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第四章炔烴47課件_第1頁
有機化學第四章炔烴47課件_第2頁
有機化學第四章炔烴47課件_第3頁
有機化學第四章炔烴47課件_第4頁
有機化學第四章炔烴47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炔烴有機化學

主要內(nèi)容一、炔烴的異構(gòu)和命名二、炔烴的結(jié)構(gòu)三、炔烴的物理性質(zhì)四、炔烴的化學性質(zhì)五、炔烴的來源六、重要的炔烴1炔烴的異構(gòu)和命名§4.1炔烴的異構(gòu)和命名含有C≡C叁鍵的不飽和烴叫炔烴,其通式是CnH2n-2。一、炔烴的異構(gòu)存在位置異構(gòu)和碳鏈異構(gòu)。CH3CH2CHCCH1-戊炔CH3C

CCH2CH32-戊炔3-甲基-1-丁炔官能團為:-C

C-由于叁鍵碳上只可能連有一個取代基,因此炔烴不存在順反異構(gòu)現(xiàn)象.的構(gòu)造異構(gòu)體:CH3CH2CH2CCHCH3CHCCH

1-戊炔

CH3CH3CH2C

CCH32-戊炔戊炔由于在碳鏈分支的地方不可能有叁鍵的存在,所以炔烴的異構(gòu)體比同碳原子數(shù)的烯烴要少.戊烯的五個構(gòu)造異構(gòu)體(1)CH3-CH2-CH2-CH=CH2(2)CH3-CH2-CH=CH-CH3(3)CH2=C-CH2-CH3

CH3(4)CH3-C=CH-CH3

CH3(5)CH3-CH-CH=CH2

CH3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二、炔烴的命名2、編號從距離三鍵最近的一端開始,若三鍵的位號在正中間,則從靠近取代基的一端開始編號;1、要選擇含有C≡C的最長碳鏈為主鏈,稱為“某炔”;CH3CH=CHCCH3-戊烯-1-炔(不叫2-戊烯-4-炔)3、同時含有雙鍵和叁鍵時,應選取同時含有雙鍵和三鍵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編號從最先遇到雙鍵或三鍵的一端開始,使雙鍵和叁鍵的位次和最小,書寫時先烯后炔;先寫時烯后炔CH3CH≡CCH=CH23-甲基-1-丁炔1-戊烯-3-炔4、若雙鍵、三鍵處于相同的位次時,優(yōu)先給雙鍵以最低編號。CH

CCH2CH=CH21-戊烯-4-炔HCC-CH3CC-HCCCH2-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三、幾種重要的炔基2炔烴的結(jié)構(gòu)§4.2炔烴的結(jié)構(gòu)儀器測得:乙炔中,四個原子共直線一、SP雜化烷烴碳:sp3雜化烯烴碳:sp2雜化炔烴碳:sp雜化sp雜化軌道的形狀二、乙炔分子的形成在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是sp雜化:由炔烴叁鍵一個碳原子上的兩個sp雜化軌道所組成的

鍵則是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鍵.在乙炔中,每個碳原子各形成了兩個具有圓柱形軸對稱的

鍵.它們是Csp-Csp和Csp-Hs.(1)乙炔分子中的

鍵乙炔的每個碳原子還各有兩個相互垂直的未參加雜化的p軌道,不同碳原子的p軌道又是相互平行的.一個碳原子的兩個p軌道和另一個碳原子對應的兩個p軌道,在側(cè)面交蓋形成兩個碳碳

鍵.(2)乙炔的

鍵兩個成鍵

軌道組合成了對稱分布于碳碳

鍵鍵軸周圍的,類似圓筒形狀的

電子云.(3)乙炔分子的圓筒形

電子云碳碳叁鍵是由一個

鍵和兩個鍵組成.鍵能—乙炔的碳碳叁鍵的鍵能是:837kJ/mol;乙烯的碳碳雙鍵鍵能是:611kJ/mol;

乙烷的碳碳單鍵鍵能是:347kJ/mol.C-H鍵長—和p軌道比較,s軌道上的電子云更接近原子核.一個雜化軌道的s成分越多,則在此雜化軌道上的電子也越接近原子核.由sp雜化軌道參加組成

共價鍵,所以乙炔的C-H鍵的鍵長(0.106nm)比乙烯(0.108nm)和乙烷(0.110nm)的C-H鍵的鍵長要短.碳碳叁鍵的鍵長—最短(0.120nm),這是除了有兩個

鍵,還由于sp雜化軌道參與碳碳

鍵的組成.(4)總結(jié)雜化方式:SP3SP2SP鍵角:109o28’~120o180o碳碳鍵長153.4pm133.7pm120.7pm

(Csp3-Csp3)(Csp2-Csp2)(Csp-Csp)C-H:110.2pm108.6pm105.9pm

(Csp3-Hs)(Csp2-Hs)(Csp-Hs)

軌道形狀:狹長逐漸變成寬圓碳的電負性:隨S成份的增大,逐漸增大。

三、雜化軌道小結(jié)3炔烴的物理性質(zhì)§4.3炔烴的物理性質(zhì)簡單炔烴的沸點、熔點以及密度比碳原子數(shù)相同的烷烴和烯烴高一些。炔烴分子極性比烯烴稍強(分子間作用力強)。炔烴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中。4炔烴的化學性質(zhì)富含電子、弱的π鍵親電加成加氫還原被氧化聚合具有酸性被親核-加成§4.4炔烴的化學性質(zhì)一、炔烴的加成反應1、催化加氫常用Cat:Pd、Pt、Ni等;在H2過量的情況下,不易停止在烯烴階段.Lindlar催化劑—附在碳酸鈣(或BaSO4)上的鈀并用醋酸鉛和喹啉處理.鉛鹽起降低鈀的催化活性,使烯烴不再加氫.

C2H5C2H5

C2H5-C

C-C2H5+H2

C=C

H

H

(順-2-丁烯)Lindlar催化劑Pd-BaSO4林德拉(Lindlar)催化反應生成順式烯烴.②炔烴比烯烴更容易進行催化氫化:CH

CH+H2

CH2=CH2

175kJ·mol

1CH2=CH2+H2

CH3CH3

137kJ·mol

1乙炔和乙烯的氫化熱由于乙炔比乙烯容易發(fā)生加氫反應,工業(yè)上可利用此性質(zhì)控制H2用量,使乙烯中的微量乙炔加氫轉(zhuǎn)化為乙烯.2、

親電加成反應反應分步進行區(qū)域選擇性:馬氏規(guī)則(生成更穩(wěn)定的中間體)可以發(fā)生哪個反應快?烯烴!為什么?電負性:Csp>Csp2反應有時需要催化劑(1)與鹵素加成可鑒別碳碳三鍵的存在鹵素活性順序:氟>氯>溴>碘H3CCCHBr2/CCl4H3CCCHBrBrH3CBrCCHBrBr2/CCl4BrBr電負性大,電子控制較牢。雙鍵與三鍵共存(2)與鹵化氫加成炔烴與HX加成比烯烴困難;加成難易程度:HI>HBr>HCl;由于鹵素的吸電子作用,反應能控制在一元階段。穩(wěn)定性差加成符合馬氏規(guī)則;**和烯烴情況相似,在光或過氧化物存在下,炔烴和HBr的加成也是自由基加成反應,得到是反馬爾科夫尼科夫規(guī)律的產(chǎn)物.

與HBr加成,存在過氧化物效應。(3)與水加成Hg2+催化,酸性條件;符合馬氏規(guī)則;互變異構(gòu):分子中因某一原子的位置轉(zhuǎn)移而產(chǎn)生的官能團異構(gòu)體。記住反應條件烯醇式酮式酮-烯醇互變異構(gòu)現(xiàn)象.互變異構(gòu)現(xiàn)象,互變異構(gòu)體.酮-烯醇互變異構(gòu)現(xiàn)象.

H

-C=C-OH-C-C=O

乙炔乙醛,末端炔烴甲基酮,

非末端炔烴兩種酮的混合物。1、炔化物的生成---炔烴的制備生成更弱的酸用途:作為親核試劑二、末端炔烴的反應定義:親核試劑進攻炔烴的不飽和鍵而引起的加成反應。常用的親核試劑有:-OH,-SH,-NH2,=NH,-CONH2,-COOH/堿

CN-親核加成具有酸性被親核-加成反應對象:乙炔及端炔(1)與醇加成加成方向:進攻位阻較小的碳(2)與醋酸加成CH

CH+CH3COOHCH3COOCH=CH2

醋酸鋅-活性炭170-230℃白色沉淀紅色沉淀干燥時,受熱及撞擊易發(fā)生爆炸,生成金屬和碳鑒定2、生成炔化銀和炔化亞銅的反應--炔烴的定性檢驗鑒別:1-丁炔和2-丁炔

丁烷、1-丁烯、1-丁炔KMnO4H2O(1)

RC

CHRCOOH+CO2+H2O

RC

CR`RCOOH+R`COOH利用炔烴的氧化反應,檢驗叁鍵的存在及位置這些反應產(chǎn)率較低,不宜制備羧酸或二酮.KMnO4H+三、炔烴的氧化只生成幾個分子的聚合物CH

CH+CH

CHCH2=CH-C

CH

乙烯基乙炔

CH2=CH-C

CHCH2=CH-C

C-CH=CH2

二乙烯基乙炔3CH

CH

4CH

CH

CuCl+NH4ClH2O+CH

CH催化劑Ni(CN)2,(C6H6)3P醚苯Ni(CN)2醚環(huán)辛四烯四、炔烴的聚合乙炔的二聚物和HCl加成

CH2=CH-C

CH+HClCH2=C-CH=CH2

Cl

Cu2Cl2+NH4Cl2-氯-1,3-丁烯氯丁橡膠單體齊格勒-納塔催化劑(TiCl4-Al(C2H5)3)n

CH

CH-[-CH2=CH2-]-n多聚5重要的炔烴§4.5重要的炔烴—乙炔純凈的炔烴:沒有顏色、沒有臭味、比空氣稍輕、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的氣體。焦炭和石灰在高溫電爐中反應

3C+CaOCaC2

+COCaC2+H2O

CH

CH+Ca(OH)2甲烷的部分氧化法

2CH4

CH

CH+3H2

2500℃1500℃0.01~0.1s(1)碳化鈣法生產(chǎn)乙炔(2)由天然氣或石油生產(chǎn)乙炔1、乙炔的工業(yè)制法(1)利用炔鈉和伯鹵代烷制備(2)由鄰二代烷或偕二代烷脫鹵化氫1、乙炔的實驗室制法

CH3CH-CH2CH3CH

CH+2HBr

BrBr

CH3CH2-CHCl2CH3CH

CH+2HCl

KOH,乙醇+NaXKOH,乙醇(A)乙炔不穩(wěn)定,易分解:

CH

CH2C+H2=-227kJ/mol(B)乙炔的爆炸極限: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