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干縣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班)試題_第1頁
吉安市新干縣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班)試題_第2頁
吉安市新干縣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班)試題_第3頁
吉安市新干縣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班)試題_第4頁
吉安市新干縣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班)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新干二中高二年級第一次段考生物(3、4)試卷一、選擇題(25×2=50分)1、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考慮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A。有絲分裂過程中沒有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分離B。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都有X染色體與X染色體的分離C。進行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細胞不可能同時存在于一種器官中D。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的Y染色體可能是0、1或2條2、某一雌性果蠅X染色體組成如圖甲,有一隱性致死基因g位于甲圖中的a染色體上的某處,但不知其確切位置,經雜交后,統計此雌果蠅產下的1000個雄性子代,其表現型如表乙(為簡單起見,只考慮一次交叉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表乙表現型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Abcdef數量(個)750602030704030A。根據所給數據分析,g基因位于C、D之間B.交叉互換發(fā)生在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染色體變異C.圖甲所示的基因中,最容易發(fā)生交叉互換的位置在C基因之后D。在不考慮交叉互換的情況下,該雌果蠅與某雄果蠅雜交,子代雌雄比例為2:13、繼孟德爾之后,摩爾根也運用了假說—演繹法進行科學探究,其果蠅雜交實驗成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的經典,下列實驗中,可以成功驗證摩爾根演繹推理正確的是()A.白眼雌×紅眼雄→紅眼雌∶白眼雄=1∶1B.紅眼雌×白眼雄→紅眼雌∶紅眼雄=1∶1C.紅眼雌×紅眼雄→紅眼雌∶紅眼雌∶紅眼雄∶白眼雄=1∶1∶1∶1D.A、B、C都不是4、如圖,a、b、c表示一條染色體上相鄰的3個基因,m、n為基因間的間隔序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染色體上的三個基因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種性狀B.m、n片段中堿基對發(fā)生變化會導致基因突變C.若a中有一個堿基對被替換,其控制合成的肽鏈可能不變D.a、b、c均可在細胞核中復制及表達5、某高等動物的一個細胞中DNA分子的雙鏈均被32P標記(不考慮細胞質DNA),將其放在含31P的細胞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正確的是()A.若該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則完成一個細胞周期后產生的子細胞100%含有32PB.若該細胞進行無絲分裂,則產生的子細胞均不含32PC.若該細胞是精原細胞,則其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50%含有32PD.若該細胞為精細胞,則其增殖產生的子細胞含32P6、如圖甲中4號為A病患者,對1、2、3、4進行關于A病的基因檢測,將各自含有A病基因或正?;虻南嚓PDNA片段(數字代表長度)用電泳法分離,結果如圖乙。下列有關分析判斷正確的是()A.長度為9.7單位的DNA片段含有A病基因B.乙圖中的個體d是系譜圖中的4號C.3號與某A病基因攜帶者結婚,生一個A病孩子的概率為1/6D.系譜圖中3號個體的基因型與1、2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7、合成一條含1000個氨基酸的多肽鏈,需要轉運RNA的個數、信使RNA上的堿基個數和雙鏈DNA上的堿基對數至少依次是()A.1000個,3000個和3000對B.1000個,3000個和6000對C.300個,300個和3000對D.1000個,3000個和1000對8、DNA一條鏈的一段堿基排列順序為“—CTCGAT—”,以其為模板轉錄形成mRNA,則此段mRNA決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至右為 () 密碼子:CAU為組氨酸;CAG為谷氨酰胺;CUA、CUC為亮氨酸;GUC、GUA為纈氨酸(起始);GAG為谷氨酸;GAU為天冬氨酸。 A.—亮氨酸-天冬氨酸- B.-谷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酰胺—纈氨酸— D.—纈氨酸—組氨酸—9、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數量為M,占總堿基數的比例為q,若此DNA分子連續(xù)復制n次需要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為 ()A.(2n-1)M B.M(1/2q-1)C.(2n-1)M(1-2q)/2q D.(2n-1)M/2nq10、對某一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對細菌的氨基酸用15N標記,讓已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已標記的細菌,最后釋放出200個噬菌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部噬菌體都有標記的32PB.2個噬菌體含32PC.全部噬菌體都不含15ND.2個噬菌體含15N11、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白眼果蠅。讓子一代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子二代果蠅中紅眼與白眼的比例為()A.3∶1B.5∶3C.13∶3D.7∶112、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堿基間的氫鍵共有2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多次后共消耗游離的嘌呤類脫氧核苷酸1500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個,復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若一條鏈中(A+G)/(T+C)<1,則其互補鏈中該比例也小于1C.若一條鏈中A∶T∶G∶C=1∶2∶3∶4,則其互補鏈中該比例為4∶3∶2∶1D.該DNA經復制后產生了16個DNA分子13、如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基因a、a′僅有圖③所示片段的差異。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4種變異中能夠遺傳的變異是①②④B.③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C.④中的變異可能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14、隨著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變異發(fā)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以下相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A.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化學因素誘導生物發(fā)生變異,其原理是基因突變B.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純合子C.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的芽,成熟后植株所有細胞的基因型都一致D.生物育種可以培育出新品種,但是不能得到新物種15、圖①②③表示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a、b為mRNA的兩端,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如圖所示,真核細胞在蛋白質的表達過程中是邊轉錄邊翻譯的B.遺傳信息傳遞規(guī)律——中心法則,也適用于原核生物C。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由a到bD。一條mRNA可相繼與多個核糖體結合,提高了翻譯的效率16、如圖為tRNA的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b處兩條鏈中間的化學鍵表示氫鍵B.tRNA攜帶氨基酸的部位在a處C.tRNA是由三個核糖核苷酸連接成的單鏈分子D.c處的反密碼子可與mRNA上的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17、下圖為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開始的,但不同時開始,復制開始時間右邊最早B.圖中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有: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C.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的意義是:提高了復制速率D.圖中過程只能發(fā)生在細胞核中18、一個雙鏈DNA,在復制解旋時,由于某種原因,一條鏈上的A變成了T,則該DNA經n次復制后,發(fā)生差錯的DNA占總數的()A.B.C.D.19、“基因型”身份證中對于同父母的非孿生兄弟:①常染色體基因、②X染色體基因、③Y染色體基因的比較分析正確的是(不考慮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和X、Y間基因的交叉互換)()A.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B.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C.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D.①②③都一定不同20、一只突變型雌性果蠅與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蠅交配后,產生的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為2:1,且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這個結果從遺傳學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釋是()A。該突變基因為常染色體顯性基因B.該突變基因為X染色體隱性基因C。該突變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D.該突變基因使得雄性個體致死21、下圖表示正常細胞突變?yōu)榘┘毎倪^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中與癌變有關的基因都是原癌基因B.圖中顯示癌變的發(fā)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C.圖中染色體上的基因變化可導致基因重組D.圖示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說明癌變過程中細胞發(fā)生了遺傳物質變化22、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現將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交配獲得F1,全部為紅眼果蠅,然后將F1中雌雄果蠅交配得到F2,F2中雌蠅均為紅果蠅,雄蠅中一半紅眼一半白眼.現讓F2中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得到F3,在F3中紅眼果蠅和白眼果蠅的比例為()A.7:1B.3:1C.5:1D.13:323、在果蠅的X染色體上可以發(fā)生隱性突變,而隱形突變會導致不同情況的出現:如突變不會引起個體死亡、突變會導致完全致死(突變體全部死亡)和不完全致死(突變體死亡一部分),如圖表示經誘變處理的紅眼雄果蠅與野生型純合紅眼雌果蠅交配(B表示紅眼基因),得F1,使F1單對交配,分別飼養(yǎng),觀察F2的分離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經誘變后沒有發(fā)生突變,則F2果蠅均為紅眼B.若只發(fā)生隱性突變而不引起致死現象,則F2中紅眼與白眼的比值為3:1C.若發(fā)生突變后,會導致完全致死現象的發(fā)生,則F2中雌:雄=1:2D.若發(fā)生突變后,會導致不完全致死現象的發(fā)生,則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間24、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組是()A.太空椒和抗蟲棉 B.無子番茄和“番茄一馬鈴薯”C.高產優(yōu)質雜交水稻和青霉素高產菌株 D.無子西瓜和八倍體小黑麥25、限制酶是一群核酸切割酶,可辨識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堿基序列。下圖為四種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IⅡ的辨識序列:()箭頭表示每一種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兩種限制酶所切割出來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補結合?其正確的末端互補序列為()A.BamHI和EcoRI;末端互補序列—AATT—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補序列—GATC—C.BamHI和BgIⅡ;末端互補序列—GATC—D.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補序列—AATT—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正常的水稻(雌雄同株)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現有一種三體水稻,細胞中7號染色體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即染色體數為2n+1=25.如圖為該三體水稻細胞及其產生的配子類型和比例示意圖(6、7為染色體標號;A為抗病基因,a為非抗病基因;①~④為四種類型配子).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參與受精作用且個體存活.請問答:(1)圖中“?”處的基因是,若減數分裂過程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交叉互換,則配子②和④(填“可能"或“不可能”)來自一個初級精母細胞.(2)有一些抗病水稻,其中有部分雜合子,現通過連續(xù)自交并每代拔除感病植株來提高純合抗病植株的比例.若該過程中,產生了一些7號染色體的三體植株,這些三體植株的存在不會影響育種目的,因為該過程中隨著感病植株被拔除,不斷降低;為了進一步簡化操作,擬除去套袋環(huán)節(jié),改為每代自然傳粉并拔除感病植株,也可以達到提高純合抗病植株比例的目的,但這種方法相對于連續(xù)自交來說,育種進程將.(填“加快"或“減慢"或“不變”).(3)現有一株基因型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體植株(假說1);也可能是如⑤所示由于導致的(假說2).請設計一最簡捷交配實驗方案(設假說2中產生的各種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種假說成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27、油菜物種I(2n=20)與Ⅱ(2n=18)雜交產生的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一個油菜新品系(I的染色體和Ⅱ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不會相互配對).(1)秋水仙素通過抑制分裂細胞中的形成,導致染色體加倍,獲得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會/不會)出現性狀分離.(2)觀察油菜新品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應觀察區(qū)的細胞,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中含有條染色體.(3)該油菜新品系經過多代種植后出現不同顏色的種子,已知種子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對基因R/r影響.用產黑色種子植株(甲)、產黃色種子植株(乙和丙)進行以下實驗:組別親代?F1表現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實驗一甲×乙全為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株=3:1實驗二乙×丙全為產黃色種子植株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株=3:13①由實驗一得出,種子顏色性狀中黃色對黑色為性②分析以上實驗可知,當基因存在時會抑制A基因的表達.實驗二中丙的基因型為,F2代產黃色種子植株中雜合子的比例為.③有人重復實驗二,發(fā)現某一F1植株,其體細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其中兩條含R基因),請解釋該變異產生的原因:.讓該植株自交,理論上后代中產黑色種子的植株所占比例為.28、如圖是某雄性動物(2n=4)在生殖和發(fā)育過程中的有關圖示.圖1是減數分裂過程簡圖,圖2、圖3是一同學畫的不同時期細胞分裂圖象和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1)圖1中的②過程產生的細胞叫,圖2中的細胞處在該過程中.(2)圖2中乙細胞時期處于圖3中(填編號)階段,其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為圖1中.(3)圖3中,曲線①②階段形成的原因是;曲線②③階段形成的原因是;曲線階段(填編號)的細胞內不存在同源染色體.(4)根據遺傳學原理分析,生物個體發(fā)育過程是的結果;在發(fā)育過程中,該動物細胞中染色體數最多時有條.(5)有人發(fā)現圖2甲圖有錯誤.請指出錯誤之處是.29、果蠅是一種非常小的蠅類,遺傳學家摩爾根曾因對果蠅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果蠅的灰身(B)和黑身(b),長翅(V)和殘翅(v),紅眼(R)和白眼(r)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b與V、v位于常染色體上,R、r位于X染色體上。在研究過程中摩爾根將發(fā)現匯成下表:P灰身♀×黑身♂紅眼♀×白眼♂F1灰身紅眼F2灰身∶黑身=3∶1紅眼∶白眼=3∶1(1)(正反交的原理及應用)以上表格中的兩對相對性狀中,如果進行正交與反交,產生的結果不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況下,用一對相對性狀的真核生物親本進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結果一致,可說明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2)(基因自由定律實驗拓展應用)實驗一:現有純種的灰身長翅和黑身殘翅果蠅,請設計實驗探究灰身、黑身和長翅、殘翅這兩對性狀的遺傳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第一步:取純種的灰身長翅和黑身殘翅果蠅雜交,得F1;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統計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結果預測:如果后代出現四種表現型,且灰身長翅∶黑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殘翅=________________,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反之,則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3)(區(qū)分伴X和常染色體遺傳基本思路與方法)實驗二:已知雌雄果蠅均有紅眼和白眼類型。若用一次交配實驗即可證明這對基因位于何種染色體上,選擇的親本表現型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預期及相應結論:①子代中雌果蠅全部為紅眼,雄果蠅全部為白眼,則這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②子代中雌、雄果蠅全部為紅眼,則這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③子代中雌、雄果蠅均既有紅眼又有白眼,則這對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30、如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真核細胞內三種物質的合成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甲、乙、丙過程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甲、乙過程可以發(fā)生在細胞核中,也可以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中.(2)為研究甲過程的物質合成情況,常使用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這一化合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乙過程中,與DNA上起點結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該過程的α鏈中鳥嘌呤與尿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的54%,α鏈及其模板鏈對應區(qū)段的堿基中鳥嘌呤分別占29%、19%,則與α鏈對應的DNA區(qū)段中腺嘌呤所占的堿基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過程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mRNA上的密碼子識別,將氨基酸轉移到肽鏈上。在人體的成熟紅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中,能發(fā)生乙、丙過程但不能發(fā)生甲過程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科學家發(fā)現多數抗旱性農作物能通過細胞代謝,產生一種代謝產物,調節(jié)根部細胞液的滲透壓,此代謝產物在葉肉細胞和莖部細胞中卻很難找到.(1)該代謝產物熊夠使細胞液的滲透壓______(填“增大”或’?減小”)(2)這種代謝產物在莖部和葉肉細胞中很難找到,而在根部細胞中卻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3)現有—抗旱植物,其體細胞內有一個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购祷蛲蛔?yōu)楹得艋虻母驹蚴莀_____.研究得知與抗旱有關的代謝產物主睪是糖類,該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狀是通過______實現的。(4)已知抗旱性和多顆粒屬顯性,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純合的旱敏型多顆粒植株與純合的抗旱性少顆粒植株雜交,F1自交:①F2抗旱多顆粒植株中雙雜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從理論上講F5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______(2分。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顆粒的植株做親本進行雜交,發(fā)現后代出現4種類型,性狀的統計結果顯示:抗旱:旱敏=1:1,多顆粒:少顆粒=3:1.若只讓F1中抗旱多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狀分離比是______.(5)請設計一個快速育種方案,利用抗旱性少顆粒(Rrdd)和旱敏型多顆粒(rrDd)兩植物品種作親本,通過一次雜交,使后代個體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顆粒雜交種(RrDd),用文字簡要說明.生物(3、4)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1—5、CBACA6-10BABCB11-15CDCAA16-20CDABD21-25BDCDC二、非選擇題(必修)26、【答案】(1)A不可能(2)a基因頻率減慢(3)讓該植株進行自交實驗如果自交后代抗病:不抗病=2:1,則可能是三體植株(假說1);自交后代抗?。翰豢共?3:1,則是如⑤所示的染色體結構變異27、【答案】(1)紡錘體不會(2)分生76(3)①隱②RAARR③植株丙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或植株丙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開)28、【答案】(1)次級精母細胞丙(2)⑤精原細胞(3)同源染色體分離后細胞一分為二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②③④(4)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8(5)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沒有同源染色體(或染色體數目錯誤)29、【答案】(1)紅眼和白眼(R、r)常染色體上(2)讓F1與黑身殘翅果蠅測交(或讓F1相互交配)1∶1∶1∶1(或9∶3∶3∶1)(3)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①X②常③常30、【答案】(1)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線粒體或葉綠體(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據放射性強度變化來判斷DNA合成情況(答案合理即可)(3)RNA聚合酶26%(4)tRNA上的反密碼子效應T細胞和漿細胞31、【答案】(1)增大(2)基因選擇性表達(3)堿基對替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4)4/91/624:8:3:1(5)先用(Rrdd)和(rrDd)通過單倍體育種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讓它們雜交得雜交種(RrDd)學校學校班級姓名學號密封線內不要答題一、單項選擇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選擇題(必修)26、(1)(2)(3);27、(1)(2)(3)①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