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9∕T 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5329∕T 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5329∕T 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5329∕T 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5329∕T 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CCSB05

5329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標準

DB5329/T61—2022

代替DB5329/T61-2019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

2022-04-24發(fā)布2022-05-23實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5329/T6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329/T61—2019,與DB5329/T61—2019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洱海流域的定義;

——修改了生態(tài)種植的定義;

——修改了肥水管理中施肥原則和施肥量,增加了肥料種類;

——修改了病蟲害防治中防治原則和化學防治部分。

本文件由大理州農業(yè)科學推廣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州農業(yè)農村局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大理州農業(yè)科學推廣研究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大理州種子管理站、南澗縣園藝工

作站、巍山縣園藝工作站、祥云縣園藝工作站、洱源縣園藝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殷純金、何青、張宏華、李樹鋒、謝鳳琦、婁作藝、黃恩海、朱炫、王友池、

茶世秋、楊艷芳、李學軍、劉志彤、李洪坤、李桂靈、金竹鈴、魯娜。

I

DB5329/T61—2022

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洱海流域果梅生態(tài)種植的產地環(huán)境條件、栽培管理技術、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

收和建立生產檔案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大理州洱海流域果梅的種植。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

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農藥經營管理使用辦法》(修訂)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洱海流域

大理市所轄的大理、銀橋、灣橋、喜洲、上關、雙廊、挖色、海東、鳳儀9個鄉(xiāng)鎮(zhèn)和下關、太和、

滿江3個街道,洱源縣所轄的鄧川、右所、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6個鄉(xiāng)鎮(zhèn)。流域總面積2565km2。

3.2生態(tài)種植

通過選用良種,行間生草,合理密植,施用有機肥,突出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綠色防

控技術,控制化學投入品使用,達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一種種植模式。

4產地環(huán)境條件

果梅生產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空氣質量、農田灌溉水質、土壤質量符合NY/T391的要求。

5栽培管理技術

5.1立地條件

選擇海拔1850m~2550m,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灌溉條件好的地塊。

1

DB5329/T61—2022

5.2品種選擇

選用鹽梅、苦梅等地方良種或照水梅等優(yōu)質品種。

5.3定植

5.3.1定植密度

土壤條件好的平地或緩坡采用4m×4m的株行距,每667m2定植42株,坡地采用3m×4m的株

行距,每667m2定植55株。

5.3.2定植塘

按設定株行距拉線定點,橫直成行。定植塘長、寬、深為80cm×80cm×80cm。挖塘時表土底土

分開放置,每塘施入農家肥25kg~30kg,土肥混勻后回填,回填土高出地面20cm~30cm,并做好圓

形樹盤。

5.3.3定植時間

適宜春季、秋季定植。

5.3.4定植方法

在定植塘中心確定種植位置,挖深30cm,寬40cm的定植塘。解開苗木包扎物,將苗木直立放入定

植塘內,使根系分布均勻,土壤培于根系,覆蓋后輕輕提苗,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充分接觸,邊填土邊

壓實,嫁接口露出地面,澆足定根水后覆膜。

5.4土壤管理

5.4.1擴塘改土

定植后第二年結合秋施基肥時進行擴塘改土,沿樹冠滴水線挖塘后回填施入有機肥,施肥量占全年

施用量的70%,并隨樹冠逐年擴大向外轉移。

5.4.2中耕

保持樹盤內土壤疏松無草。

5.4.3合理間作

定植后1~3年在行間間作蔬菜、矮桿豆科、綠肥等。

5.4.4生草栽培

選擇綠肥類草種或牧草,實行全園種草或行間帶狀種草。

5.5肥水管理

5.5.1施肥原則

2

DB5329/T61—2022

嚴格遵循NY/T394標準要求,肥料選擇和使用符合洱海流域生態(tài)種植可使用的肥料清單(附錄A)

的要求。

5.5.2肥料種類

選用附錄A中允許使用的腐熟農家肥、商品有機肥、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鉀型鉀肥。

5.5.3施肥量

基肥:結果樹每株施腐熟農家肥50kg;幼樹每株施腐熟農家肥20kg,于9月份施入。

壯果肥:株施有機肥15kg~20kg,于4月上旬施入。

5.5.4施肥方法

采用環(huán)狀溝施,沿樹冠滴水線挖寬20cm、深15cm的溝,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后覆土。

5.6灌水

根據(jù)物候期、生理需水情況結合施肥進行灌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澇。

6整形修剪

6.1整形

選擇自然開心形樹形,定植后主干剪留60cm左右,在剪口下30cm整形帶內選留第一級主枝,距第

一級主枝15cm~20cm處選留第二級主枝,在距第二級主枝15cm~20cm處選留第三級主枝,使三大主

枝向三個方向均勻分布。在各主枝上留2~3個強壯分枝作側枝,注意枝組相互交錯。

6.2修剪

6.2.1夏季修剪

主要有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撐拉枝、彎枝等。

6.2.2冬季修剪

采用短截、疏枝、長放、縮剪、開張角度等方法。果梅以中、短枝結果為主,冬剪時盡量少短截多

輕剪長放,以利于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結果。

6.2.3不同樹齡修剪方法

幼樹以培養(yǎng)主干枝、均衡樹勢為主。成齡樹維持主枝生長勢,注意副主枝的適當搭配。成齡樹易自

骨干枝下部隱芽抽生強枝,如枝組均衡健壯則需盡早疏除,如骨干枝衰老或缺失,則可選留適當強枝進

行更新。衰老樹以更新復壯為主,分年疏除部分側枝或主枝,促進隱芽萌發(fā),繼而培養(yǎng)新的枝組。

7病蟲害防治

7.1.1防治原則

3

DB5329/T61—2022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藥劑使用符

合NY/T393的要求,選用符合洱海流域生態(tài)種植可使用的農藥清單(見附錄B),并符合《大理白族自

治州洱海流域農藥經營使用管理辦法》。

7.2防治方法

7.2.1農業(yè)防治

增施腐熟有機肥,加強中耕管理,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性,做好清園工作。

7.2.2物理防治

利用殺蟲燈誘殺鱗翅目、鞘翅目等害蟲,每2hm2~3hm2設置1盞殺蟲燈;利用黃、藍板誘殺蚜蟲、

薊馬等害蟲,每667m2掛20~30塊黃、藍板。初冬選用石硫合劑涂白,防治天牛、介殼蟲等。

7.2.3生物防治

選用苦參堿、蛇床子素、大黃素甲醚、小檗堿、天然除蟲菊素、氨基寡糖素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7.2.4藥劑防治

化學藥劑的使用符合洱海流域生態(tài)種植可使用的農藥清單(見附錄B)的要求,同時符合《大理白

族自治州洱海流域農藥經營管理使用辦法》(修訂)的要求。

8采收

加工雕梅、蘇裹梅、燉梅、糖漬梅、青梅酒類要求七成硬熟,于6月上旬采收;加工梅胚、鹽水梅

等要求八成硬熟,于6月中旬采收;加工梅醬和作種用的要求果肉轉黃,綿軟并帶清香味,于7月中旬采

收;加工烏梅干的要求果實黃熟,自然脫落。

9建立生產檔案

記載產地環(huán)境條件、品種、栽培管理技術、定植、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和

采收等相關內容。

4

DB5329/T61—2022

A

A

附錄A

(規(guī)范性)

洱海流域生態(tài)種植可使用的肥料清單

肥料種類施用方法推薦施用量

基肥:結果樹每株施腐熟農家50kg;

農家肥,包括秸稈肥、綠肥、廄

幼樹每株施腐熟農家肥20kg。

肥、堆肥、漚肥、沼肥、餅肥等。腐熟農家肥、商品有機肥作基肥一次

施用,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提高肥效。壯果肥:株施有機肥15kg~20kg,

有機肥料

幼樹不施。

微生物肥料

結果樹謝花后每667m2施用2kg~3

鉀肥(硫酸鉀型)作追肥施用kg,轉色期每667m2施用2kg~3kg,

幼樹不施。

5

DB5329/T61—2022

B

B

附錄B

(規(guī)范性)

洱海流域生態(tài)種植可使用的農藥清單

類別物質名稱備注

楝素(苦棟、印楝等提取物,如楝素等)殺蟲

天然除蟲菊素(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殺蟲

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苦參等提取物)殺蟲

蛇床子素(蛇床子提取物)殺蟲、殺菌

小檗堿(黃連、黃柏等提取物)殺菌

大黃素甲醚(大黃、虎杖等提取物)殺菌

乙蒜素(大蒜提取物)殺菌

苦皮藤素(苦皮藤提取物)殺蟲

藜蘆堿(百合科藜蘆屬和噴嚏草屬植物提取物)殺蟲

桉油精(桉樹葉提取物)殺蟲

I.植物和動植物油(如薄荷油、松樹油、香菜油、八角茴香油等)殺蟲、殺螨、殺真菌、抑制發(fā)芽

物來源寡聚糖(甲殼素)殺菌、植物生長調節(jié)

天然誘集和殺線蟲劑(如萬壽菊、孔雀草、芥子油等)殺線蟲

具有誘殺作用的植物(如香根草等)殺蟲

植物醋(如食醋、木醋、竹醋等)殺菌

菇類蛋白多糖(菇類提取物)殺菌

水解蛋□質引誘

蜂蠟保護嫁接和修剪傷口

明膠殺蟲

具有驅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大蒜、薄荷、辣椒、花椒、薰衣

驅避

草、柴胡、艾草、辣根等的提取物)

害蟲天敵(如寄生蜂、瓢蟲、草蛉、捕食螨等)控制蟲害

真菌及真菌提取物(白僵菌、輪枝菌、木霉菌、耳霉菌、淡紫

殺蟲、殺菌、殺線蟲

擬青霉、金龜子綠僵菌、寡雄腐霉菌等)

細菌及細菌提取物(芽抱桿菌類、熒光假單胞桿菌、短穩(wěn)桿菌

殺蟲、殺菌

等)

II.微生物病毒及病毒提取物(核型多角體病毒、質型多角體病毒、顆粒

殺蟲

來源體病毒等)

多殺霉素、乙基多殺菌素殺蟲

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岡霉素、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寧南霉

殺菌

素、申嗪霉索、中生菌素

S-誘抗素植物生長調節(jié)

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香菇多糖殺菌、植物誘抗

III.生物化幾丁聚糖殺菌、植物誘抗、植物生長調節(jié)

學產物

芐氨基嘌呤、超敏蛋白、赤霉酸、烯腺嘌呤、羥烯腺嘌呤、三

植物生長調節(jié)

十烷醇、乙烯利、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蕓薹素內酯

IV.礦物來石硫合劑殺菌、殺蟲、殺螨

6

DB5329/T61—2022

源殺菌,每年銅使用量不能超過

銅鹽(如波爾多液、氫氧化銅等)

6kg/hm

氫氧化鈣(石灰水)殺菌、殺蟲

硫磺殺菌、殺螨、驅避

高錳酸鉀殺菌,僅用于果樹和種子處理

碳酸氫鉀殺菌

礦物油殺蟲、殺螨、殺菌

氯化鈣用于治療缺鈣帶來的抗性減弱

硅藻土殺蟲

黏土(如斑脫土、珍珠巖、蛭石、沸石等)殺蟲

硅酸鹽(硅酸鈉、石英)驅避

硫酸鐵(3價鐵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