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張穎40課件_第1頁
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張穎40課件_第2頁
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張穎40課件_第3頁
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張穎40課件_第4頁
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張穎40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三彩的工藝傳承制作人:19高旅三班王喜蒙指導老師:張穎如果要挑一種最能代表大唐氣象的器物,那一定是唐三彩。那些飄逸的三彩駿馬,豐滿的仕女俑和充滿異域風情的三彩駝隊,無一不映射著一個盛世的榮光。唐三彩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制作時先在胎體上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然后有意識地施以各種色釉,或者使用類似“蠟染”的所謂“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繽紛的器物。盛唐時期制作的唐三彩,其斑斕的色彩,豐富的造型,精湛的工藝,無不令人贊嘆。在今天的洛陽,有一個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制作出的三彩陶卻足可媲美唐代。這種彩陶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外國人的大量收購讓它們一時“洛陽紙貴”,從那個時候起,南石山村人就開始了仿制唐三彩的歷史。那么南石山村的村民是如何將這種消失已久的彩陶制作方法尋找回來的呢?答案或許簡單,但也最接近真實,那就是幾代人成千上萬次的試驗。制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種叫作“高嶺土”的優(yōu)質黏土。這種黏土經過長時間的淘練和陳腐之后,質地變得極為細膩,像橡皮泥一樣可塑性極強,又不易變形。同時又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結的部分渾為一體,晾干后不易開裂。有了優(yōu)質的原料以后,就是塑形了。圖為非遺傳承人高水旺先生正在雕塑一匹半人高的駿馬。

對于較小的器件則可以采取模制成型的方法。通常分為兩到三個模具,各部分分別成形后再將它們合在一起。接著還要修邊,將模具貼合處產生的多余邊角剔去,并貼上裝飾用的花紋或其他小附件。坯胎成型晾干后,就進入不帶釉的第一次燒造,稱為“素燒”。高水旺搭的窯形狀像一個饅頭,當?shù)胤Q為“饅頭窯”。經過1100℃左右的高溫燒造,坯胎在冷卻后呈現(xiàn)出溫潤的乳白色,像一塊潔白的畫布在等待著涂抹。接著,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澤的最關鍵一步——施釉。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屬氧化物調制而成。掛上釉色以后,便進入第二次燒造,稱“釉燒”。在900℃的高溫中,這些釉料的顏色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黃、綠、褐等顏色釉被表現(xiàn)得絢麗多姿,它們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顏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誕生的那個時代那樣自由而奔放。在最后的燒造過程中,窯爐內會發(fā)出“噼嚦噼嚦噼嚦”清脆的響聲,這是釉片的開裂。這一過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