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課件高中地理中圖中華地圖版(2020)選擇性必修一_第1頁
4.2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課件高中地理中圖中華地圖版(2020)選擇性必修一_第2頁
4.2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課件高中地理中圖中華地圖版(2020)選擇性必修一_第3頁
4.2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課件高中地理中圖中華地圖版(2020)選擇性必修一_第4頁
4.2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課件高中地理中圖中華地圖版(2020)選擇性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第二節(jié)

世界洋流的分布與影響新課導入1990年5月的一天,在美國華盛頓州海灘漫步的人們發(fā)現(xiàn),大量的運動鞋向岸邊漂過來。原來有一艘韓國的貨輪在太平洋遭遇風暴,貨輪上的集裝箱受損,集裝箱中的運動鞋散落到了太平洋上。新課導入這些運動鞋為海洋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他們從這些鞋子的漂流歷程,推算出了太平洋中海水運動的方向和速度。研究者又根據(jù)推算資料做了一個計算機模型,用以推測更多的運動鞋到達岸邊的時間和地點。正如模型所預測的情景,運動鞋被沖到了美國的俄勒岡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加拿大的海岸。這個模型同時也預測了這些運動鞋將向西橫穿太平洋,到達夏威夷,那些沒有下沉的鞋子還會漂回到韓國。思考1.這些運動鞋被哪些洋流推動漂流?2.海洋研究者根據(jù)哪些資料和數(shù)據(jù)來建立運動鞋漂流模型的?理解洋流與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到合理利用洋流資源以及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地協(xié)調觀念。人地協(xié)調觀掌握世界不同區(qū)域洋流的分布特點,能夠運用區(qū)域比較等方法,分析不同區(qū)域洋流對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和人類活動影響的差異。區(qū)域認知通過分析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影響,培養(yǎng)從多個角度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綜合思維通過繪制洋流模式圖、分析相關案例等活動,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與洋流相關的地理現(xiàn)象。地理實踐力核心素養(yǎng)目標1.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包括中低緯度和中高緯度海區(qū)的洋流模式。2.洋流對氣候、海洋生物、航海、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影響。1.理解洋流的成因,特別是盛行風、地轉偏向力和海陸分布等因素對洋流形成和分布的綜合作用。2.分析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影響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不同區(qū)域受洋流影響的差異。01重難點導航02重點難點目錄01洋流的分類03洋流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02世界洋流的分布.洋流的分類01海浪潮汐洋流

海洋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規(guī)模海水運動,稱為洋流。海水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意義:

洋流是地球表面熱量、水分的重要調節(jié)者。寒流:從水溫低的海域流向水溫高的海域的洋流。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域流向水溫低的海域的洋流。洋流的分類(按性質)NS10℃15℃20℃20℃15℃10℃暖流暖流寒流寒流“高凸寒,低凸暖”,即暖流流經海區(qū)的等溫線凸向高緯度海區(qū),寒流流經海區(qū)的等溫線凸向低緯度海區(qū)“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經海區(qū)的等溫線凸出的方向為洋流的流向“低來寒、高來暖”,即由低溫海區(qū)流向高溫海區(qū)的洋流為寒流,由高溫海區(qū)流向低溫海區(qū)的洋流是暖流洋流與等溫線關系判讀⑴盛行風⑵地轉偏向力⑶陸地形狀(主要動力)(影響洋流的流向)(影響洋流的流向)盛行風向洋流流向低緯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洋流的形成原因

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并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規(guī)模很大的洋流,叫作風海流。洋流的分類(按成因)1、風海流世界大洋表層的海流系統(tǒng),按其成因來說,大多屬于風海流。盛行風不同海域海水密度存在差異,由于海水密度差異形成的洋流稱為密度流。2、密度流表層海水由密度低的海域流向密度高的海域底層海水則由密度高的海域流向密度低的海域盛行風上升流下降流水平補償流海岸海洋當某一海區(qū)的海水減少時,相鄰海區(qū)的海水便來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稱補償流。3、補償流補償流既可以水平流動,也可以垂直流動垂直補償流又可以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世界洋流的分布02熱帶和副熱帶海區(qū)(反氣旋型)赤道南北兩側的東南信風和東北信風,驅動赤道南北兩側的海水由東向西流動,形成赤道洋流。赤道洋流到達大洋西岸,受到陸地的阻擋,除一小股回頭向東形成赤道逆流外,大部分沿海岸向緯度較高的海區(qū)流去,流入西風帶后,在盛行西風影響下,轉化為西風漂流。當它們到達大洋東岸時,又有一部分折向低緯,從而形成環(huán)流。熱帶和副熱帶海區(qū)(反氣旋型)這種大洋環(huán)流受盛行風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北緯45°~70°(氣旋型)西風漂流遇到陸地后分為兩支一支向高緯流去,到高緯地區(qū)后,受到極地東風的影響海水沿西海岸流向低緯,到達北緯40°~50°進入西風帶,轉為西風漂流。南極大陸外圍(繞極環(huán)流)緊靠南極大陸邊緣在極地東南風的作用下形成自東向西繞極一周的環(huán)流,其范圍較為狹窄外圍的大部分海域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形成自西向東的繞極一周的西風漂流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兩圈環(huán)流形成了海水的輻散帶,從而引起深層海水的上升。北印度洋海區(qū)(季節(jié)變化)冬季盛行東北風,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盛行西南風,海水向東流,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中低緯度海區(qū):北_____南______中高緯度海區(qū):北_____南______順逆逆無觀察大西洋海區(qū)的洋流分布圖,并與洋流模式圖進行對比。南印度洋:____________北印度洋:____________觀察印度洋海區(qū)的洋流分布圖,歸納其洋流分布特點逆時針方向夏順冬逆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日本暖流千島寒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阿拉斯加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秘魯寒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北印度洋冬季寒流赤道逆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亞寒流西風漂流讀出洋流名稱活動——認識洋流分布規(guī)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認識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較大的地球儀,小組成員在地球儀上的各個海區(qū),用冷、暖兩種色調的膠條,標出洋流的流向。小組成員合作填寫表格,并總結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范圍洋流流向洋流性質(寒流/暖流)大陸東岸/大洋西部大洋東部/大陸西岸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qū)逆時針寒流暖流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qū)順時針暖流寒流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qū)逆時針暖流寒流閱讀——富蘭克林繪制墨西哥灣暖流圖18世紀,從英國倫敦向西航行到美國的郵輪一般比從美國返回的時間慢兩周左右,年復一年,人們也沒有深究其中的原因。美國人本杰明·蘭克林卻根據(jù)郵船往來時間的差異,很快注意到其原因可能是有一股大規(guī)模的水體流動。他研究郵船的航海日志,訪問捕鯨船的船長;還親自橫渡大西洋,沿途用水桶提水取樣,測試,記錄水溫的變化,從而確定洋流的流向。他還與其他人合作,在原有的北大西洋海圖上,畫出了暖流的草圖并經過多次校正,正式發(fā)表了墨西哥灣暖流圖。閱讀——富蘭克林繪制墨西哥灣暖流圖1.富蘭克林是怎么解釋橫渡大西洋的郵輪往來時間的差異的?富蘭克林認為,從英國倫敦向西航行到美國的郵輪比從美國返回時間慢,是因為存在一股大規(guī)模水體流動(洋流),向西航行時郵輪逆著這股洋流,會受到水流阻礙,航行速度減慢;返回時順著洋流,航行速度加快,所以出現(xiàn)往來時間差異

。2.窗蘭克林采用哪些方法來研究證明的?富蘭克林采用的研究證明方法有:研究郵船航海日志,訪問捕鯨船船長獲取經驗信息;親自橫渡大西洋,通過水桶提水取樣、測試并記錄水溫變化來確定洋流流向;與他人合作,在北大西洋海圖上繪制暖流草圖并多次校正,最終發(fā)表墨西哥灣暖流圖

。.洋流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03寒流降溫減濕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暖流把暖水從較低緯度地區(qū)帶到較高緯度地區(qū),使所經地區(qū)空氣變暖、變濕寒流把冷水帶回較低緯度地區(qū),使所經地區(qū)空氣變冷、變干從而影響沿海地區(qū)的氣候。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暖流給其流經的地區(qū)帶來溫暖、濕潤的氣候,如北大西洋暖流是歐洲西部形成溫暖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重要原因之一。寒流一般給其經過的地區(qū)帶來低溫、干燥的氣候。例如,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huán)境的形成,與沿岸寒流的影響密不可分。洋流對海洋生物資源分布的影響海水受到擾動,表層養(yǎng)分豐富上升補償流寒暖流交匯處浮游生物(餌料)繁盛易形成較大的漁場洋流對海洋生物資源分布的影響寒暖流的交匯之處也是魚類游動的壁障,魚類集中,易形成漁場。漁場的形成條件分析海水擾動營養(yǎng)上泛餌料豐富上升流寒暖流交匯海水上涌淺海大陸架水域較淺河流入??诩竟?jié)變換(水溫)人類活動漁場形成光合作用強烈?guī)頎I養(yǎng)鹽類排放營養(yǎng)物質浮游生物繁殖溫帶海區(qū)冬季冷暖海水交換,底部海水上泛洋流對航海的影響弊: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霧,影響海上航行冰山嚴重威脅著海上的航運安全利:順流航行可節(jié)省燃料,加快速度洋流對污染的影響有利影響:洋流還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質攜帶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不利影響: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圍擴大活動——觀察分析熱鹽環(huán)流在海水表層和深層都有洋流存在。表層洋流主要是由盛行風驅動的,深層洋流則是由海水密度的差異所驅動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異是由海水鹽度和溫度的變化引起,因此深層洋流被稱為熱鹽環(huán)流,又叫作大洋傳送帶,它是一種全球性溫度、鹽度的海洋循環(huán)系統(tǒng)。它不斷地將低緯度地區(qū)赤道附近的熱量通過海水帶到中高緯度的海域,從而緩和了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溫度的變化,雄持著全球氣候系統(tǒng)的平衡。活動——觀察分析熱鹽環(huán)流熱鹽環(huán)流是根據(jù)深層水體的年齡測算發(fā)現(xiàn)的。表層海水與深層海水大約每2000年循環(huán)一次。它控制著全球大洋約90%的水體,對地球氣侯系統(tǒng)起著至關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且可能是觸發(fā)氣候突變的因素之一?;顒印^察分析熱鹽環(huán)流熱鹽環(huán)流的循環(huán)依賴海水中溫度與鹽度的差異,而全球變暖將會威脅到它的運轉。因為全球變暖會直接導致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冰川融水和降水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升溫,這將會削弱北大西洋與赤道海水之間的溫度和鹽度差距,進而使得熱鹽環(huán)流減弱,甚至可能消失。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龐大的洋流循環(huán)將會減弱,甚至崩潰,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將急劇變冷,并導致全球氣候發(fā)生柰亂。查找資料,說出大西洋赤道附近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和鹽度分別是多少,北極地區(qū)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和鹽度分別是多少。大西洋赤道附近:年平均表層水溫約為25-26°C,赤道海區(qū)的表層鹽度大約為35.0‰。北極地區(qū)表層海水平均溫度接近海水的冰點,約在-1.8°C左右,整體表層海水平均鹽度約為32‰。案例研究——黑潮黑潮,又稱日本暖流。它是太平洋的北赤道暖流與陸地相遇后,沿岸北上的一支洋流,是全球海洋中著名的暖流。其實黑潮的水并不黑,甚至比一般的海水更清澈透明。但在太陽光照射下,海水看起來是藍黑色,所以,人們稱它為“黑潮”。黑潮具有高水溫、高鹽度的特點。夏拳水溫為27~30℃,即使在冬季,水溫也超過20℃,高出鄰近海水5~6℃。黑潮自身擁有巨大熱量,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生很大影響。黑潮沿黃海東側北上,進而穿過渤海海峽向渤海流去。在冬季寒冷的渤海、黃海一帶,受黑潮分支黃海暖流的影響,秦皇島一帶的海域冬季很少結冰。案例研究——黑潮黑潮對所經沿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們發(fā)現(xiàn),黑潮對沿途地區(qū)的漁業(yè)生產有很大影響。對有些怕冷的魚類而言,黑潮流經的海域是其理想的家園。同時,黑潮也為暖水性魚類產卵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在黑潮流經海域作業(yè)的漁民自然也會有豐富的收獲。近年來,國際上對黑潮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目的是查明黑潮的形成機制,弄清其變化規(guī)律,揭示黑潮和大氣間的關系。作業(yè)題1.根據(jù)給出的材料.說出漂流瓶是怎么被帶到澳大利亞的.投放的其他漂流瓶有可能在哪些海域被發(fā)現(xiàn)。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幫助殘疾人的活動,需要進行宣傳。阿根廷里奧加耶戈斯第39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大海作為宣傳渠道。于是,2001年8月29日一個寒冷冬日的下午,在位于里奧加耶戈斯附近的洛約拉角港,他們把200個封有軟木塞的漂流瓶放入大海,里面裝著致全世界的信,號召人們積極參與幫助殘疾人的活動。2004年10月29日,即38個月后,其中有一個漂流瓶在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菜德附近的海灘被一位正在散步的老人和她的孫女撿到了。作業(yè)題1.根據(jù)給出的材料.說出漂流瓶是怎么被帶到澳大利亞的.投放的其他漂流瓶有可能在哪些海域被發(fā)現(xiàn)。從圖中及所學洋流知識可知,投放于阿根廷里奧加耶戈斯附近海域的漂流瓶,會隨著

西風漂流

移動。西風漂流是在南半球盛行西風作用下形成的大規(guī)模洋流,漂流瓶隨其向東、向北(結合圖中流向

),最終被帶到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附近海域

。這些漂流瓶隨西風漂流及相關洋流運動,除了澳大利亞附近海域,還可能在

印度洋(西風漂流部分洋流會進入印度洋

)、大西洋(若漂流瓶在西風漂流循環(huán)或與其他洋流交匯影響下,有可能進入大西洋相關海域,比如順著洋流再回到大西洋的部分區(qū)域

)等海域被發(fā)現(xiàn);也可能在南半球受西風漂流影響的其他沿岸海域,像非洲南部西岸等海域出現(xiàn)

。作業(yè)題2.讀下圖.比較蘇澳和廈門1月平均氣溫的差異.推斷新竹1月的平均氣溫。蘇澳1月均溫是

16.1℃,廈門1月均溫是

12.5℃,蘇澳1月平均氣溫高于廈門。原因主要是:蘇澳位于臺灣島東北部,受日本暖流影響,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作用;廈門受沿岸寒流影響,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作用。新竹1月平均氣溫應介于廈門和蘇澳之間,大概在13?16℃之間作業(yè)題3.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先后四次(時間分別為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下圖是“哥倫布四次航海路線示意”圖.去程的路線是()。A.③⑥⑦⑧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⑦⑧解析:觀察路線圖,①②④⑤這些路線方向是從歐洲向美洲,符合去程借助風力和洋流航行的特點;而③⑥⑦⑧等路線方向多是從美洲返回歐洲的返程路線。所以去程的路線是①②④⑤,答案選C。C.課堂小結洋流定義分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按性質分為暖流和寒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對航海的影響寒暖流交匯處、上升補償流對海洋生物資源分布的影響順流節(jié)省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交匯處多海霧;中高緯寒流帶來極地海冰對污染的影響加快污染物擴散,同時擴大污染范圍課堂小結.課堂小練南極環(huán)流呈逆時針方向環(huán)抱于南極洲外圍,對南極地區(qū)氣候的形成影響極大。下圖為南極環(huán)流(部分)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形成南極環(huán)流的主要動力是(

)A.東南信風B.極地東風C.盛行西風D.密度差異B解析:結合南極處的氣壓帶風帶可知,在南極洲外側盛行風帶為極地東風,洋流受極地東風影響,圍繞南極洲向西流動,B正確;南極洲緯度較高,不受東南信風、盛行西風影響,AC錯誤;該處洋流為風海流,并非密度流,D錯誤。故選B。南極環(huán)流呈逆時針方向環(huán)抱于南極洲外圍,對南極地區(qū)氣候的形成影響極大。下圖為南極環(huán)流(部分)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南極環(huán)流對極地干冷氣候的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持續(xù)增溫減濕B.持續(xù)增溫增濕C.阻斷水熱交換D.季節(jié)性降溫增濕C解析:南極環(huán)流水溫較低,且圍繞南極洲運動,阻斷低緯度來的暖海水與其內部冷海水交換,阻斷水熱交換,使得南極洲氣溫低,C正確;南極環(huán)流為寒流,對氣候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某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示意圖,該海域有大型洋流生成。完成下面小題。3.該海域形成的洋流可能是(

)①千島寒流②東澳大利亞暖流③西風漂流④日本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解析:由圖可知,該海域海水溫度較低,應位于中高緯度海區(qū);通過對海域海水溫度數(shù)值連線,可得出海域等溫線分布情況,根據(jù)等溫線彎曲方向可知該海域位于北半球,且有寒暖流交匯,可能位于太平洋或大西洋中高緯度海域,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域。下圖為某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示意圖,該海域有大型洋流生成。完成下面小題。4.受洋流影響,該海域附近(

)A.氣候炎熱干燥

B.常年溫暖濕潤C.漁業(yè)資源豐富

D.常年盛行西風C解析:由上題可知,該海域有寒暖流交匯,海水受擾動強烈,浮游生物繁盛,故漁業(yè)資源豐富;該海域位于中高緯度大陸東岸,氣候冬寒夏熱,受盛行西風影響小。下圖為某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示意圖,該海域有大型洋流生成。完成下面小題。5.該海域寒流流向大致為(

)A.自西向東

B.自西南向東北C.自南向北

D.自東北向西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