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一定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一定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一定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一定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一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教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

定律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5春?金水區(qū)校級月考)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其著作《考工記》中寫有“馬力既竭,

轉(zhuǎn)猶能一取焉”,意思是馬對車不施加拉力了,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這是關于慣性的最早記述。關于

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撤去拉力后車的慣性變小

B.撤去拉力后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C.伽利略關于力和運動的觀點與墨子的觀點基本相同

D.車運動得越快,慣性越大

2.(2025?南山區(qū)校級二模)小華利用飲料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可以研究慣性的是()

3.(2024秋?平潭縣期末)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福州市第61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在省體田

徑場舉行(如圖)。下列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A.田徑場上沖刺的運動員

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

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

4.(2025春?廣州期中)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包—一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

A.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需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沿斜面從靜止開始運動

B.水平面上的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越小

C.伽利略對類似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運動的物體受到的阻力為0,物體速度就會減小

并最終停下

D.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

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

5.(2025春?武昌區(qū)期中)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物體慣性的是()

A.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

B.交通工具必須配備剎車系統(tǒng)

C.交通工具行駛時要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D.通過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塵

6.(2025春?膠州市月考)一重物系在氫氣球下勻速上升,某時刻懸線突然斷裂,接下來物體的運動情況

是()

A.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立即勻速下降

C.立即加速下降

D.繼續(xù)勻速上升,最終加速下降

7.(2025春?張店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根據(jù)實驗,下列敘述不符合實際

的是()

A.小車最終在水平面上停下來,說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B.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路程越遠,速度減少的越慢

C.每次實驗都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D.由本實驗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8.(2025春?北林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

A.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相等

B.實驗中改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改變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大小

C.實驗表明小車所受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快

D.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9.(2025春?西城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手握錘柄用力向下撞擊桌面時,利用了錘頭的慣性將錘頭套入錘柄

B.乙圖中,鋼尺迅速擊打中間的棋子,該棋子飛出,它受到的力大于慣性

C.丙圖中,汽車拐彎時要減速,是為了減小慣性,避免由于慣性帶來危害

D.丁圖中,汽車方向盤內(nèi)安裝安全氣囊,是為了避免突然剎車時慣性給人帶來危害

(多選)10.(2025?安遠縣校級模擬)如圖所示,下列運動員中,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A.從雪山上飛速滑下的運動員

B.圖■在海浪中穿行的沖浪運動員

c.騎著自行車在公路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員

D.—~~正在冥想中的瑜珈運動員

(多選)H.(2024春?凌河區(qū)校級期中)在“國慶黃金周”,小華全家乘火車到上海游玩。他把茶杯放在

列車內(nèi)的一個水平桌面上,突然,他發(fā)現(xiàn)杯內(nèi)的水面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發(fā)

生的變化是()

A.列車突然向右啟動

B.列車突然向左啟動

C.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減速剎車

D.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減速剎車

(多選)12.(2024?北京模擬)如圖所示,是中國科技館展品“慣性車”,小火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

當它將要從“C”形框架的下方通過時,突然從火車頂部的小孔中向上彈出一小球,該小球越過框架后,

又與通過框架的火車相遇,并恰好落回原來的孔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在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B.相對于小火車,小球運動的軌跡是一條直線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

三.填空題(共5小題)

13.(2025春?江陰市期中)如圖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為了改變小車受

到的阻力,應分別將毛巾、棉布鋪在(選填“斜面”或“長木板”)上。每次實驗都讓小

車從斜面的相同高度處由靜止開始滑下,其目的是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相同。實驗中發(fā)

現(xiàn):表面越光滑,小車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推理:若運動的小車受到的阻

力為零,那么它將做

長木板

14.(2025春?合肥校級期中)如圖為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fā)生“追尾”。雖B車駕駛員緊

急剎車,由于慣性仍撞擊了A車,碰撞的一瞬間,B車對A車的撞擊力(選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A車對B車的撞擊力;碰撞時,B車駕駛員會受到(選填“安全帶”或

“汽車頭枕”)的保護。

15.(2025春?南海區(qū)期中)標槍運動員增大助跑的速度增大慣性(選填“能”或“不能”);

拍打衣服除塵是利用(選填“衣服”或“灰塵”)的慣性。如上第9題圖,質(zhì)量不同的兩小

球在表面光滑且足夠長的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空氣阻力,當小車突

然停止時,小球會繼續(xù)向右運動,兩小球(選填“會”或“不會”)相撞。

CD",

…,0...........0,,,,

/////////////////////////////

16.(2025春?靜海區(qū)期中)如圖是小靜蕩秋千的場景。在來回擺蕩的過程中,她的運動狀態(tài)(選

填“不變”或“改變”);當蕩到最高點時,若小靜所受力突然全部消失,她將。

17.(2025?孝南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的兩個標志牌顯示了當人遇到臺階或濕滑地面時的摔倒方向。在這兩幅

圖中人身體下部比上部速度快的是圖(選填“甲”或"乙”);無論向前摔還是向后摔,都是

由于人身體上部具有

小心臺階力^,小心地滑

Ly'CAUTIONWETFLOOR

WATCHYOURSTEP>'〃/〃

甲乙

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8.(2025?濱州一模)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

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甲,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

面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

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

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

(3)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o

(4)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在當

時(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理由是:o

(5)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慮如下的問題,如圖乙,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點

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qū)?選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

線運動”)。

甲乙

19.(2025春?龍勝縣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

同的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1所示,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

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

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是通過改變木板的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

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或“慢”)。

(4)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

(5)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

(6)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問題,如圖2所示,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

點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qū)ⅲㄟx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

速直線運動”)。

(7)汽車在快速行駛過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橫穿馬路,司機緊急剎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幸虧系

著安全帶,才沒有破窗飛出,請你解釋這一現(xiàn)象。

答:剎車前人和車都是的,剎車后車速突然減慢,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由于具有要保持原

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若不系安全帶就可能會破窗飛出。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教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牛頓第

一定律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題號12345678

答案CADADADC

二.多選題(共4小題)

題號9101112

答案ADABBCABD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5春?金水區(qū)校級月考)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其著作《考工記》中寫有“馬力既竭,

轉(zhuǎn)猶能一取焉”,意思是馬對車不施加拉力了,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這是關于慣性的最早記述。關于

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撤去拉力后車的慣性變小

B.撤去拉力后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C.伽利略關于力和運動的觀點與墨子的觀點基本相同

D.車運動得越快,慣性越大

【分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能說具有,不能說受

慣性,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大慣性大。

【解答】解:A、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車的質(zhì)量不變,則撤去拉力后車的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

B、撤去拉力后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車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了慣性的作用,故B

錯誤;

C、墨子論述說明物體具有慣性,伽利略認為不受力也可以運動,是因為具有慣性,故觀點大致相同,

故C正確;

D、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該題考查了對慣性的理解和應用,是一道基礎性題目,但總體難度不大,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

確解題。

2.(2025?南山區(qū)校級二模)小華利用飲料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可以研究慣性的是()

【分析】逐一分析各選項中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找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解答】解:A、用手彈開紙片,鋼球掉入瓶中,鋼球沒有隨紙片一起運動,說明鋼球具有慣性,故A

符合題意;

B、水從側孔噴出,水的深度越深,水噴出的速度越大,說明同種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著液體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與慣性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

C、紙片能托住水不流出,是因為大氣壓給紙片一個向上的作用力,因此該實驗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與慣性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D、潛水艇注水會下沉說明潛水艇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的,與慣性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對慣性的理解,明確各個圖的實驗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原因是關鍵。

3.(2024秋?平潭縣期末)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福州市第61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在省體田

徑場舉行(如圖)。下列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A.田徑場上沖刺的運動員

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

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

【分析】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指的是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改變,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速度大小發(fā)生改變而方向不變;

(2)速度大小不發(fā)生改變而方向改變;

(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發(fā)生改變。

【解答】解:A、沖刺的運動員速度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A錯誤;

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

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運動方向和速度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C錯誤;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相對地面靜止,運動狀態(tài)不變,故D正確。

故選:Do

【點評】解決此類題目可從結果出發(fā)進行判斷: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時,即物體的運動

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或者方向改變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4.(2025春?廣州期中)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干冬7^^!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

A.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需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沿斜面從靜止開始運動

B.水平面上的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越小

C.伽利略對類似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運動的物體受到的阻力為0,物體速度就會減小

并最終停下

D.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

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

【分析】(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可知,該實驗應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比較小車運

動的距離才有意義,所以要控制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釋放;

(2)小車停下來的原因是小車受到了摩擦阻力,接觸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慢;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結合現(xiàn)象推理;

(4)科學推理法體現(xiàn)在通過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那么如果物體

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一直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A、每次小車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故

A正確;

B、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可知,木板的阻力最小,小車滑行的距離最遠,故B錯誤;

C、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通過的距離最長,速度減小得最

慢,伽利略對類似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運動的物體受到的阻力為0,速度就不會減小,

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C錯誤;

D、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

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個理想化的定律,它描述的是物體在絕對不受外力作用時

的運動狀態(tài),而實際上物體是不可能絕對不受外力作用的。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它是物理學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對于理解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故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要掌握實驗的現(xiàn)象及結論,知道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

推理可得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解此類問題一定要注意思考實驗的意義,并能根據(jù)所學的其他物理知識

分析解決本實驗中相關的實驗現(xiàn)象。

5.(2025春?武昌區(qū)期中)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物體慣性的是()

A.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

B.交通工具必須配備剎車系統(tǒng)

C.交通工具行駛時要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D.通過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塵

【分析】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物體的慣性有時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要

學會利用;慣性有時對我們是有害的,我們要學會防止慣性的不利影響。

【解答】解:A.駕駛員和乘客使用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緊急停車駕駛員由于慣性而向前運動,撞到前

方的物體,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A不符合題意;

B.交通工具必須配備剎車系統(tǒng),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B不符合題意;

C.交通工具在高速運動下剎車時,由于慣性汽車仍要保持高速運動的狀態(tài),不易停下,容易造成事故,

故交通工具行駛時要保持一定安全距離,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傷害,故C不符合題意;

D.拍打衣服,衣服運動狀態(tài)改變,而灰塵由于慣性作用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從而脫離衣服,是利

用慣性的有利影響,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幾種生活中的慣性現(xiàn)象,慣性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正確利用和防止慣性才

能更好的為生產(chǎn)生活服務。

6.(2025春?膠州市月考)一重物系在氫氣球下勻速上升,某時刻懸線突然斷裂,接下來物體的運動情況

是()

A.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立即勻速下降

C.立即加速下降

D.繼續(xù)勻速上升,最終加速下降

【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解答】解:一重物系在氫氣球下勻速上升,當懸繩突然斷開后,物體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上運動,但物

體由于受到向下的重力,所以物體的運動情況為是先向上做減速運動,后向下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

BC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用慣性知識解釋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能力,體現(xiàn)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是

一道基礎題。

7.(2025春?張店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根據(jù)實驗,下列敘述不符合實際

A.小車最終在水平面上停下來,說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B.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路程越遠,速度減少的越慢

C.每次實驗都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D.由本實驗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分析】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

C、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在實驗過程中,該同學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釋放,這一操作的目的是控

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D、生活中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推理歸納得出的。

【解答】解:A、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的作用,最終在水平面上停下來,說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

動狀態(tài),符合實際;

B、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通過的距離最長,速度減小得最

慢,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路程越遠,速度減少的越慢;符合實際;

C、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每次實驗都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目的是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符合實際;

D、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推理歸納得出的,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D。

【點評】本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考查控制變量法和推理法及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8.(2025春?北林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

A.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相等

B.實驗中改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改變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大小

C.實驗表明小車所受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快

D.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在實驗過程中,該同學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釋放,這一操作的

目的是控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實驗中改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改變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大?。?/p>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

(4)根據(jù)(3)推理。

【解答】解:A.由控制變量法,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

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確;

B.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實驗中改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為了改變運動的

小車所受的阻力大小,故B正確;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故C錯誤;

D.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通過的距離最長,速度減小得最

慢,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小車的速度不會變小,它將做勻速直線運

動,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考查控制變量法和推理法的運用。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9.(2025春?西城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中,手握錘柄用力向下撞擊桌面時,利用了錘頭的慣性將錘頭套入錘柄

B.乙圖中,鋼尺迅速擊打中間的棋子,該棋子飛出,它受到的力大于慣性

C.丙圖中,汽車拐彎時要減速,是為了減小慣性,避免由于慣性帶來危害

D.丁圖中,汽車方向盤內(nèi)安裝安全氣囊,是為了避免突然剎車時慣性給人帶來危害

【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

【解答】解:A、甲圖中,手握錘柄用力向下撞擊桌面時,錘柄遇到桌面停止運動,而錘頭由于慣性繼

續(xù)向下運動,從而套入錘柄,故A正確;

B、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zhì),不是一種力,不能與力比較大小關系,故B錯誤;

C、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汽車拐彎時減速,其慣性大小不變,故C錯誤;

D、丁圖中,汽車突然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向前傾,汽車方向盤上的安全氣囊會自動彈出,對人起到保

護作用,故D正確。

故選:AD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慣性現(xiàn)象的理解與應用,對慣性大小影響因素的認識,屬基礎題。

(多選)10.(2025?安遠縣校級模擬)如圖所示,下列運動員中,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A.從雪山上飛速滑下的運動員

B.在海浪中穿行的沖浪運動員

c.騎著自行車在公路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員

正在冥想中的瑜珈運動員

【分析】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變,據(jù)此判斷。

【解答】解:A、從雪山上飛速滑下的運動員,做得是加速運動,其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A符合題意;

B、在海浪中穿行的沖浪運動員,速度大小和方向發(fā)生改變,其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符合題意;

C、騎著自行車在公路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員,其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故C不合題意;

D、正在冥想中的瑜珈運動員保持靜止,其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故D不合題意。

故選:A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認識,屬基礎題,難度不大。

(多選)11.(2024春?凌河區(qū)校級期中)在“國慶黃金周”,小華全家乘火車到上海游玩。他把茶杯放在

列車內(nèi)的一個水平桌面上,突然,他發(fā)現(xiàn)杯內(nèi)的水面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發(fā)

生的變化是()

A.列車突然向右啟動

B.列車突然向左啟動

C.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減速剎車

D.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減速剎車

【分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原來處于

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本題中水面發(fā)生了變化,這屬于慣性現(xiàn)象,所以解答

本題需要根據(jù)慣性知識去分析。

【解答】解:由圖可知:水面向右傾斜。水面發(fā)生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慣性。

A、列車突然向右啟動,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會隨列車一起向右運動,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慣性

還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此時水面會向左傾斜,故A不合題意;

B、列車突然向左啟動,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會隨列車一起向左運動,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慣性

還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此時水面會向右傾斜,故B符合題意;

C、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剎車,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會隨列車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慣

性還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右運動,所以此時水面會向右傾斜,故C符合題意;

D、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剎車,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會隨列車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慣

性還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左運動,所以此時水面會向左傾斜,故D不合題意。

故選:BCo

【點評】在分析解釋慣性現(xiàn)象時,要先確定研究對象是誰,然后將物體一分為二分成兩部分,受力部分

運動狀態(tài)會發(fā)生改變,不受力部分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多選)12.(2024?北京模擬)如圖所示,是中國科技館展品“慣性車”,小火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

當它將要從“C”形框架的下方通過時,突然從火車頂部的小孔中向上彈出一小球,該小球越過框架后,

又與通過框架的火車相遇,并恰好落回原來的孔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在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B.相對于小火車,小球運動的軌跡是一條直線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

【分析】相對于地面,小球是在豎直方向做豎直上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

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

【解答】解:A、小球在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正確;

B、相對于小火車,小球豎直方向做豎直上拋運動,水平方向沒有移動,因此,其軌跡為直線;故B正

確;

C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BDo

【點評】掌握慣性的物理意義,知道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zhì),會用慣性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三.填空題(共5小題)

13.(2025春?江陰市期中)如圖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為了改變小車受

到的阻力,應分別將毛巾、棉布鋪在長木板(選填“斜面”或“長木板”)上。每次實驗都讓小

車從斜面的相同高度處由靜止開始滑下,其目的是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實驗中發(fā)現(xiàn):

表面越光滑,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選填“快”或“慢”)。推理:若運動的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

那么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o

長木板

【分析】(1)阻力的大小與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2)為完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應采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速度相同;

(3)實驗中,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是通過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來體現(xiàn)的;

(4)英國科學家牛頓對上面實驗進行科學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解答】解:(1)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

巾和棉布,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p>

(2)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的目的是: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使小車的速度相同;

(3)實驗中,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是通過小車在水平面運動的距離來體現(xiàn)的,由實驗現(xiàn)象知,表面

越光滑,阻力越小,速度改變的越慢,滑行距離越遠;

(4)由(3)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對小車沒有阻力,則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長木板;速度;慢;勻速直線運動。

【點評】本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考查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推理法的運用,是一道綜合

題。

14.(2025春?合肥校級期中)如圖為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fā)生“追尾”。雖B車駕駛員緊

急剎車,由于慣性仍撞擊了A車,碰撞的一瞬間,B車對A車的撞擊力等于(選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A車對B車的撞擊力;碰撞時,B車駕駛員會受到安全帶(選填“安全帶”或

“汽車頭枕”)的保護。

【分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2)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受力物體(相互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解答】解: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所以仍撞到汽車A。

B汽車對A汽車的撞擊力與A汽車對B汽車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在車輛發(fā)生碰撞時,B車駕駛員由于慣性會向前傾,此時安全帶對身體有向后的拉力,從而對人起保護

作用。

故答案為:等于;安全帶。

【點評】本題通過生活中的現(xiàn)象,考查了對慣性的理解與應用,對力的相互作用的認識等,屬基礎題。

15.(2025春?南海區(qū)期中)標槍運動員增大助跑的速度不能增大慣性(選填“能”或“不能”);拍

打衣服除塵是利用灰塵(選填“衣服”或“灰塵”)的慣性。如上第9題圖,質(zhì)量不同的兩小球

在表面光滑且足夠長的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空氣阻力,當小車突然

停止時,小球會繼續(xù)向右運動,兩小球不會(選填“會”或“不會”)相撞。

【分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慣性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慣

性越大。

(2)先分析車突然停止前,兩個小球和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當小車突然停止時,根據(jù)一切物體都有保持

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來分析兩個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慣性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速度無關,因此標槍運動員增大助跑的速度不能增大慣性;

拍打衣服時,衣服運動,灰塵由于慣性還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因此會從衣服上脫落;

車停止前,兩個小球和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兩個小球和小車具有相同的速度;當小車突然停止

時,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觸面上,不受摩擦力,忽略空氣阻力,兩個小球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大小不

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兩球的速度相同,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相等,因此兩個小球間的距離

不變,一定不會相碰。

故答案為:不能;灰塵;不會。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慣性知識的應用,我們要能夠利用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6.(2025春?靜海區(qū)期中)如圖是小靜蕩秋千的場景。在來回擺蕩的過程中,她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選

填“不變”或“改變”);當蕩到最高點時,若小靜所受力突然全部消失,她將靜止。

【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

向發(fā)生變化;

(2)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小靜蕩秋千時,在來回擺蕩的過程中,速度和方向都發(fā)生改變,故她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

當人蕩到最高點時,人的速度為零,若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他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

故答案為:改變;靜止。

【點評】本題考查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和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要求學生理解其成立的條件及結果,難

度不大。

17.(2025?孝南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的兩個標志牌顯示了當人遇到臺階或濕滑地面時的摔倒方向。在這兩幅

圖中人身體下部比上部速度快的是圖乙(選填“甲”或"乙”);無論向前摔還是向后摔,都是由

小心臺階力^、小心地滑

CAUTIONWETFLOOR

WATCHYOURSTEP,>—Jr

于人身體上部具有慣性。甲乙

【分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在分析問題時,應先確定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而后由于某種原因,其某一部分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而另一部分由于慣性,會仍然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

【解答】解:甲圖中人向前摔倒,是因下半身被臺階阻擋驟然減速,上半身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前移,故

下半身速度比上半身慢;

乙圖中人向后摔倒,是因腳底打滑導致下半身突然加速,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然要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

和運動速度,此時下半身速度比上半身快,導致身體后仰摔倒

綜上分析可知,人身體下部比上部速度快的是圖乙。

無論向前或向后摔,都是由于身體上部具有慣性,當腳下運動狀態(tài)突變時,上部因慣性無法同步改變速

度,導致上下部分速度差異,從而失衡摔倒。

故答案為:乙;慣性。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慣性現(xiàn)象的理解,慣性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

關,學習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用所學慣性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8.(2025?濱州一模)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

毛巾和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如圖甲,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

面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

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

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選填“快”或“慢”);

(3)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o

(4)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請問;牛頓第一定律在當

時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理由是:小車受到的阻力不可能為零,牛頓

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得出的=

(5)通過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慮如下的問題,如圖乙,擺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擺到右側最高點

C時,如果擺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則擺球?qū)㈧o止(選填“往回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

運動”)。

【分析】(1)該實驗應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比較小車運動的距離才有意義,所以要控

制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釋放;

(2)(3)小車停下來的原因是小車受到了摩擦阻力,實驗中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阻力的

大小,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以及結論推理出阻力為零時的運動情況;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通過推理得出的;

(5)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時,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1)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釋放,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

(2)(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

得越慢;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即小車不受力,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會改變,做勻速直線運動;

(4)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即小車不受力,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會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