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_第1頁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_第2頁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_第3頁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_第4頁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與記錄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設計原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需遵循發(fā)展性、適宜性、整合性原則,結合3-6歲兒童“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情緒體驗直觀化”“社會交往萌芽期”的年齡特點,構建“生活-游戲-教育”融合的實踐體系。(一)游戲化原則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以游戲為核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活動設計需將心理教育目標隱含于游戲情境中,如用“情緒小怪獸捉迷藏”“合作搭積木”等游戲,讓兒童在“玩”中感知情緒、學習交往。(二)生活化原則心理健康教育需融入兒童日常經驗(如入園焦慮、同伴沖突、分享玩具),以“解決真實問題”為導向。例如,針對“搶玩具”問題設計“玩具分享日”活動,而非抽象講解“分享的道理”。(三)主體性原則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鼓勵其主動表達(如用繪畫、手勢、語言描述情緒),避免“教師灌輸”。例如,在“我的情緒日記”活動中,讓兒童自主選擇情緒表達方式,教師僅作為觀察者與支持者。(四)整合性原則融合語言、藝術、社會等領域目標,如用繪本(語言)、繪畫(藝術)、角色扮演(社會)結合的方式,促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整體性。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活動方案設計以下選取情緒認知、同伴交往、自我接納三個核心主題,提供分年齡班的活動方案(以小、中、大班為例)。(一)情緒認知主題:《我的情緒小怪獸》(小班,3-4歲)1.活動目標認知目標:識別常見情緒(開心、生氣、難過、害怕),能說出情緒的基本特征(如“開心時會笑”“生氣時會跺腳”)。情感目標:感受情緒是“正常的”,愿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行為目標:能用簡單動作(如笑、皺眉頭)或語言(“我生氣了”)表達情緒。2.活動準備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西]安娜·耶納斯);教具:情緒小怪獸玩偶(四種顏色:黃-開心、紅-生氣、藍-難過、黑-害怕)、情緒卡片(對應四種情緒的兒童表情圖)、情緒盒子(四個,貼有情緒標簽);材料:繪畫紙、蠟筆。3.活動過程(1)導入:情緒小怪獸來了(5分鐘)教師出示情緒小怪獸玩偶,用夸張的聲音說:“今天,情緒小怪獸來到我們班,它帶來了四個好朋友,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逐一展示四種顏色的小怪獸,引導兒童觀察顏色與表情(如“黃色小怪獸在笑,它很開心!”)。(2)繪本共讀:小怪獸的情緒故事(10分鐘)講述繪本:“小怪獸今天早上起床,發(fā)現自己的情緒變成了一團亂……”結合畫面引導兒童猜測:“小怪獸現在是什么情緒?你怎么知道的?”(如“它的臉紅紅的,皺著眉頭,一定是生氣了!”)關鍵提問:“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什么時候?”(鼓勵兒童用簡短語言回答,如“我昨天沒吃到蛋糕,難過了”)。(3)游戲:情緒配對大挑戰(zhàn)(8分鐘)教師將情緒卡片散放在桌上,說:“小怪獸的好朋友迷路了,請小朋友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情緒盒子)!”兒童自主選擇卡片,將其放入對應情緒的盒子(如將“哭的小朋友”放入藍盒子“難過”),教師給予反饋(“你幫難過的小朋友找到了家,真棒!”)。(4)表達:我的情緒畫(7分鐘)教師發(fā)放繪畫紙:“請小朋友畫一畫你今天的情緒,是開心?還是生氣?”兒童繪畫后,教師邀請愿意分享的兒童展示作品(如“我畫了太陽,因為今天媽媽送我來幼兒園,我很開心!”),并給予肯定(“你把開心畫得真清楚,大家都感受到了!”)。(5)總結:情緒是我們的朋友(5分鐘)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生氣、難過的時候,這很正常。如果我們把情緒說出來,或者畫出來,就會舒服很多!”集體唱《情緒歌》(改編自《幸福拍手歌》:“如果開心你就笑一笑,笑一笑;如果生氣你就跺跺腳,跺跺腳……”)。4.延伸活動日常:在教室設置“情緒墻”,兒童每天來園時選擇對應情緒的貼紙(如開心貼黃色、生氣貼紅色),貼在自己的照片旁;家庭:請家長配合,每天晚飯后和兒童聊“今天的情緒”,用手機記錄(如“寶寶今天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滑梯,很開心,拍了一張笑的照片”),每周帶到幼兒園分享。(二)同伴交往主題:《我們一起搭城堡》(中班,4-5歲)1.活動目標認知目標:理解“合作”的含義(如“一起搭積木”“互相幫忙”);情感目標:體驗合作的快樂,愿意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行為目標:能使用簡單的交往語言(如“我?guī)湍隳梅e木”“我們一起搭吧”)。2.活動準備材料:大型積木(若干)、城堡圖片(參考圖)、合作任務卡(如“搭一座有大門的城堡”“搭一座有陽臺的城堡”);教具:合作小故事《小熊的城堡》(自編:小熊想搭城堡,但自己搭不好,后來和小伙伴一起搭,終于完成了)。3.活動過程(1)導入:小熊的煩惱(5分鐘)教師講述《小熊的城堡》:“小熊想搭一座大大的城堡,可是他自己搭到一半就倒了,怎么辦呢?”引導兒童討論:“小熊可以找誰幫忙?”(“找小伙伴一起搭!”)(2)任務發(fā)布:我們的城堡計劃(10分鐘)展示城堡圖片:“今天我們要一起搭一座城堡,需要小朋友們分成小組,互相幫忙!”分組(4人一組),發(fā)放合作任務卡,每組討論:“我們要搭什么樣的城堡?誰負責拿積木?誰負責搭大門?”(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想法)。(3)合作搭建:城堡動工啦(15分鐘)兒童分組搭建,教師觀察并記錄:關注兒童的交往行為(如“小明主動幫小紅拿積木”“小麗說‘我們一起搭陽臺吧’”);遇到沖突時引導(如“小紅和小剛都想搭大門,怎么辦?”“可以輪流搭,或者一起搭!”)。(4)分享:我們的城堡(8分鐘)每組展示城堡,介紹:“我們搭了一座有大門和陽臺的城堡,是一起搭的!”教師提問:“搭城堡的時候,你幫了小伙伴什么?”(“我?guī)托娔昧舜蠓e木”“我和小美一起搭了陽臺”);總結:“一起搭城堡比自己搭更開心,因為有小伙伴幫忙!”4.延伸活動區(qū)域:在建構區(qū)投放“合作任務卡”(如“搭一座醫(yī)院”“搭一座公園”),鼓勵兒童繼續(xù)合作;生活:午餐時請兒童合作擺放餐具(如“兩人一組,一人拿盤子,一人拿勺子”),體驗合作的實用性。(三)自我接納主題:《獨一無二的我》(大班,5-6歲)1.活動目標認知目標: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如“我會畫畫”“我喜歡玩拼圖”);情感目標:接納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產生“我很棒”的自我認同感;行為目標: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特點(如“我叫朵朵,我會跳芭蕾舞,我有時候會有點膽小,但我在努力勇敢”)。2.活動準備材料:兒童個人照片(每人一張)、“我的優(yōu)點卡”(空白卡片)、彩筆、鏡子;繪本:《獨一無二的你》([美]琳達·克蘭茲)。3.活動過程(1)導入:鏡子里的我(5分鐘)教師發(fā)放鏡子:“請小朋友看看鏡子里的自己,你有什么特點?”(“我有大大的眼睛”“我有卷頭發(fā)”);引導兒童觀察:“每個人的樣子都不一樣,這就是‘獨一無二’!”(2)繪本共讀:小魚的故事(10分鐘)講述《獨一無二的你》:“小魚丹尼要去大海里探險,爸爸告訴他:‘你是獨一無二的,要勇敢做自己!’”關鍵提問:“丹尼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你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丹尼有彩色的鱗片,我會彈鋼琴”)。(3)制作:我的優(yōu)點卡(12分鐘)教師發(fā)放“我的優(yōu)點卡”:“請小朋友用彩筆寫下或畫出自己的優(yōu)點(如‘我會幫媽媽掃地’‘我會拼100片的拼圖’),如果有‘想改進的地方’也可以寫下來(如‘我想變得更勇敢’)?!眱和谱?,教師巡回指導(如“你畫了自己幫媽媽掃地,這是很棒的優(yōu)點!”“你想變得更勇敢,那我們下次一起試試不敢做的事情吧!”)。(4)分享:獨一無二的我(10分鐘)兒童圍成圓圈,依次介紹自己的優(yōu)點卡(如“我叫浩浩,我會踢足球,我有時候會遲到,但我現在每天都早來幼兒園”);同伴給予反饋(如“浩浩踢足球很棒,我想和你一起玩!”“浩浩早來幼兒園,真厲害!”);教師總結:“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也有想改進的地方,這就是獨一無二的你,你很棒!”4.延伸活動班級:設置“獨一無二的我”展示墻,張貼兒童的優(yōu)點卡和照片;家庭:請家長和兒童一起制作“家庭優(yōu)點冊”(如“爸爸會修電腦”“媽媽會做蛋糕”“我會自己穿衣服”),帶到幼兒園分享。三、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記錄規(guī)范與示例活動記錄是反思與改進的重要依據,需包含基本信息、實施情況、幼兒表現、教師反思四部分,以下提供模板與示例。(一)活動記錄模板**基本信息**活動名稱:《我的情緒小怪獸》日期:2023年10月15日班級:小班(蘋果班)教師:李敏**活動實施情況**是否按計劃進行:是(調整了“繪本講述”時間,從15分鐘縮短至10分鐘);

未完成環(huán)節(jié):無;

新增環(huán)節(jié):增加“情緒歌”表演(5分鐘)。**幼兒表現分析**1.情緒識別:90%的兒童能正確識別四種情緒(開心、生氣、難過、害怕),如朵朵指著紅盒子說:“這是生氣,因為它的臉紅紅的!”;

2.情緒表達:70%的兒童愿意分享自己的情緒(如“我昨天沒吃到冰淇淋,難過了”),20%的兒童(如浩浩)一開始不愿意說,后來通過繪畫表達了“生氣”(畫了一個皺眉頭的小朋友);

3.互動參與:大部分兒童積極參與游戲(如情緒配對),但有個別兒童(如萌萌)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師提醒。**教師反思**1.優(yōu)點:游戲化設計符合小班兒童特點,情緒配對游戲讓兒童在操作中學習,效果好;

2.不足:繪本講述時間原計劃15分鐘,發(fā)現兒童注意力開始分散,及時縮短至10分鐘,下次需更嚴格控制時間;

3.改進方向:針對內向兒童(如浩浩),下次活動可增加“一對一”引導(如教師蹲下來問:“你畫的小朋友怎么了?”),鼓勵其表達。(二)活動記錄示例(以《我的情緒小怪獸》為例)基本信息活動名稱:《我的情緒小怪獸》日期:2023年10月15日班級:小班(蘋果班)教師:李敏活動實施情況按計劃進行,但調整了“繪本講述”時間(從15分鐘縮短至10分鐘),因為發(fā)現兒童在講述到第12分鐘時,開始有小朋友東張西望;新增“情緒歌”表演(5分鐘),用動作表達情緒,兒童參與度高。幼兒表現分析情緒識別:大部分兒童能正確識別四種情緒,如朵朵拿著“笑的小朋友”卡片說:“這是開心,因為它在笑!”;小寶指著黑盒子說:“這是害怕,因為它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情緒表達:70%的兒童愿意用語言分享自己的情緒,如“我今天早上和媽媽一起吃了蛋糕,很開心!”(小美);“我昨天摔了一跤,難過了”(樂樂);20%的兒童(如浩浩)一開始不愿意說,后來用繪畫表達了“生氣”(畫了一個皺眉頭的小朋友,旁邊寫著“媽媽不讓我玩玩具”);互動參與:情緒配對游戲時,兒童都積極舉手要幫忙,如“我來幫難過的小朋友找家!”(小雨);但萌萌在游戲中一直玩自己的衣服,教師提醒了兩次才參與進來。教師反思優(yōu)點:游戲化設計符合小班兒童的學習特點,情緒小怪獸玩偶和情緒卡片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情緒配對游戲讓兒童在操作中鞏固了情緒識別的經驗;不足:繪本講述時間沒有把握好,一開始計劃15分鐘,忽略了小班兒童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約10分鐘),導致后面有兒童分散注意力;對內向兒童(如浩浩)的引導不夠,一開始沒有注意到他不愿意分享,后來通過繪畫才了解到他的情緒;改進方向:下次活動前要更準確地把握兒童的注意力時間,繪本講述控制在10分鐘以內;針對內向兒童,提前和他們溝通(如“等下我們一起畫情緒,好不好?”),或者用更溫和的方式引導(如“你畫的小朋友好像有點不開心,能告訴我為什么嗎?”);對注意力分散的兒童(如萌萌),可以在活動中多關注她,比如請她幫忙拿情緒卡片,提高她的參與度。四、活動反思與改進策略(一)共性問題反思1.對個別兒童的關注不夠:如內向兒童、注意力分散兒童,容易被教師忽略;2.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不足:部分活動以“教師講、兒童聽”為主,缺乏互動;3.家庭參與度不高:有些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延伸活動難以落實。(二)個性化改進建議1.針對個別兒童:內向兒童:采用“非語言表達”方式(如繪畫、手勢),降低其表達壓力;注意力分散兒童:增加“動作互動”(如請他幫忙發(fā)放材料、模仿情緒動作),提高其參與度;情緒問題突出兒童(如經常生氣的兒童):建立“情緒追蹤表”,記錄其情緒變化,及時與家長溝通。2.針對活動形式:增加“角色扮演”(如扮演“情緒小怪獸”,用動作表達情緒)、“情景模擬”(如模擬“和小朋友搶玩具”的場景,學習如何表達情緒)等互動形式;利用“區(qū)域活動”(如在語言區(qū)投放情緒繪本、在美工區(qū)投放情緒繪畫材料),讓兒童在自主游戲中鞏固心理經驗。3.針對家庭參與: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家長會”,向家長講解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