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篇
脫落細胞學基本檢驗技術臨床基礎檢驗學技術第二十六章
脫落細胞學基本知識和檢驗技術概述脫落細胞學
(exfoliativecytology)檢驗是采集人體各部位管腔器官表面的脫落細胞,經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tài),并作出細胞學診斷的一門臨床檢驗學科,又名診斷細胞學
(diagnosticcytology)或臨床細胞學
(clinicalcytology),屬于臨床病理學的一個分支。1860Beale首次報告痰液中發(fā)現癌細胞
1864Sanders尿中發(fā)現膀胱癌細胞
1904Dufour腦脊液中發(fā)現癌細胞
1909Marissi胃、食道沖洗液中發(fā)現癌細胞
1928Papanicolaou用陰道涂片診斷宮頸癌并創(chuàng)建巴氏染色法,并于1954年編著《脫落細胞學圖譜》
50年代我國楊大望教授推廣應用脫落細胞學技術
70年代針吸細胞學的開展
80年代應用液基細胞學檢驗技術(LBC)發(fā)展簡史第一節(jié)
正常細胞形態(tài)學第二節(jié)
良性病變細胞形態(tài)學第三節(jié)
腫瘤細胞形態(tài)學第四節(jié)
標本采集與處理第五節(jié)
常用染色方法第六節(jié)
脫落細胞學檢驗病理學診斷及應用評價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
正常細胞形態(tài)學本節(jié)內容一、上皮細胞二、非上皮細胞一、上皮細胞(一)鱗狀上皮細胞(squamousepitheliumcell)(二)柱狀上皮細胞(columnarepitheliacell)(三)移行上皮細胞(transitionalepitheliacell)(四)間皮細胞(mesotheliacell)分布:體表及與外界直接相通的腔道,如皮膚、口腔、咽、食管、子宮頸外口等部位。(一)鱗狀上皮細胞(squamousepitheliacell)副基底層細胞(外)表層中層細胞完全角化細胞不全角化細胞角化前細胞基底層細胞(內)底層細胞基底層細胞(1)基底層細胞最小、罕見、唯一具有有絲分裂能力①圓形,核圓/橢圓,10μm②核/質比為1:0.5~1(2)副基底層細胞①圓形,核圓/橢圓,15~30μm②核/質比為1:1~2副基底層細胞(3)中層細胞①圓/菱/多邊形,30~40μm②核/質比為1:2~3(4)表層細胞最大①多角形,40~60μm核小而深染,核/質比為
1:3~5完全角化角化前不全角化鱗狀上皮細胞演變規(guī)律基底層副基底層中層細胞角化前完全角化小→大大→小→消失大→小少→多1.胞體:2.胞核:3.核質比:4.胞質:CDAB(二)柱狀上皮細胞(columnarepitheliacell)
1.分泌性腺上皮細胞2.纖毛上皮細胞1.分泌性腺上皮細胞胞體:胞核:胞質:豐富大量黏液卵圓形、居底肥大卵圓/圓柱/錐形分布:
胃、腸等相關腺體、子宮頸、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等部位。2.纖毛上皮細胞細胞:圓錐形/似胡蘿卜胞核:橢圓形/中下部染色質:細而均勻/較淡表面纖毛分布:支氣管、子宮頸內膜、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等部位。(三)移行上皮細胞(transitionalepitheliacell)1.移形上皮表層細胞(大圓上皮細胞)2.移形上皮中層細胞(尾形上皮細胞)3.移形上皮底層細胞(小圓上皮細胞)移形上皮細胞底層、中層和表層(四)間皮細胞(mesotheliacell)
起源于中胚層的特殊細胞,體腔器官單層扁平上皮覆蓋
單個、成雙、成片排列細胞圓形核居中或偏位分布:體腔器官如胸腔、腹腔和心包腔覆蓋的單層扁平上皮。二、非上皮細胞(一)紅細胞(二)中性粒細胞(三)淋巴細胞(四)嗜酸性粒細胞(五)漿細胞(六)組織細胞(七)壞死物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紅細胞壞死物Langhans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第二節(jié)良性病變細胞形態(tài)學本節(jié)內容一、細胞變性二、死亡三、增生四、再生五、化生六、不典型增生七、異常角化變性是指細胞內或間質內出現某些異常物質或原有物質沉積過多,如細胞水腫、空泡變性、脂肪變性等,是可逆性病變,一旦病因去除,即可恢復。一、細胞變性細胞水腫空泡變性1.凋亡二、細胞死亡
程序性死亡稱為凋亡;發(fā)生于某種特定疾病的死亡稱為壞死多發(fā)生于淋巴細胞細胞核:核破裂或凋亡小體細胞質:皺縮,膜破裂惡性淋巴瘤凋亡細胞(淋巴結涂片)
理化損傷、制備涂片不當或部分癌細胞。
常缺乏典型形態(tài)學表現。2.壞死細胞質:空泡形成核:核勻化或核固縮膜:破壞,完整性喪失,
最后形成細胞碎片、核碎片或核絲,蘇木素染成藍色。壞死常與周圍組織炎癥有關凋亡與壞死區(qū)別凋亡壞死受累范圍多為單個細胞多為連續(xù)的大片細胞細胞膜仍保持完整性完整性遭到破壞細胞體積減小、固縮增大、細胞腫脹核染色質聚集在核膜下、呈半月狀散在的小聚集、呈絮狀細胞器仍保持完整,未崩解腫脹,尤以內質網明顯崩解溶酶體保持完整,酶不外溢破壞,酶外溢后期凋亡小體、被吞噬細胞破壞、溶解、被吞噬炎癥反應不引起周圍的炎癥反應引起周圍的炎癥反應形態(tài)特點①胞核增大,可見核仁②細胞質相對減少,嗜堿性,N/C略大③少數染色質形成小結,為細顆粒狀④核分裂活躍三、增生易誤認為小型惡性細胞慢性損傷引起(1)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底層細胞成團脫落核增大(0.5-2倍)……表層細胞成熟正常(2)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的增生:四、再生上皮由鄰近上皮更新,結締組織由成纖維細胞再生
①修復的新上皮細胞:胞質嗜堿性、核增大、多個核仁、可見異常有絲分裂。
②再生的成纖維細胞:體積增大、胞質嗜堿性、核增大、核仁增大、異常有絲分裂。上皮細胞在慢性炎癥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局部細胞損傷和死亡,最終由鄰近組織的同類細胞增殖補充的過程稱為再生。五、化生鱗狀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1)鱗狀上皮化生①圓/卵圓/多邊形,體積似外底層細胞②成排/團脫落,緊密邊界清楚,偶有空隙/橋樣突起③漿量中等,深染④核位中央,圓/卵圓形,染色質結塊,核仁⑤核漿比例↑⑥偶有少量柱狀上皮,炎癥細胞形態(tài)特點:(2)腸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細胞被腸型上皮細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現類似小腸或大腸粘膜的上皮細胞,其是胃粘膜常見病變,見于多種慢性胃病。六、不典型增生又稱核異質(dyskaryosis)即細胞核的異常。為胞核大小、形態(tài)異常、染色質分布、核邊界異常,介于良和惡性之間。增生不良細胞輕度核異質重度核異質核大?。菊?.5倍>正常1~2倍染色質粗、深粗網/顆粒、不均核形輕/中度畸形中度以上畸形核邊不增厚輕度增厚核質比正常增大核仁無增大、增多偶見增大、增多細胞異形超過一般炎癥變性程度,但尚不足以診斷為癌的細胞,均診斷為核異質細胞①真正“癌前期”細胞----真正核異質細胞②形態(tài)異形較明顯的炎癥變性細胞③數量少,形態(tài)又不夠典型的癌細胞臨床核異質細胞:七、異常角化鱗狀上皮非角化層(表層角化前/中/底層)細胞出現一些個別散在的胞質內角化,即胞質成熟程度超過胞核成熟程度,又稱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八、炎癥性疾病細胞學變化(一)炎癥性疾?。ǘ┨厥飧腥拘晕镔|的識別急性炎癥腫脹性退變、壞死,大量中性粒細胞亞急性炎癥慢性炎癥成堆/團上皮、成纖維細胞淋巴、漿、巨噬肉芽腫性炎癥類上皮細胞、Langhangiantcells、干酪樣壞死(一)炎癥性疾?。ǘ┨厥飧腥疚镔|識別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CMV)陰道加德納菌感染沙眼衣原體感染艾滋病肺炎胞質:小衛(wèi)星狀包涵體胞核:大包涵體形成透明帶胞質:多胞核:多核、核大鑄模狀核內包涵體cluecell胞質:出現包涵體卡氏肺孢子蟲2.單純皰疹病毒感染1.巨細胞病毒感染(CMV)3.cluecell第三節(jié)腫瘤細胞學基礎本節(jié)內容一、概論二、良性腫瘤三、惡性腫瘤四、幾種常見癌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致瘤因素作用下,機體局部組織某一個易感細胞在基因水平失去了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因素停止作用,新生物仍繼續(xù)生長.腫瘤(tumor)腫瘤命名原則---組織來源良性腫瘤:惡性腫瘤:來源組織名稱后加“瘤”(乳頭狀瘤,腺瘤又稱息肉,脂肪瘤)上皮組織的統(tǒng)稱為“癌”(鱗癌,腺癌)中胚層組織的統(tǒng)稱為“肉瘤”(脂肪肉瘤)一、概論
人類常見腫瘤的分類和術語組織起源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鱗狀上皮組織乳頭狀瘤鱗狀上皮細胞癌、膀胱上皮細胞癌柱狀上皮組織息肉腺癌、黏液表皮樣癌間皮組織良性間皮瘤惡性間皮瘤中胚層組織如脂肪瘤、骨瘤如脂肪肉瘤、骨肉瘤淋巴組織增生惡性淋巴瘤血細胞--白血病多種組織組成良性畸胎瘤惡性畸胎瘤二、良性腫瘤細胞異常增殖且呈局限性增生瘤細胞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接近于相應組織的正常細胞。特點:①相互黏附,形成扁平細胞群②細胞邊界清楚.呈蜂窩狀③細胞質透明,核仁小三、惡性腫瘤瘤細胞結構和功能與相應正常細胞有較大的差異,形態(tài)怪異,功能減弱/增強/喪失1、形態(tài)學特征2、細胞群的改變3、背景成分1、形態(tài)學特征肺腺癌1.細胞大小2.細胞形態(tài)3.細胞群改變4.細胞核5.癌細胞起源和類型的識別4.細胞核(1)核增大(2)核畸形(3)核深染,染色質分布不均(4)女性性染色質小體(6)核仁增大、增多(8)其他(7)異常核分裂(5)核膜N/C比例失調,與RBC或LC比較5.癌細胞起源和類型的識別判斷根據:癌細胞的細胞質特征細胞質:提示癌細胞的起源
角蛋白→鱗狀上皮細胞
黏液→腺上皮細胞
橫紋肌→橫紋肌的惡性細胞
黑色素沉淀→黑色素瘤大小不均、形態(tài)不一,漿界不清、排列紊亂涂片中常見大量紅細胞和壞死組織背景,因惡性腫瘤易發(fā)生出血壞死,故在類似背景中易找到腫瘤細胞2、癌細胞群的改變3、背景成分“陽性背景”良與惡性細胞形態(tài)學區(qū)別A.良性細胞B.惡性細胞細胞大小/形態(tài)核大小/核質比/核形態(tài)/染色質/核仁黏附性良差培養(yǎng)特性接觸抑制,±50代無接觸抑制,無限電鏡特定部位見微絨毛表面全覆蓋微絨毛有絲分裂兩極異常形態(tài)分裂更新僅基底層不一定是基底層細胞周期16~22h正?;蚋L良與惡性細胞形態(tài)學區(qū)別1.鱗癌2.腺癌3.未分化癌四、幾種常見癌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1.鱗癌起源于鱗狀上皮,或已發(fā)生鱗化的柱狀上皮(1)高分化鱗癌1.以表層細胞為主2.癌細胞多形性3.鱗狀上皮角化珠由鱗狀上皮細胞組成的球形結構,中間包裹角蛋白,常發(fā)生于鱗癌細胞癌珠(2)低分化鱗癌1.以底層/中層細胞為主2.圓形或不規(guī)則型,散在或成團分布3.核:大、畸形、核仁;染色質:粗網狀,不均4.胞質:少,偏堿,可重疊,外緣不清(1)高分化腺癌(2)低分化腺癌2.腺癌由柱狀上皮細胞或腺上皮的惡變而來的癌癌細胞大小,細胞內的粘液多少,有無形成腺腔樣結構(1)高分化腺癌形態(tài)核胞質圓形或卵圓形大圓形或不規(guī)則圓形,染色質粗顆粒狀.豐富、粘液空泡,著色透明感,印戒細胞排列腺腔樣排列胞體小,圓或卵圓、成團互相重疊相對較大,圓或卵圓形、可見核仁(2)低分化腺癌形態(tài)核胞質排列成團脫落,排列緊密成桑椹樣少,嗜堿,粘液空泡少見形態(tài)上難以確定其組織來源,分化程度最低,惡性程度最高的癌。(1)大細胞未分化癌細胞較大,不規(guī)則/多角形形態(tài)
:漿
:核:豐富大小不一,畸形明顯,染色深.3.未分化癌(2)小細胞未分化癌小形態(tài)
:漿
:核
:極少,似裸核不規(guī)則圓形、梭形、瓜子、燕麥形,染色質增粗,不均勻
小細胞未分化癌淋巴細胞①核大?。綥0.5~1倍,大小不一大小相差不大②核形態(tài)核畸形圓形③核染色深染,且深淺不一深染,但深淺一致④胞質量極少,裸核樣少量淡藍或淡紅色胞質小細胞未分化癌細胞與淋巴細胞鑒別
鱗癌、腺癌、未分化癌鱗癌腺癌未分化癌胞質畸形/多形圓/卵圓形圓/卵圓形畸形圓/卵圓形染色質粗顆粒不均透明/空泡/淡藍極少圓/卵圓形多/深染/煤塊較多/角化有時可見不均少見(除低分化)大而顯胞形核形核仁細胞分布散在/成群不密,癌珠成群緊密紊亂成群,不規(guī)則腺腔樣
癌細胞核異質細胞核大小大小不一顯著大小近似,相差不大核增大顯著增大(1~5倍)輕度增大(1倍左右)核畸形顯著畸形輕度至中度畸形染色質結塊狀或粗顆粒細顆粒狀核胞質比著增大無變化/輕度增大核仁易見/多/大/異形1~2,輕度增大核分裂有異常分裂無異常分裂第四節(jié)標本采集與處理本節(jié)內容一、標本采集二、標本處理一、標本采集(一)脫落細胞(二)細針吸取細胞2.非自然脫落細胞1.自然脫落細胞①咳出②排泄③擠壓(一)脫落細胞細胞標本脫落自上皮表面標本易獲得細胞類型多保存效果差宜多次采樣(2)主要特點(1)方法1.自然脫落細胞痰液尿液乳頭分泌物肺癌泌尿系統(tǒng)腫瘤乳腺癌①刷取氣管、子宮頸、胃、食管②刮取乳頭、皮膚、子宮頸③灌洗膀胱(2)主要特點(1)方法2.非自然脫落細胞物理刮擦作用取得上皮以下標本表面直接采樣器官內部標本細胞保存良好2.主要特點1.方法(二)細針穿刺細胞可從充滿液體的器官或實體性器官中采集標本任何實體器官均可采樣方法簡單,創(chuàng)傷小特殊情況,采樣不足穿刺吸取腫塊、心包膜腔積液、胸膜腔積液、腹膜腔積液二、標本處理技術(一)涂片要求(三)涂片制備方法(二)標本的預處理(四)涂片固定方法(一)涂片要求①玻片要清潔②標本要新鮮③操作要輕柔④涂片要牢固⑤涂片數要多⑥標記要清楚“六要”(二)標本的預處理4.細胞塊法:適用于大多數懸液標本,免疫細胞化學染色。3.濾膜過濾法:最大限度捕獲標本細胞,適用于大量液體、少量細胞的標本。1.離心法:適用于大量液體的標本。2.細胞離心法:適用于少量液體、中等量細胞的標本。5.液基細胞學(liquidbasedcytology,LBC)技術是一種半自動或全自動標本處理技術,將標本置于保存液,制成分布均勻的薄片。
主要優(yōu)點①涂片上細胞分布均勻分布范圍小背景清晰②篩檢簡便快速③能提高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④能顯著降低標本的不滿意率⑤可用于原位雜交和免疫細胞化學染色除去血液、蛋白質、炎性滲出物。(1)ThinPrep法(2)SurePathPrep法標本采集標本采集甲醇ThinPrep儀細胞混勻真空壓力透過濾膜細胞轉移玻片上乙醇SurePathPrep儀漩渦法密度梯度離心法細胞沉降20mm13mmLBC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的比較
項目傳統(tǒng)技術ThinPrep法SurePathPrep法采集設備壓舌板、專用刷子壓舌板、專用刷子專用刷子固定方法乙醇甲醇乙醇采集方法直接涂片標本沖洗入小瓶采集設備留在小瓶內細胞分布隨機分布均勻分布20mm范圍內均勻分布13mm范圍內人為影響血液、炎癥,細胞分布不均明顯減少明顯減少
(三)涂片制備方法1.推片法2.壓拉法3.涂抹法4.噴射法5.印片法6.LBC法1.推片法適用稀薄標本,如胸腹水2.壓拉法適用較粘稠標本,如痰液3.涂抹法適用稍粘稠標本,如宮頸粘液、鼻咽部4.噴射法適用于各種吸取的標本
5.印片法是活體組織檢查的輔助方法
6.LBC法適用于婦科標本和非婦科標本
(四)標本固定(1)濕固定(wetfixation)(2)干燥固定
(dryfixation)1.常用固定液:乙醇類2.固定方法3.固定時間(1)卡諾固定液(Carnoy)
(2)乙醚乙醇固定液
(3)95%乙醇固定液
(4)聚乙二醇固定液(5)Bouin氏固定液(6)合成樹脂固定法1.常用固定液1)濕固定(wetfixation)定義:是將尚未干燥的細胞學標本迅速浸入固定液中,在固定過程中細胞不與空氣接觸,能使細胞質脫水、蛋白質凝固。
方法:浸入固定法及滴加固定法。特點:該法固定后細胞染色鮮艷,結構清楚。適用于痰液、陰道分泌物涂片等較粘稠的標本。2.固定方法2)干燥固定(dryfixation)方法:甲醇固定,適用于較稀薄標本特點:細胞增大的趨勢原理:空氣干燥,蒸發(fā)。第五節(jié)常用染色方法
本節(jié)內容一、巴氏染色法二、H-E染色法三、Wright-Giemsa染色法
一、巴氏染色法染色原理:其主要染料有蘇木素、伊紅、俾士麥棕、橘黃G6及亮綠等。其中蘇木素對胞核易于染色,其他染料可以與胞質中不同的化學成分結合而顯示其結構。由于用高濃度的乙醇配制胞質染料,同時在染色過程中,又采取嚴格的加水和脫水措施,使細胞的各種成分能與染料很好的結合。
染色步驟1.染液配制(1)Harris蘇木精的配制:(同組織染色)(2)橙黃-G6:取橙黃-G6O.5g,溶于95%酒精100ml中,加磷鎢酸15mg。(3)EA36染液:先配制原液(貯備液):①亮綠液:亮綠0.5g,溶于5ml蒸餾水中,再加純酒精至100ml。②俾士麥棕液:俾士麥棕0.5g,溶于5ml蒸餾水中,再加純酒精至100ml。③伊紅Y液:伊紅Y0.5g,溶于5ml蒸餾水中,再加純酒精至100ml。臨用前,將上述亮綠液45ml,伊紅Y液45ml,俾士麥棕液10ml混合后,再加入磷鎢酸0.2g,飽和碳酸鋰水溶液1滴。(4)也可配制EA50液:3%亮綠水溶液10ml純甲醇250ml20%伊紅Y水溶液20ml;冰醋酸20ml磷鎢酸2g(水溶后加入)95%酒精700ml(1)將固定后的涂片入水、蘇木精染核、鹽酸酒精
分化、返藍同HE染色。
(2)70%、80%、95%酒精逐級脫水各:1分鐘。
(3)橙黃-G63-5分鐘。
(4)95%酒精I、Ⅱ缸洗各1分鐘。
(5)EA36或EA505分鐘。
(6)95%酒精I、II缸洗各1分鐘。
(7)無水酒精I、Ⅱ缸洗各1分鐘。
(8)二甲苯I、Ⅱ缸透明各1分鐘。
(9)中性樹膠封固。2.染色特點:1.具有多色性,色彩鮮艷多樣,2.透明性好,3.細胞核結構清晰。4.優(yōu)點多,效果好5.染色程序較復雜結果判斷1.巴氏染色法將胞核染為深藍色;鱗狀上皮底層、中層及表層角化前細胞胞質染綠色,2.表層不全角化細胞胞質染粉紅色,完全角化細胞胞質呈桔黃色;3.高分化鱗癌細胞可染成粉紅色或桔黃色;腺癌胞質呈灰藍色;4.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吞噬細胞胞質均為藍色;紅細胞染粉紅色,粘液染成淡藍色或粉紅色。染色的注意事項1.染料必須完全溶解,必要時可加溫攪拌至完全溶解2.蘇木素染液用前應過濾,以免沉渣沉積,氣溫低時,蘇木素不易著色,可適當延長時間。3.分色時間不易過長,分色一旦完成,立即用水徹底沖洗,以免細胞核褪色。4.涂片在橘黃G6染液中不易過長,染色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長開家長會發(fā)言稿14篇
- 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期中檢測題(無答案)
- 新能源汽車技術發(fā)展與市場趨勢分析
-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工作總結
- “藥”您健康知到智慧樹答案
- “煎炒烹炸”與中藥療效知到智慧樹答案
- T-CVMA 228-2025 普通級實驗兔飼養(yǎng)管理規(guī)范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大全
- 《西紅柿移栽和管理》課件
- 《肺癌早期篩查與干預》課件
- 完整的離婚協(xié)議書打印電子版(2025年版)
-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AI應用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與教學設計
- 2025屆高考新型題目“糾正錯別字”新題模擬練習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兒童保健工作規(guī)范和技術規(guī)范
- 2025年區(qū)塊鏈應用操作員職業(yè)技能競賽理論參考試指導題庫500題(含答案)
- 福建地區(qū) 綠色食品琯溪蜜柚生產操作規(guī)程
- 民辦學校教職工學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