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物理備考之浮力類問題壓軸培優(yōu)易錯試卷篇含答案_第1頁
2020-2021中考物理備考之浮力類問題壓軸培優(yōu)易錯試卷篇含答案_第2頁
2020-2021中考物理備考之浮力類問題壓軸培優(yōu)易錯試卷篇含答案_第3頁
2020-2021中考物理備考之浮力類問題壓軸培優(yōu)易錯試卷篇含答案_第4頁
2020-2021中考物理備考之浮力類問題壓軸培優(yōu)易錯試卷篇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初中物理浮力類問題1.如圖甲,將金屬球和木球用細繩相連放入某種液體中時,木球露出液面的體積為它自身體積的,當把細繩剪斷后,金屬球沉底,木球露出液面的體積是它自身體積的一半,這時金屬球受到池底對它的支持力為2N,如圖乙,若已知金屬球和木球的體積之比是1:8,則A.金屬球的重力為2NB.繩子剪斷前,木球所受的浮力為8NC.金屬球的密度為3×103kg/m3D.繩子剪斷前后,兩球所受的總浮力相差1N【答案】C【解析】【詳解】ABC.把繩子剪斷后,木球漂浮,金屬球沉底,此時金屬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支持+F浮金=G金--------①由物體漂浮條件可得:G木=F浮木----------------②繩子剪斷前,金屬球受到豎直向上繩子的拉力F、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木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繩子的拉力F,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F浮金=G金------③,F(xiàn)浮木′=G木+F------④由①③可得:F=F支持=2N-------⑤由②④⑤可得:F浮木′-F浮木=2N,因繩子剪斷前木球排開水的體積V排′=(1-)V木=V木,繩子剪斷后木球排開水的體積V排=(1-)V木=V木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繩子剪斷前后木球的浮力變化量:ρ水g×V木-ρ水g×V木=2N,解得:ρ水gV木=8N---------------⑥則繩子剪斷前,木球所受的浮力:F浮木′=ρ水g(1-)V木=ρ水gV木=×8N=6N,把G=mg=ρVg和F浮金=ρ水gV金代入①式可得:F支持+ρ水gV金=ρ金gV金,整理可得:(ρ金-ρ水)gV金=F支持=2N-------⑦由⑥⑦、金屬球和木球的體積之比是1:8可得:ρ金=3ρ水=3×1.0×103kg/m3=3×103kg/m3,G木=F浮木′-F=6N-2N=4N,已知V金:V木=1:8,則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金浮=ρ水gV金=ρ水g×V木=×8N=1N;金屬球的重力G金=F金浮+F=1N+2N=3N,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D.繩子剪斷前,木球和金屬球整體漂浮,則總浮力F浮前=G木+G金,繩子剪斷前后,兩物體所受的總浮力之差為:F浮前-F浮后=(G木+G金)-(G木+F金?。?G金-F金浮=F=2N,故D不符合題意.2.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裝滿放在水平桌面上。將體積相同的兩個小球A、B分別放在甲、乙燒杯中,小球靜止時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的密度分別為和,甲、乙兩杯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和,A、B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A和F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1和F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 B.F1>F2 C.FA<FB D.>【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讀圖可知A小球在甲杯中漂浮,;B小球在乙杯中沉底,則,所以有,故A錯誤;B.A小球受到的重力為B小球受到的重力為因為,所以因為A漂浮在水面上,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有放入A小球后,原來滿杯水的重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和剩余在燒杯中水的重力,即因為燒杯在水平桌面上,所以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水、小球的總重力,則容器甲對桌面的壓力為同理容器乙對桌面的壓力為放入B小球后,原來滿杯水的重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和剩余在燒杯中水的重力,即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有,因為B小球沉在容器底,所以有所以有即綜上分析得,,故B錯誤;C.由圖可知,A小球在甲杯中排開水的體積小于B小球在乙杯中排開水的體積,即,由得,,故C正確;D.由圖可知,甲乙兩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據(jù)知,水對甲杯底的壓強等于水對乙杯底的壓強,故D錯誤。故選C。3.如圖,小魚口中吐出的氣泡在升至水面的過程中,體積會逐漸變大,則氣泡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nèi)氣體壓強的變化情況是()A.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B.浮力變小,壓強變小C.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D.浮力變大,壓強變小【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jù)可知,氣泡的體積在變大,那么氣泡受到的浮力也在變大;氣泡的體積變大,氣體質(zhì)量不變,那么氣泡里面氣體的壓強在變小。故選D。4.如圖所示,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體積都不同的鹽水,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兩杯中,當小球在鹽水中靜止時兩杯中的液面相平,則()A.甲杯中小球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B.甲杯中鹽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鹽水的密度C.小球在鹽水中時,鹽水對甲杯底的壓強小于鹽水對乙杯底的壓強D.放人小球前后,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變化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懸浮,根據(jù)浮沉條可知,它們此時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A錯誤;B.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則ρ甲>ρ球在乙杯中懸浮,則ρ乙=ρ球所以ρ甲>ρ乙故B錯誤;C.兩杯中液面相平,液體深度h相等,ρ甲>ρ乙,由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錯誤;D.由A知,小球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則它們排開液體的重力相同,因為甲、乙兩只杯子完全相同且為柱體,故液體對杯子壓力的增加量相同,則放人小球前后,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增加量相等,故D正確。故選D。5.如圖所示,燒杯中裝有某種液體,A為圓柱形木塊,靜止時木塊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再用外力F緩慢將木塊A壓入液體中到剛好浸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不受力F作用時,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B.木塊A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C.將A壓人液體的過程,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將增大D.將A壓人液體的過程,力F不斷增大【答案】B【解析】【詳解】A.木塊放入液體中,靜止時木塊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則可知:不受力F作用時,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不受力F作用時,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由浮沉條件可知,木塊A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B錯誤,符合題意;C.將A壓入液體的過程,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了,液面上升,深度h變大,根據(jù)p=ρ液gh知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將增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將A壓入液體的過程,所受浮力大小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重力不變,浮力和重力之差等于對A的壓力F,所以力F不斷增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6.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zhì)制成體積相等的兩實心物體a和b,放在足夠多的水中靜止后則()A.a(chǎn)漂浮,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B.a(chǎn)沉底,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C.b漂浮,b受到的浮力大于a受到的浮力D.b沉底,b受到的浮力大于a受到的浮力【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D.由圖象可知,當m甲=m乙=4g時,V甲=2cm3,V乙=8cm3,則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密度分別為用甲、乙兩種物質(zhì)制成體積相等的兩實心物體a和b,放在水中靜止后所以a沉底,b漂浮,故AD不符合題意;BC.設(shè)a、b物體的體積為V,兩物體所受浮力分別為其中,所以故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由圖象讀出任意一組質(zhì)量和體積值,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zhì)制成體積相等的兩實心物體a和b,放在水中靜止后,比較物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判斷出兩物體在水中的狀態(tài),物體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受到的浮力,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表示出受到的浮力,然后比較判斷兩物體受到浮力之間的關(guān)系。7.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別盛有相等體積的不同液體甲、乙。取兩塊質(zhì)量相同的橡皮泥,將一塊橡皮泥撐開成碗狀放入甲液體中,將另一塊捏成球形狀放入乙液體中,橡皮泥靜止后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液甲<p液乙C.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D.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地甲>p地乙【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橡皮泥在甲液體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G,橡皮泥在乙液體中懸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乙=G,所以F甲=F乙,故A符合題意;BC.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別盛有相等體積的不同液體甲、乙,當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說明橡皮泥排開甲、乙兩種液體的體積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甲=F乙,則液體甲、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由于,所以,故B、C錯誤;D.容器對面的壓強分別為由于液體甲、乙的體積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體甲、乙的質(zhì)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故D錯誤。故選A。8.將一底面積為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栓在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在此整個過程中,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木塊所受到的最大浮力為15N B.木塊重力為9NC.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為6N D.木塊剛剛漂浮時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1500Pa【答案】D【解析】【詳解】A.根據(jù)圖象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由于從9cm到16cm,木塊一直處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當水面的高度為16cm時細線剛好張緊,線的拉力為零;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面的高度為22cm;所以木塊的高度:L=9cm+(22cm-16cm)=15cm=0.15m;則木塊的體積:V木=S木L=0.01m2×0.15m=1.5×10-3m3,木塊全部淹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大為: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1.5×10-3m3=15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D.由圖象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900Pa,此時木塊的重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浮力,也等于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G=F浮=F下表面=p下表面S=900Pa×0.01m2=9N,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C.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時,木塊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為:F拉=F浮-G=15N-9N=6N,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D。9.如圖,一足夠高的薄壁圓柱形容器重為6N,容器的底面積是200cm2,裝有20cm的水.現(xiàn)將高為10cm、底面積為80cm2的圓柱物體A輕輕放入水中(假設(shè)物體A在液體中始終保持豎直),待靜止后A漂浮在水中,此時物體A有9cm浸在水面下;再向容器中加油(假設(shè)油漂浮在水面上且油、水不會混溶),直到A剛好浸沒.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油的密度為0.8g/cm3.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物體A漂浮在水面時,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強為2660PaB.從加油開始到物體A剛好浸沒靜止的過程中,物體A克服自身重力做功0.1152JC.當A剛好浸沒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400cm3D.從加油開始到物體A剛好浸沒靜止的過程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為240Pa【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V水=Sh水=200cm2×20cm=4000cm3,容器內(nèi)水的質(zhì)量:m水=ρ水V水=1g/cm3×4000cm3=4000g=4kg,容器水的重力:G水=m水g=4kg×10N/kg=40N,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V排=SAh浸=80cm2×9cm=720cm3=7.2×10-4m3,物體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2×10-4m3=7.2N,因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體A的重力:GA=F浮=7.2N,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力:F=G容+G水+GA=6N+40N+7.2N=53.2N,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強:p==2660Pa,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C.向容器中加油直到A剛好浸沒時,排開水和排開油的體積之和:V排總=VA=SAhA=80cm2×10cm=800cm3=8×10-4m3,設(shè)此時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因物體A受到的總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ρ水gV排′+ρ油g(V排總-V排′)=GA,1×103kg/m3×10N/kg×V排′+0.8×103kg/m3×10N/kg×(8×10-4m3-V排′)=7.2N,V排′=4×10-4m3=400cm3,此時物體A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5cm,物體A排開水體積減少的量:ΔV排=V排-V排′=720cm3-400cm3=320cm3,則物體A排開水體積減少導致水面下降的高度:h下==1.6cm,兩種情況下液面的變化如圖所示所以,物體A上升的高度:h上=h浸-h浸′-h下=9cm-5cm-1.6cm=2.4cm=0.024m,從加油開始到物體A剛好浸沒靜止的過程中,物體A克服自身重力做功:W=GAh上=7.2N×0.024m=0.1728J,故B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符合題意;D.從加油開始到物體A剛好浸沒靜止的過程中,加油的體積:V油=(S-SA)(hA-h浸′)=(200cm2-80cm2)×(10cm-5cm)=600cm3,加油的質(zhì)量:m油=ρ油V油=0.8g/cm3×600cm3=480g=0.48kg,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的增加量:ΔF=G油=m油g=0.48kg×10N/kg=4.8N,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Δp==240Pa,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10.將一密度均勻的正方體輕輕放入盛滿濃鹽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72g濃鹽水溢出;若將該物體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濃鹽水密度為1.2×103kg/m3,煤油密度為0.8×103kg/m3),則以下選項不可能的是()A.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9:8B.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3:4C.該物體的密度為0.9×103kg/m3D.該物體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懸浮【答案】D【解析】【詳解】A.因為大燒杯內(nèi)原來裝滿濃鹽水,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鹽水=G排=G溢水=m溢水g=0.072kg×10N/kg=0.72N物體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F浮煤油=G排=G溢煤油=m溢煤油g=0.064kg×10N/kg=0.64N故該物體前后兩次所受浮力之比為0.72N:0.64N=9:8故A不符合題意;B.該物體前后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比為:=:=3:4故B不符合題意;D.由F浮=ρ水V排g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6×10?5m3假設(shè)物體在鹽水中懸浮或下沉,則物體的體積V=V排水=6×10?5m3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鹽水,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則排開煤油的體積V排煤油=V=6×10?5m3排開煤油的質(zhì)量應(yīng)該為m排煤油=ρ煤油V排煤油=0.8×103kg/m3×6×10?5m3=0.048kg=48g因為m排煤油<64g,所以物體在鹽水中不能懸浮或下沉;可見,物體在鹽水中一定漂浮,則物體的重力G=F浮=0.72N,物體受到煤油的浮力F浮煤油=G排=G溢煤油=m溢煤油g=0.064kg×10N/kg=0.64N因為F浮煤油<G,所以物體在煤油中下沉,故D符合題意;C.則物體的體積V=V排煤油=V溢煤油===80cm3物體的質(zhì)量m===0.072kg=72g物體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1.雞蛋浮在鹽水面上,如圖所示,沿杯壁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著加水量m的變化圖像可能是圖中的()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雞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鹽水的密度減小,當雞蛋密度與鹽水密度相同時,雞蛋懸浮,浮力還等于雞蛋的重力,隨著清水的逐漸加入,鹽水的密度逐漸減小,雞蛋逐漸下降,當完全浸沒后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浮力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減小。【詳解】加入清水的過程中,當雞蛋漂浮和懸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則浮力不變;雞蛋完全浸沒后隨著鹽水密度減小,但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減小,但浮力最小為排開水的重,不會減小為0,所以浮力最終趨于不變。故選D。12.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實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將它們分別放入水中靜止時,兩球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4:5,設(shè)水的密度為ρ水。則甲球的密度為()A.ρ水 B.ρ水 C.ρ水 D.ρ水【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由于甲、乙兩球質(zhì)量相同,則由G=mg可知兩球重力相等,又由可知,兩球體積之比等于密度的反比,即V甲:V乙=ρ乙:ρ甲=2:3若兩球均漂浮,由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應(yīng)相等,與題目浮力比例沖突,則兩球不都漂浮;若兩球均浸沒,排開液體體積等于物體體積,則由可知,在液體密度相同的情況下,浮力之比等于排開液體體積之比,即F甲:F乙=V甲:V乙=2:3與題目浮力比例不符,則綜合可知,兩球一個漂浮,一個浸沒,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密度較小的漂浮,密度較大的浸沒,即甲球浸沒,乙球漂??;設(shè)甲、乙重力均為G,由于乙球漂浮,則乙球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據(jù)甲、乙浮力之比可求甲球所受浮力為根據(jù)可得整理可得故選B。13.如圖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zhì)彈簧,彈簧上端連有一邊長為0.1m的正方體物塊A,容器中水的深度為40cm時,物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容器側(cè)面的底部有一個由閥門B控制的出水口,打開閥門B,使水緩緩流出,當物塊A有2/5的體積露出水面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即恢復(fù)原長沒有發(fā)生形變),此時關(guān)閉閥門B彈簧受到的拉力F跟彈簧的伸長量ΔL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不計彈簧所受的浮力,物塊A不吸水)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打開閥門前物塊A受到的浮力10NB.物塊A的密度0.6×10kg/m3C.物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伸長了2cmD.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3.6×103Pa【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打開閥門前,物塊A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則V排=VA=(0.1m)3=1×10?3m3所以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故A正確;B.當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物塊A是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F?。紾得ρ水gV排=ρAgVA所以ρ水×VA=ρAVA則ρA=ρ水=ρ水=×1.0×103kg/m3=0.6×103kg/m3故B正確;CD.漂浮時,物塊受平衡力,由題意知G=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1?)×1×10?3m3=6N全部浸沒時,根據(jù)物塊A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彈力F=F浮?G=10N?6N=4N由圖象可知此時彈簧伸長了ΔL=2cm,所以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水深h=40cm?25×10cm?2cm=34cm=0.34m水對容器底部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34m=3.4×103Pa故C正確,D錯誤。故選D。14.桌面上容器內(nèi)盛有水,在一試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現(xiàn)將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容器底部,試管仍浮在水面上,則()A.液面下降 B.液面上升C.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不變 D.桌面受到的壓強變小【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B.當小球在試管中時,試管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試管和小球的總重力;當將小球取出并放入杯內(nèi)水中時,小球下沉,試管仍豎直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試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總浮力減小;由可知,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即大燒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燒杯中的水面降低,由可知,大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變小,故C不符合題意;D.將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燒杯、水、試管、小球的總重力不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根據(jù)知桌面受到的壓強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密度為ρ甲、ρ乙的兩種液體,現(xiàn)有A、B兩個實心小球,質(zhì)量分別為mA、mB,體積分別為VA、VB,密度分別為ρA、ρB,已知它們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為ρ甲>ρA>ρB>ρ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VA=VB,將兩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1:1B.若VA=VB,將兩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ρA:ρBC.若mA=mB,將A、B兩球分別放入乙、甲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1:1D.若mA=mB,將A、B兩球分別放入甲、乙容器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ρB:ρ乙【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當VA=VB時,mA>mB,將兩球都放入甲容器中,兩球都將漂浮,浮力等于各自的重力,所以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故A錯誤;B.當VA=VB時,將兩球都放入乙容器中,兩球都將下沉,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兩球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兩球所受浮力相等,故B錯誤;C.若mA=mB時,將A、B兩球分別放入乙、甲容器中,A在乙中下沉,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B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兩球所受浮力不相等,故C錯誤;D.若mA=mB時,將A、B兩球分別放入甲、乙容器中,A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xiàn)浮A=GA=mAg=mBg,B在乙中下沉,所受的浮力F浮B=ρ乙gVB,F(xiàn)浮A:F浮B=ρB:ρ乙,故D正確;應(yīng)選D。16.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積為S的薄壁圓筒形容器,內(nèi)盛某種液體,將質(zhì)量分別為、、,密度分別為、、的均勻?qū)嵭男∏駻、B、C放入液體中,A球漂浮、B球懸浮、C球下沉,如圖所示,它們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A、FB、FC。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若,則B.將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C.只取出A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D.三球放入液體前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了【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知,小球A漂浮,小球B懸浮,小球C沉底;(1)當時三小球的重力相等,物體懸浮或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體下沉時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據(jù)此判斷三小球受到的浮力關(guān)系;(2)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沉底,將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據(jù)此判斷剩余部分在液體中的狀態(tài);(3)由物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相等時懸浮可知液體的密度,小球A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球A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jù)求出只取出A球時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的高度;(4)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jù)求出B球和C球排開液體的體積,進一步求出三球放入液體后排開液體的總體積,利用求出容器內(nèi)液體上升的高度,利用求出三球放入液體前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變化量。【詳解】由圖可知,小球A漂浮,小球B懸浮,小球C沉底;A.若,則三個小球的重力相同,因物體懸浮或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體下沉時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則小球A和B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C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則,故A錯誤;B.因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沉底,則將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剩余部分一定仍沉底,故B錯誤;C.由物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相等時懸浮可知,液體的密度為,小球A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由可得,小球A排開液體的體積只取出A球,容器中液面降低的高度故C正確;D.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由可得,B球和C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分別為,三球放入液體后,排開液體的總體積容器內(nèi)液體上升的高度三球放入液體前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變化量故D錯誤。故選C。17.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裝有適量水的圓柱形容器,水面上漂浮著一個放有實心小鐵球的燒杯;若將小鐵球從燒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燒杯仍豎直浮在水面上,ρ鐵=7.9g/cm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可能會溢出B.燒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變小C.圓柱形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變小D.圓柱形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不變【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鐵球在燒杯中,整體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拿出小球,燒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故燒杯的浮力減小,由知,燒杯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燒杯中水面會下降,不會溢出,故A不正確,符合題意;B.鐵球在燒杯中,整體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球;拿出小球,燒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故燒杯的浮力減小,燒杯排開水的重力減小,燒杯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燒杯將上浮小一些,燒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變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鐵球拿出前的總浮力;鐵球拿出后的總浮力,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故,而鐵球沉底,,故;即鐵球拿出后燒杯和鐵球受到的總浮力小于拿出前燒杯和鐵球受到的總浮力,根據(jù)可知,拿出后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拿出前排開水的體積,同一個容器底面積相同,則拿出前水的深度大于拿出后水的深度,根據(jù)可知,拿出前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大于拿出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水、物體的重力之和,同一容器,則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鐵球與小船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故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積相等,根據(jù)可知,甲圖容器對地面壓強等于乙圖容器對地面壓強;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18.如圖(1)所示,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木塊A通過細線與圓柱形容器底部相連,容器中液面與A上表面齊平。從打開容器底部的抽液機勻速向外排液開始計時,細線中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2)所示。木塊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積為200cm2,g=1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隨著液體的排出,木塊受到的浮力不斷減小B.容器中的液體是酒精C.抽液機每秒鐘排出液體的質(zhì)量是10gD.第30s時,木塊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隨著液體的排出,液面下降,浮力減小,繩子的拉力減小,但減小到0以后,再隨著液體的排出,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就不變了,故A錯誤;B.當t=0時,A與液面的上表面相平,此時A受到重力、繩子的拉力及液體對它的浮力的作用,故存在平衡關(guān)系F因為木塊的重力G=mg故木塊受到的浮力F由F浮ρ這種液體是水,故B錯誤;C.當繩子的拉力為0時,木塊漂浮F由F浮V木塊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h=故排出液體的質(zhì)量m排出液體的時間為50s,故每秒鐘排出液體的質(zhì)量10g,故C正確;D.第30s時,抽出水的質(zhì)量為m故露出液面的高度為h=故D錯誤。故選C。【點睛】二力平衡、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綜合計算。19.相同的柱形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不同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浸入液體中,當物體靜止后兩液面剛好相平,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甲>F乙 B.液體密度ρ甲<ρ乙C.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 D.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m甲<m乙【答案】A【解析】【詳解】AB.因為物體在甲液體中漂浮,所以ρ甲>ρ物,物體在乙液體中懸浮,所以ρ乙=ρ物,所以ρ甲>ρ乙,由圖可知甲液體的體積大于乙液體的體積,且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根據(jù)m=ρV可知甲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可知,甲液體的重力大于乙液體的重力,又因為容器的重力相等、物體重力相等,且在水平面上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F甲>F乙,故A正確,B錯誤;C.因為p=ρgh,h相同,ρ甲>ρ乙,所以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故C錯誤;D.物體在甲液體中漂浮,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