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_第1頁
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_第2頁
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_第3頁
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_第4頁
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皮膚與性病復習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以下哪種疾病的典型皮損表現為“蠟滴現象-薄膜現象-點狀出血”三聯征?A.玫瑰糠疹B.銀屑病C.扁平苔蘚D.體癬2.急性蕁麻疹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A.細胞免疫介導的遲發(fā)型超敏反應B.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介質C.表皮細胞過度增殖D.皮膚屏障功能先天性缺陷3.帶狀皰疹的病原體是:A.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B.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C.人類乳頭瘤病毒(HPV)D.柯薩奇病毒4.以下哪項是尋常型痤瘡的主要病理改變?A.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B.表皮棘層松解C.真皮血管炎D.皮下脂肪壞死5.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現是:A.硬下疳B.梅毒疹C.樹膠腫D.神經梅毒6.慢性濕疹的典型皮損特點是:A.紅斑、丘疹、水皰,境界不清B.皮膚增厚、苔蘚樣變,伴色素沉著C.靶形紅斑、虹膜樣損害D.脫屑性紅斑,表面覆油膩性鱗屑7.以下哪種真菌感染最常引起“灰指甲”?A.紅色毛癬菌B.馬拉色菌C.白念珠菌D.石膏樣小孢子菌8.大皰性類天皰瘡的自身抗體主要針對:A.橋粒芯糖蛋白3(Dsg3)B.半橋粒蛋白BP180和BP230C.表皮基底膜帶Ⅳ型膠原D.角質形成細胞間黏附分子9.淋病的病原體是:A.沙眼衣原體B.解脲支原體C.淋病奈瑟菌D.杜克雷嗜血桿菌10.白癜風的發(fā)病與以下哪項因素關系最密切?A.紫外線過度照射B.黑素細胞自身破壞C.皮膚屏障功能損傷D.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二、簡答題1.簡述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疹的鑒別要點。2.列舉銀屑病的臨床分型及各型的典型表現。3.簡述梅毒血清學檢查的分類及臨床意義。4.試述特應性皮炎的診斷標準(參考Williams標準)。5.對比手足癬與手足濕疹的臨床表現差異。---三、病例分析題病例1:患者男性,32歲,主訴“軀干、四肢紅斑伴脫屑3年,加重1周”。3年前無明顯誘因軀干出現散在紅斑,上覆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后可見發(fā)亮薄膜,輕刮薄膜可見點狀出血。曾外用“皮炎平”(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后皮疹部分消退,但易復發(fā)。1周前因感冒后皮疹泛發(fā)至四肢,伴輕度瘙癢。查體:軀干、四肢可見對稱性分布的浸潤性紅斑,邊界清楚,表面覆厚層銀白色鱗屑,部分融合成片狀;頭皮可見紅斑,發(fā)呈束狀;指(趾)甲可見頂針樣凹陷。問題:(1)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診斷依據有哪些?(2)需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別診斷?(至少列舉3種)(3)制定該患者的治療方案(包括系統治療和局部治療)。病例2:患者女性,28歲,主訴“外陰潰瘍伴疼痛3天”。否認不潔性交史,近1周有發(fā)熱、乏力。查體:外陰部可見2處直徑約0.5cm的潰瘍,邊緣整齊,基底較深,表面有膿性分泌物,觸痛明顯;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12×10?/L,中性粒細胞78%;HSV-PCR陰性,梅毒血清學試驗(TPPA、RPR)均陰性。問題:(1)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什么?需補充哪些檢查?(2)簡述該疾病的治療原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銀屑病典型三聯征為蠟滴現象、薄膜現象、點狀出血,分別對應鱗屑、棘層上方變薄的表皮、真皮乳頭頂部毛細血管破裂出血)。2.B(急性蕁麻疹由Ⅰ型超敏反應介導,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白三烯等介質,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3.B(帶狀皰疹由VZV引起,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潛伏后再激活引發(fā)帶狀皰疹)。4.A(痤瘡的核心病理是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導致皮脂排出受阻,繼發(fā)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和炎癥反應)。5.A(一期梅毒表現為硬下疳,為無痛性潰瘍,觸之硬如軟骨;二期為梅毒疹,三期為樹膠腫等)。6.B(慢性濕疹因反復搔抓導致皮膚增厚、苔蘚樣變,急性濕疹以多形性皮疹、滲出為主)。7.A(紅色毛癬菌是甲真菌病最常見的致病菌,占70%以上)。8.B(大皰性類天皰瘡抗體靶向半橋粒的BP180(BPAG2)和BP230(BPAG1),導致表皮-真皮分離)。9.C(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衣原體和支原體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10.B(白癜風主要因黑素細胞破壞或功能障礙,與自身免疫、氧化應激等相關)。二、簡答題1.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疹的鑒別要點:-病因:接觸性皮炎有明確接觸史(如化妝品、金屬等);急性濕疹病因復雜,多與過敏、遺傳、環(huán)境等有關。-皮損特點:接觸性皮炎皮損局限于接觸部位,境界清楚,以紅斑、水皰為主,形態(tài)較單一;急性濕疹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皰、滲出),境界不清,對稱分布。-病程:接觸性皮炎去除病因后1-2周可愈,不易復發(fā);急性濕疹易反復發(fā)作,可轉為慢性。-自覺癥狀:兩者均有瘙癢,但接觸性皮炎常伴灼痛。2.銀屑病臨床分型及表現:-尋常型(最常見):境界清楚的紅斑,覆銀白色鱗屑,可見三聯征;頭皮皮疹致束狀發(fā),甲頂針樣凹陷。-膿皰型:泛發(fā)性(全身密集無菌性小膿皰,伴高熱)或局限性(掌跖對稱性膿皰)。-關節(jié)病型:除皮疹外,伴關節(jié)腫脹、疼痛,類似類風濕關節(jié)炎,多侵犯遠端指(趾)間關節(jié)。-紅皮病型: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腫脹、脫屑,伴發(fā)熱、淋巴結腫大,多由尋常型治療不當(如激素驟停)誘發(fā)。3.梅毒血清學檢查分類及意義:-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初篩):如RPR(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TRUST(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檢測抗心磷脂抗體,用于療效觀察(滴度下降提示好轉),但可能出現生物學假陽性(如自身免疫病)。-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確證):如TPPA(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FTA-ABS(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檢測抗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陽性提示現癥或既往感染,不能用于療效判斷(終身陽性)。4.特應性皮炎(AD)的Williams診斷標準(主要標準+3條次要標準):-主要標準:皮膚瘙癢(必須)。-次要標準:①2歲前發(fā)??;②屈側皮炎(如肘窩、腘窩);③個人或家族特應性病史(哮喘、過敏性鼻炎、AD);④皮膚干燥史;⑤其他特征(如魚鱗病、毛周角化、掌紋增多)。5.手足癬與手足濕疹的臨床表現差異:-部位:手足癬多單側起病,逐漸波及對側;手足濕疹多雙側對稱。-皮損形態(tài):手足癬以水皰、脫屑、浸漬發(fā)白為主(趾間常見),邊界清楚;手足濕疹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皰、滲出),境界不清,慢性期苔蘚樣變。-實驗室檢查:手足癬真菌鏡檢或培養(yǎng)陽性;濕疹真菌檢查陰性。-伴隨癥狀:手足癬可伴甲癬(灰指甲);濕疹常伴其他部位過敏表現(如蕁麻疹)。三、病例分析題病例1:(1)診斷:尋常型銀屑?。园邏K型)。診斷依據:①典型皮損:境界清楚的紅斑,覆銀白色鱗屑,刮除后見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三聯征);②頭皮受累(束狀發(fā));③甲損害(頂針樣凹陷);④病程慢性、易復發(fā),感冒(感染)為誘因。(2)鑒別診斷:①玫瑰糠疹:皮疹為橢圓形紅斑,長軸與皮紋一致,好發(fā)軀干,有母斑,病程自限(6-8周)。②二期梅毒疹:紅斑鱗屑性皮疹,常泛發(fā),掌跖部銅紅色斑疹,伴全身淋巴結腫大,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③慢性濕疹:皮損多形性、境界不清,無銀白色鱗屑及束狀發(fā),真菌鏡檢陰性。(3)治療方案:-系統治療:①控制誘因: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如青霉素類抗生素);②免疫調節(jié):中重度患者可選用阿維A(10-30mg/d)或甲氨蝶呤(7.5-15mg/周);③生物制劑(如TNF-α抑制劑)用于難治性病例。-局部治療:①外用維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軟膏,每日2次);②中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肥厚斑塊(短期使用,避免長期外用激素導致皮膚萎縮);③角質促成劑(如5%水楊酸軟膏)軟化鱗屑;④頭皮皮損可用煤焦油洗劑或卡泊三醇搽劑。病例2:(1)可能診斷:軟下疳(需排除生殖器皰疹、硬下疳)。補充檢查:①杜克雷嗜血桿菌培養(yǎng)(金標準);②革蘭染色(查找革蘭陰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