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西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3月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中“為長者折枝”的釋義,歷來異說頗多。東漢經(jīng)學家趙岐和鄭玄認為“折枝”即“按摩”,為長者解除四肢的疲勞。唐代陸善經(jīng)謂“折枝”即折草樹枝,后引申為為長者效力。宋代馬端臨認為“折枝”為“磐折腰肢”?!绊唷毙螤钕袂?,“磬折腰肢”即形容鞠躬行禮的姿態(tài),以表達對長者的恭敬之意。后世諸多爭議也基本源于這三種說法。細審文獻,不難發(fā)現(xiàn)分歧主要體現(xiàn)在“枝”字上:一種認為“枝”通“肢”。第二種則認為“枝”即為樹枝。王力《同源詞典》中,肢、枝和支三字是一組同源詞,枝和支是樹木的分支部分,枝與肢同,指人體的“四肢”。因此,可以將“折枝”中的“枝”理解為“肢”。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解釋“折”本指“折斷”,可引申為“彎曲”。那么“折枝”確實可理解為彎腰,但直接等同于行禮未免草率。孟子將“挾泰山以超北?!迸c“為長者折枝”對比,意在告訴齊宣王實施“尊老”政策輕而易舉??梢娫诿献涌磥恚盀殚L者折枝”應為舉手之勞。那么再細研三種解釋:第一種“按摩肢體”,于常人而言,與人產(chǎn)生肢體接觸并非易事,尤其“長者”為陌生老人。第二種“攀折草樹枝”容易做到,但顯然過于實指,樹枝也并非老人必需品。而“鞠躬行禮”,雖并非難事,但更多地體現(xiàn)禮儀上對老人的尊重,并沒有做出實際上的幫助。在經(jīng)濟落后、兵荒馬亂的戰(zhàn)國時期,孟子強調(diào)“保民而王”,其“制民之產(chǎn)”系列措施中“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等均突出物質(zhì)生活保障??梢?,孟子的民生理念非常注重務實,在推崇禮儀教化的同時永遠把生存需要擺在第一位。由此,“鞠躬行禮”說顯然沒有為長者辦實事更為實在。如此,將“為長者折枝”理解為面對步履蹣跚、身體佝僂的老者,表現(xiàn)出謙恭姿態(tài),甘心情愿地為長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更符合當時孟子鼓勵君王為老弱者辦實事的主張。(摘編自袁子微《〈孟子〉“為長者折枝”考》)材料二:“為長者折枝”一語的三種說法中,“行禮”說最不可信:首先,“肢”和“枝”雖同源,但在上古漢語里,“肢”只指人的四肢,其語義轉移指人的腰部的時間,大約要到魏晉南北朝。因此,戰(zhàn)國時代,“折枝”不大可能讀作“折肢”,指彎腰行禮。并且,僅向老人彎一下腰并不一定有實質(zhì)性的鞠躬意義,在重禮的先秦等級社會,行禮方式也頗有講究。“按摩”說亦不可信,將為長者按摩看作易事,不符合常理。攀折花草枝的說法亦令人費解,這實“與為長者意殊不屬”,未免有望文生義之嫌。我們認為,這里“折枝”的意思當是為長者折取樹枝,用作手杖。從字形上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長”字“老”字形態(tài)相似,同作拄杖之形,杖是老者的標志。“折”字,《說文解字》釋“折,斷也。從斤斷帥”,象以斧斤斷木之形?!爸Α焙汀爸币粯樱畛鯌鳌爸А?,“木”為后加義符,而古文字“支”和“丈”可能系一字分化?!墩f文》中“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而“丈”字篆文“從又持十”,象手持木杖之形。因此,“支”和“丈”形、義皆近。睡虎地秦簡中,“支”和“丈”就同形。從古代風俗看,先秦兩漢時期,手杖除了作為老年人的助步工具,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杖文化?!抖Y記·王制》載老人可以“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建國后全國各地共出土了30多件鳩杖,均產(chǎn)生于從先秦至漢代,證明當時社會上一直存在由君主向老人“授杖”的風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鳩形杖首內(nèi)有朽木,可見杖身是用木頭制成。甘肅武威漢墓出土的鳩杖上纏有十枚記王杖詔令的木簡,簡載:“……高年受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見之,比于節(jié)。有敢妄寫詈毆之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郎第,行馳道旁道……”古籍研究專家已論證,漢代的尊老養(yǎng)老制度源于先秦,西漢初年初具規(guī)模。史料記載,當時的受杖者既有年齡標準,也有地位的限制。那么,在孟子生活的戰(zhàn)國時代,受杖者一定是極少數(shù)的人,但統(tǒng)治者的推崇會形成上行下效之風,而絕大多數(shù)的平民百姓所持的杖,只能是從樹上砍下來的樹枝。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孟子以為長者折取樹枝當作手杖來與“挾泰山以超北海”進行對比,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只不過隨著語義的流變,這一當時簡單的問題才讓后人難以理解。再看《論語·微子》中的故事: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老人),以杖荷葆(草或竹制的除草農(nóng)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耘,除草)。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敝祆湔J為,孔子“獨于荷藤謂之隱者,蓋知其隱居求志”。這應該與老者“以杖荷藤”“植其杖而蕓”的行為有關。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將“植其杖而蕓”化用為“植杖而耘籽”。對于“植杖”,歷來也頗有爭議。古人對“植”字有“立”“置”“倚”三種解釋。其中,“植”通作“置”的解釋最為合理。(摘編自連佳鵬《“為長者折枝”“植其杖而蕓”合考——兼談上古時期的杖文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秦兩漢養(yǎng)老尊老講究物質(zhì)幫助與身份尊崇,注重社會教化功能。B.古代禮儀中的鞠躬包含身心活動,是外在形式與內(nèi)在精神的統(tǒng)一。C.古代百姓砍樹做的杖只有實用功能,朝廷授的杖才具備象征意義。D.“授杖”風俗興盛于先秦兩漢,后與“杖”字語義一起產(chǎn)生了流變。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則材料對肢、枝、支三字同源和東漢“按摩說”的態(tài)度一致。B.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對馬端臨和陸善經(jīng)的觀點有所采納。C.對于“折枝”的解讀,材料二給出的結論更為具體明確。D.材料二將“折枝”和“植杖”結合考證,其結論更正確全面。3.下列不能作為材料二中君主以“杖”尊老佐證的一項是()A.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作階。(《論語·鄉(xiāng)黨》)B.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禮記·曲禮》)C.仲秋之月,是月也,養(yǎng)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禮記·月令》)D.王杖長九尺,端以鳩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后漢書·禮儀志》)4.連佳鵬為什么將“植杖”解讀為“置杖”?請結合材料二相關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理由。5.對于“折枝”,兩則材料的解讀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研究方法富有借鑒意義,談談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探究文言詞義的方法?!敬鸢浮?.C2.D3.A4.①從字形上看,“植”字可以解釋為“立”“置”“倚”,其中“置”解釋最為合理,可以理解為放下、放置;②從語境上看,“植其杖而蕓”意思是把拐杖插在地上然后除草,“置杖”符合語境。5.①字形推斷法:根據(jù)漢字的構成和演變規(guī)律推斷詞義。②文獻佐證法:引用古代文獻或歷史記載來證明詞義。③實例分析法:結合具體的語言實例來分析和解釋詞義。④綜合比較法:對比和分析不同觀點,綜合判斷得出結論?!窘馕觥俊緦дZ】這兩篇閱讀文章圍繞《孟子·梁惠王》中“為長者折枝”的釋義展開探討,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考證與分析。材料一通過梳理歷代經(jīng)學家的觀點,結合孟子的民生理念,傾向于將“折枝”理解為為長者做實事,強調(diào)務實的尊老行為。材料二則從字形、古文字學和風俗文化入手,提出“折枝”是為長者折取樹枝作手杖的解釋,并結合“植杖”的考證,進一步深化了對杖文化的理解。兩篇文章均展現(xiàn)了嚴謹?shù)目紦?jù)精神,注重從文字學、歷史背景和文化習俗等多維度探究文言詞義,為文言文研究提供了方法論上的啟示?!?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C.“朝廷授的杖才具備象征意義”錯誤。材料二提到“先秦兩漢時期,手杖除了作為老年人的助步工具,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杖文化”,且當時平民百姓所持的杖是從樹上砍下來的樹枝,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平民的杖也有一定的文化意義,并非只有朝廷授的杖才有象征意義。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斷的能力。D.“其結論更正確全面”錯誤。材料二將“折枝”和“植杖”結合考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就此說其結論更正確全面,材料一的解讀也有其合理性和依據(jù),不能簡單地評判材料二的結論就更優(yōu)。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描述的是在鄉(xiāng)人的飲酒儀式和儺祭儀式中,對持杖老人的尊重,沒有體現(xiàn)君主以“杖”尊老,不能作為佐證。B.“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體現(xiàn)了君主對大夫的賜杖,能作為君主以“杖”尊老的佐證。C.“仲秋之月,是月也,養(yǎng)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體現(xiàn)了君主在仲秋之月授杖給老人,能作為君主以“杖”尊老的佐證。D.“王杖長九尺,端以鳩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描述了君主授予的王杖的特征,能作為君主以“杖”尊老的佐證。故選A?!?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從字形上看,由“古人對‘植’字有‘立’‘置’‘倚’三種解釋。其中,‘植’通作‘置’的解釋最為合理”可知,在對“植”字的幾種解釋中,“置”的解釋是最符合對“植”字的理解的,“置”可以理解為放下、放置,所以從字形角度對“植”字的解釋來看,“植杖”解讀為“置杖”有其合理性。②從語境上看,由“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老人),以杖荷葆(草或竹制的除草農(nóng)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耘,除草)”可知,老人原本是用杖挑著除草農(nóng)具,在和子路對話后進行除草的動作,“植其杖而蕓”描述的是老人在進行除草行為時的動作,把“植杖”理解為“置杖”,也就是把拐杖放置在一邊然后去除草,這樣的理解更符合當時老人進行除草這一行為的語境。【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字形推斷法:依據(jù)漢字構造及演變規(guī)律來推測詞義,如從“植”字的字形得出“立”“置”“倚”等解釋。②文獻佐證法:借助古代文獻或歷史記載來證實詞義,通過查找相關文獻資料來進一步確定“植”字的含義。③實例分析法:通過具體的語言實例來剖析和闡釋詞義,像“植其杖而蕓”這一實例,分析出“置杖”符合語境。④綜合比較法:對不同觀點進行對比與分析,綜合考量后得出結論,綜合“植”字的字形、語境及各種解釋,判斷出“置”的解釋最為合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紫藤張建春紫藤開花,紫氣冉冉升起,紫色成穗的花霸氣。紫藤花開在“紫騰”寺,騰非藤,藤也非騰。寺是老寺,后來做了周家祠堂,為什么?周家出了大人物,寺讓給了祠堂。紫藤就在祠堂里了,一歲一花,如煙似霧,串串垂落,像被風揉皺的綢緞,十年、百年地開。周家祠堂占了寺的地界后,只在清明開一次門,族老們對著牌位磕頭,青煙混著紫藤的香氣飄到梁上,驚起一窩燕子,撲棱棱撞碎光影,一年又一年,紫藤成了老藤,碗口粗的藤向上攀去,自我糾葛,又纏繞著周邊的樹木。那老樹有上百棵,離紫藤近或遠,近的老樹,藤去騷擾,如不干預,老樹的枝頭就會被藤占領。遠處的老樹精神抖擻,可著勁向上躥,有天空就有枝葉。是先有紫騰寺還是先有紫藤樹?只有傳說,不見文字記載。傳說是先有紫騰寺的,紫騰寺靠在紫云山邊,紫氣騰挪,謂紫騰寺。但是時光流逝,寺不見了,周家的祠堂也只剩下似是而非的幾間石木房,倒是紫藤葳蕤,年年不誤花事。紫藤花香,十里八里的香,香得令人格外心疼。周味是聞著紫藤花香味長大的,周味的家離老紫藤很近,小時候在紫藤下玩,仰著頭看大樹上的鳥筑巢抱雛。周味小學寫作文,最好的一篇叫《我愛紫藤花》,被抄在了黑板上,黑板報全校師生都能讀到。周味是男生,男生愛花,講不過去。可周味就是喜歡紫藤花,周味喜歡紫藤那股向上攀登的勁。那時紫藤是紫藤,古樹是古樹,幾間石木的房子大張著窗戶,它們散落著,沒人過問,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們都忙,忙著在田地里掙口吃的,誰會刻意去問藤的生長、樹的葉生葉落?小學時,周味上學放學都要經(jīng)過紫騰寺,寺沒了,還是這么喊,紫騰寺是最早的名字,如小名,小名往往會被記住一輩子,經(jīng)過了免不了看幾眼,就看到紫藤張揚地伸出嫩綠的藤子在陽光下舞蹈,急著找新的依托,大樹還有距離,新藤糾結。周味總想幫上一把,可人太小樹太高,周味只能興嘆。事實上,老紫藤有人關心的。周味的家門爺爺周山關心著紫藤,他對人說紫藤是周家的樹。周家祠堂里的樹,不就是周家的?周山時不時地在紫藤樹邊出現(xiàn),周味看到周山,周山一般干兩樣事。一是為紫藤修枝,將一些藤條,為新藤理路,割折一些藤條,斷了紫藤的新走向。紫藤是老藤,藤皮皸裂如周山的手背,新抽的枝條卻蛇一般游走。春日里,藤條纏著古槐的枝干向上攀,槐葉被勒得發(fā)黃,周山就拿竹竿挑開藤蔓,嘴里念叨:一些路可走,一些路走不得。二是收摘紫藤花。收是收集落在地上開敗的紫藤花埋掉,摘是摘取紫藤半開的花穗。紫藤花多,周山是整籃整籃的收獲。周山葬花,不用鐵鋤頭,只用一柄木鏟。他說鐵器傷地氣,傷花木。他蹲在藤根旁,把敗花埋進土里,像是給紫藤蓋一床被子。自小到大,周味心中都有打不開的結,周山爺爺為紫藤修枝講得通,將藤為通達,割藤是為保護近身的大樹,藤纏樹死,只是個時間問題。可收摘紫藤花為何,食用或是當中藥賣?周味問過爺爺周山,周山笑吟吟地說:不賣不賣,咱這藤花開得好,用處大,才要埋了,莽了。聽得周味心中一陣陣涼。周味后來上了大學,留在了城里工作,做的是景觀設計,常對著電腦畫梧桐大道、玫瑰花園??蛻粢霸娨獾臈印?,他卻總想起紫騰寺的老樹——那些樹從不需要設計,風來便搖擺,雨落便生苔。深夜加班時,他常夢見紫藤枝蔓爬進窗戶,纏住他的鼠標,鍵盤上開出一串串花來。自從遠離了老紫藤,只要有夢,總是做在紫藤花下,偶爾還被老周山拎起耳朵,讓周味嘗嘗紫藤花的味道。周味夢醒,心就向紫騰寺跑去。春天里周味回老家探親,紫藤花正開,周味忙不迭地去觀賞,卻是大吃一驚。原來的幾間石木房子被改造成了小飯店,一大片荒地全被硬化了,上百棵老樹陷在水泥沙石之中。老紫藤也被石條、石塊包圍,花繁茂,可落英一地,一些嫩枝拼著命向近處的老樹上攀去。周味忙打聽,是怎么回事?邊上說:給人經(jīng)營了,老紫藤掙錢了。果然,取代紫騰寺的名字刻在了一巨石上:紫藤花食苑。聽說食苑開張那天,鞭炮炸得紫藤葉簌簌發(fā)抖。老板娘把藤花拌進涼菜,酒杯磕在石碑上喊:“千年神花,滋陰壯陽!”周味心驚肉跳了一番,明擺著,如此下去不要幾年,古樹會死,紫藤也會枯萎,地板結了,根能去何處?根不存,談何活著!回了城的周味難入眠,睡著了,總是被夢中的一個聲音驚醒:救救我,救救我!周味帶著十二分的激動寫下了《救救紫藤》的文章,輕輕一點發(fā)到了省報。紫藤含情,打動了編輯,文章以較為醒目的位置見了報。有用嗎?還真有用?!毒染茸咸佟返奈恼乱妶鬀]幾日,家鄉(xiāng)的縣來人找到了周味,通報了一件事,恢復紫藤寺原生態(tài)狀況,紫藤食苑就此關閉,設立以保護為功能的紫藤公園。周味大喜過望,將來人的手握得發(fā)麻。來人臨走時丟下了一句話:家鄉(xiāng)缺人,鄉(xiāng)村振興,老家呼喚能人回鄉(xiāng)。翻過年去,周味回了家鄉(xiāng),成了老家一名村干部,周味要做新的周山,既要把紫藤的藤條理通了,也要折去一些藤條,不讓它們亂攀緣。周味還搞明白了一點,紫藤花可食用,也是藥,埋葬可惜了。原來周山葬紫藤花,是怕人惦記這花,不葬怕污了名。周味是紫藤的枝條拽回的。紫藤花百年千年地開,鄉(xiāng)村清新。(選自《短篇小說》2025年第1期,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圍繞“紫藤”展開,通過藤花、藤香、藤枝等展現(xiàn)了自然生命力的美好,借紫藤的命運揭示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些變遷與沖突。B.周山“葬花”用木鏟,不用鐵鋤,體現(xiàn)的是傳統(tǒng)守護者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鄉(xiāng)土社會封建迷信的思想。C.主人公周味是一個成長型的人物,從“愛紫藤”的感性少年成長為“救紫藤”的行動者,最終成為“守護紫藤”的鄉(xiāng)村干部。D.“周味要做新的周山”的意思是周味將在繼承周山樸素的生態(tài)保護理念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更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生態(tài)保護路徑。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設計了寺廟、祠堂、食苑、公園四個時期的空間沿革,祠堂取代寺廟,體現(xiàn)宗族力量對信仰空間的擠壓,為后文食苑商業(yè)化開發(fā)提供了邏輯鋪墊。B.小說善于采用象征、雙關等藝術手法,使得一些意象和語句呈現(xiàn)出多重意蘊,比如“紫藤”這個意象,比如周山說的“一些路可走,一些路走不得”。C.小說借助夢境來刻畫人物心理,推動情節(jié),以夢境中的畫面來體現(xiàn)周味想念紫藤、想念家鄉(xiāng)的程度,以夢境中紫藤的求救來推動現(xiàn)實中對紫藤的拯救。D.作者以草蛇灰線式的前后呼應來表達主題,比如,以“老樹陷在水泥沙石之中”的描寫呼應前文“藤纏樹死”的預言,體現(xiàn)了因果循環(huán)的宿命論思想。8.結合小說內(nèi)容,理解“周味是紫藤的枝條拽回的”這句話的含義。9.結合小說內(nèi)容,請從周山與周味兩代人守護紫藤的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題?!敬鸢浮?.B7.D8.①情感牽絆:紫藤是周味童年記憶的載體,他對紫藤的熱愛與責任感促使他回鄉(xiāng)守護。②現(xiàn)實契機:紫藤因商業(yè)化瀕臨死亡,周味通過文章呼吁拯救,最終被家鄉(xiāng)召喚回鄉(xiāng),紫藤的困境成為他返鄉(xiāng)的直接動力。9.①生態(tài)保護的傳承:周山用傳統(tǒng)方式(修枝、葬花)守護紫藤,體現(xiàn)樸素生態(tài)觀;周味則結合現(xiàn)代理念(建公園、合理利用),展現(xiàn)保護與發(fā)展的平衡。②人與自然的共生:周山“不讓藤亂攀”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周味“救紫藤”是修復人為破壞,強調(diào)人類需尊重自然規(guī)律。③鄉(xiāng)村振興的責任:周味回鄉(xiāng)呼應“呼喚能人”,體現(xiàn)新一代用知識反哺鄉(xiāng)土,實現(xiàn)生態(tài)與人文的雙重振興。【解析】【導語】《紫藤》通過紫藤的命運變遷,展現(xiàn)了自然與現(xiàn)代化進程之間的沖突。小說以紫藤為象征,既體現(xiàn)了自然生命力的頑強與美好,也揭示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周山與周味兩代人對紫藤的守護,象征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生態(tài)保護理念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作品通過細膩的描寫與象征手法,表達了對自然生態(tài)的敬畏與對鄉(xiāng)土文化的深情呼喚,呼吁人們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保持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鄉(xiāng)土社會封建迷信的思想”錯誤。周山“葬花”用木鏟,不用鐵鋤,體現(xiàn)的是他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以及對傳統(tǒng)的尊重,并非反映鄉(xiāng)土社會封建迷信的思想。他認為鐵器傷地氣、傷花木,這是一種樸素的生態(tài)觀念。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D.“體現(xiàn)了因果循環(huán)的宿命論思想”錯誤?!袄蠘湎菰谒嗌呈小焙魬拔摹疤倮p樹死”,主要是體現(xiàn)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以及這種破壞可能帶來的后果,并非體現(xiàn)因果循環(huán)的宿命論思想。故選D。【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重要語句含義的能力。①情感牽絆:紫藤貫穿了周味的童年,他在紫藤下玩耍,觀察鳥筑巢抱雛,還寫了關于紫藤花的作文,紫藤承載了他童年的美好記憶和對自然的熱愛。這種深厚的情感使他對紫藤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促使他在紫藤面臨危機時,想要回到家鄉(xiāng)守護它,所以說他是被紫藤拽回的,這里的“拽回”體現(xiàn)了情感的強大牽引力。②現(xiàn)實契機:當周味回到家鄉(xiāng),看到紫藤因商業(yè)化開發(fā),如被改造成食苑、周圍環(huán)境被破壞等,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他通過寫文章呼吁拯救紫藤,引起了關注,最終家鄉(xiāng)召喚他回鄉(xiāng)參與保護。紫藤的困境成為他返鄉(xiāng)的直接動力,就好像紫藤的枝條拉住了他,讓他回到家鄉(xiāng)為保護紫藤而努力?!?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從多角度探究文本意蘊的能力。①生態(tài)保護的傳承:周山守護紫藤的方式比較傳統(tǒng),如為紫藤修枝,避免藤纏繞老樹導致樹死,還收摘紫藤花并埋葬,體現(xiàn)了他樸素的生態(tài)保護觀念,他認為要維護自然的平衡。周味則結合現(xiàn)代理念,在呼吁拯救紫藤后,家鄉(xiāng)設立了以保護為功能的紫藤公園,同時他也明白紫藤花可食用和入藥,合理利用資源,這展現(xiàn)了在新時代下對生態(tài)保護的新探索,實現(xiàn)了生態(tài)保護的傳承與發(fā)展,在保護的同時尋求發(fā)展的平衡。②人與自然的共生:周山“不讓藤亂攀”,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一種尊重和順應,他知道藤過度纏繞會對樹造成傷害。周味“救紫藤”是因為人類的商業(yè)化活動破壞了紫藤的生長環(huán)境,他的行動是對人為破壞的一種修復。這兩代人的行為都強調(diào)了人類需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和諧共生,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③鄉(xiāng)村振興的責任:周味回到家鄉(xiāng)成為村干部,呼應了來人說的“家鄉(xiāng)缺人,鄉(xiāng)村振興,老家呼喚能人回鄉(xiāng)”。他帶著知識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回來,不僅守護紫藤,還致力于鄉(xiāng)村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新一代人有責任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反哺鄉(xiāng)土,實現(xiàn)鄉(xiāng)村生態(tài)與人文的雙重振興,推動鄉(xiāng)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正月,諸將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曰:“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shù)畚??!比撼冀栽唬骸按笸跗鹞⒓殻D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奔孜?,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陽。高祖置酒雄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故而將帥同心是與天下同利之謂也。項羽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保ü?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有刪改)材料二:若夫項羽之所以失者,非吝封爵之故。陳平曰:“項王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羽,以詐興者也,事懷王而弒之,屬宋義而戕之,漢高入關而抑之,田榮之眾來附而斬艾掠奪之。積岐害者,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輕殘殺者,大怨在側而怨不可狎。左顧右盼,亦唯是兄弟姻黨之足恃為援。則使輕予人以權,己且為懷王,己且為宋義。惴惴棵僳,戈戟交于夢寐,抑惡能不厚疑天下哉?然其疑無救也。為漢王之腹心者項伯也,其叔伯也;追而迫之者呂馬童也,其故人也。從之于大敗之余者三十余騎,而兄弟姻黨不與焉。懷忮求援,而終以孤立,非獨天下英杰棄之,其親戚之叛亦久矣。(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然陛下A使人B攻城略地C所降下者D因以予之E故而將帥F同心G是與天下同利H之謂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王三讓”“讓”與《鴻門宴》“大禮不辭小讓”中的“讓”字意思不同。B.“項羽仁而愛人”的“愛”與《齊桓晉文之事》“吾何愛一?!敝械摹皭邸弊忠馑枷嗤?。C.“事懷王而弒之”的“而”與《燭之武退秦師》“夜縋而出”中的“而”字用法不同。D.“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的“以”與《侍坐》“毋吾以也”中的“以”字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中劉邦稱帝的過程,體現(xiàn)出其謹慎謙遜的態(tài)度,多次推辭皇位,直到認為有利于國家才最終登基,展現(xiàn)出非凡的政治智慧。B.材料一通過劉邦與高起、王陵等人的對話,運用對比手法,清晰地呈現(xiàn)出劉邦得天下與項羽失天下的不同原因,極具說服力。C.材料二提到項伯是漢王的心腹,呂馬童追擊逼迫項羽,以此說明項羽對身邊人缺乏足夠的警惕,輕易就讓敵方安插了眼線在自己陣營。D.材料二通過列舉分析項羽一系列諸如弒懷王、戕宋義等行為,證明了其以詐興事的觀點,這為探討他失天下的原因奠定了基礎。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2)從之于大敗之余者三十余騎,而兄弟姻黨不與焉。14.結合兩則材料,概括劉邦和王夫之對項羽失敗的原因分析的不同。【答案】10.CEG11.B12.C13.(1)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2)在項羽慘敗之后仍然跟隨他的有三十多名騎兵,項羽的兄弟和姻親卻沒有一個參與其中。14.(1)劉邦:可用之人少,而且得不到重用。(2)王夫之:過分猜忌,心懷惡念,導致眾叛親離。【解析】【導語】這兩篇文言文通過對比劉邦與項羽的成敗,深刻揭示了領導者的用人智慧與政治策略。材料一以劉邦謙遜稱帝、善用賢才為主線,凸顯其政治智慧與團隊協(xié)作;材料二則通過項羽的失敗,剖析其任人唯親、疑心重重的性格缺陷。兩則材料相輔相成,既展現(xiàn)了劉邦的成功之道,也深刻反思了項羽的失敗之因,為讀者提供了關于領導藝術與政治智慧的深刻啟示?!?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因此將帥同心,這就是所說的跟天下人同享利益?!叭槐菹率谷斯コ锹缘亍?,主謂賓結構,句意完整,C處斷開;“故而將帥同心”,“故而”連詞,引出后文內(nèi)容,前面斷開;“將帥同心”是主謂結構,句意完整,且后面“是……也”判斷句,故EG處斷開。故選CEG?!?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辭讓,謙讓/責備。句意:漢王辭讓再三。/行大禮不用回避小的責備。B.錯誤。愛護/吝惜。句意: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我怎么會吝惜一頭牛呢。C.正確。連詞,表轉折/連詞,表修飾。句意:侍奉懷王卻殺死了他。/在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出城。D.正確。介詞,拿,用/同“已”,動詞,止。句意:以自己的想法來忖度他人的想法,懷疑別人都在嫉妒自己。/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故選B?!?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以此說明項羽對身邊人缺乏足夠的警惕,輕易就讓敵方安插了眼線在自己陣營”錯誤,是為了說明項羽過分猜忌導致眾叛親離。故選C?!?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鎮(zhèn)”,鎮(zhèn)守;“撫”,安撫;“絕”,阻斷。(2)“從”,跟隨;“之余”,之后;“與焉”,參與其中【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1)由原文“高祖曰:‘……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可知,劉邦認為,可用之人少,而且得不到重用。(2)由原文“以己度人而疑人之忮己……懷忮求援,而終以孤立,非獨天下英杰棄之,其親戚之叛亦久矣”可知,王夫之認為,項羽過分猜忌,心懷惡念,導致眾叛親離。參考譯文:材料一:正月,諸侯及將相們共同尊請漢王為皇帝。漢王說:“我聽說皇帝的尊號,賢能的人才能據(jù)有,空言虛語,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號?!贝蟪紓兌颊f:“大王從平民起事,誅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為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號,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我們這班人愿意以死相請求?!睗h王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了,才說:“既然諸位認為這樣合適,那我就為了國家的便利吧?!奔孜缛?,漢王在汜水北面登臨皇帝之位。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高祖說:“列侯和各位將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說真心話。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么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墒潜菹屡扇斯ゴ虺浅貖Z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因此將帥同心,這就是所說的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备咦嬲f:“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tǒng)率百萬大軍,戰(zhàn)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辈牧隙褐劣陧椨鹬允?,并不是吝惜封爵的緣故。陳平說:“項王所喜愛、重用的人,不是項氏一族,就是妻子的兄弟,(除此之外)即使有奇才也不重用?!表椨鹗强科墼p起家的人,侍奉懷王卻殺死了他,在宋義帳下做副將卻殺害了他,看到劉邦搶先入關便壓制他,田榮的人馬前來歸附,項羽卻殺害、掠奪他們。(像項羽這樣)滿心嫉忌陷害的人,(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忖度他人的想法,懷疑別人都在嫉妒自己。(像項羽這樣)輕率地殘殺他人的人,必定會在自己周圍招來十分怨恨自己的仇人,而這些仇人自然是不能親近的。(于是)他左顧右盼,發(fā)現(xiàn)周圍只有自己的兄弟和姻親值得倚仗并作為輔弼。如果輕率地把大權交給其他人,那么自己就將要成為(第二個)楚懷王,成為(第二個)宋義。所以他每天惴惴不安、戰(zhàn)戰(zhàn)栗栗,在睡夢之中也能看到戈與戟相交的戰(zhàn)斗情景,又怎么能夠不對天下人抱有深深的猜疑呢?然而他的猜疑并不能挽救他(覆亡的命運)。被劉邦引為心腹的項伯,是他項羽的兄弟;窮追不舍,將項羽逼迫到自刎的呂馬童,是他項羽的老朋友。在項羽慘敗之后仍然跟隨他的有三十多名騎兵,項羽的兄弟和姻親卻沒有一個參與其中。項羽懷著惡念想求得援助,卻最終以孤立無援收場。并不是項羽舍不得封賞的那些人因為怨恨而賊害他,實際上項羽的親戚們早已背叛他很久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夜宿田家戴復古簦笠相隨走路歧,一春不換舊征衣。雨行山崦黃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天北天南雁自飛。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簦笠”和“舊征衣”不僅點明了旅人身份,還暗示了旅途長期漂泊風雨不定,為全詩奠定了基調(diào)。B.頷聯(lián)中,詩人選取了“雨”“山崦”等意象,從視覺角度描繪出行路的艱難,“白板扉”表明住宿簡陋。C.頸聯(lián)運用了用典和夸張的手法,將現(xiàn)實中的亂蛙聲與虛幻的化蝶夢形成鮮明對比,表達詩人復雜的情感。D.全詩寫詩人從雨中跋涉,到夜晚投宿田家,再到恍惚入夢,最后以鄉(xiāng)書難達、鴻雁南北飛收尾,層次清晰。16.有人用“語淡而情濃”來評價此詩,請結合詩句內(nèi)容分析本詩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特征的?!敬鸢浮?5.C16.①語言樸素,白描勾勒:詩中“簦笠”“黃泥坂”“白板扉”等意象平實無華,如“夜扣田家白板扉”僅以動作與場景白描,展現(xiàn)旅途的艱辛與田家的簡陋。②情感深沉,含蓄蘊藉:羈旅漂泊之苦:“一春不換舊征衣”暗含長期風塵仆仆的酸楚。思鄉(xiāng)歸夢之切:“心從化蝶夢中歸”借典故委婉表達魂牽故園的心緒。孤寂無奈之悲:尾聯(lián)“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直寫書信難達的絕望,而“雁自飛”以景結情,暗喻漂泊無依?!窘馕觥俊緦дZ】《夜宿田家》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旅人的漂泊生活,通過“簦笠”“舊征衣”等意象,展現(xiàn)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中“亂蛙聲”與“化蝶夢”的對比,虛實交織,表達了詩人對歸鄉(xiāng)的渴望與現(xiàn)實的無奈。結尾“鄉(xiāng)書不達”“雁自飛”更是深化了思鄉(xiāng)之情。全詩語言簡淡,情感卻深沉濃烈,體現(xiàn)了“語淡而情濃”的藝術特色。【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夸張”錯誤。頸聯(lián)“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中,“化蝶”借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而“亂蛙聲”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描寫,二者形成虛實對比,但并未使用夸張手法。故選C?!?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詞語言、評價思想感情能力。①語言樸素,白描勾勒:詩人在詩中選取的意象如“簦笠”(古代的一種雨具)、“黃泥坂”(黃泥鋪成的山坡)、“白板扉”(未上漆的木板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用這些平實無華的意象來描繪旅途經(jīng)歷,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刻意的修飾。以“夜扣田家白板扉”為例,這句詩通過簡單的動作描寫“扣”以及對場景“田家白板扉”的白描,生動地展現(xiàn)出詩人在雨夜中尋找住宿的情景,既寫出了旅途的艱辛,又體現(xiàn)出所投宿的田家的簡陋,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真實的畫面。②情感深沉,含蓄蘊藉:羈旅漂泊之苦:“一春不換舊征衣”一句,看似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即一個春天都沒有更換過舊的征衣,但細細品味,卻能從中感受到詩人長期在外漂泊,歷經(jīng)風塵,生活條件艱苦,連更換衣服這樣的小事都難以做到,蘊含著一種酸楚的情感。思鄉(xiāng)歸夢之切:“心從化蝶夢中歸”運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詩人借這個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在夢中仿佛化為蝴蝶回到了故鄉(xiāng),巧妙地將思鄉(xiāng)之情寄托于虛幻的夢境之中,含蓄地展現(xiàn)出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和魂牽夢繞的心境。孤寂無奈之悲:尾聯(lián)“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直接寫出了詩人寄回家鄉(xiāng)的書信大多數(shù)都無法送達的絕望,直抒胸臆,表達出內(nèi)心的痛苦。而“天北天南雁自飛”則是以景結情,描繪了大雁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南北往來的景象,與詩人自己的漂泊無依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詩人如同大雁一般,孤獨地在世間漂泊,無處可依,進一步強化了孤寂無奈的情感,這種情感表達得含蓄而深沉。(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語文課上,大家都神往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描繪的那幅人們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的美好圖景。(2)小文月夜泛舟洞庭湖上,看到皎潔的月光和天上的銀河投影到湖中,不禁想起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3)南京一網(wǎng)站更新了主頁設計,圖中長江壯闊清澈,山峰俊偉峭拔。其設計靈感來源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浴乎沂風乎舞雩(2)素月分輝明河共影(3)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近年來,①乒乓球運動作為預防近視的一種手段,得到了眼科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從理論上講,②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距離用眼太久,用于調(diào)節(jié)的眼內(nèi)睫狀肌過度收縮,懸韌帶松弛,晶狀體變凸。長此以往,這樣就可能會形成屈光性近視,A。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③睫狀肌力量逐漸變?nèi)?,眼軸變長進行代償,就可能會形成軸性近視,也就是真性近視。我們打乒乓球時,雙眼必須緊緊盯著快速穿梭、忽遠忽近、旋轉多變的乒乓球,這就使得眼球內(nèi)部的B,從而加快血液循環(huán),增強睫狀肌力量,④雙眼調(diào)節(jié)力得到有效鍛煉,⑤也就可以很好地消除甚至減輕眼睛的視疲勞狀況,⑥達到延緩近視發(fā)展的效果。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得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9.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有三處語病,請指出序號并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A.即假性近視B.睫狀肌不斷調(diào)節(jié)19.②修改為: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是近距離用眼太久。④修改為:雙眼調(diào)節(jié)能力得到有效鍛煉。⑤修改為:也就可以很好地減輕甚至消除眼睛的視疲勞狀況?!窘馕觥俊?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前文提到“屈光性近視”,后文過渡到“軸性近視(真性近視)”。假性近視是睫狀肌緊張導致的暫時性視力問題,屬于屈光性近視階段,所以填“即假性近視”。B.打乒乓球時,眼球需追蹤快速移動的球,這需要睫狀肌頻繁收縮和舒張以調(diào)節(jié)晶狀體曲度。后文提到“加快血液循環(huán),增強睫狀肌力量”,此處強調(diào)與睫狀肌動態(tài)活動相關,所以填“睫狀肌不斷調(diào)節(jié)”?!?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原因是由于”句式雜糅,結構混亂,應刪去“由于”或改為“近視主要是由于……”。④“調(diào)節(jié)力”搭配不當,應為“調(diào)節(jié)能力”或“調(diào)節(jié)功能”。⑤邏輯順序不當,應先“減輕”再“消除”,由輕到重。(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他砸冰懵子,大黑、二黑都跟著,兩只魚鷹靜靜立在雪坨上東張西望,不多時,冰層底下擠出聲如裂帛的脆響,猶如砸碎了玻璃。響聲里夾雜著隱隱約約的“嗷呵——嗽呵”的叫聲,他興奮得眼睛里充了血。白洋淀人都知道大魚浮冰游,小魚卻是沉了底。王永泰用以躲避的雪坎子,就是夏天他的老船守魚窩的地方,扭頭時,驀地看見幾步遠的雪崗頂端黑乎乎地袒露著什么,那是碎冰,別人砸過冰懵子了。魚也是精明,見不得一絲人的影子,魚若是見了冰上頭有黑東西,就會掉頭逃跑的。王永泰滾過浮雪,爬上那道雪崗,蓋住了被風吹禿的地方,然后斜著眼睛尋著發(fā)出裂響聲的冰面。他調(diào)動了多年實踐獲得的嗅覺和聽覺經(jīng)驗,捕捉著冰面細小的變動,尋找大魚的蹤跡,同時也在尋找樂趣。他的心里不知不覺漸漸溫暖起來。(節(jié)選自關仁山《白洋淀上》)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與文中畫橫線句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A.“嗚——”,火車鳴笛聲從遠處傳來,他興奮地朝著火車跑去。B.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日本廠里有門路的帶工……C.我望著它們,心里想,我的好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一樣美好的東西——鮮花。D.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果改成:“兩只魚鷹靜靜立在雪坨上等著,不多時,冰層底下發(fā)出脆響?!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22.在砸冰懵子捕魚過程中,王永泰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請簡要概括回答?!敬鸢浮?0.A21.①細節(jié)描寫更生動:“東張西望”賦予魚鷹擬人化動態(tài),增強畫面感;“擠出聲如裂帛的脆響”用“擠”字強化冰層破裂的張力,“裂帛”以通感手法使聲音具象化;“猶如砸碎了玻璃”通過比喻讓讀者直觀聯(lián)想清脆聲響。②語言節(jié)奏更豐富:長句與短句結合,模擬冰層破裂的急促與場景的緊張感。22.①緊張專注;②興奮期待;③警覺謹慎;④從容自信;⑤溫暖滿足。【解析】【2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文中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聲音的延長。A.相同。表示火車鳴笛聲音的延長。B.不同。表示意思的遞進,強調(diào)在水災、旱災這些特殊時候的情況。C.不同。解釋說明,解釋“美好的東西”是“鮮花”。D.不同。表示話題的轉換,從說婆婆叫去看他轉換到說沒什么看頭。故選A?!?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解答本題,考生需要找出二者的不同點,然后從手法、句式、用詞等方面進行分析。①細節(jié)描寫更生動:原文“兩只魚鷹靜靜立在雪坨上東張西望”,“東張西望”這個詞賦予魚鷹以人的動態(tài)和神態(tài),讓魚鷹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活,仿佛它們在好奇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增強了畫面感?!安欢鄷r,冰層底下擠出聲如裂帛的脆響”,“擠”字運用得非常巧妙,給人一種冰層在巨大壓力下艱難破裂的感覺,強化了冰層破裂時的張力?!奥暼缌巡边\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聽覺上的聲音通過視覺上“裂帛”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聲音更加具象化,讓讀者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那種清脆的聲響?!蔼q如砸碎了玻璃”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冰層破裂的聲音比作砸碎玻璃的聲音,讓讀者能夠直觀地聯(lián)想到那種清脆的聲響,更易于理解和感受。②語言節(jié)奏更豐富:原文“兩只魚鷹靜靜立在雪坨上東張西望,不多時,冰層底下擠出聲如裂帛的脆響”,句子長短結合,“兩只魚鷹靜靜立在雪坨上東張西望”是長句,描述了魚鷹的狀態(tài);“不多時,冰層底下擠出聲如裂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大學試題(歷史學)-中國畫論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大學試題(醫(yī)學)-循證護理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大學試題(農(nóng)學)-土壤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國家開放大學(解剖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衛(wèi)生資格(中初級)-心理治療(主管技師)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題)
- 2025年衛(wèi)生知識健康教育知識競賽-婦幼保健知識競賽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醫(yī)學高級職稱-普通外科學(醫(yī)學高級)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題)
- 2025年黨政知識干部培訓知識競賽-掃黑除惡應知應會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企業(yè)文化企業(yè)建設知識競賽-吉林省企業(yè)改革知識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業(yè)務知識崗位知識競賽-太平洋保險外勤知識競賽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基孔肯雅熱防控
- 2025至2030鎢絲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4年廣州越秀區(qū)招聘社區(qū)專職工作人員真題
- 北方民族大學《高等數(shù)學Ⅱ》2025-2026學年期末試卷(A卷)
- 支付為民活動方案
- 膝關節(jié)滑膜炎護理查房
- 2025至2030中國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報告
- 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yè)教學標準(高等職業(yè)教育??疲?025修訂
- 尿毒癥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回腸造口還納護理查房
- 2025年魚菜共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