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式烹調師職業(yè)技能鑒定試卷中式烹飪文化傳承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選擇題(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上。)1.中式烹調的核心理念強調的是?(A)A.順應時令,講究平衡B.追求口感,忽略營養(yǎng)C.崇尚創(chuàng)新,摒棄傳統(tǒng)D.注重外觀,輕視內(nèi)涵2.《隨園食單》的作者是誰?(C)A.伊尹B.張東升C.袁枚D.宋美齡3.豆腐的起源地通常認為是?(B)A.印度B.中國C.埃及D.希臘4.中餐中的“五味”指的是?(A)A.酸、甜、苦、辣、咸B.酸、甜、苦、辣、麻C.酸、甜、苦、辣、鮮D.酸、甜、苦、辣、腥5.蒸的烹飪方法最適合體現(xiàn)食材的?(C)A.鮮味B.麻辣味C.本味D.酥脆感6.烹飪中常用的“高湯”不包括?(D)A.清湯B.老母雞湯C.咸湯D.番茄湯7.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菜系”不包括?(B)A.川菜B.朝鮮菜C.魯菜D.粵菜8.糖醋里脊的“糖醋”比例通常是多少?(C)A.糖多于醋B.醋多于糖C.糖醋相當D.無所謂比例9.豆?jié){的豆子種類不包括?(A)A.黑豆B.綠豆C.黃豆D.紅豆10.中餐中的“八大菜系”不包括?(D)A.魯菜B.粵菜C.川菜D.印度菜11.烹飪中常用的“勾芡”材料不包括?(B)A.淀粉B.面粉C.玉米淀粉D.木薯淀粉12.烤鴨的起源地通常認為是?(A)A.北京B.杭州C.廣州D.揚州13.中餐中的“五味”和“五法”分別指的是什么?(A)A.酸甜苦辣咸,燒炒燉蒸炸B.酸甜苦辣麻,煎炒燉蒸炸C.酸甜苦辣咸,煎炒燉蒸烤D.酸甜苦辣麻,燒炒燉蒸烤14.煲湯的火候講究的是什么?(C)A.大火快燉B.小火慢燉C.先大火后小火D.水開后立即關火15.中餐中的“涼拌菜”不包括?(D)A.涼拌黃瓜B.涼拌木耳C.涼拌海帶D.涼拌壽司16.烹飪中常用的“調味品”不包括?(B)A.醬油B.鹽水C.醋D.味精17.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菜”不包括?(C)A.北京烤鴨B.四川麻婆豆腐C.印度咖喱雞D.廣東白切雞18.烹飪中常用的“刀工”技巧不包括?(A)A.切菜B.切絲C.切丁D.切末19.烤肉的溫度通常控制在多少度?(C)A.50℃B.100℃C.200℃D.300℃20.中餐中的“湯菜”不包括?(D)A.西湖牛肉羹B.番茄蛋花湯C.雞湯D.奶昔21.烹飪中常用的“料酒”不包括?(B)A.黃酒B.葡萄酒C.米酒D.清酒22.烤箱的預熱時間通常需要多久?(C)A.5分鐘B.10分鐘C.15分鐘D.20分鐘23.中餐中的“點心”不包括?(D)A.小籠包B.燒賣C.春卷D.披薩24.烹飪中常用的“辣椒”種類不包括?(A)A.紅辣椒B.綠辣椒C.茄子D.花椒25.烤肉時常用的腌料不包括?(D)A.醬油B.糖C.鹽D.牛奶二、判斷題(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將你認為正確的劃“√”,錯誤的劃“×”,填涂在答題卡上。)1.中餐中的“八大菜系”是中國烹飪文化的全部代表。(×)2.烹飪中常用的“高湯”可以多次使用,不會影響味道。(×)3.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菜”都是屬于川菜。(×)4.烹飪中常用的“刀工”技巧可以提高食材的口感。(√)5.烤肉的火候越大,肉質越嫩。(×)6.中餐中的“湯菜”都是熱食。(×)7.烹飪中常用的“料酒”可以用來清洗蔬菜。(×)8.烤箱的預熱時間可以根據(jù)食材的不同而調整。(√)9.中餐中的“點心”都是甜食。(×)10.烹飪中常用的“辣椒”種類越多,味道越豐富。(√)11.烤肉時常用的腌料越多,肉質越香。(×)12.中餐中的“五味”和“五法”是烹飪的核心理念。(√)13.烹飪中常用的“勾芡”可以使菜肴更加鮮嫩。(√)14.烤鴨的起源地是杭州。(×)15.中餐中的“涼拌菜”都是冷食。(√)16.烹飪中常用的“調味品”可以無限添加。(×)17.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菜”都是屬于魯菜。(×)18.烹飪中常用的“刀工”技巧可以提高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19.烤肉的溫度越高,肉質越香。(×)20.中餐中的“湯菜”都是咸食。(×)21.烹飪中常用的“料酒”可以用來去腥。(√)22.烤箱的預熱時間通常是固定的,不需要調整。(×)23.中餐中的“點心”都是中國特有的。(×)24.烹飪中常用的“辣椒”種類越多,味道越單一。(×)25.烤肉時常用的腌料越多,肉質越嫩。(×)三、簡答題(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26.簡述中式烹調中“色、香、味、形”的具體含義及其重要性。我來給你講講這個。“色”就是菜看著得好看,紅綠搭配,讓人看著就流口水?!跋恪笔锹勚?,炒菜時香味四溢,勾人食欲?!拔丁本褪浅云饋碛形兜?,酸甜苦辣咸,要調得好。“形”就是菜的樣子,要切得整齊,擺盤得漂亮。這四樣加起來,才算是一道好菜,能讓人吃得開心,吃得滿意。這不僅是技術,更是藝術,咱們做菜的人,得用心去琢磨。27.描述一下“清蒸”這種烹飪方法的要點和適用范圍。嗨,清蒸啊,這可是個挺考驗技術的活兒。它講究的是用蒸的方式,讓食材的原味盡量保留下來。做的時候火候得拿捏好,不能太大,不然會把食材蒸老了。而且,調味料一般都用得比較少,主要是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像魚、肉、蛋這些,蒸出來又嫩又鮮,特別好吃。我以前蒸魚,就發(fā)現(xiàn)火候太小魚不熟,太大魚肉又柴,真是得反復試驗才知道怎么才行。28.解釋什么是“高湯”,并說明制作高湯的基本要求?!案邷卑。唵握f就是煮出來的肉湯或者雞湯,味道特別鮮。做高湯啊,第一是要選好料,比如老母雞、豬骨頭什么的,新鮮最重要。第二是火候要夠,得慢慢熬,大火容易把味道煮跑。第三是熬的時候不能亂放東西,一般就放點蔥姜,其他的香料少放為妙。第四,過濾要干凈,不能有雜質,不然喝起來不清爽。做高湯是個慢功夫,得有耐心。29.列舉三種不同的中式烹飪技法,并簡要說明每種技法的特點。我給你說三種吧。一種是“爆炒”,這個速度快,火候猛,適合做新鮮食材,比如炒豆芽,得趁熱吃才脆。第二種是“紅燒”,這個火候比較慢,要炒到油色紅亮,味道才透進去,像紅燒肉,就得慢慢燉。第三種是“涼拌”,這個主要是用調料和醋來入味,適合夏天吃,清爽不油膩,比如涼拌黃瓜,簡單又開胃。每種方法都有它的妙處,得根據(jù)菜來選。30.中餐的“五味”理論對菜肴的制作有什么指導意義?“五味”啊,就是酸、甜、苦、辣、咸。這五味調得好,菜才能好吃。它指導我們做菜的時候,要考慮味道的平衡,不能一味地追求某一種味道。比如,咸是基礎,但咸過了就齁,得用甜來解。辣得有層次,不能一上來就沖??辔队袝r候反而能提鮮。咱們做菜,就得把這些味道搭配好,做出讓人舒服的味道來。31.描述一下制作“糖醋里脊”時,糖和醋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以及如何調整以適應不同口味。做糖醋里脊啊,糖和醋的比例得講究。一般市場上賣的那種調料,酸甜差不多是5:5或者6:4,你可以自己試試。要是喜歡吃甜的,糖就多放點;愛吃酸的,醋就得多來點。調的時候,先放糖,炒到糖色變紅,再放醋,這時候火候要大,快速翻炒,防止糊鍋。調好之后嘗嘗味,看怎么樣再調整。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得自己摸索。32.簡述“刀工”在中餐烹飪中的重要性,并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刀工技法?!暗豆ぁ碧匾耍@直接關系到菜的賣相和口感。切得整齊,看著就舒服;切得薄,食材熟得快,味道也更容易出來。比如切肉絲,得順著肉的紋路切,才嫩。切黃瓜片,要切得薄如紙片,才能脆生。還有切丁啊,切末啊,都有講究。我平時切菜,就得不停地練習,手才能穩(wěn)。好刀工是基本功,得下功夫練。33.解釋一下“腌”在烹飪中的作用,并列舉三種常見的腌料及其用途。“腌”啊,主要是讓食材入味,或者讓肉質變嫩。比如腌肉,放鹽和料酒,就能去腥。腌菜,放鹽和辣椒,就能保存起來。我常用三種腌料:一是鹽,最簡單,去水入味;二是料酒,去腥增香;三是淀粉,能讓肉類表面光滑,炸的時候更酥。腌的時候,得根據(jù)食材和想要的口味來選料,時間也要夠。34.烘焙的“烤箱”溫度通常控制在多少度?為什么不同食材的烘烤溫度需要不同?烤箱溫度啊,要看烤什么。一般面包啊,溫度在180到200度左右。烤肉啊,可能得高一點,200到220度。蛋糕呢,又得低一些,150到180度。為什么不同食材溫度不同?因為食材的密度、含水量都不一樣。肉比較厚,水分多,溫度得高,才能烤熟。蛋糕是面糊,溫度低了發(fā)不起來。得根據(jù)食材的特性來調溫度,才能烤得正好。35.中餐中的“點心”種類繁多,請列舉三種不同地區(qū)的代表性點心,并簡述其特點。點心啊,各地區(qū)花樣可多了。北方有“煎餅果子”,薄脆香口,有菜有肉,很實在。南方有“小籠包”,皮薄餡大,湯汁多,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廣東有“蝦餃”,皮像薄紗,里面是蝦仁,清淡又鮮美。每個地方的點心,都帶著當?shù)氐奶厣?,吃起來就能感覺到不一樣。四、論述題(本部分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36.結合實際,談談你對中式烹調文化傳承重要性的理解。哎,說起文化傳承,我心里真是感慨萬千。咱們中式烹調,那可是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從食材的選擇到火候的掌握,每一步都凝聚著老祖宗的心血?,F(xiàn)在外面洋快餐那么多,年輕人吃的東西也五花八門,我覺得咱們這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不能丟了。傳承啊,不只是把菜做得像樣,還得把其中的道理講清楚,讓更多人知道,咱們吃的不光是飯,吃的是文化,是歷史。我平時帶徒弟,就特別強調這個,讓他們明白,做菜不光是手藝活,還得有文化底蘊。37.詳細描述一道你最喜歡的傳統(tǒng)中式菜肴的制作過程,并說明其特點和文化內(nèi)涵。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是“紅燒肉”。這菜啊,看著油亮亮的,吃著肥而不膩,特別下飯。做的時候,先把五花肉切成塊,用開水焯一下去腥。然后熱鍋涼油,把肉塊放進去煎到兩面金黃,這樣肉才香。接著,加一點糖,炒出糖色,顏色越紅越好。然后倒入生抽、老抽上色,加點料酒去腥,再放蔥姜和八角、桂皮這些香料。最關鍵的是,得加足夠的水,水要沒過肉。然后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燉到肉爛湯濃,最后大火收汁,湯汁變得粘稠,肉塊亮晶晶的,就做好了。這菜啊,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是很多家庭的拿手好菜。它也代表著咱們中國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實實在在,熱熱鬧鬧。38.在現(xiàn)代餐飲環(huán)境下,你認為中式烹調師應該如何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中式烹調文化?現(xiàn)在是啥環(huán)境?是快節(jié)奏、追求新奇的。咱們做老中餐的,也得跟上趟兒。我覺得啊,創(chuàng)新不是瞎搞,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根據(jù)現(xiàn)在人的口味和習慣,做點改進。比如,可以保留傳統(tǒng)菜的核心味道,但外形做得新潮點,年輕人看著就喜歡。再比如,可以開發(fā)一些更健康的菜品,少油少鹽,迎合現(xiàn)在人追求健康的生活。還可以結合現(xiàn)代烹飪技術,比如用sous-vide慢煮來保持食材的嫩度,提升口感。但最根本的,還是得把傳統(tǒng)功夫練扎實,只有功底夠,創(chuàng)新才有根。咱們不能丟了魂,得讓老祖宗的東西在現(xiàn)代煥發(fā)光彩。五、實際操作題(本部分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操作,并將操作過程和結果寫在答題紙上。)39.請現(xiàn)場演示如何將一塊質地均勻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勻的立方體。這個啊,得先把五花肉放在案板上,用刀給它拍松一點,這樣切起來不容易粘連。然后,左手按住肉,右手握刀,垂直下刀,切厚度均勻的片。切好片之后,再把每片疊在一起,繼續(xù)按住,垂直下刀,切成條。最后,把切好的條疊在一起,再垂直下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方塊。切的時候,速度要穩(wěn),眼睛要看準,保證每塊大小都差不多,這樣炸或者燉的時候才能熟得均勻。40.請現(xiàn)場演示如何將一個雞蛋煎成兩面金黃的荷包蛋。做這個啊,得先把平底鍋燒熱,放少許油。油熱之后,把雞蛋輕輕打入鍋中,中小火煎。等雞蛋底部凝固,邊緣開始卷起的時候,用鍋鏟小心地翻面,繼續(xù)煎另一面。煎的時候,火不能太大,不然容易焦;也不能太小,不然不熟。煎到兩面都金黃,蛋白凝固,蛋黃還稍微流心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這個關鍵在于火候的掌握,得多練練,才能煎得又好又漂亮。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選擇題答案及解析1.A解析:中式烹調強調順應四時變化,注重食材新鮮和營養(yǎng)平衡,追求色香味形俱佳,而非單純追求口感或外觀。2.C解析:《隨園食單》是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所著,系統(tǒng)總結了當時的烹飪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3.B解析:豆腐起源于中國,相傳為西漢淮南王劉安所創(chuàng),利用黃豆制作而成。4.A解析:中國傳統(tǒng)的“五味”理論指酸、甜、苦、辣、咸五種基本味道,是調味的基礎。5.C解析:蒸的烹飪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和營養(yǎng),突出食材本身的風味。6.D解析:高湯是指通過長時間熬煮骨頭、肉類等制成的鮮味濃郁的湯底,番茄湯屬于西式湯品。7.B解析:中國傳統(tǒng)的“四大菜系”通常指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朝鮮菜屬于韓國菜系。8.C解析:糖醋里脊的糖醋比例通常接近1:1,以達到酸甜適口、色澤金紅的理想效果。9.A解析:豆?jié){通常使用黃豆、綠豆、黑豆等制作,黑豆較少用于制作日常豆?jié){。10.D解析:中國傳統(tǒng)的“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印度菜不屬于中國菜系。11.B解析:烹飪中常用的勾芡材料主要是淀粉,如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等,面粉勾芡效果較差且易糊。12.A解析:烤鴨是北京著名的傳統(tǒng)名菜,以北京填鴨為原料,經(jīng)過獨特的加工和烤制而成。13.A解析:“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法”指燒、炒、燉、蒸、炸,是中國烹飪的基本要素。14.C解析:煲湯講究“先大火后小火”,大火快速沸騰,小火慢燉使食材入味且湯汁清醇。15.D解析:涼拌菜是指涼拌的冷食,如涼拌黃瓜、涼拌木耳等,壽司屬于日本料理。16.B解析:調味品是指用于調味的物品,鹽水主要是飲用水,不屬于烹飪調味品。17.C解析: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菜”通常指北京烤鴨、四川麻婆豆腐、廣東白切雞、江蘇松鼠鱖魚,印度咖喱雞不屬于中國菜。18.A解析:刀工技巧包括切、片、絲、丁、末等多種,切菜是基礎,但不是獨立的刀工技法。19.C解析:烤肉通常在200℃左右的環(huán)境下進行,溫度過低不易烤熟,過高易烤焦。20.D解析:湯菜是指以湯為主要基底的菜肴,奶昔屬于西式甜飲,不屬于中餐湯菜。21.B解析:烹飪中常用的料酒主要是黃酒、米酒、清酒等,葡萄酒主要用于西餐烹飪。22.C解析:烤箱預熱通常需要15分鐘左右,確??鞠鋬?nèi)溫度均勻。23.D解析:中餐的“點心”種類繁多,包括包子、餃子、春卷等,披薩屬于西式面點。24.A解析:辣椒種類繁多,茄子屬于蔬菜,不是辣椒。25.D解析:烤肉時常用的腌料包括醬油、糖、鹽、香料等,牛奶主要用于西式烘焙,不適合烤肉腌料。二、判斷題答案及解析1.×解析:“八大菜系”只是中國烹飪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中國還有許多地方菜系和特色飲食文化。2.×解析:高湯多次使用會降低鮮味和營養(yǎng),且容易變質,影響菜肴質量。3.×解析:“四大名菜”并非都屬于川菜,包括北京烤鴨(京菜)、廣東白切雞(粵菜)等。4.√解析:良好的刀工能使食材切割整齊,提高菜肴的賣相和口感。5.×解析:火候過大容易將肉質烤老、烤焦,適宜的火候才能保證肉質鮮嫩。6.×解析:中餐湯菜既有熱湯,也有冷湯(如酸梅湯),并非都是熱食。7.×解析:料酒主要用于去腥增香,清洗蔬菜一般使用清水或洗潔精。8.√解析:根據(jù)食材特性(如肉類需高溫、蔬菜需低溫)調整烤箱預熱溫度,才能達到最佳烹飪效果。9.×解析:中餐點心種類豐富,包括甜點(如湯圓)和咸點(如煎餅果子)。10.√解析:不同種類的辣椒提供不同的風味,多種辣椒搭配使用可以豐富菜肴的口感層次。11.×解析:腌料過多可能導致菜肴過于咸重或味道單一,需要適量搭配。12.√解析:“五味”和“五法”是中式烹飪的基本理論和技法,指導著菜肴的制作和調味。13.√解析:勾芡能使菜肴湯汁濃稠,增加口感和賣相,同時也能更好地鎖住食材的鮮味。14.×解析:烤鴨起源于北京,是京菜的代表菜肴,杭州是南宋都城,曾是南宋菜的發(fā)源地。15.√解析:涼拌菜通常在制作完成后即食用,屬于冷食類菜肴。16.×解析:調味品需要適量使用,過多會破壞菜肴的平衡口味,甚至產(chǎn)生有害物質。17.×解析:“四大名菜”并非都屬于魯菜,包括川菜(麻婆豆腐)、粵菜(白切雞)等。18.×解析:刀工主要影響菜肴的形態(tài)和外觀,與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沒有直接關系。19.×解析:烤肉溫度過高容易烤焦,適宜的溫度才能保證肉質鮮嫩多汁。20.×解析:湯菜既有咸湯,也有甜湯(如西湖牛肉羹中的少量糖),并非都是咸食。21.√解析:料酒中的酒精和香料可以有效去除肉類腥味,提升菜肴風味。22.×解析:烤箱預熱時間需要根據(jù)烤箱性能、食材大小和烹飪方式靈活調整。23.×解析:點心是中國傳統(tǒng)食品,但類似點心在其他國家也有,如日本的烏冬面等。24.×解析:多種辣椒提供不同的風味,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豐富的味覺體驗,而非單一。25.×解析:腌料過多可能導致肉質過咸或出水過多,影響口感和品質。三、簡答題答案及解析26.簡述中式烹調中“色、香、味、形”的具體含義及其重要性。答:“色”指菜肴的色彩要鮮艷美觀,紅綠搭配,能吸引人;“香”指菜肴要有誘人的香氣,讓人聞著就流口水;“味”指菜肴的味道要適中可口,酸甜苦辣咸要平衡;“形”指菜肴的形狀要整齊美觀,擺盤要講究。這四者是評價一道菜好壞的重要標準,體現(xiàn)了中式烹飪的藝術性和技術性。重要性在于,良好的“色、香、味、形”能提升菜肴的食用體驗,增加食欲,也是對廚師技藝的考驗和展現(xiàn)。27.描述一下“清蒸”這種烹飪方法的要點和適用范圍。答:清蒸的要點是:①選料新鮮,以保持原味;②火候適中,大火快速蒸熟,防止肉質變老;③調味簡單,主要依靠食材本身味道;④蒸制時間根據(jù)食材大小調整。適用范圍:清蒸適用于魚、肉、蛋、豆腐等食材,特別是那些本身味道較鮮美的食材,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汁原味和營養(yǎng)。28.解釋什么是“高湯”,并說明制作高湯的基本要求。答:高湯是指通過長時間熬煮骨頭、肉類等制成的富含鮮味的湯底?;疽螅孩僭闲迈r優(yōu)質,如老母雞、豬大骨等;②火候到位,必須小火慢熬,才能使鮮味物質充分溶解;③過濾干凈,去除雜質,保證湯色清澈;④調味適度,一般只加蔥姜去腥,避免其他香料干擾。29.列舉三種不同的中式烹飪技法,并簡要說明每種技法的特點。答:①爆炒:特點是用大火快速炒制,時間短,能保持食材新鮮脆嫩,如爆炒豆芽;②紅燒:特點是先用大火炒糖色,再加水小火慢燉,使味道深入食材內(nèi)部,色澤紅亮,如紅燒肉;③涼拌:特點是利用調味料和醋來調味,通常在室溫下制作,適合冷食,如涼拌黃瓜。30.中餐的“五味”理論對菜肴的制作有什么指導意義?答:“五味”理論指導菜肴制作要平衡各種味道,不能偏重某一種。例如,咸是基礎,但咸過多會掩蓋其他味道,需要用甜、酸、辣、苦來調和;辣要分層次,不能一上來就刺激過重;苦味有時反而能提升整體風味。通過五味搭配,才能制作出口味豐富、令人愉悅的菜肴。31.描述一下制作“糖醋里脊”時,糖和醋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以及如何調整以適應不同口味。答:糖醋里脊的糖醋比例通常接近1:1或6:4,即糖稍多于醋。制作時,先炒糖色,再加醋,快速翻炒,防止糊鍋。調整方法:喜歡甜的可以適當增加糖量;喜歡酸的可以增加醋量,但注意醋過多會破壞菜肴的鮮味平衡。32.簡述“刀工”在中餐烹飪中的重要性,并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刀工技法。答:刀工重要性在于:①影響菜肴外觀,切得整齊美觀;②影響口感,切得薄厚均勻,熟制程度一致;③提高效率,熟練的刀工能加快備料速度。常見技法:①切丁,如肉丁、菜丁;②切絲,如黃瓜絲、豆芽絲;③切末,如肉末、姜末。33.解釋一下“腌”在烹飪中的作用,并列舉三種常見的腌料及其用途。答:腌的作用是:①入味,使食材吸收調味料;②去腥,如肉類用料酒去腥;③改變質地,如肉類用淀粉上漿,炸時更酥脆。常見腌料:①鹽,用于腌制肉類、蔬菜,去除水分,初步入味;②料酒,用于去腥增香,如腌魚、腌肉;③淀粉,用于肉類上漿,使口感更嫩滑。34.烘焙的“烤箱”溫度通??刂圃诙嗌俣??為什么不同食材的烘烤溫度需要不同?答:烤箱溫度因食材而異:面包180-200℃,烤肉200-220℃,蛋糕150-180℃。不同食材需要不同溫度,因為:①肉類水分多,密度大,需要較高溫度才能烤熟;②蛋糕是面糊,需要較低溫度才能膨脹定型;③不同烤箱性能不同,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35.中餐中的“點心”種類繁多,請列舉三種不同地區(qū)的代表性點心,并簡述其特點。答:①北方煎餅果子:特點是以薄脆的煎餅為底,加雞蛋、菜、醬料等,口味豐富,街頭小吃;②南方小籠包:特點是小如鴿蛋,皮薄餡大,湯汁多,咬破皮有湯汁流出,口味鮮甜;③廣東蝦餃:特點是用透明薄皮包裹蝦仁,形狀像元寶,口感爽脆,蝦味鮮甜。四、論述題答案及解析36.結合實際,談談你對中式烹調文化傳承重要性的理解。答:中式烹調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其重要性體現(xiàn)在:①保持民族特色,中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敘事護理匯報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附加協(xié)議
- 2025年中級衛(wèi)生職稱-主治醫(yī)師-疾病控制(中級)代碼:361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汽車銷售合同注意事項及范本
- 2025租房合同簽訂的陷阱
- 醫(yī)院進藥流程標準化體系
- 醫(yī)院質量改善體系構建與實施方案
- 人體骨骼系統(tǒng)解剖與功能解析
- 招教三支一扶講解
- 翼狀胬肉干細胞移植治療研究
- 美術集訓協(xié)議書
- 輔助生殖婦女妊娠管理
- 2025-2030中國米糠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消控證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全國電賽高職高專組綜合測評題目時分閃光燈電路
- 校園反霸凌教育課件
- 煙草專賣知識培訓課件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六單元 2栽蒜苗(一) 同步練習(含答案)
- 1-12年級(3500個)核心高頻英語單詞表
- 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安裝施工方案計劃
- 2025年胸腔穿刺操作精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