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_第1頁
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_第2頁
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_第3頁
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_第4頁
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LTE物理層中,OFDM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不包括以下哪項?A.抗多徑衰落能力強B.子載波正交,無需保護間隔C.支持靈活的帶寬配置D.高頻譜效率答案:B(OFDM子載波正交,但仍需循環(huán)前綴(CP)對抗多徑干擾)2.LTE系統(tǒng)中,PCI(物理小區(qū)標識)的取值范圍是?A.0-503B.0-511C.0-1023D.0-255答案:A(LTEPCI由PCI=3×NID1+NID2,其中NID1∈[0,167],NID2∈[0,2],總共有504個PCI(0-503))3.以下哪項不是LTEMAC層的主要功能?A.邏輯信道到傳輸信道的映射B.HARQ重傳C.無線鏈路監(jiān)測(RLM)D.動態(tài)調度(資源分配)答案:C(無線鏈路監(jiān)測屬于RRC層功能)4.LTE下行物理信道中,用于傳輸用戶數(shù)據(jù)的是?A.PDCCHB.PDSCHC.PBCHD.PCFICH答案:B(PDSCH為下行共享信道,承載用戶數(shù)據(jù);PDCCH承載調度信息)5.LTE隨機接入過程中,UE發(fā)送的第一個消息是?A.隨機接入前導(Msg1)B.調度請求(SR)C.RRC連接請求(Msg3)D.隨機接入響應(Msg2)答案:A(隨機接入流程:Msg1(前導)→Msg2(響應)→Msg3(RRC請求)→Msg4(沖突解決))6.LTE中,TA(跟蹤區(qū))的主要作用是?A.用于位置更新和尋呼B.用于小區(qū)選擇/重選C.用于切換控制D.用于功率控制答案:A(TA是EPC網(wǎng)絡中UE位置管理的最小單元,TAU(跟蹤區(qū)更新)用于通知網(wǎng)絡UE位置變化)7.以下哪種MIMO模式主要用于小區(qū)邊緣,提升覆蓋?A.發(fā)射分集(Mode2)B.開環(huán)空間復用(Mode3)C.閉環(huán)空間復用(Mode4)D.波束賦形(Mode7)答案:A(發(fā)射分集通過多天線發(fā)送相同數(shù)據(jù),提升接收可靠性,適用于低SINR場景)8.LTE系統(tǒng)中,PDCP層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加密/解密B.頭壓縮(ROHC)C.數(shù)據(jù)分段與重組D.順序傳遞答案:C(數(shù)據(jù)分段與重組是RLC層的功能)9.LTE上行功控的目標是?A.最大化UE發(fā)射功率B.保持接收端(eNodeB)的SINR穩(wěn)定C.最小化小區(qū)間干擾D.B和C答案:D(上行功控通過調整UE發(fā)射功率,使eNodeB接收功率穩(wěn)定,同時降低對鄰區(qū)干擾)10.LTE中,RRC連接建立的觸發(fā)原因不包括?A.UE發(fā)起初始接入(如主叫、附著)B.切換過程中目標eNodeB要求建立連接C.UE從RRC_IDLE進入RRC_CONNECTEDD.周期性TAU(跟蹤區(qū)更新)答案:D(TAU屬于EPC層位置更新,不直接觸發(fā)RRC連接建立)11.LTE下行調度中,“輪詢調度(RoundRobin)”的特點是?A.優(yōu)先調度SINR高的用戶B.公平分配資源,用戶速率接近C.最大化系統(tǒng)吞吐量D.適用于實時業(yè)務(如VoLTE)答案:B(輪詢調度公平分配時頻資源,用戶速率趨于平均;而正比公平(PF)調度兼顧公平與效率)12.LTE中,CP(循環(huán)前綴)的主要作用是?A.擴展子載波間隔B.對抗符號間干擾(ISI)和子載波間干擾(ICI)C.增加傳輸帶寬D.提升MIMO空間復用效率答案:B(CP是OFDM符號前的一段重復信號,用于抵消多徑效應導致的符號間干擾)13.LTE系統(tǒng)中,eNodeB與MME之間的接口是?A.S1-UB.S1-MMEC.X2-CD.X2-U答案:B(S1-MME是控制面接口,傳遞信令;S1-U是用戶面接口,傳遞用戶數(shù)據(jù))14.以下哪種信道屬于邏輯信道?A.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B.BCCH(廣播控制信道)C.DL-SCH(下行共享傳輸信道)D.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答案:B(邏輯信道包括BCCH、CCCH、DCCH、DTCH等;傳輸信道包括DL-SCH、UL-SCH等;物理信道是具體的時頻資源映射)15.LTE中,AMC(自適應調制編碼)的依據(jù)是?A.UE上報的CQI(信道質量指示)B.基站測量的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率)C.系統(tǒng)帶寬D.用戶QoS等級答案:A(AMC根據(jù)UE上報的CQI調整調制方式(如QPSK、16QAM、64QAM)和編碼速率,以匹配信道質量)16.LTE小區(qū)搜索過程的正確順序是?A.同步信號(PSS/SSS)→小區(qū)ID→參考信號(RS)→系統(tǒng)信息B.參考信號→同步信號→小區(qū)ID→系統(tǒng)信息C.系統(tǒng)信息→同步信號→小區(qū)ID→參考信號D.同步信號→系統(tǒng)信息→小區(qū)ID→參考信號答案:A(小區(qū)搜索流程:通過PSS(主同步信號)獲取符號同步和NID2;SSS(輔同步信號)獲取幀同步和NID1,組合得到PCI;之后通過RS(參考信號)測量信道質量,最后讀取MIB(主信息塊)和SIB(系統(tǒng)信息塊))17.LTE中,QCI(QoS等級標識)為1的業(yè)務對應以下哪種類型?A.會話類(如VoLTE)B.流類(如視頻直播)C.交互類(如網(wǎng)頁瀏覽)D.背景類(如文件下載)答案:A(QCI=1對應GBR(保證比特速率)業(yè)務,如VoLTE,要求低時延、高可靠性)18.LTE切換過程中,以下哪項信令用于目標eNodeB準備資源?A.HandoverRequest(切換請求)B.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重配置)C.HandoverCommand(切換命令)D.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切換請求確認)答案:D(源eNodeB向目標eNodeB發(fā)送HandoverRequest,目標eNodeB準備資源后回復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包含切換所需參數(shù))19.LTE中,上行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支持以下哪種調制方式?A.BPSKB.QPSKC.16QAMD.64QAM答案:A(上行PUSCH支持QPSK、16QAM、64QAM;BPSK僅用于上行控制信道(如PUCCH))20.LTE系統(tǒng)中,最大支持的傳輸塊(TB)大小是?A.1500字節(jié)(以太網(wǎng)MTU)B.10240比特C.61440比特D.100000比特答案:C(根據(jù)3GPP協(xié)議,LTE下行最大TB大小為61440比特(對應64QAM、最高編碼速率))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LTE物理層關鍵技術包括?A.OFDM(正交頻分復用)B.MIMO(多輸入多輸出)C.CDMA(碼分多址)D.SC-FDMA(單載波頻分多址)答案:ABD(LTE下行用OFDM,上行用SC-FDMA;CDMA是3G的核心技術)2.LTE中,PCI沖突的類型包括?A.模3沖突(PCImod3相同)B.模6沖突(PCImod6相同)C.模504沖突(PCI完全相同)D.模168沖突(PCImod168相同)答案:ABC(PCI沖突分為同PCI(完全相同)、模3沖突(導致PSS干擾)、模6沖突(導致SSS干擾))3.LTERRC連接狀態(tài)包括?A.RRC_IDLEB.RRC_CONNECTEDC.RRC_INACTIVE(5G特性,LTE無此狀態(tài))D.RRC_SUSPENDED(非標準狀態(tài))答案:AB(LTE僅定義RRC_IDLE和RRC_CONNECTED兩種狀態(tài))4.LTE下行參考信號(RS)的類型包括?A.小區(qū)專用參考信號(CRS)B.用戶專用參考信號(UE-RS)C.解調參考信號(DM-RS)D.探測參考信號(SRS,上行)答案:ABC(SRS是上行參考信號,用于上行信道測量)5.LTE隨機接入的觸發(fā)場景包括?A.初始接入(RRC_IDLE→RRC_CONNECTED)B.切換過程中同步目標小區(qū)C.RRC連接重建(無線鏈路失敗后)D.上行數(shù)據(jù)到達但無可用上行資源(需申請)答案:ABCD(以上均為隨機接入的典型觸發(fā)場景)6.LTE中,影響小區(qū)覆蓋的主要因素有?A.發(fā)射功率(eNodeB和UE)B.頻率(頻段越高,路徑損耗越大)C.天線增益(方向角、下傾角)D.業(yè)務類型(如VoLTE比FTP需要更高的SINR)答案:ABCD(覆蓋由發(fā)射功率、頻率、天線參數(shù)、業(yè)務解調門限共同決定)7.LTE協(xié)議??刂泼姘ㄒ韵履男??A.RRCB.PDCPC.RLCD.MAC答案:ABCD(控制面協(xié)議棧:PHY→MAC→RLC→PDCP→RRC→NAS;用戶面無RRC和NAS)8.LTE中,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的特點包括?A.采用軟合并(多次傳輸?shù)娜哂嘈畔⒑喜⒔庹{)B.支持同步HARQ(重傳時間固定)C.支持異步HARQ(重傳時間靈活)D.僅下行支持HARQ(上行不支持)答案:ABC(LTE上下行均支持HARQ,下行采用異步,上行采用同步)9.LTE網(wǎng)絡優(yōu)化中,常見的干擾類型包括?A.同頻干擾(鄰區(qū)使用相同頻點)B.異頻干擾(鄰區(qū)使用不同頻點但存在雜散)C.阻塞干擾(強信號阻塞接收機)D.交調干擾(多個信號互調產(chǎn)生新頻率)答案:ABCD(以上均為實際網(wǎng)絡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干擾類型)10.LTE中,導致掉話(RRC連接釋放)的可能原因包括?A.無線鏈路失?。≧LF,如SINR過低導致連續(xù)失步)B.切換失敗(如目標小區(qū)無資源)C.核心網(wǎng)(EPC)側釋放(如用戶主動斷開)D.UE電池耗盡(異常關機)答案:ABCD(掉話可能由空口、傳輸、核心網(wǎng)或終端問題引起)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正確打√,錯誤打×)1.LTE支持的最大系統(tǒng)帶寬是20MHz。(√)(3GPP定義LTE帶寬為1.4/3/5/10/15/20MHz,最大20MHz)2.PCI規(guī)劃中,相鄰小區(qū)的PCI應避免模3沖突,否則會導致PSS(主同步信號)混淆。(√)(PSS對應NID2(0-2),模3沖突會導致NID2相同,影響同步)3.LTE上行采用OFDM技術,下行采用SC-FDMA技術。(×)(下行OFDM,上行SC-FDMA)4.RRC連接建立時,UE需要先完成隨機接入。(√)(RRC連接建立流程:UE發(fā)送RRCConnectionRequest(Msg3)需在隨機接入成功后)5.小區(qū)的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率)越高,用戶速率一定越高。(×)(RSRP反映信號強度,但用戶速率還與SINR(信號干擾噪聲比)相關,強干擾下RSRP高但SINR低,速率可能低)6.LTE中,TA(跟蹤區(qū))的大小與尋呼負載相關,TA越小,尋呼次數(shù)越多。(√)(TA越小,UE移動時TAU越頻繁,但尋呼時需覆蓋的TA少,尋呼負載低;反之TA越大,TAU少但尋呼負載高)7.MIMO模式7(波束賦形)主要用于單流傳輸,提升特定方向的信號強度。(√)(波束賦形通過天線權值調整,將能量集中到UE方向,適用于高SINR場景的單流傳輸)8.LTE的PDCP層支持頭壓縮(ROHC),僅適用于控制面信令。(×)(ROHC主要用于用戶面數(shù)據(jù)(如IP包)的頭壓縮,減少開銷)9.切換過程中,X2接口切換比S1接口切換時延更短,因為無需經(jīng)過核心網(wǎng)。(√)(X2切換是eNodeB間直接交互,S1切換需通過MME,因此X2切換更高效)10.LTE系統(tǒng)中,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TI)為10ms。(×)(LTETTI為1ms,10ms為無線幀長度,包含10個子幀,每個子幀1ms)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LTE小區(qū)搜索的主要步驟。答案:LTE小區(qū)搜索分為三步:(1)符號同步與主同步信號(PSS)檢測:UE通過PSS(位于子幀1和6的最后一個符號)獲取符號同步,并確定NID2(0-2);(2)幀同步與輔同步信號(SSS)檢測:通過SSS(位于子幀0和5的最后一個符號)獲取幀同步,并確定NID1(0-167),組合NID1和NID2得到PCI(0-503);(3)參考信號(CRS)測量與系統(tǒng)信息讀?。篣E通過CRS測量RSRP/RSRQ,并解碼PBCH(物理廣播信道)獲取MIB(主信息塊,包含系統(tǒng)帶寬、PHICH配置等),再通過PDSCH讀取SIB(系統(tǒng)信息塊,如鄰區(qū)信息、接入?yún)?shù))。2.說明LTE中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的工作原理。答案:HARQ結合了ARQ(自動重傳請求)和FEC(前向糾錯):(1)發(fā)送端對數(shù)據(jù)進行信道編碼(生成冗余版本RV),并添加CRC校驗;(2)接收端嘗試解碼,若CRC正確則反饋ACK,否則反饋NACK;(3)發(fā)送端收到NACK后,重傳相同數(shù)據(jù)的不同冗余版本(RV0→RV1→RV2→RV3循環(huán));(4)接收端將多次接收的冗余數(shù)據(jù)進行軟合并(保留解調后的軟信息),提升解碼成功率;(5)LTE下行采用異步HARQ(重傳時間不固定),上行采用同步HARQ(重傳時間固定為8個子幀后)。3.列舉LTE中RRC連接重配置的主要內容(至少5項)。答案:RRC連接重配置用于修改UE的連接狀態(tài)參數(shù),主要包括:(1)切換(Handover):指示UE切換至目標小區(qū);(2)測量配置(MeasurementConfiguration):設置測量對象(鄰區(qū))、報告觸發(fā)條件(如A1-A5事件);(3)無線承載配置(RadioBearerConfiguration):新增/修改/釋放SRB(信令無線承載)或DRB(數(shù)據(jù)無線承載);(4)物理層參數(shù)調整(如MIMO模式、功率控制參數(shù));(5)MAC層參數(shù)調整(如HARQ進程數(shù)、邏輯信道優(yōu)先級);(6)安全模式激活(SecurityModeCommand,用于激活加密/完整性保護)。4.分析LTE用戶下行速率低的可能原因(至少5點)。答案:用戶下行速率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1)無線環(huán)境差:RSRP低(弱覆蓋)或SINR低(強干擾,如同頻鄰區(qū)干擾),導致AMC選擇低階調制(如QPSK)和低編碼速率;(2)資源不足:小區(qū)下行PRB(物理資源塊)被其他用戶占用,當前用戶分配的PRB數(shù)量少;(3)MIMO模式不合理:如高SINR場景下未啟用空間復用(Mode3/4),僅使用發(fā)射分集(Mode2);(4)傳輸塊(TB)大小限制:受限于UE能力(如僅支持16QAM)或基站調度策略(如優(yōu)先保障VoLTE用戶);(5)傳輸層問題:PDCP層頭壓縮失效(IP頭未壓縮,開銷大)、RLC層重傳過多(HARQ失敗導致數(shù)據(jù)延遲);(6)核心網(wǎng)限制:PGW(分組數(shù)據(jù)網(wǎng)關)分配的QoS帶寬不足(如簽約速率低)。五、案例分析題(共20分)背景:某LTE小區(qū)(頻點1800MHz,帶寬20MHz,PCI=100)用戶反饋“上網(wǎng)速率慢”,測試顯示UE的RSRP=-95dBm(正常),但SINR=5dB(偏低)。問題:請結合信令和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排查步驟。參考答案:可能原因:1.同頻干擾:鄰區(qū)PCI與當前小區(qū)存在模3/模6沖突,導致PSS/SSS干擾,或鄰區(qū)與當前小區(qū)同頻且覆蓋重疊,產(chǎn)生同頻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