚病學可接受的組合物。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皮膚病學可接受的組合物為粘合劑或其功能等同物。24.如權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維持部被構造成機械地維持所述皮膚接觸表面與所述皮膚接觸。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維持部選自以下各項中的任一項或多項:帶26.如權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直接或間接地機械地連接至移動部。27.如權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為導線、針和/或微針。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形成陣列。29.如權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具有充分長度以便能夠與所述受試者的表皮、真皮或皮下組織接觸。30.如權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在使用時,功能為使:將電流導至所述皮膚或從所述皮膚導出或穿過所述皮膚、將聲波導至所述皮膚或從所述皮膚導出或穿過所述皮膚、將光導至所述皮膚或從所述皮膚導出或穿過所述皮膚、將熱導至所述皮膚或從所述皮膚導出或穿過所述皮膚、從所述皮膚取樣液體或組織、或配送生物活性物質(zhì)至所述皮膚、或?qū)敕治鑫锔袦y物質(zhì)至所述皮膚。31.如權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各自為導電的,并且所述裝置還包括電路,所述電路具有聲音、視覺或觸覺的指示器,所述電路被配置成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接觸天然存在于所述皮膚中的導電液體時,致動所述指示器。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電路包括至少兩個突出部,并且所述電路被配置成通過所述至少兩個突出部接觸天然存在于所述皮膚中的所述導電液體而導通,以便致4動所述指示器。33.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電路包括一個突出部和抵靠所述皮膚放置的至少一個導電墊,并且所述電路被配置成通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墊與天然存在于所述皮膚中的所述導電液體電連通而導通,以便致動所述指示器。34.如權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尺寸被設計成使得當所述裝置施用于所述皮膚并且所述可動部處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中的每個突出部的突出所述皮膚接觸表面的任何部分嵌入所述皮膚中時,所述35.如權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被構造成使用時間大于約1小時、36.如權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被配置成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與所述裝置為不可分離的,或者在沒有工具幫助的情況下為不可分離的。37.如權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和所述固定部為一體式38.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裝置,其中一體式的移動部和固定部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所制39.如權利要求37或權利要求3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一體式的移動部和固定部為所述裝置的電路板的一部分。40.如權利要求17至3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被偏壓朝向所述第二位置并且被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通過所述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抵抗偏壓,直到致動所述釋放部,此時所述可動部被釋放并被允許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41.如權利要求17至3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為凸緣,所述凸緣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由所述用戶提供的原動力使所述凸緣和/或所述可動部變形,以便允許所述移動部從所述凸緣釋放并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42.如權利要求1至41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可動部與所述皮膚接觸部鉸接關43.如權利要求4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鉸鏈設置在所述可動部和所述皮膚接觸部的周邊區(qū)域處或朝向所述可動部和所述皮膚接觸部的所述周邊區(qū)域設置。44.如權利要求17至4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部包括構件,所述構件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但所述構件通過所述用戶為可移除或可變形的,以便允許所述可動部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45.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構件能夠通過大體上滑過所述皮膚接觸部來46.如權利要求44或權利要求4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構件為大體上楔形的,并且所述裝置包括將所述可動部與所述皮膚接觸部相關聯(lián)的鉸鏈,并且楔形件的薄部設置在所述鉸鏈的近側并且所述楔形件的厚部設置在所述鉸鏈的遠側。47.如權利要求42至4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部為從所述裝置可移除的,5并且包括抓握部以幫助手動移除。48.如權利要求1至4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所述用戶可致動的釋放部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直到用戶致動所述釋放部,此時所述可動部被釋放并且使得或被允許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49.如權利要求4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部包括構件,所述構件被構造成將所述可動部維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但所述構件通過所述用戶為可移除或可變形的,以便允許所述可動部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50.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構件能夠通過大體上滑過所述皮膚接觸部來51.如權利要求49或權利要求5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構件為大體上楔形的,并且所述裝置包括將所述可動部與所述皮膚接觸部相關聯(lián)的鉸鏈,并且楔形件的薄部設置在所述鉸鏈的近側并且所述楔形件的厚部設置在所述鉸鏈的遠側。52.如權利要求48至51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部為從所述裝置可移除的,并且包括抓握部以幫助手動移除。53.如權利要求1至5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通過由所述用戶在所述裝置的正常部署的所述過程中所執(zhí)行的動作來使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從所述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所述第二狀態(tài),所述動作并非專用開啟電源動作。54.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動作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的組:打開包含所述裝置的包裝、將所述裝置從包裝對象分離、將所述裝置從保護對象分離、將所述裝置的防護部從所述裝置分離、將間隔部從所述裝置分離、將阻擋部從所述裝置分離、暴露所述裝置的一部分、使所述裝置的第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裝置的第二部分移動、打開所述裝置、關閉所述裝置、使所述裝置的第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裝置的第二部分滑動、使所述裝置的鉸接部移動、使所述裝置的一部分與液體接觸以及使所述裝置的一部分與受試者接觸。55.如權利要求53或權利要求5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被配置成感測所述56.如權利要求1至5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與所述裝置的處理器電通信,并且當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轉(zhuǎn)換至所述第二狀態(tài)時,電信號被傳輸至所述處理器,使得所述電子組件消耗可操作的電量或被允許消耗所述可操作的電量。57.如權利要求1至5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括被配置成感測所述動作的傳感器或與所述傳感器電通信。58.如權利要求1至5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或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檢測電59.如權利要求57或權利要求5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或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括霍爾效應傳感器或另一類型的磁場傳感器。60.如權利要求57至5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或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括電開關。61.如權利要求6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電開關包括兩個相互間隔的電觸點,所述兩個6相互間隔的電觸點呈現(xiàn)給裝置外殼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可動導體部,所述可動導體部能夠接觸所述兩個相互間隔的電觸點中的兩者以便關閉所述開關,所述可動導體部的移動使所述開關打開或關閉。62.如權利要求60或權利要求6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電開關設置在所述裝置外殼內(nèi)。63.如權利要求1至6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和/或所述傳感器基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64.如權利要求1至6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外殼包括彈性段,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通過所述彈性段為可操作的。65.如權利要求6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彈性段基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66.如權利要求6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彈性段與所述裝置外殼的主要部分形成界面,所述界面基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67.如權利要求1至6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不具有需要專用人類動作以將所述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從所述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所述第二狀態(tài)的啟動器。68.如權利要求1到6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工作電極,所述工作電極被配置成在體內(nèi)或體外接觸生物液體并且檢測所述生物液體中的分析物。69.如權利要求6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工作電極為導線、針或微針。70.一種用于部署裝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如權利要求1至6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以及響應于用戶在所述裝置的正常部署的過程中所執(zhí)行的動作,允許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從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第二狀態(tài)。71.如權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動作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的組:打開包含所述裝置的包裝、將所述裝置從包裝對象分離、將所述裝置從保護對象分離、將所述裝置的防護部從所述裝置分離、將間隔部從所述裝置分離、將阻擋部從所述裝置分離、暴露所述裝置的一部分、使所述裝置的第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裝置的第二部分移動、打開所述裝置、關閉所述裝置、使所述裝置的第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裝置的第二部分滑動、使所述裝置的鉸接部移動、使所述裝置的一部分與液體接觸以及使所述裝置的一部分與受試者接觸。7技術領域[0001]本發(fā)明大體上是有關于一種用于將針導入至受測者之皮膚中,且將針保持在受測者之皮膚中的裝置。此裝置用于以簡單、輕量且具有低調(diào)的外型,使其對受測者而言,相對背景技術[0002]微制程技術于1990年代的演進允許醫(yī)藥用的微針裝置之大量生產(chǎn)。尖端的厚度為1至25μm。于生物感測裝置的背景中,微針可能具導電性且作用為工作電極、相對電極(counterelectrode)或參考電極。微針可由金屬、硅、聚合物、玻璃或陶瓷所制成,且微針之底部通常附著于基底上以形成陣列。微針之基底可包含黏合劑,以改善與皮膚的接合。[0004]在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中作為工作電極,微針可為電性導電的,并被涂布氧化還原修飾適體(redox-modifiedaptamer)或酵素,用以于生物液中與特定分析物交互作用,生物液例如是組織液(interstitialfluid)或血液。通常,生物傳感器透過電位(例如方波電壓電流測定法(voltammetry))之施加被訊問(interrogate)。流過工作電極的波峰電流被測量,且此測量值被用于判斷出現(xiàn)于工作電極之分析物的數(shù)量。[0005]先前技術揭露了多個將微針插入受測者的皮膚的裝置。此些裝置通常用以有利于受測者于非臨床環(huán)境中(例如在家中)應用微針。此裝置的關鍵目標為易于使用及可重復性。[0006]一些裝置只專用于微針的應用,且一旦其任務被完成,裝置隨著微針被移除。其他先前技術裝置被用以與微針分離,因此允許微針在引入后原位保持于皮膚中一段期間。在皮膚中時,微針可以感測組織液中之分析物的濃度起伏。[0007]還有進一步類型的先前技術裝置被用于導入微針,此裝置(包含微針)原位保持在受測者上一段期間。雖然這些裝置向受測者提供了簡易性,然而這些裝置卻存在一些問題。[0008]一問題為這些裝置一般為醒目的,且容易被受測者所注意到。此裝置可能被衣物或其他附近物體勾住,而導致全部或部分移位。這些裝置可能需要被穿戴過夜,當受測者滾動于此裝置上時,會有明顯的不舒適出現(xiàn)。[0009]進一步的問題為,先前技術裝置為復雜的,具有大量的個別部件。其增加了裝置的成本,還有失效的傾向性。大量的部件同樣增加了裝置的重量,因而增加了受測者的干擾。穿戴的期間按比例地增加了所察覺到的有關于重量之不舒適性。于一些應用(例如荷爾蒙的監(jiān)測)中,持續(xù)實時(real-time)數(shù)據(jù)可能需要數(shù)周的期間。當此裝置可能要于此期間中被更換數(shù)次,受測者于長時間穿戴厚重裝置的問題還是存在。[0010]進一步的問題發(fā)生于,受測者可能不確定在一開始的時候,微針是否已經(jīng)適當?shù)拇倘肫つw,進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微針是否保持適當?shù)厍度胗谄つw中。先前技術裝置通常包含殻體,殼體之下表面坐落齊平于皮膚的表面??紤]到外殼的存在,若非不可能,其讓使8用者困難于看到皮膚的表面,檢查微針是否適當?shù)那度?。其中若有懷疑,裝置可能被移除,新的裝置被使用于皮膚中。當微針有被適當插入時,裝置的替換將是浪費的。[0011]如上所討論,生物感測裝置藉由施加電位到針電極,而可被訊問。此需要電力源,識的致動以開啟電源。[0012]用于開啟電子裝置電源之先前技術方法包括需要一些用戶專用實體動作之開關。裝置可以例如透過按壓或滑動開關而開啟電源。開關通常穿過裝置殼體之開口,使得水、大氣水氣、體液或一些其他水器來源有進入之可能性。[0013]基于微針(needle-based)之生物感測裝置在電極插入至皮膚及皮下層中之前被開啟電源是被高度期待的。若在裝置被開啟電源之前電極被插入,使用者被迫在電極已經(jīng)被插入真皮組織中時,致動電源開關。致動開關可能導致插入的電極移動以造成組織傷害,甚至導致電極之全部或部分移位。[0014]于任何情況,藉由使用者使基于微針之生物感測裝置開啟電源的需要帶來了操作的復雜性。此復雜性特別地當裝置被設計以供受測者自行使用時具有挑戰(zhàn)性。受測者可能為孩童、非常年長者、或于某些方面無行為能力者,造成難以部署一些復雜的裝置。于裝置之操作中之任何錯誤可能造成對于受測者的負面結果,例如當應用時裝置沒被開啟電源,因而失效于提供重要輸出,例如血糖濃度。[0015]本發(fā)明的一方面系提供先前技術之基于微針的裝置之改進。此改進可能于察覺性可為于裝置被開啟電源之手段中。一個改進可以透過本揭露之僅一實施例被提供。于一些情況中,本發(fā)明可以提供無任何改進,而僅替代提供有用的先前技術裝置的替代作法。[0016]包括于本說明書中的文件、動作、材料、裝置、對象及類似者的討論系僅用于提供本發(fā)明的之脈絡(context)的目的。并未暗示或表示任何或所有此些事項構成習知技藝基礎的一部分,或者為與本發(fā)明相關之領域的一般通常知識(commongeneralknowledge),而在本申請的各請求項的優(yōu)先權日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發(fā)明內(nèi)容[0017]在一第一方面中,但并非必須為最廣泛的方面,本發(fā)明提供基于微針之裝置,用以長時間將一或多個突出部接觸于一受測者之皮膚,該裝置包括:一或多個突出部,各用以穿透皮膚;皮膚接觸部,界定皮膚接觸表面及允許一或多個突出部延伸穿過之一或多個空間;可動部,用以從位于皮膚接觸表面后方之第一位置移動一或多個突出部至突出(proudof)皮膚接觸表面之第二位置;多個電子組件,用以執(zhí)行裝置之功能,多個電子組件包含電源;外殼,用以包覆多個電子組件及電源;以及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其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初始地于第一狀態(tài),其中于第一狀態(tài)多個電子組件無消耗任何電力或消耗非可操作之電量,且多個電子組件可致動的以符合第二狀態(tài),其中于第二狀態(tài)多個電子組件消耗可操作之電量,以及其中,裝置用以在裝置之正常使用及無使用者執(zhí)行任何專用開啟電源動作之情況下,使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被從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第二狀態(tài)。[0018]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包括維持部,用以在使用時將皮膚接觸表面維持9于接觸皮膚。[0019]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用以于一非線性路徑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0020]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非線性路徑為一大致上弧形路徑。[0021]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具有一連接端及一自由端。[0022]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自由端相對于連接端移動較長的距離。[0023]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非線性路徑為參照自由端所描述。[0024]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非線性路徑小于約10mm、9mm、8mm、7mm、6mm、5mm、4mm或[0025]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弧形之角度量測為小于約45度、40度、35度、30度、25[0026]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具有一樞轉(zhuǎn)部、一鉸接部、一彎折部或一接合[0027]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關聯(lián)至一固定部。[0028]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于使用時,固定部為固定,及可動部相對于固定部為可動的。[0029]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固定部包含允許可動部以樞轉(zhuǎn)、鉸接、彎折或接合之一部分。[0030]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于一固定間隔關系于皮膚接觸表面。[0031]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于皮膚接觸表面之間隔小于約10mm、9mm、8mm、[0032]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固定部大體上側面于可動部。[0033]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戶可致動之釋放部,用以維持該可動部于第一位置,直到用戶致動釋放部,同時可動部被釋放以及導致或允許可動部移動至第二位置。[0034]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包含一鎖定部,用以當于第二位置時鎖定可動部。[0035]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用以使可動部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需要一原動力源自于裝置之內(nèi)及/或外。[0036]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原動力于裝置內(nèi)源自于一彈簧、一彈性可形變組件、一形狀存儲構件或其他偏壓手段;以及原動力于裝置外源自于用戶。[0037]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沒有內(nèi)部原動力產(chǎn)生器,用以從第一位置移動可動部至第二位置。[0038]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維持部為或包含一皮膚學可接收組合物位于或于皮膚接觸表面附近。[0039]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皮膚學可接收組合物為一黏膠或與其同功能性均等物。[0040]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維持部用以機構地保持皮膚接觸表面接觸于皮膚。[0041]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維持部所選于下列任何一或多個中:帶條、條帶、皮帶、眼鏡或項圈。[0042]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機構地直接或間接連接于可動部。[0043]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為導線、針及/或微針。[0044]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形成一陣列。[0045]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具有充足長度使其可接觸于受測者之[0046]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于使用時功用為使:將電流導入至皮膚或從皮膚導出或穿過皮膚、將聲波導入至皮膚或從皮膚導出或穿過皮膚、將光導入至皮膚或從皮膚導出或穿過皮膚、將熱導入至皮膚或從皮膚導出或穿過皮膚、從皮膚取樣液體或組織、或配送生物活性物質(zhì)至皮膚、或?qū)敕治鑫锔袦y物質(zhì)至皮膚。[0047]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突出部各為導電體,且裝置更包含電路具有聲音、視覺或觸覺指示器,電路用以當一或多個突出部接觸天然存在于皮膚中之導電液體[0048]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電路包含至少二突出部及電路用以完成透過至少二突出部接觸天然存在于皮膚中之導電液體,以致動指示器。[0049]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電路包含一突出部及至少一導電墊放置于皮膚,及電路用以完成透過突出部及導電墊電性通訊于天然存在于皮膚中之導電液體,以致動指示[0050]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包含殼體,其尺寸被定于使當裝置被施加于皮膚,且可動部于第二位置,及各一或多個突出部之任何部分突出于皮膚接觸表面被嵌入于皮膚中,殼體于大部分或?qū)嵸|(zhì)上全部延伸于皮膚上,不多于約5mm、6mm、7mm、8mm、9mm、10mm、[0052]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用以使一或多個突出部為不可分離或在沒有工具的輔助下無法分離于裝置。[0053]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及固定部為整體的。[0054]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整體移動部及固定部為彈性可形變材料所制成。[0055]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整體移動部及固定部為裝置之電路板之部分。[0056]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被偏壓朝向第二位置,且維持于第一位置,透過用戶可致動釋放部抵抗偏壓,直到致動釋放部,此時可動部被釋放及允許移動至第二位置。[0057]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釋放部為凸緣用以保持可動部于第一位置,透過用戶提供之原動力使凸緣及/或可動部變形,以允許可動部從凸緣釋放且移動至第二位置。[0058]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可動部為鉸接關聯(lián)至皮膚接觸部。[0059]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鉸練位于或朝向于可動部及皮膚接觸部之周邊區(qū)域。[0060]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釋放部包含組件用以維持可動部于第一位置,但其透過用戶為可移除或可變形的,以允許可動部移動至第二位置。11[0061]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組件透過大略滑動橫跨于皮膚接觸部為可移除的。[0062]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組件大略為楔形,且裝置包含鉸鏈使可動部關聯(lián)于皮膚接觸部,楔形之薄部位于鉸鏈近側,楔形之厚部位于至鉸鏈之遠側。[0063]于第一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釋放部從裝置為可移除的,且包含柄部以幫助手動移[0064]于第二方面,本發(fā)明提供用于使突出部接觸受測者皮膚之方法,方法包括步驟為提供第一方面之任何實施例之裝置,使裝置之皮膚接觸表面接觸于受測者,及導致或允許可動部于非線性路徑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0065]于第二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保持于接觸至皮膚于一期間大于約1小時、2小時、[0066]于第三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裝置,用以將一或多個突出接觸于受測者之皮膚,裝置包括:一或多個突出部,各用以穿透皮膚;一皮膚接觸部,界定一皮膚接觸表面及允許一或多個突出部延伸穿過之一或多個空間;一可動部,用以從位于皮膚接觸表面后之一第一位置移動一或多個突出部至突出皮膚接觸表面之一第二位置;一維持部,用以在使用時將皮膚接觸表面維持于接觸皮膚;以及使用者可致動之釋放部,用以維持可動部于第一位置,直到用戶致動釋放部,同時可動部被釋放以及導致或允許可動部移動至第二位置。[0067]于第三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釋放部包含構件用以維持可動部于第一位置,但其透過用戶為可移除或可形變,以允許可動部移動至第二位置。[0068]于第三方面的一實施例中,構件透過大略滑動橫跨于皮膚接觸部為可移除的。[0069]于第三方面的一實施例中,構件大略為楔形,且裝置包含鉸鏈使可動部關聯(lián)于皮膚接觸部,楔形之薄部位于鉸鏈的近側,楔形之厚部位于至鉸鏈之遠側。[0070]于第三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釋放部從裝置為可移除的,且包含柄部以幫助手動移[0071]于第四方面,本發(fā)明提供用使突出部接觸皮膚之方法,方法包括步驟為提供第三方面之任何實施例之裝置,使裝置之皮膚接觸表面接觸于受測者,及致動使用者可致動釋放部,使導致或允許可動部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0072]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藉由用戶于裝置正常使用之情況下所執(zhí)行之動作,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被從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第二狀態(tài),此動作為非專用開啟電源動作。[0073]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動作由下列選自由下列動作所組成之群組:開啟具有裝置之包裝、將裝置從包裝對象分離、將裝置從保護對象分離、將裝置之防護部從裝置分離、將間隔部從裝置分離、將阻文件部從裝置分離、暴露裝置的一部分、移動關聯(lián)于裝置之一第二部分之裝置之第一部分、開啟裝置、關閉裝置、滑動關聯(lián)于裝置之第二部分之裝置之第一部分、移動裝置之鉸接部、將裝置之部分接觸于液體以及將該裝置之部分接觸于受測者。[0074]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用以感測動作。[0075]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電性通訊于裝置之處理器,且當功率調(diào)節(jié)器轉(zhuǎn)換至第二狀態(tài)時,電子信號被傳輸至處理器,使多個電子組件消耗或被允許消耗可操作之電量。[0076]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含傳感器或電性通訊于傳感器,傳感器用于感測動作。[0077]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傳感器或功率調(diào)節(jié)器檢測電場、電磁場、磁場、光、應[0078]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傳感器或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含霍爾效應(Halleffect)傳感器或其他類型之磁場傳感器。[0079]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傳感器或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包含電性開關。[0080]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電性開關包含兩個互相間隔之電接觸點,呈現(xiàn)于至裝置外殼周邊;及可動導體部,可接觸于兩分離電接觸點兩者,以關閉開關,可動導體部之移動導致開關打開或關閉。[0081]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開關被設置于裝置殼體內(nèi)部。[0082]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及/或傳感器為實質(zh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0083]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外殼包含彈性段,該功率調(diào)節(jié)器透過該彈性段系可操作的。[0084]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彈性段為實質(zh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0085]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彈性段形成具有裝置外殼主要部分之界面,界面為實質(zhì)上不透液體或水氣。[0086]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并不具有需要專用人類行動以將該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從該第一狀態(tài)轉(zhuǎn)換至該第二狀態(tài)之一致動器。[0087]于第四方面的一實施例中,裝置包含工作電極用以于體內(nèi)或體外接觸生物液,及檢測其中之分析物。[0089]于第五方面,本發(fā)明提供用使用裝置之方法,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方面之任何實施例之裝置,及響應于用戶于裝置之正常使用狀況所執(zhí)行之動作,允許功率調(diào)整器從第一裝態(tài)轉(zhuǎn)換至第二狀態(tài)。[0090]于第五方面的一實施例中,動作由下列群組所選所組成:開啟具有裝置之包裝、將裝置從包裝對象分離、將裝置從保護對象分離、將裝置之防護部從裝置分離、將間隔部從裝置分離、將阻文件部從裝置分離、暴露裝置的一部分、移動關聯(lián)于裝置之一第二部分之裝置之第一部分、開啟裝置、關閉裝置、滑動關聯(lián)于裝置之第二部分之裝置之第一部分、移動裝置之鉸接部、將裝置之部分接觸于液體以及將該裝置之部分接觸于受測者。[0091]為了對本發(fā)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0092]第1圖繪示本發(fā)明之微針嵌入裝置高度示意及側視圖。本實施例基于偏壓手段以提供原動力于微針之插入于皮膚中。于第一位置(20a)所示出之臂,如其呈現(xiàn)于使用者,以及當微針被嵌入于皮膚中其于第二位置(20b)中。可動臂的曲率所示為故意的夸大以更好展示實施例作為整體之操作。當此曲率將為可操作的(且因此不被排除于本發(fā)明之范圍),此曲率將通常為物質(zhì)地較低規(guī)模。[0093]第2A圖繪示本發(fā)明之進一步微針嵌入裝置高度示意及側視圖。本實施例基于使用者提供原動力于微針之插入于皮膚中。于第一位置(205a)所示出之臂,如其呈現(xiàn)于使用者,以及當微針被嵌入于皮膚中其于第二位置(205b)中。[0094]第2B圖繪示第2A圖之實施例之沒有上殼體之變化。[0095]第3A圖繪示本發(fā)明利用印刷電路板(PCB)作為偏壓手段以提供原動力于微針之插入于皮膚中之實施例的上視圖。于第一位置所示出之臂(20),如其呈現(xiàn)于使用者,以及于微針之嵌入于皮膚中之前。[0096]第3B圖繪示第3A圖之實施例的下方視圖。[0097]第4圖繪示本發(fā)明之微針嵌入裝置之上方視圖。此實施例基于使用者提供原動力于微針之插入于皮膚中。于第一位置所示出之臂,如其呈現(xiàn)于使用者,以及于微針之嵌入于皮膚中之前。[0098]第5A圖繪示第4圖之實施例的下方視圖。[0099]第5B圖繪示第4圖之實施例的上方視圖。[0100]第6圖繪示第4圖更完整示出可移除彈性層被移動以露出皮膚學可接收黏膠之實施例的下方視圖。[0101]第7圖繪示第4圖具有可移除彈性層被移動以露出皮膚學可接收黏膠之微針嵌入裝置的下方視圖。[0102]第8圖繪示第7圖于微針于延伸位置如用于嵌入于受測者的皮膚所需之微針嵌入裝置的下方視圖。[0103]第9圖繪示本發(fā)明包含溫度傳感器之進一步微針裝置。此裝置一步用于防止微針的向外延伸直到裝置被施加于皮膚表面。圖式的中央?yún)^(qū)域示出裝置之組件之側視角及于展開形式。各組件于透視示出于圖標之周邊區(qū)域中。[0104]第10圖、第11圖、第12圖及第13圖各繪示本發(fā)明之示例裝置高度示意,其中被執(zhí)行于使用情形中之動作透過具有兩間隔電接觸點接觸于連接器被感測。[0105]第14圖、第15圖及第16圖各繪示本發(fā)明之示例裝置高度示意,其中被執(zhí)行于使用情形中之動作透過霍爾效應傳感器被感測。[0106]第17圖及第18圖各繪示本發(fā)明之示例裝置高度示意,其中被執(zhí)行于使用情形中之動作透過機構開關被感測。[0107]除非此處另有說明,在不同圖式中使用時,以相同數(shù)字標注的圖式的特征系視為相同的特征,或至少在功能上類似的特征。[0108]圖式未按照任何特定比例或尺寸準備,及未提供成數(shù)種實施例的完全準確呈現(xiàn)。具體實施方式[0109]在考慮本說明書之后,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清楚了解本發(fā)明如何在數(shù)種替代實施例及替代應用中實施。然而,雖然本發(fā)明的數(shù)種實施例將于此處說明,將理解的是,此些實施例系僅以范例的方式呈現(xiàn),并非視為限制。如此一來,數(shù)種替代實施例的說明不應詮釋為本發(fā)明的范圍及廣泛性的限制。再者,優(yōu)點或其他方面的說明系適用于特定的范例實施例,及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實施例,或申請專利范圍所確實涵蓋的任何實施例。[0110]在本說明書的所有說明及申請專利范圍中,字詞「包括(comprise)」及此字詞的變化,例如是「包括(comprising)」及「包括(comprise參照意指結合實施例所說明的特定之特點、結構或特征系包括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或「于一實施例中(inanembodiment)并不一定全部意指相同的實施例,但可意指相同的實施例。[0112]如此處所使用,位置用語如「側邊(lateral)」、「橫跨(across)小、「于上裝置,例如當人類坐于椅子上時人類大腿之上表面??梢员焕斫獾氖谴搜b置可以被施加于皮膚之區(qū)域具有不同方向至直立方向,只被于習知技藝者被充分致能以重新調(diào)配前述位置用語之案例中所界定。[0113]用語「開啟電源(power-uporpowering-up)」及類似者意指于包括裝置之電子組件從完全無電力狀態(tài)至完全通電可操作狀態(tài)之轉(zhuǎn)換,且同樣包含裝置從低電源模式(例如睡眠模式)至完全通電可操作狀態(tài)之轉(zhuǎn)換。[0114]用語「功率調(diào)節(jié)器(powerregulator)意指于包括單一或多個組件手段,其作用為,例如,控制電力傳輸之量或可傳輸之量至裝置的電子組件,或控制電子組件消耗的電量。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可透過,例如,調(diào)控裝置電子組件可用于消耗之電流,或以簡單開關動作基于全有或全無(all-or-none)來提供電力至電子組件,來直接控制電流。用語“功率調(diào)節(jié)器”的范圍還包括能夠?qū)⒀b置從睡眠模式轉(zhuǎn)變至操作模式之任何手段。上之生物液在使用時與體內(nèi)電化學傳感器的針電極接觸。「組織(tissue)」包括具有一或多個細胞的容積。[0116]用語「受測者(subject)」用于參照于本裝置可能施加于之動物(包括人類或非人類動物)。用語「使用者(user)」用于參照于施加測者與使用者可能為同一人類受測者,但不必要一定是。[0117]除非從被使用的上下文明顯看出相反的意圖,否則用語「針(needle)」「微針(microneedle)」及「導線(wire)」可交換使用。其各在功能上是相同或類似的,可插入受測者的皮膚中以接觸生物液或組織。[0118]本發(fā)明之各種不同實施例于此揭露(無論是透過圖式或書面說明),此些實施例具于其上下文中揭露之一或多個特征??梢岳斫獾氖牵錈o意于限制于所揭露之實施例中使用的特定特征或特征組合的應用。例如,第一實施例可被揭露為包括特征A及B,而第二實施合之實施例在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0119]然而,特定組合是不佳或?qū)嶋H上無法實施的,對于習知技藝者顯是明顯的。例如,[0120]本發(fā)明至少部分所述至少部分發(fā)現(xiàn)于提供改進或替代長時間穿戴微針裝置,其中裝置包括將微針推入受測者皮膚中的可動部、可選擇地允許移動之釋放部、以及在正常使用情形中為開啟裝置電源的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在正常使用情形中出現(xiàn)的相關動作可涉及關聯(lián)于可動部或釋放部之動作,或一些其他動作。在裝置的正常使用情形中,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可以從無電源或低電源(睡眠)模式轉(zhuǎn)換至操作模式。此裝置讓用戶(可為裝置所應用之受測者,或如護理人員之其他個人)不需記得在使用前將裝置開啟電源。除了不需要記得將裝置開啟電源外,用戶同樣不需要執(zhí)行專用開啟電源動作,例如致動開關。[0121]可動部可于非線性路徑移動。此外,非線性路徑可以為有限長度且其中路徑為有限角度之弧形。透過此配置,裝置的主要移動部分只需于垂直方向上之運動限制范圍,以壓上及插入微針于受測者的皮膚中。當于側向所視之,運動之限制范圍允許裝置的殼體呈現(xiàn)動限制范圍可能與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具有相關性,且反過來與裝置開啟電源也有相關性。[0122]此外,可動部之非線性路徑允許簡化機構被使用。例如,可動部可透過簡單彎曲或可靠及較便宜之裝置被開發(fā)。[0123]本發(fā)明之特定實施例具有進一步特征,其單獨或與其他特征組合時,提供了進一步優(yōu)點或進一步有用替代于先前技術。此實施例會透過參照下文所述之非限制性較佳實施例被完整說明。[0124]參照于第1圖標出具有微針陣列(標示一微針15)接合于可動部之裝置(10)之基本形式,可動部于本實施例中為彈性可形變臂(20)。臂(20)被偏壓以呈現(xiàn)一線性位置(20b),然而其初始地呈現(xiàn)于使用者為臂向上彎折,如虛線表示(位置(20a))所示。[0125]裝置(10)包含硬殼體(25),具有皮膚接觸部(30)于其下側面,下側面界定向下面于皮膚之接觸表面(35)。表面(35)被放置于受測者的皮膚上,且被透過皮膚病理學上可接受黏膠(40a)及黏膠(40b)的區(qū)域維持于其上。適合的黏膠通??梢苑浪?,以允許受測者正強度運動、走路時擦過物體及其他類似者所造成的分離。黏膠的強度通常不會太高,以導致[0126]示例黏膠為用于醫(yī)用膠帶之合成橡膠黏膠或黏化壓克力黏膠??梢允褂冕t(yī)用雙面[0127]皮膚接觸部(30)包含空間(45),空間(45)之邊緣標示為邊緣(45a)及邊緣(45b)??臻g(45)提供對應通道,微針(15)穿過此通道,允許當臂(20)于線性位置(20b)時,微針的終端區(qū)域穿過及嵌入至下方皮膚(50)。[0128]臂(20)藉由作用為釋放手段之凸緣(ledge)(55)被維持于彎折狀態(tài)。當使用者希望插入微針(15)進入皮膚(50)時,用戶按壓按鈕(60),如箭頭處所示。按鈕(60)之下表面抵于凸緣(55),且因凸緣(55)具有些許形變之能力(由橡膠類材料所制成,或從示例之殼體(25)之內(nèi)表面之彈性突出所形成),凸緣(55)在受力下向下彎折以釋放臂(20a)之邊緣。臂(20a)之彈性特性導致臂快速的回到其偏壓位置(20b),因而迫使微針(15)進入下方皮膚(50)。凸緣(55)用于表現(xiàn)充分的恢復力來抵抗于臂(20a)之偏壓力,然而其彈性不足以抵抗按鈕(55)在被按壓時施加的向下力。[0129]于第1圖之實施例中,臂(20)透過扣件(65)于一端固定于殼體(25)。當臂(20)為彈性時,彈性不會太強使其位于受測者的皮膚(50)上時輕易離開位置(20b)。可以理解的是,臂(20)任何離開位置(20b)之移動,可能導致微針(15)抽離皮膚(50)??紤]到臂(20)朝向位置(20b)之偏壓,其可能不需要鎖定機構來保持臂于位置(20b)。然而,若需要適合的鎖定機[0130]第2A圖標出裝置(200)之替代基本形式,其中臂(205)為硬質(zhì)且透過鉸練銷(210)鉸接至殼體(25)。第2A圖之實施例操作類似于第1圖之實施例,使凸緣(55)作為釋放手段作動。然而,于第2A圖之實施例中,按鈕(215)作動于硬臂(205a)上。硬臂(205)將按鈕之力傳遞至可形變凸緣(55),使凸緣(55)彎折因而釋放臂(205a)之自由端。按鈕(215)持續(xù)被用戶按壓直到臂到達位置(205b),于此位置中微針(215)被嵌入于皮膚(50)中。同樣,臂(205a)之自由端上的一點沿著非線性路徑移動,于此實施例中,路徑為弧形,為圓形的分段,圓形的圓心位于鉸練銷(210)。[0131]可以理解的是,當裝置被穿戴時,第2A圖實施例之鉸接配置提供無阻力至鉸轉(zhuǎn)離開位置(205b)之臂(205)。微針(15)位于原位抽離皮膚(50)定機構以維持臂于位置(205b)。機構包括可形變栓鎖(220),例如由具有部分彈性的材料所制成,或由從殼體(25)材料形成之內(nèi)突出所制成。栓鎖(220)具有傾斜上表面,且當與硬臂(205)接觸時,整個栓鎖(220)在用戶透過按鈕(215)及傾斜上表面施加力下,被施力向左彎折(如圖所示)。當臂(205)之終端通過傾斜上表面之下角落,栓鎖(220)回到其正常直立位置(如圖所示),且臂(205b)之自由端固定位于栓鎖(220)之基底之溝槽中。[0132]替代于第2A圖之實施例如第2B圖中所示。于第2B圖中,裝置(200)沒有上殼體。臂(205a)透過釋放手段(55)維持于位置上,于此實施例中,當裝置(200)被施加至受測者時,釋放手段(55)可由使用者移除。于移除釋放手段(55)之后,臂(205a)由使用者向下按壓,使其到達位置(205b)。[0133]值得住意的是,于第1圖、第2A圖及第2B圖之實施例中,當被從凸緣(55)釋放,臂(20或205)之自由端于非線性方式移動使其回到其偏壓位置(20b)。若于臂(20或205)之自由端上之單一點被考慮,此點沿著非線性路徑移動被說明為弧形。于本發(fā)明之上下文中,用(arc)」不應被限制地解讀為僅意指于圓形的分段,雖然于一些實施例中其為圓形的分段[0134]從第1圖及第2A及2B圖之基本實施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于各情況中,當從第一位置轉(zhuǎn)移至第二位置時,臂(20或205)于相對小距離移動。實際上,于這些實施例(以及特定其他實施例)中,裝置被有意地設置為使臂無法沿著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外的任何路徑移動。也就是說,裝置可以被設置成使臂無法沿著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之最短距離外的任何路徑移動。[0135]透過對臂可以沿著移動之路徑限制,于裝置的高度(如圖所示于垂直方向)同樣受到限制,于此提供了優(yōu)點。據(jù)此,裝置可呈現(xiàn)低調(diào)(lowprofile)(于尺寸觀感上)于受測者皮膚上延伸相對較短的距離。[0136]現(xiàn)在參考第3A圖及第3B圖,示出了大略上與第1圖相同建構及相同操作之較佳裝置。臂(20)與PCB(65)一體形成,PCB(65)承載于操作裝置所需之多種電子組件。PCB材料為彈性可形變,允許臂(于終端接合微針)向上彎折,如將臂定位于第一位置,但當被釋放時,因于臂中朝向第二位置之偏壓特性而到達第二位置。[0137]臂(20)透過臂(20)之終端位于凸緣(55)保持于第一位置,如最清楚于第1A圖中所示。于此位置中,微針(15)被維持于裝置內(nèi),無部分延伸穿出空間(45)。裝置被提供使用時為此配置,及于此配置中裝置被施加至受測者的皮膚。[0138]臂(20)連接至微針于固定區(qū)塊(70)支撐微針。固定區(qū)塊(70)同樣包含管道(圖中未示)以從各微針(15)承載電流至PCB(65)之數(shù)個連接點(75)其中之一。透過此配置,電子信號可以被傳輸至嵌入受測者皮膚中之微針及/或從嵌入受測者皮膚中之微針傳送出來。例如,裝置可用于作為具有微針之傳感器,用于接觸受測者身體中的生物液或組織,以檢測其中之分析物。生物液可為但不限于組織液、血液或其混合物。來自微針之電子信號被傳輸[0139]于此實施例中,PCB提供承載裝置電子及同樣作為從裝置內(nèi)位置移動微針至裝置外位置之移動手段之雙功能。PCB材料被發(fā)現(xiàn)良好適于提供較佳動作之有限范圍予本裝置[0140]殼體(25)之上表面呈現(xiàn)按鈕(215)之致動(actuating)表面,其可由使用者的手指來按壓。按鈕(215)透過彈簧或因其被整合形成于殼體(25)材料,被向上偏壓(如圖所示)。于后者形式之偏壓,按鈕(215)可以被固定于臂上,整合于殼體材料及被偏壓,使按鈕(215)之上表面共面于殼體(25)。[0141]按鈕(215)之下部(非可視的)抵于臂(20)之上表面上,上表面為PCB(65)之后表面,使按鈕(215)之按壓促使臂(20)向下,以從凸緣(55)釋放及到達第二位置。于第二位置中,可以理解的是微針將延伸穿過對應空間(45),且嵌入下方皮膚(例如受測者之表皮、真皮或皮下組織)。[0142]PCB(65)材料之偏壓特性朝向第二位置對于臂(20)為足夠強的,使其保持于第二位置而不需要鎖定臂于第二位置中之任何手段。據(jù)此,微針(15)可長時間維持嵌入于受測者之皮膚中。[0143]于一替代實施例中,當位于第二位置時臂(20)具有彎曲配置,且其為自然被偏壓遠離于第二位置。于另一實施例中,臂(20)朝向第二位置之偏壓不夠強以避免任何離開第二位置之移動。于此實施例中(及其他多個實施例中),鎖定機構可以被提供以防止離開第二位置之移動,使微針(15)不會退縮回裝置內(nèi),且保持插入于皮膚中。適合的鎖定機構例如于此所述關聯(lián)于其他多個實施例之栓鎖機構。其他鎖定機構對于具有本發(fā)明之幫助之習知技藝者為明顯的。[0144]殼體(25)包含對向凹陷(80)以增進于使用者的姆指與食指之間的抓持,及保持裝置抵于皮膚表面。用戶的姆指可以自由的致動按鈕(215),使微針(15)嵌入至下方皮膚中。[0145]皮膚接觸表面(35)可具有皮膚學可接受之黏膠層(圖中未示)施加于其中,以保持裝置長時間于受測者皮膚之原位。黏膠層可以覆蓋皮膚接觸表面(35)之部分或?qū)嵸|(zhì)上全部。手動可釋放彈性層可覆蓋黏膠,直到裝置被施加于皮膚,如于此所述之裝置之其他實施例所述。上相同于第2B圖之實施例。[0147]此實施例包含上殼體(25)及皮膚接觸部(30)。同樣提供可移除彈性層(90),透過突片(95)之方法為可抓握的,可移除彈性層(90)之移除露出皮膚學可接受黏膠于皮膚接觸表面(35)。如上文所解釋,黏膠用于長時間保持裝置于受測者的皮膚上之目的。彈性層(90)作用以防止固化或干掉的黏膠、防止在使用之前及/或黏膠與包裝或其他表面過早接合之黏膠層之污染。特別于較佳實施例中,除了覆蓋黏膠層,彈性層(90)延伸于空間(45)上,以防止微針(15)之污染,且同樣幫助防止非有意的針刺傷使用者。[0148]裝置可具有維持部,作用為維持裝置于皮膚上,使突出部維持接觸于受測者之生物液或組織。維持部可以專用于此功能,或可執(zhí)行其他功能。[0149]于眾多結果中,維持部為或包含皮膚學可接受黏膠,將為有用的。黏膠允許簡化裝置透過用戶之應用,通常只需要將保護背片移除以露出黏膠,接著接觸露出的黏膠于皮膚。應用之此方法類似于黏貼藥膏之應用,且對用戶已經(jīng)為熟悉的流程。[0150]作為替代黏膠之使用,維持部可以為一些機構手段以維持裝置于皮膚上所需之位置。例如,裝置可以包含專用帶接觸肢體,為可調(diào)整的使裝置保持固定施加于受測者。作為替代,裝置可與可穿戴物品配合,如手套或襯衫,或珠寶對象如戒指,其作用以維持裝置于位置上。裝置可以被用于接合分離可穿戴物品(例如透過互捕勾環(huán)手段),或可整合于可穿戴物品。[0151]于一些實施例中,裝置被透過可穿戴物品簡單維持抵靠于殼體。例如,維持部可以為緊密貼合彈性手套穿著于裝置之上。[0152]于一些實施例中,維持部為裝置接觸受測者皮膚之任何表面或部分,隨著受測者的特征為至少部分反應于維持裝置于受測者身上之位置。例如,裝置可以被用于為維持于正常緊密并列的身體之兩部分之間,或維持在現(xiàn)有解剖結構內(nèi)。裝置之形狀及/或尺寸被定[0153]于多個其他實施例中,裝置殼體之形狀及/或尺寸被定于以緊貼例如于手指、腳趾或耳朵。裝置殼體可為彈性可形變,例如橡膠化材料之組合,及用于被拉伸于任何解剖學部位(如手指)。[0154]各前述實施例被考慮為于本發(fā)明上下文中之維持部。[0155]裝置進一步包含釋放構件(100),具有抓持部(105)及楔形部(110),其功用將更完整的于下文說明。釋放手段(諸如釋放構件(100))可以參與裝置的功率調(diào)節(jié)器,并且反過來在大約施加到受試者時開啟該裝置。[0156]現(xiàn)在參照于第5A圖及第5B圖之展開圖,與先前圖式中的組件類似的組件將為立即明顯的。[0157]于本實施例中,透過使用者提供之負責移動臂(205)之原動力因而促使微針(15)進入下方皮膚的原動力。于使用中,使用者放置手指于上殼體(25)上且向下推。進一步,臂(205)透過鉸接配置為可動的。[0158]鉸接配置透過從皮膚接觸部(30)延伸之相對凸耳(115)被提供,各凸耳包還含開口。臂(205)包括相對側向延伸盤(120),各盤位于凸耳(115)之開口內(nèi)。可見的臂(205)能相對鉸接于皮膚接觸部(30),以允許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0159]呈現(xiàn)于用戶之臂(205)具有于第一位置之臂。臂(205)透過釋放構件(100)之楔形部(110)保持于第一位置。在移除釋放構件(100)之前,楔形部插入于皮膚接觸部30與臂[0160]當意于施加裝置至受測者的皮膚上時,使用者透過拉突片(95)以移除彈性層(90),以露出黏膠層于皮膚接觸表面(35)。裝置接著被施加于皮膚上,隨著黏膠長時間保持其于原位中。[0161]一旦裝置被施加于皮膚上,使用者抓持抓持部(105),并向左橫向拉扯(如圖所示),以完全移除釋放構件(100)。釋放構件(100)不具有進一步功能,且于此時被丟棄。透過移除釋放構件(100),臂(205)被從第一位置釋放,且被允許移動(在使用者施加向下力作用下)至第二位置中,因此臂(205)之下表面接觸皮膚接觸部(30)之上表面。于第二位置中,微針(15)延伸穿過空間(45)并進入下方皮膚。[0162]將被理解的是,釋放構件(100)可用于防止裝置之上殼體(25),在使用者無意時,閉合于皮膚接觸部(30)。釋放構件(100)被插入或以其他方式并置于上殼體(25)與皮膚接觸部(30)之間,以防止上殼體(25)朝向皮膚接觸部(30)閉合,足夠于允許微針之尖端(例如突出部)從皮膚接觸部(30)中之開孔之底部突出。防止閉合同樣防止臂(205)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因此,當釋放構件(100)于定位時,微針之尖端不能被無意地觸及以導致微針污染或傷害。于使用裝置時,作為于使用流程中之一步驟,用戶移除釋放置使用的較佳實施例中,在按壓上殼體(25)以插入微針至皮膚中之前,用戶先黏著裝置至受測者的皮膚上,接著移除釋放構件(100)。[0163]在被用戶移除之前,釋放構件(100)透過多種特征中之任何一種保持于位置中。于一示例中,釋放構件(100)包括適配于上殼體(25)、皮膚接觸部(30)或上殼體(25)與皮膚接觸部(30)兩者中之溝槽中之突出,以助于維持其于位置中,直到有意被移除。于另一示例中,釋放構件(100)被設計為可滑動地組裝至皮膚接觸部(30)或上殼體(25),使釋放構件(100)與上殼體(25)或皮膚接觸部(30)之間之摩擦力,助于保持其于位置中,直到有意被移除。于又另一示例中,磁力可被使用,以助施例中,當釋放構件(100)于位置中時,固定于釋放構件(100)內(nèi)之磁鐵被定位,以使其為靠近被定位于上殼體(25)或皮膚接觸部(30)之霍爾效應傳感器。根據(jù)此實施例,當釋放構件(100)被用戶移除時,霍爾效應傳感器檢測到磁鐵之移除,導致裝置有一些作動,例如給通電于準備使用之電子電路,從睡眠模式轉(zhuǎn)換其至活動模式。應被理解的是,前述為可能方法之示例,用以助于在有意移除之前將釋放構件(100)保持于位置中,其可能被單獨或組合使用,且其他本領域之已知方法同樣可以被單獨或組合于給定示例使用。[0164]于本發(fā)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釋放構件(100)可同樣作用作為覆蓋組件,用于在裝置已被從受測者移除之后覆蓋微針。在此實施例之較佳示例中,鎖定組件位于上殼體(25)上,朝向皮膚接觸部(30)向下延伸。釋放構件(100)包括凹槽,當釋放構件(100)從裝置撤回時,凹槽允許釋放構件(100)滑過鎖定組件,同時保持釋放構件(100)之表面連續(xù)地面于皮膚接觸部(30)之上表面。于使用時,根據(jù)此較佳實施例之釋放構件(100)在按壓上殼體(25)以插入微針至受測者的皮膚中且并被使用者維持之前,被使用者移除。在使用后將裝置從受測者移除之后,使用者被指示以黏著釋放構件(100)至于皮膚接觸部(30)之下表面上之黏膠層,以覆蓋突出之微針。于本實施例之另一示例中,釋放構件(100)為釋放構件(100)能在其被使用者撤回之后保持被接合至裝置,在裝置于使用后已被從受測者移除之后,釋放構件(100)接著被重新定位以覆蓋突出之微針。于本實施例之又另一示例中,釋放構件(100)及上殼體(25)被設計為使釋放構件(100)一旦被移除,釋放構件(100能以可滑動地或其他方式接合于上殼體(25),其中,有意于釋放構件(100)于裝置于使用時被儲存,并且在裝置被從受測者移除后,被移除作為覆蓋組件。[0165]于一些實施例中,裝置用于幫助于用戶從受測者移除該裝置。將被理解的是,黏膠層之使用可能導致難以從皮膚移除裝置。此配置之示例包括保留皮膚接觸表面(35)之一部分未涂黏膠,使間隙出現(xiàn)于受測者之皮膚與表面(35)之間,其中使用者使用間隙作為杠桿點以助于透過破壞黏膠黏力將裝置拉離皮膚。于另一示例中,不位于皮膚接觸表面上之杠桿機構被加入,以允許比透過皮膚接觸表面之一部分上無黏膠而產(chǎn)生之間隙之更高間隙。在又另一示例中,延伸超過皮膚接觸部(30)之至少一邊緣且接合于黏膠層之突片可被加入,其中使用者用充分的力拉突片,以導致黏膠層拉伸及軟化,進一步導致黏膠從皮膚接觸表面(35)及皮膚剝離。[0166]于本發(fā)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裝置被設計為使釋放構件(100)在裝置使用之前被鎖定于位置中,除非壓力被施加至上殼體(25)。此實施例意于進一步改善釋放構件(100)被過早撤回之風險。于此實施例之示例中,于釋放構件(100)及于上殼體(25)及皮膚接觸部(30)至少之一上之特征,為當上殼體(25)沒被按壓下時,其為鎖定地被接合。當上殼體(25)被按壓時,于上殼體(25)及皮膚接觸部(30)至少之一上之特征為變形,使釋放構件(100)解除接合并允許其撤回。[0167]于又其他多個實施例中,釋放構件(100)不需要透過用戶從裝置被移除。根據(jù)此些實施例,釋放構件(100)包括足夠高剛性之彈性組件,使得當受到可能出現(xiàn)于在制造、儲存期間及在應用至受測者之前于使用者手中,之閉合力時,釋放構件(100)實質(zhì)上不會偏斜,但具有足夠彈性,其偏斜于當裝置被施加于受測者的皮膚時使用者意于施加閉合力至裝置上時。于此彎折中,釋放構件(100)被偏斜,允許上殼體(25)朝向皮膚些實施例中,釋放構件(100)同樣能作用為鎖定組件,或釋放構件(100)可與鎖定部分離。于此些實施例中之一部分,如于第5A圖、第5B圖及第7圖中被標記為栓鎖(220)之特征,形成釋放構件(100)。[0168]裝置之各空間(45)之尺寸被定于使微針可無障礙地延伸穿過其中,而微針之至少一錐形部于插入期間不會沖擊開孔之側邊。于一些實施例中,開孔可具有充分切面,使于插入期間沒有微針之部分會接觸空間之側邊。于其他實施例中,沿著其長度之開孔之至少一部分將切面,使微針之長度之一部分于插入期間接觸開孔之側邊。根據(jù)此實施例,開孔作用以助于支撐微針之長度之一部分,以助于防止微針在插入時彎折。[0169]于裝置之一些實施例中,皮膚接觸部(30)包括進一步空間或凹陷,用于接收釋放構件上之突出,以助于維持釋放構件,直到其被使用者移除。附加或替代地,皮膚接觸部(30)包括突出,被設計于接收至于釋放構件中之凹槽中,以助于維持釋放構件于位置中,直到由使用者有意移除。[0170]第4圖、第5A圖、第5B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之實施例,包含于栓鎖(220)之形式之鎖定部,其將永久鎖定臂(205)于第二位置中,防止臂(205)以任何鉸接移動。于所示實施例中,栓鎖(220)為簡單一體組件,能夠反應于臂(205)朝向關閉位置移動而偏斜,但接著當臂(205)于第二位置(205b)時,返回至其原始位置,因而鎖定臂(205)至位置中。[0171]不作用于臂(205),鎖定部可作動于裝置之其他組件,由組件鎖定臂至位置中。例如,鎖定部可作動于上殼體(25),由上殼體(25維持臂(205)于第二位置中。于進一步替代中,鎖定部可作動于PCB(65),而PCB(65)維持臂(205)于第二位置中。[0172]于多個其他實施例中,鎖定部包含于上殼體(25)上之突出被插入以鎖定上殼體(25)于關閉位置(例如,臂(205)于第二位置中)之溝槽。于一實施例中,鎖定部包含彈性組件被設計以允許鎖定部當被上殼體(25)撞擊到時移動,以允許上殼體(25)相對于皮膚接觸部(30)關閉,因此一旦當上殼體(25)關閉,允許鎖定部移動以于關閉位置鎖定上殼體(25)于位置中。于一實施例中,裝置包含于上殼體(25)上之突出,設計為于關閉位置被插入至溝槽中,突出包含彈性組件允許突出移動,以允許上殼體(25)相對于皮膚接觸部(30)關閉,在上殼體(25)相對于皮膚接觸部(30)關閉后,突出移動被插入于鎖定部中之溝槽,以鎖定上殼體(25)于關閉位置中。彈性組件可包含軸,為充足可形變以允許上殼體(25)閉合而軸不會軟化,使彈性組件會試著在上殼體(25)閉合后返回其原始位置。于非較佳但還是有作用之實施例中,彈性組件包含線圈彈簧。[0173]鎖定部之彈性組件可以由具有必要剛性及軟化點之任何適合材料制成。適合材料之示例包括非結晶塑料、結晶塑料、彈性鋼、非彈性鋼、不銹鋼或如本領域已知具有合適機構特性之其他材料。[0174]于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中,鎖定部由與皮膚接觸部(30)相同材料所制成,以利于皮膚接觸部隨著整合鎖定部制成。[0175]于本發(fā)明之特別較佳實施例中,偏斜或以其他方式移動彈性組件所需之力被設計為足夠大,使用者需要提供之壓力使彈性組件形變,因而導致上殼體(25)朝向皮膚接觸部關閉,其足以將微針插入于皮膚中。根據(jù)此實施例,鎖定部之彈性組件被用于設定關閉裝置所需之力(因而使臂位于第二位置中),并確保此力足以將微針插入至皮膚中其欲于嵌入之位置。[0176]于其他多個實施例中,鎖定部包括至少一黏膠區(qū)域,位于上殼體(25)之下表面及皮膚接觸表面(35)之上表面中之至少一個上。當裝置被關閉時,一或多個黏膠區(qū)域?qū)⑸蠚んw(25)黏附于皮膚接觸部(30),鎖定裝置于關閉位置中。[0177]于本發(fā)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鎖定部可呈現(xiàn)三種不同穩(wěn)定狀態(tài)。于第一狀態(tài)中,在上殼體(25)被向下推向皮膚接觸部(30)以關閉裝置之前,鎖定部為于脫離接合配置。于第二狀態(tài)中,鎖定部為于第一接合位置。當鎖定部為于第一接合位置時,其用鎖定微針(15)于皮膚中之嵌入位置(例如,臂(205)于第二位置中)。于第三狀態(tài)中,鎖定部為于第二接合位置。在此狀態(tài)中,鎖定部鎖定裝置于開啟位置(例如,臂(205)于第一位置中),同時微針被撤回至裝置中,以改善因裝置使用后微針突出而造成針刺傷的可能性。于此實施例之一示例中,鎖定部包括使用者接合部,可被使用者抓持或以其他方式接合,例如透過在懸吊凸緣下接合指甲,使使用者可偏斜鎖定部之彈性部。根據(jù)此示例,使用者按壓上殼體(25)以關閉裝置,并將鎖定于位置中,如本文公開之其他實施例中一樣。當需要從受測者移除裝置時,用戶接合鎖定部及于第一方向偏斜鎖定部,使上殼體(25)從皮膚接觸部(30)解除鎖定,接著于第二方向偏斜鎖定部,以鎖定裝置于開啟位置(例如,臂于第一位置中),同時微針于縮回位置中。于此示例之較佳實施例中,于第一方向,鎖定部移動遠離裝置之本體,且于第二方向,為移動朝向裝置的本體。當于第二方向充分偏斜時,鎖定部被設計為,例如穩(wěn)定接合于溝槽中,以防止裝置于無意中之關閉。[0178]于本發(fā)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當插入于皮膚中時,于微針上之向下力透過鎖定部之彈性組件被提供,當裝置鎖定于關閉位置中時(例如,可動臂于第二位置中)施加向下力。于一些實施例中,可動臂于第二位置之有效鎖定,透過專用彈簧或其他適合之偏壓手段被提供。于其他多個實施例中彈簧或其他偏壓手段并不被專用于鎖定功能,且可,例如,同樣作動為原動力以將臂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例如,扭力彈簧可施加閉合扭力于樞轉(zhuǎn)點(若存在)。在又另一示例中,扁平、盤形或線圈彈簧定位于微針之后端,使得當裝置被關閉[0179]盡管不是本發(fā)明之重要特征,其中微針用于傳導電流至皮膚、從電流皮膚傳導或傳導電流穿過皮膚之重多應用,PCB(65)是被需要的。以此考慮,PCB可承載微處理器及/或揮發(fā)性電子內(nèi)存(例如RAM)及/或非揮發(fā)性電子內(nèi)存(例如ROM)及/或無線網(wǎng)絡模塊(例如Bluetooth模塊)。裝置當然將包括電源,通常為鈕扣電池之形式。[0180]于第3A圖所示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使用者可見之發(fā)光二極管LED(120)。LED(120)之功能可為向用戶及/或受測者確認微針于應用時適當?shù)乇磺度肫つw中,且維持于長[0181]LED電性連接于PCB(65),而PCB(65)與微針(15)電性連接。微針之適當嵌入可透過參考于兩微針之間之電流、電阻至電流或阻抗中之任何一或多個來判斷。[0182]替代地,單一微針之適當嵌入可透過參考單一微針與裝置與皮膚之一些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微電子焊錫膏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襄陽市輔警筆試真題2025
- 2024年禹州市檢察系統(tǒng)考試真題
- 環(huán)水保培訓課件
- 考點攻克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聲現(xiàn)象》難點解析試題(含詳解)
- 難點詳解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專項攻克試題(含答案及解析)
- 難點解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xiàn)象《聲音的特性聲的利用》章節(jié)訓練試題(含詳細解析)
- 考點攻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xiàn)象《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綜合訓練試題
- 2025國考巴彥淖爾市政務公開崗位行測高頻考點及答案
- 2025國考阿拉善盟機關黨委崗位申論模擬題及答案
- 大學軍事理論課教程第三章軍事思想第二節(jié)外國軍事思想
- 非煤礦山安全生產(chǎn)現(xiàn)場檢查與執(zhí)法
-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 旋挖鉆機安全驗收表
- 網(wǎng)絡安全產(chǎn)品匯總介紹
- 高中日語學習宣講+課件
- 2023年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生物技術與農(nóng)業(yè)
- GB/T 5668-2017旋耕機
- GB/T 28053-2011呼吸器用復合氣瓶
- 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