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古詩(帶拼音)_第1頁
小學生古詩(帶拼音)_第2頁
小學生古詩(帶拼音)_第3頁
小學生古詩(帶拼音)_第4頁
小學生古詩(帶拼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生古詩(帶拼音)目錄詠鵝-駱賓王江南-漢樂府畫-王維古朗月行(節(jié)選)-李白風-李嶠春曉-孟浩然贈汪倫-李白靜夜思-李白尋隱者不遇-賈島池上-白居易小池-楊萬里畫雞-唐寅梅花-王安石小兒垂釣-胡令能登鸛雀樓-王之渙望廬山瀑布-李白江雪-柳宗元夜宿山寺-李白敕勒歌-北朝民歌村居-高鼎詠柳-賀知章賦得古原草送別(節(jié)選)-白居易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絕句-杜甫憫農(nóng)(其二)-李紳詠鵝-駱賓王ééé鵝,鵝,鵝,qūxiàngxiàngtiāngē曲項向天歌。báimáofúlǜshuǐ白毛浮綠水,hóngzhǎngbōqīngbō紅掌撥清波。解析:相傳這是駱賓王七歲時寫下的作品,被譽為“神童詩”的經(jīng)典之作。在古代,七歲孩童能作詩已屬罕見,而這首詩的絕妙之處,在于用最童真的視角勾勒出鮮活畫面。“鵝,鵝,鵝”以連續(xù)疊詞開篇,恰似孩童初見白鵝時驚喜的呼喊;“曲項向天歌”中,一個“曲”字精準描繪出鵝脖頸彎曲的優(yōu)雅弧度,它們仿佛歌唱家般引吭高歌?!鞍酌【G水,紅掌撥清波”更是色彩美學的典范,潔白羽毛、碧綠湖水、艷紅腳掌、清澈水波,四種色彩相互映襯,宛如一幅靈動的水墨畫。想象一下,夏日池塘邊,微風輕拂,一群大白鵝引頸歡叫,悠然戲水,這充滿童趣的場景,被小小駱賓王用短短18字定格千年。江南-漢樂府jiāngnánkěcǎilián江南可采蓮,liányèhétiántián蓮葉何田田,yúxìliányèjiān魚戲蓮葉間。yúxìliányèdōng魚戲蓮葉東,yúxìliányèxī魚戲蓮葉西,yúxìliányènán魚戲蓮葉南,yúxìliányèběi魚戲蓮葉北。解析:這是一首流傳千年的江南民歌,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樂府時期,江南水鄉(xiāng)的人們在采蓮勞作時,常以歌唱緩解疲勞、傳遞歡樂。“蓮葉何田田”中,“田田”二字生動描繪出蓮葉層層疊疊、繁茂旺盛的景象,仿佛能看到微風拂過,滿池蓮葉泛起綠色波浪。而“魚戲蓮葉間”及后續(xù)東西南北的反復吟唱,采用了民歌中常見的復沓手法,就像一首歡快的循環(huán)兒歌。想象采蓮姑娘們劃著小船,穿梭在蓮葉間,一邊采摘蓮蓬,一邊唱著歌謠,水中魚兒也跟著歌聲,在蓮葉縫隙里歡快地游來游去,這是多么和諧美好的勞動畫面,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韻味。畫-王維yuǎnkànshānyǒusè遠看山有色,jìntīngshuǐwúshēng近聽水無聲。chūnqùhuāháizài春去花還在,rénláiniǎobùjīng人來鳥不驚。解析:王維不僅是詩人,更是一位畫家,他的詩常常充滿畫面感,這首《畫》堪稱“詩中有畫”的典范。從結構上看,詩歌巧妙地運用“遠—近”“春去—人來”的空間與時間對比,暗藏解謎線索。“遠看山有色”,描繪出畫中山巒色彩鮮明,或青或綠,層次豐富;“近聽水無聲”,則點明畫中流水雖逼真,卻不會發(fā)出潺潺聲響。“春去花還在”,即便現(xiàn)實中春天已過,百花凋零,畫中的花朵依舊嬌艷綻放;“人來鳥不驚”,無論人們如何靠近,畫里的鳥兒都靜靜地停在枝頭,不會受驚飛走。王維通過對畫中景物特性的精準描述,讓讀者仿佛真的在欣賞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同時也引發(fā)我們對藝術與現(xiàn)實關系的思考:畫中的美好為何能永恒不變?古朗月行(節(jié)選)-李白xiǎoshíbùshíyuè小時不識月,hūzuòbáiyùpán呼作白玉盤。yòuyíyáotáijìng又疑瑤臺鏡,fēizàiqīngyúnduān飛在青云端。解析:李白被譽為“詩仙”,他的想象力天馬行空,這首詩便是其童真童趣與浪漫想象的完美結合。在古代神話中,“瑤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瑤臺鏡”則是仙人梳妝用的鏡子。兒時的李白,望著夜空中那輪皎潔明月,圓圓的形狀、潔白的光澤,讓他脫口而出“白玉盤”;再仔細端詳,又覺得那月亮好像是從瑤臺掉落,飄到云端的鏡子。這種充滿童趣的比喻,不僅展現(xiàn)了兒童對世界的好奇與天真,更體現(xiàn)出李白與生俱來的浪漫氣質。即便成年后的他游歷四海、詩名遠揚,內心深處依然保留著這份對世界的純真想象,也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通過詩句感受到他眼中月亮的奇幻之美。風-李嶠jiěluòsānqiūyè解落三秋葉,néngkāièryuèhuā能開二月花。guòjiāngqiānchǐlàng過江千尺浪,rùzhúwàngānxié入竹萬竿斜。解析:李嶠以“風”為題,卻通篇未提“風”字,這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寫法,堪稱詠物詩的經(jīng)典。詩中選取了四個極具代表性的場景,展現(xiàn)風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環(huán)境中的力量與形態(tài)?!敖饴淙锶~”,秋風蕭瑟,吹得樹葉紛紛飄落,為大地鋪上金黃地毯;“能開二月花”,春風和煦,拂過枝頭,催開百花,帶來滿園春色?!斑^江千尺浪”,狂風呼嘯著掠過江面,掀起千尺巨浪,波濤洶涌,氣勢磅礴;“入竹萬竿斜”,風鉆進竹林,吹得千萬根竹子東倒西歪,沙沙作響。從輕柔的春風到強勁的秋風、狂風,李嶠用簡潔的文字,讓我們感受到風的多變與神奇,仿佛風就縈繞在我們身邊,時而溫柔,時而狂暴。春曉-孟浩然chūnmiánbùjuéxiǎo春眠不覺曉,chùchùwéntíniǎo處處聞啼鳥。yèláifēngyǔshēng夜來風雨聲,huāluòzhīduōshǎo花落知多少。解析:孟浩然一生熱愛山水田園,這首《春曉》便是他描繪春日生活的代表作。詩的開篇“春眠不覺曉”,生動地描繪出春天溫暖舒適,讓人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疤幪幝勌澍B”,醒來后,耳邊傳來四面八方鳥兒歡快的啼鳴聲,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鳥兒的歌聲喚醒,充滿生機。然而,詩人思緒一轉,想起“夜來風雨聲”,昨夜風雨交加,那呼嘯的風聲、滴答的雨聲,在寂靜的夜晚格外清晰。于是,他不禁擔憂“花落知多少”,那些盛開的花朵,在風雨的摧殘下,不知掉落了多少。短短四句,從春睡醒來的愉悅,到對風雨落花的惋惜,情感細膩而自然,既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好,也流露出對時光易逝、美好短暫的淡淡感慨,引發(fā)讀者共鳴。贈汪倫-李白lǐbáichéngzhōujiāngyùxíng李白乘舟將欲行,hūwénànshàngtàgēshēng忽聞岸上踏歌聲。táohuātánshuǐshēnqiānchǐ桃花潭水深千尺,bùjíwānglúnsòngwǒqíng不及汪倫送我情。解析:這首詩背后藏著一段真摯動人的友情故事。據(jù)說汪倫是李白的粉絲,他聽聞李白喜愛美景與美酒,便寫信邀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仔廊磺巴?,卻發(fā)現(xiàn)“十里桃花”是桃花潭,“萬家酒店”是店主姓萬。但汪倫的熱情款待讓李白十分感動,兩人結下深厚情誼。當李白乘船離開時,汪倫踏著節(jié)拍,唱著山歌前來送行。李白深受觸動,寫下此詩?!疤一ㄌ端钋С摺?,以夸張手法極言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倫送我情”,卻筆鋒一轉,說再深的潭水也比不上汪倫對自己的情誼。這種對比,將無形的友情化作具體可感的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真摯深厚、超越一切的情感,也讓這段友情故事隨著詩歌流傳千古。靜夜思-李白chuángqiánmíngyuèguāng床前明月光,yíshìdìshàngshuāng疑是地上霜。jǔtóuwàngmíngyuè舉頭望明月,dītóusīgùxiāng低頭思故鄉(xiāng)。解析:李白一生漂泊四方,思鄉(xiāng)之情常常在他的詩中流淌,這首《靜夜思》便是最經(jīng)典的思鄉(xiāng)之作。在一個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躺在床上,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前。朦朧中,他恍惚以為地上結了一層白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精準地表現(xiàn)出詩人剛從睡夢中醒來,意識還未完全清醒時的恍惚狀態(tài)。當他抬起頭,看到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思鄉(xiāng)之情瞬間涌上心頭。月亮在古代文化中,常常是思鄉(xiāng)的象征,無論身在何處,人們看到的都是同一輪明月,于是詩人低下頭,陷入了對故鄉(xiāng)、對親人深深的思念之中。短短20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用最平實的語言,道盡了游子心中濃濃的鄉(xiāng)愁,成為千古絕唱。尋隱者不遇-賈島sōngxiàwèntóngzǐ松下問童子,yánshīcǎiyàoqù言師采藥去。zhǐzàicǐshānzhōng只在此山中,yúnshēnbùzhīchù云深不知處。解析:賈島以“苦吟詩人”著稱,他作詩講究煉字煉句,這首詩雖語言簡潔,卻韻味無窮。詩中采用問答形式,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尋訪故事?!八上聠柾印?,詩人在蒼松翠柏之下,向隱者的小徒弟打聽師父去向;“言師采藥去”,童子的回答簡潔明了。然而,當詩人想進一步了解時,童子只說“只在此山中”,師父就在這座山里;但“云深不知處”,山中云霧繚繞,根本不知道具體在什么地方。短短四句,通過詩人與童子的對話,以及對山中云霧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神秘的氛圍,讓人不禁對這位隱者的生活充滿好奇。同時,也體現(xiàn)出隱者遠離塵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向往與追尋。池上-白居易xiǎowáchēngxiǎotǐng小娃撐小艇,tōucǎibáiliánhuí偷采白蓮回。bùjiěcángzōngjì不解藏蹤跡,fúpíngyídàokāi浮萍一道開。解析:白居易的詩歌以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著稱,這首《池上》就像一幅生動的兒童生活畫卷。詩中的“小娃”,是一個天真無邪、調皮可愛的孩子形象。他偷偷地撐著小船,跑到池塘深處去采摘白蓮,“偷采白蓮回”中的“偷”字,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偷竊,而是表現(xiàn)出孩子那種未經(jīng)大人允許,擅自行動的淘氣勁兒。采完白蓮后,小娃卻“不解藏蹤跡”,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行為痕跡,小船劃過時,水面上的浮萍被分開,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水路。這一細節(jié)描寫十分傳神,將孩子的單純幼稚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仿佛能看到小娃坐在小船上,抱著白蓮,一臉得意又略帶慌張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也喚起了我們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小池-楊萬里quányǎnwúshēngxīxìliú泉眼無聲惜細流,shùyīnzhàoshuǐàiqíngróu樹陰照水愛晴柔。xiǎohécáilùjiānjiānjiǎo小荷才露尖尖角,zǎoyǒuqīngtínglìshàngtóu早有蜻蜓立上頭。解析:楊萬里是南宋著名的“誠齋體”詩人,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細微而美好的瞬間,這首《小池》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詩的前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泉眼和樹陰以人的情感。泉眼仿佛珍惜每一滴水流,無聲地緩緩流淌;樹陰倒映在水面,好像喜愛這晴天柔和的風光。后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更是千古名句,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與情趣的初夏畫面。鮮嫩的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小尖角,一只蜻蜓就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它,早早地飛過來停在上面?!安怕丁迸c“早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