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各種注射法考試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皮內注射時,進針角度應控制在多少度?A.5°~10°B.15°~20°C.30°~40°D.90°答案:A2.皮下注射胰島素時,最常用的部位是?A.上臂三角肌下緣B.腹部(臍周5cm外)C.大腿前外側D.背部答案:B3.肌內注射時,2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選擇的部位是?A.臀中肌B.臀小肌C.臀大肌D.股外側肌答案:C4.靜脈注射時,扎止血帶的位置應在穿刺點上方多少厘米?A.2~3cmB.4~5cmC.6~8cmD.10~12cm答案:C5.動脈注射后,股動脈穿刺點的按壓時間至少為?A.3分鐘B.5分鐘C.10分鐘D.15分鐘答案:C6.鞘內注射后,患者需去枕平臥的時間是?A.1~2小時B.2~4小時C.4~6小時D.6~8小時答案:C7.關節(jié)腔注射玻璃酸鈉時,最常見的注射部位是?A.肩關節(jié)B.膝關節(jié)C.踝關節(jié)D.腕關節(jié)答案:B8.皮內注射藥物過敏試驗時,常用的消毒溶液是?A.2%碘酊B.0.5%碘伏C.75%乙醇D.0.1%苯扎溴銨答案:C9.肌內注射時,若需注射兩種藥物,首先應確認?A.藥物劑量B.藥物配伍禁忌C.注射部位D.患者體位答案:B10.靜脈注射刺激性藥物時,若發(fā)生藥液外滲,首要處理措施是?A.立即拔針B.局部熱敷C.回抽部分藥液后拔針D.注射部位注射解毒劑答案:C二、多項選擇題1.皮內注射的適用范圍包括?A.藥物過敏試驗B.預防接種C.局部麻醉前定位D.胰島素注射答案:ABC2.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項包括?A.注射劑量一般不超過2mlB.長期注射需輪換部位C.進針角度不超過45°D.需回抽確認無回血答案:ABCD3.肌內注射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A.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右作水平線,髂嵴最高點作垂線,取外上1/4象限B.聯(lián)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外上1/3段C.三指法:示指、中指分別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緣,兩指之間區(qū)域D.中點法:髂嵴中點與尾骨連線中點答案:AB4.靜脈注射時,選擇血管的原則包括?A.粗直、彈性好B.避開關節(jié)和靜脈瓣C.從近心端到遠心端選擇D.避開皮膚感染或損傷處答案:ABD5.動脈注射的目的包括?A.采集動脈血做血氣分析B.動脈加壓注射溶栓藥物C.血管造影D.補充血容量答案:ABC三、簡答題1.簡述皮內注射的操作步驟。答:①核對患者信息、藥物名稱及劑量;②選擇注射部位(前臂掌側下段或三角肌下緣);③用75%乙醇消毒皮膚(直徑5cm),待干;④左手繃緊局部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5°角刺入皮內;⑤緩慢注入0.1ml藥液,使局部形成圓形皮丘(皮膚變白、毛孔顯露);⑥拔針后勿按壓,記錄注射時間;⑦告知患者20分鐘后觀察結果,期間不可搔抓或揉搓注射部位。2.皮下注射胰島素時,為何需要輪換注射部位?如何正確輪換?答:輪換原因: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會導致局部脂肪增生、硬結,影響藥物吸收和血糖控制。輪換方法:①將注射部位分為4個區(qū)域(腹部、上臂、大腿、背部),每個區(qū)域內再劃分為多個注射點;②每次注射點間距至少2cm;③同一區(qū)域內的注射點輪換需間隔至少1周;④可采用“每天同一時間注射同一部位,每周更換區(qū)域”的模式(如早餐前注射腹部,午餐前注射上臂,晚餐前注射大腿)。3.肌內注射時,如何避免損傷坐骨神經?答:①正確定位注射部位:使用十字法(臀裂頂點水平線與髂嵴最高點垂線的外上1/4象限)或聯(lián)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lián)線的外上1/3段),確保注射點位于安全區(qū)域;②對2歲以下嬰幼兒,避免選擇臀大?。ㄒ蚱湮窗l(fā)育完全,神經位置表淺),應選臀中肌、臀小肌或股外側??;③進針前回抽無回血(避免誤入血管);④注射時動作輕柔,避免暴力進針;⑤若患者注射后出現(xiàn)下肢麻木、疼痛或放電感,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針,報告醫(yī)生處理。4.靜脈注射時,如何判斷針頭是否在血管內?若藥液外滲應如何處理?答:判斷方法:①回抽注射器可見回血;②緩慢推注少量生理鹽水,無阻力且局部無隆起、無疼痛;③觀察輸液管內液體是否順暢滴入(輸液時)。外滲處理:①立即停止推注或輸液,保留針頭;②回抽注射器內殘留藥液(約0.5~1ml),減少藥液進一步滲漏;③根據(jù)藥物性質選擇局部處理(如化療藥外滲需用解毒劑局部封閉,高滲溶液外滲可用50%硫酸鎂濕敷);④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⑤記錄外滲情況(時間、部位、藥物、處理措施及患者反應);⑥密切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溫度及患者主訴,必要時請??茣\。5.鞘內注射的禁忌證有哪些?注射后為何需要去枕平臥?答:禁忌證:①顱內壓明顯增高(易誘發(fā)腦疝);②穿刺部位皮膚或軟組織感染;③凝血功能障礙(易導致出血);④脊柱畸形或嚴重腰椎病變(如結核、腫瘤)。去枕平臥原因:防止腦脊液從穿刺針孔漏出,導致低顱壓性頭痛(表現(xiàn)為坐起或站立時頭痛加重,平臥后緩解)。平臥4~6小時可促進針孔閉合,減少腦脊液外漏。四、案例分析題案例1:患者男性,65歲,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靜脈注射氨茶堿(刺激性藥物)。護士在穿刺時見回血,推注約2ml后,患者主訴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皮膚隆起。問題:(1)可能發(fā)生了什么情況?(2)應如何處理?答:(1)可能為藥液外滲。因氨茶堿為刺激性藥物,若針頭斜面部分脫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藥液進入皮下組織可引起局部疼痛、腫脹。(2)處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推注,保留針頭;②回抽注射器內殘留藥液(約1ml),減少藥液繼續(xù)滲漏;③用空注射器連接頭皮針,緩慢回抽皮下滲漏的藥液(若有);④局部用50%硫酸鎂濕敷(每次20~30分鐘,每日3~4次),或遵醫(yī)囑使用解毒劑(如氨茶堿無特效解毒劑,以對癥處理為主);⑤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⑥更換注射部位(選擇對側肢體或其他血管)重新穿刺;⑦記錄外滲發(fā)生時間、部位、藥物劑量、處理措施及患者反應,密切觀察局部皮膚變化(如是否出現(xiàn)水皰、壞死)。案例2:患者女性,42歲,因“糖尿病腎病”需長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近日注射部位出現(xiàn)瘀斑,患者擔憂是否為操作不當所致。問題:(1)分析瘀斑可能的原因;(2)提出預防及處理措施。答:(1)原因:①低分子肝素為抗凝藥物,本身可增加出血風險;②注射時損傷皮下毛細血管(如進針過深、角度過大);③拔針后按壓時間不足(需5~10分鐘)或按壓方式不當(揉搓注射部位);④患者自身凝血功能異常(如血小板減少)。(2)預防及處理:①注射前評估患者凝血功能(如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酶原時間);②選擇腹部注射(臍周5cm外),避開皮膚破損、瘢痕處;③注射時捏起局部皮膚(形成皮褶),以30°~40°角進針(避免刺入肌層),深度為針梗的1/2~2/3;④推藥速度緩慢(1ml藥液推注1分鐘),減少對組織的刺激;⑤拔針后用無菌干棉簽垂直按壓注射點5~10分鐘(勿揉搓);⑥若已出現(xiàn)瘀斑,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吸收),若瘀斑范圍大或伴疼痛,可48小時后熱敷促進吸收;⑦教育患者避免碰撞注射部位,穿著寬松衣物,觀察有無其他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鼻出血)。案例3:患兒男性,1歲,因“支氣管肺炎”需肌內注射頭孢曲松。家長擔心肌內注射會損傷孩子神經。問題:(1)如何向家長解釋肌內注射的安全性?(2)簡述嬰幼兒肌內注射的注意事項。答:(1)解釋要點:①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可避免神經損傷,嬰幼兒首選臀中肌、臀小肌或股外側肌(這些部位肌肉較厚,神經血管分布少);②操作前會嚴格定位,確保針頭位于肌肉組織內;③注射時會回抽確認無回血(避免誤入血管);④護士經過專業(yè)培訓,操作規(guī)范,安全性較高。(2)注意事項:①部位選擇:優(yōu)先臀中肌、臀小?。ǘㄎ环椒ǎ菏局钢糜邝那吧霞?,中指置于髂嵴下緣,兩指之間的三角區(qū)域)或股外側?。ù笸戎卸瓮鈧?,范圍寬,無大神經血管);②注射劑量:嬰幼兒肌肉組織較薄,單次劑量不超過2ml(根據(jù)年齡調整);③固定患兒:需由家長或助手協(xié)助固定,避免因掙扎導致針頭移位;④進針角度:90°垂直進針,深度為針梗的1/2(約1~1.5cm);⑤注射后觀察:有無局部紅腫、硬結,或下肢活動異常(提示可能損傷神經)。五、論述題試述不同注射法(皮內、皮下、肌內、靜脈)在進針角度、深度、劑量及注意事項上的區(qū)別。答:1.皮內注射(ID):-進針角度:5°~10°(與皮膚呈低角度刺入表皮與真皮之間);-深度: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內(約2~3mm);-劑量:0.1ml(如過敏試驗);-注意事項:①消毒用75%乙醇(避免碘酊染色影響結果);②勿按壓注射部位;③20分鐘后觀察局部反應(紅暈直徑、有無偽足)。2.皮下注射(H):-進針角度:30°~40°(肥胖者可90°);-深度:針梗的1/2~2/3(約1.5~2cm);-劑量:一般不超過2ml(胰島素等特殊藥物除外);-注意事項:①避免刺入肌層(角度過大或過深);②長期注射需輪換部位;③低分子肝素注射后按壓5~10分鐘(避免瘀斑)。3.肌內注射(IM):-進針角度:90°(垂直刺入肌肉組織);-深度:針梗的2/3(約2.5~3cm,消瘦者或兒童酌減);-劑量:一般不超過5ml(具體根據(jù)肌肉厚度調整);-注意事項:①2歲以下嬰幼兒避免臀大肌;②刺激性強的藥物需深部注射;③兩種藥物注射前確認配伍禁忌;④回抽無血后注射(避免誤入血管)。4.靜脈注射(IV):-進針角度:15°~30°(與皮膚呈低角度刺入靜脈);-深度:針頭斜面完全進入血管(約1~2cm);-劑量:根據(jù)藥物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