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

及其轉(zhuǎn)化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25?包河區(qū)二模)如圖所示,2025年1月1日,來自東南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fā)的國內(nèi)首輛分布式

電驅(qū)動飛行汽車“東大?鰻鵬1號”驚艷亮相。當該汽車加速升空時,下列關(guān)于汽車能量變化情況說法

正確的是()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2.(2025?長春二模)如圖所示是思思假期游玩時乘坐觀光纜車勻速下山的情景,此過程中他的()

A.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B.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C.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D.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3.(2025?龍巖模擬)2024年8月,我國運動員鄭欽文奪得巴黎奧運會網(wǎng)球女單冠軍(中國網(wǎng)球首枚奧運

單打金牌)。如圖為某次網(wǎng)球落地后又彈起的頻閃照片,A、C兩點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

A.B點時網(wǎng)球動能為零

B.A、C兩點網(wǎng)球動能相等

C.A、C兩點網(wǎng)球重力勢能相等

D.網(wǎng)球從B點到D點,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4.(2025?長豐縣二模)2025年2月100,在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隊包攬

男子組和女子組金銀牌。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從大跳臺飛出后,運動員的()

B.機械能一直減小

C.重力勢能一直增加D.機械能一直增加

5.(2025?鯉城區(qū)校級模擬)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不計燃料質(zhì)量損耗,火箭搭載衛(wèi)星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不變

B.火箭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C.火箭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增加

D.火箭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6.(2025?阿克蘇地區(qū)一模)2024年H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先加速下降一

段距離,再打開降落傘減速下降,在距離地面約1m時反推發(fā)動機點火緩沖,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打開降落傘減速下降過程中,返回艙()

A.重力勢能增大B.動能增大

C.機械能不變D.機械能減小

7.(2025?商河縣二模)科技館的展廳里有一個如圖甲所示的“最速降線”裝置,其示意圖如圖所示,將

分別位于直軌道和弧形軌道上的M、N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時從起點由靜止釋放,N球先到達終點。

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關(guān)于兩球從起點至終點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直軌道

A.N球到達終點時的動能更大

B.N球整個過程重力做功更多

C.M球的機械能減小

D.兩球到達終點時速度相同

8.(2025?羅湖區(qū)三模)如圖所示,用力F將小球壓至D點(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撤去力F后,小球從

靜止開始向上運動,C位置時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B位置是彈簧自身長度的位置,A位置是小

球到達的最高點.整個過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A

-

B

-

DCH

A.在B位置小球的動能最大

B.在A位置,小球速度為零,處于平衡狀態(tài)

C.從D到B位置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小球的重力勢能

D.從D到A位置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減小再增大后不變

9.(2025?天橋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是小明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b點離手,c點是鉛球運動的最

高點,d點是鉛球落地點,不計空氣阻力。鉛球離手后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b到c的過程中,鉛球在c點的動能最小

B.從b到c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C.從b到d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

D.從b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機械能先減少后增加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10.(2025?云巖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小球甲在O點從靜止開始下落,先后經(jīng)過A、B兩點。

已知OA=AB。小球乙在P點從靜止開始下落,先后經(jīng)過C、D兩點,已知小球乙經(jīng)過PC段所用的時

間與經(jīng)過CD段所用的時間相等(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oOQP

*c

B*?D

A.小球甲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是由于有重力作用

B.小球甲通過OA段重力做功多,通過AB段重力做功少

C.小球乙在下落過程中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

D.兩個小球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均不守恒

(多選)11.(2024春?官渡區(qū)校級期中)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

核心艙前向端口,對接成功后,沿如圖所示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近地點

/,外州十七號

遠地點

A.空間站在遠地點的勢能最大,動能為零

B.空間站在運行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空間站繞地球運行時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

D.空間站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多選)12.(2024春?昆明期末)某巡航導彈的飛行軌跡如圖所示,發(fā)射升空段(OF),發(fā)動機點火,導

彈以極快的速度穿出大氣層升至高空;俯沖加速段(FD,發(fā)動機關(guān)閉,導彈被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巡

航階段(I),主發(fā)動機的推力與阻力平衡,彈翼的升力與重力平衡,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巡航狀態(tài)”,最

后精確打擊目標。下列關(guān)于該巡航導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中,在F點動能最大

B.O點到E點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C.G點到H點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

D.G點到H點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多選)13.(2024?青秀區(qū)校級開學)如圖所示的滾擺,從最高點靜止釋放,上下往復運動幅度越來越小,

最終停在最低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滾擺的動能與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B.滾擺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C.滾擺上升時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增大

D.滾擺上下往復的過程中,其機械能不變

三.填空題(共6小題)

14.(2025?黃岡一模)2024年11月4日01時24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返回艙在距離地面10km左右時打開降落傘,一段時間后返回艙勻速下落。在返回艙勻速下落的過程中,

若不考慮質(zhì)量變化,返回艙的動能,機械能=(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5.(2025?惠山區(qū)校級二模)嫦娥四號(如圖所示)著陸前曾在距離月面100m處懸停,通過激光掃描自

主尋找安全著陸點,然后垂直緩慢下落,最后在距離月面2m時發(fā)動機關(guān)閉,嫦娥四號以自由落體的方

式降落到月面上。在最后2m下落的過程中,嫦娥四號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能,其機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計月球表面空氣阻力)。

16.(2025春?昆明期中)《天工開物》中寫道“凡弓弦取食柘葉蠶繭”,指出用多股蠶絲作為弓的弦。經(jīng)驗

表明,弦拉得越長,弓拉得越彎,弓具有的(選填“動能”或“彈性勢能”)就越大。忽

略空氣阻力,箭在空中飛行時,(選填“動能”“勢能”或“機械能”)保持不變。

17.(2025?安遠縣模擬)如圖所示為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系在運動員雙腳上,另一端固定

在跳臺O點。運動員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正好處于原長;B點處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

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相等;C點處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整個過程忽略空氣阻力,彈性

繩的自重不計)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選填“增大”“減小”“不變”"先

不變后減小”或“先增大后減小”,下同),。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

—彈性繩

J

....水面

18.(2025?沐陽縣校級一模)如圖所示為游樂場中旋轉(zhuǎn)飛椅的示意圖。飛椅和游客的運動速度越大,他們

會被“甩”得越高。飛椅正在旋轉(zhuǎn),游客甲在位置P,此刻游客甲受到(選填“平衡力”

或“非平衡力”)作用。游客乙從圖中的位置Q變化到位置Q'的過程,他的動能,重力

勢能,機械能(以上均選填“變大”或“不變”或“變小”)。

水平地面

19.(2025?槐蔭區(qū)一模)如圖為某大學教授課堂演示情景,教授將一個擺球從下巴處放手,結(jié)果擺球擺回

時并沒有砸到他的下巴,這一過程擺球的機械能(填“減小”或“不變”),這一過程

(填“符合”或“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機械能

及其轉(zhuǎn)化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9小題)

題號123456789

答案CCCBDDDDA

二.多選題(共4小題)

題號10111213

答案ACBCBDAB

一.選擇題(共9小題)

1.(2025?包河區(qū)二模)如圖所示,2025年1月1日,來自東南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fā)的國內(nèi)首輛分布式

電驅(qū)動飛行汽車“東大?解鵬1號”驚艷亮相。當該汽車加速升空時,下列關(guān)于汽車能量變化情況說法

正確的是()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

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機械能等于動能與勢能的總和;結(jié)合其運動狀態(tài)可做出

判斷。

【解答】解:當該汽車加速升空過程中,速度變大,但質(zhì)量不變,汽車的動能變大;高度變大,質(zhì)量不

變,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等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總和,所以機械能變大,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動能、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分析,以及對機械能變化的判斷,屬基礎知識的

應用。

2.(2025?長春二模)如圖所示是思思假期游玩時乘坐觀光纜車勻速下山的情景,此過程中他的()

A.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B.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C.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D.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分析】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其中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與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與高

度。

【解答】解:思思乘坐光纜車勻速下山時,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

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所以思思的機械能減小,重力勢能沒有轉(zhuǎn)化為動能。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能的影響因素,是一道基礎題。

3.(2025?龍巖模擬)2024年8月,我國運動員鄭欽文奪得巴黎奧運會網(wǎng)球女單冠軍(中國網(wǎng)球首枚奧運

單打金牌)。如圖為某次網(wǎng)球落地后又彈起的頻閃照片,A、C兩點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

CB

。?-A-----Q?--C@_

-。0Dno°o

°°?o%00

////Q/////////////////////

A.B點時網(wǎng)球動能為零

B.A、C兩點網(wǎng)球動能相等

C.A、C兩點網(wǎng)球重力勢能相等

D.網(wǎng)球從B點到D點,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分析】(1)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

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

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大小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大小有關(guān)。

(2)在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過程中,若不計摩擦、空氣阻力等因素,機械能保持不變,若考慮摩擦、空

氣阻力等,機械能將變小。

【解答】解:A、在B點時,網(wǎng)球在豎直方向上的速度為0,水平方向的速度不為0,所以B點時網(wǎng)球

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C、A、C兩點高度相同,網(wǎng)球的重力勢能相等,但網(wǎng)球在運動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消耗了部分

機械能,機械能一直在減小,所以網(wǎng)球在A點的動能大于在C點的動能,故B錯誤、C正確;

D.網(wǎng)球從B點到D點,質(zhì)量不變,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深入理解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理解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情況,是解

答此題的關(guān)鍵。

4.(2025?長豐縣二模)2025年2月10日,在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隊包攬

男子組和女子組金銀牌。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從大跳臺飛出后,運動員的()

A.動能一直減小B.機械能一直減小

C.重力勢能一直增加D.機械能一直增加

【分析】(1)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所處的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大,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解答】解:A、從大跳臺飛出后,運動員的質(zhì)量不變,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又增大,動能先增大,

后減小,又增大,故A錯誤;

C、從大跳臺飛出后,運動員的質(zhì)量不變,高度先減小,后增大,又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又減小,故C錯誤;

BD、這個過程中,運動員受到阻力的作用,運動員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逐漸減小,故B正確、D錯

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的大小變化分析,屬于基礎題。

5.(2025?鯉城區(qū)校級模擬)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不計燃料質(zhì)量損耗,火箭搭載衛(wèi)星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不變

B.火箭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C.火箭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增加

D.火箭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分析】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從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判斷機械能的變化。

【解答】解:不計燃料質(zhì)量損耗,火箭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質(zhì)量近似不變,而速度變大,則動能變大,

高度增大,重力勢能變大,機械能變大,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能的有關(guān)因素,屬于基礎題,難度較小。

6.(2025?阿克蘇地區(qū)一模)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先加速下降一

段距離,再打開降落傘減速下降,在距離地面約1m時反推發(fā)動機點火緩沖,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打開降落傘減速下降過程中,返回艙()

A.重力勢能增大B.動能增大

C.機械能不變D.機械能減小

【分析】機械能等于重力勢能與動能之和,根據(jù)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打開降落傘減速下降過程中,返回艙的質(zhì)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變?。凰俣茸冃?

動能變小,而機械能等于重力勢能與動能之和,所以它的機械能減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為基礎題。

7.(2025?商河縣二模)科技館的展廳里有一個如圖甲所示的“最速降線”裝置,其示意圖如圖所示,將

分別位于直軌道和弧形軌道上的M、N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時從起點由靜止釋放,N球先到達終點。

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關(guān)于兩球從起點至終點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球到達終點時的動能更大

B.N球整個過程重力做功更多

C.M球的機械能減小

D.兩球到達終點時速度相同

【分析】忽略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重力勢能與動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

【解答】解:A、兩球到達終點時,重力勢能都轉(zhuǎn)化成動能,因為小球從相同的高度下滑,故重力勢能

相等,故動能也相等,故A錯誤;

B、N球整個過程重力做功等于動力做功,故B錯誤;

C、M球的機械能守恒,機械能不變,故C錯誤;

D、兩球到達終點時動能相同,質(zhì)量相同,故速度相同,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機械能的有關(guān)知識,屬于基礎題。

8.(2025?羅湖區(qū)三模)如圖所示,用力F將小球壓至D點(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撤去力F后,小球從

靜止開始向上運動,C位置時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B位置是彈簧自身長度的位置,A位置是小

球到達的最高點.整個過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B位置小球的動能最大

B.在A位置,小球速度為零,處于平衡狀態(tài)

C.從D到B位置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小球的重力勢能

D.從D到A位置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減小再增大后不變

【分析】在D位置時,彈簧彈性形變最大,彈力最大,彈力大于重力,但此時為瞬間靜止;

在C位置時,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合力為零,速度最大;

在BC段,彈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小球做減速運動;

在BA段只受重力,合力向下,合力等于重力,合力最大,小球做減速運。

【解答】解:在D位置時,彈簧彈性形變最大,彈力最大,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但此時為瞬間

靜止;到達C位置時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合力為零,此時小球的速度是最大的;之后BC段彈

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小球做減速運動,BA段只受重力,合力向下,小球繼續(xù)做減速運動;

在A位置小球到達最高點,速度為零,只受重力作用,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

從C到B位置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小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

所以小球從D到A位置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減小再增大后不變,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小球上升過程中,通過重力和彈簧彈力的大小關(guān)系判斷小球的合力和速度變化情況,

難度不大。

9.(2025?天橋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是小明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b點離手,c點是鉛球運動的最

高點,d點是鉛球落地點,不計空氣阻力。鉛球離手后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從b到c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C.從b到d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

D.從b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機械能先減少后增加

【分析】(1)做功的兩個條件:一是物體要受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p>

在不同階段是否具備這兩個條件,若具備就做功,否則不做功;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

物體的高度。

【解答】解:A、從b到c的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鉛球在c點的速度最小,故A正確;

B、鉛球從b點到c點時,手與鉛球不再接觸,鉛球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但是受到重力作用,所以運

動狀態(tài)改變,故B錯誤;

C、從b到d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沒有施加力,所以沒做功,故c錯誤;

D、從b到d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鉛球的機械能不變,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受力分析、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以及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等,屬于力學綜合題,但難度

不大。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10.(2025?云巖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小球甲在O點從靜止開始下落,先后經(jīng)過A、B兩點。

已知OA=AB。小球乙在P點從靜止開始下落,先后經(jīng)過C、D兩點,已知小球乙經(jīng)過PC段所用的時

間與經(jīng)過CD段所用的時間相等(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oQQP

i+c

A?:

B:iD

A.小球甲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是由于有重力作用

B.小球甲通過OA段重力做功多,通過AB段重力做功少

C.小球乙在下落過程中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

D.兩個小球下落的過程中機械能均不守恒

【分析】(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根據(jù)W=Gh判斷出做功的多少;

(3)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就越大;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

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4)小球下落過程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機械能守恒。

【解答】解:

A、空中的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小球甲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是由于重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

故A正確;

B、小球甲的重力不變,通過的距離OA=AB,根據(jù)W=Gh可知,小球甲通過OA段和AB段重力做

的功相同;故B錯誤;

C、小球乙在下落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變大,高度減小,所以其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故C正確;

D、因為不考慮空氣阻力,小球下落過程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故機械能守恒。故D錯誤。

故選:ACo

【點評】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試題,主要考查對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重點考查學生分析、解

決問題的能力。和以往試題相比,情景簡單新穎,引導我們教學要重視對基本概念的教學,并對概念要

進行變式訓練。

(多選)11.(2024春?官渡區(qū)校級期中)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

核心艙前向端口,對接成功后,沿如圖所示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近地點

/7^神州十七號

遠地點

A.空間站在遠地點的勢能最大,動能為零

B.空間站在運行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空間站繞地球運行時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

D.空間站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分析】神舟十七號和空間站在軌道上運行時機械能守恒。

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

【解答】解:A.空間站在遠地點時,質(zhì)量不變,高度最大,重力勢能最大;速度不是零,動能不是零,

故A錯誤;

B.空間站在運行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機械能守恒,故B正確;

C.空間站繞地球運行時,運動方向在不斷變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確;

D.空間站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大,勢能增

大,故D錯誤。

故選:BCo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機械能守恒定律;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多選)12.(2024春?昆明期末)某巡航導彈的飛行軌跡如圖所示,發(fā)射升空段(OF),發(fā)動機點火,導

彈以極快的速度穿出大氣層升至高空;俯沖加速段(FD,發(fā)動機關(guān)閉,導彈被加速到極高的速度;巡

航階段(I),主發(fā)動機的推力與阻力平衡,彈翼的升力與重力平衡,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巡航狀態(tài)”,最

后精確打擊目標。下列關(guān)于該巡航導彈的說法正確的是()

攻擊點

\

A.整個過程中,在F點動能最大

B.。點到E點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C.G點到H點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

D.G點到H點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分析】(1)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

(2)地球周圍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

(3)做功的必要條件: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沒有摩擦等阻力,機

械能守恒;

(4)巡航階段,主發(fā)動機的推力與阻力平衡。

【解答】解:A、俯沖加速段(FI)速度變大,動能變大,故F點不是動能最大的點,故A錯誤;

B、O點到E點過程中,發(fā)電機點火加速升空,速度變大,動能變大,而高度增大,重力勢能變大,故

機械能變大,故B正確;

C、G點到H點過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故C錯誤;

D、G點到H點過程中,沒有空氣阻力,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因而重力勢

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故D正確。

故選:BDo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能的有關(guān)因素及其轉(zhuǎn)化,屬于中檔題。

(多選)13.(2024?青秀區(qū)校級開學)如圖所示的滾擺,從最高點靜止釋放,上下往復運動幅度越來越小,

最終停在最低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滾擺的動能與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B.滾擺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C.滾擺上升時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增大

D.滾擺上下往復的過程中,其機械能不變

【分析】(1)分析滾擺向上和向下運動時的速度及高度的變化,則可知動能及重力勢能的變化;

(2)(3)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物體的動能與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4)機械能指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和。

【解答】解:A、滾擺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由于高度升高,則重力勢能增加,同時速度減小,則動能減

小,即動能轉(zhuǎn)化為了重力勢能;下降過程中,由于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同時速度增加,則動能

增加,即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了動能,故A正確;

B、滾擺質(zhì)量不變,下降時高度減小,速度增大,故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故B正確;

C、滾擺上升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會減小,動能減小,故C錯誤;

D、在滾擺運動過程中,滾擺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機械能會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在減小,故D

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考查了機械能的定義及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及機械能的大小判斷,是一道中等題。

三.填空題(共6小題)

14.(2025?黃岡一模)2024年11月4日01時24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返回艙在距離地面10km左右時打開降落傘,一段時間后返回艙勻速下落。在返回艙勻速下落的過程中,

若不考慮質(zhì)量變化,返回艙的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分析】動能的大小跟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機械能是動

能和勢能的總和。

【解答】解: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勻速下落過程中,“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質(zhì)量不變,

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故答案為:不變;減小。

【點評】本題考查了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難度不大。

15.(2025?惠山區(qū)校級二模)嫦娥四號(如圖所示)著陸前曾在距離月面100m處懸停,通過激光掃描自

主尋找安全著陸點,然后垂直緩慢下落,最后在距離月面2m時發(fā)動機關(guān)閉,嫦娥四號以自由落體的方

式降落到月面上。在最后2m下落的過程中,嫦娥四號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其機械能上

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計月球表面空氣阻力)。

【分析】(1)根據(jù)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分析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然后根據(jù)減小的轉(zhuǎn)化為增多

的作出判斷;

(2)物體在運動時沒有受到外力和阻力時,機械能是守恒的。

【解答】解:在最后2m下落的過程中,嫦娥四號做自由落體運動,只有重力做功,速度不斷變大,高

度不斷變小,而質(zhì)量不變,故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月球上沒有空氣,嫦娥

四號自由下落時機械能守恒,其機械能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動;不變。

【點評】本題考查了機械能轉(zhuǎn)化和守恒,屬于基礎題。

16.(2025春?昆明期中)《天工開物》中寫道“凡弓弦取食柘葉蠶繭”,指出用多股蠶絲作為弓的弦。經(jīng)驗

表明,弦拉得越長,弓拉得越彎,弓具有的彈性勢能(選填“動能”或“彈性勢能”)就越大。

忽略空氣阻力,箭在空中飛行時,機械能(選填“動能”“勢能”或“機械能”)保持不變。

【分析】(1)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物體具有的彈性勢能越

大。

(2)物體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解答】解: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的大小有關(guān),弦拉得越長,弓拉得越彎,弓的彈性形變

較大,弓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箭在空中飛行時,忽略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即箭的機械能不變。

故答案為:彈性勢能;機械能。

【點評】本題考查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機械能守恒條件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難度不大。

17.(2025?安遠縣模擬)如圖所示為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系在運動員雙腳上,另一端固定

在跳臺O點。運動員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正好處于原長;B點處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

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相等;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