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附參考答案詳解AB卷_第1頁
2024年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附參考答案詳解AB卷_第2頁
2024年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附參考答案詳解AB卷_第3頁
2024年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附參考答案詳解AB卷_第4頁
2024年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附參考答案詳解A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考前沖刺練習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80分)一、單選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1、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①桂花雨還在下。人生匆匆,能趕上這場淅淅瀝瀝的桂花雨,真是一大福分。此刻,桂花雨淋濕了我的全身,也_____了我的心靈。從今往后,在我的心里,總會下著這場瀟瀟桂花雨,總立著這座芬芳的山,總住著一位_____的花神。

②“冰桶挑戰(zhàn)”越來越熱鬧,參與者不乏知名人士。_____有一些人看到了娛樂、作秀和營銷的機會,讓慈善義舉變成娛樂狂歡,一些網(wǎng)絡媒體也在_____,紛紛玩“標題黨”拼“底線”,惡趣橫生。A.洗濯神采奕奕因而興風作浪B.洗禮風姿綽約因而推波助瀾C.洗禮神采奕奕然而興風作浪D.洗濯風姿綽約然而推波助瀾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詞語的運用。“洗濯”側(cè)重清洗,“洗禮”側(cè)重精神上的熏陶。文中說心靈,用“洗濯”更恰當?!帮L姿綽約”形容女子姿態(tài)柔美,“神采奕奕”側(cè)重精神好。形容花神用“風姿綽約”合適?!叭欢北磙D(zhuǎn)折,符合文意?!巴撇ㄖ鸀憽睆娬{(diào)推動不好的發(fā)展,比“興風作浪”更貼合網(wǎng)絡媒體的行為。綜合來看,答案選D。2、選出下列語句中與例句加()字活用現(xiàn)象相同的一項()

茍(全)性命于亂世A.吾從而(師)之B.圣人之所以為(圣)C.是故(圣)益圣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詞類活用現(xiàn)象。例句中“全”是形容詞用作動詞,保全的意思。選項D中“利”是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A項“師”是意動用法,以……為師;B項“圣”是形容詞用作名詞,圣人;C項兩個“圣”都是形容詞,圣明。綜合來看,D項與例句的活用現(xiàn)象相同。3、下列對文中()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數(shù)以策于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A.(韓信)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么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B.(韓信)使用計謀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么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C.(韓信)使用計謀向項羽獻策,來拜見項羽,但項羽沒有接見。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么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D.(韓信)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從楚軍逃跑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么名聲,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理解。原文中“數(shù)以策于項羽”應理解為“屢次向項羽獻策”,而非“使用計謀”?!巴龀w漢”是“脫離楚軍歸順漢王”,不是“從楚軍逃跑”。A選項的翻譯準確反映了原文意思,符合上下文語境和語法規(guī)則。4、下列各句中,加【】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ǎ?。A.汶川縣某領(lǐng)導在災后重建工作總結(jié)會上,【如數(shù)家珍】般介紹了當?shù)剡B年發(fā)生的較大地震災害的情況。B.那位著名學者去年在北京大學所作的關(guān)于人與自然相互關(guān)系的演講,觀點鮮明,切中時弊,真可謂【不刊之論】啊!C.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婚喪嫁娶,對普通人家來說都不是小事,對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響】了。D.滾滾長江水,滔滔黃河浪,翻卷起中國歷史上多少為爭奪權(quán)力而相互殺戮、【茹毛飲血】的殘酷故事。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成語含義及用法的理解。“不刊之論”指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形容言論精準得當,符合語境。A項“如數(shù)家珍”通常用于好的事物,介紹地震災害不恰當。C項“不同凡響”多形容事物出色,用于婚喪嫁娶不恰當。D項“茹毛飲血”指原始人不會用火,此處用錯對象。所以答案選B。5、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是鳥也,海運則將徒于南冥B.復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之為舟C.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D.定乎內(nèi)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漢字字形的掌握。A選項“徒”應為“徙”;B選項“復”應為“覆”;D選項“辨”應為“辯”。C選項沒有錯別字。在學習中要注重積累常見易錯字,仔細辨別字形差異,才能準確判斷對錯。6、五四運動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與以往的愛國主義相比較,具有歷史進步性和鮮明時代性。這種愛國主義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不是_________,而是與民主和科學精神緊密聯(lián)系,追求發(fā)展進步;不是_______,而是付諸行動,以“直接行動”投入反帝運動。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拾人牙慧夸夸其談B.固步自封紙上談兵C.刻舟求劍作壁上觀D.邯鄲學步閉門造車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成語的運用。第一個空,以往的愛國主義不是故步自封,即不是不求進步,而五四運動與民主和科學精神緊密聯(lián)系追求進步。第二個空,不是紙上談兵,即不是只空談不行動,五四運動是付諸行動投入反帝運動。綜合來看,B選項最符合語境。7、下列各句詩所描寫的場景最適合采用水墨畫來表現(xiàn)的是()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詩句所描繪場景特點的理解。水墨畫注重用簡潔的筆墨表現(xiàn)意境?!肮轮鬯蝮椅?,獨釣寒江雪”畫面簡潔,意境清冷,以少勝多,最能體現(xiàn)水墨畫的特點。其他選項場景色彩豐富、元素眾多,不太適合水墨畫簡潔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答案選C。8、下列詞語中【】的字,讀音全部相同的一項是()A.【強】迫/倔【強】,【稱】心/對【稱】B.【殉】情/【徇】私,【處】所/懲【處】C.【創(chuàng)】作/【創(chuàng)】傷,【?!繕樱灸!糠翫.【奔】跑/【奔】波,復【辟】/【辟】邪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字音的辨別。A項中“強迫”的“強”讀“qiǎng”,“倔強”的“強”讀“jiàng”;B項“殉情”“徇私”的“殉”“徇”讀音不同;C項“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讀“chuàng”,“創(chuàng)傷”的“創(chuàng)”讀“chuāng”。D項中“奔跑”“奔波”的“奔”都讀“bēn”,“復辟”“辟邪”的“辟”都讀“bì”,讀音全部相同。9、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一般認為,該節(jié)與紀念屈原有關(guān)。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賽龍舟、插茱萸和菖蒲、斗百草、驅(qū)“五毒”等。B.科舉制是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明朝的科舉考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C.征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D.古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中,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gòu)成男子字的全稱。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文化常識。A選項中,端午節(jié)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等,但插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習俗,不是端午節(jié)的。B選項對科舉制的介紹準確。C選項關(guān)于征辟制度的表述無誤。D選項對兄弟行輩排行的說明正確。綜上所述,答案選A。10、對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A.是否多讀書,也是提高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修改:去掉“之一”)B.朱婷雖然在排球上有天分,在審美方面也有過人之處。(修改:將“雖然”改為“不但”)C.在上海汽車展上,國產(chǎn)汽車不斷層出不窮。(修改:刪掉“不斷”)D.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務”)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病句修改知識。A選項中,“是否多讀書”包含兩種情況,應去掉“是否”,而非去掉“之一”。B選項用“不但……也”更能體現(xiàn)遞進關(guān)系。C選項“不斷”和“層出不窮”語義重復,刪掉“不斷”正確。D選項句子成分殘缺,應在句尾加上“任務”。綜上所述,答案選A。11、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為什么呢?只帶一把雨傘?!毙∪A說。B.市一中的校長、主任、第三中學的校長、主任都來開會了。C.古代藝術(shù)品的陳列專館展出了青銅器、繪畫、陶瓷……等。D.“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趙七爺?shù)吐曊f道。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A選項小華說的話,問號應在引號內(nèi)。B選項“市一中的校長、主任”和“第三中學的校長、主任”是并列關(guān)系,應把第二個頓號改為逗號。C選項“等”與省略號不能同時使用。D選項標點使用無誤,符合語言表達習慣。12、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辛棄疾的詞的一大特點是多用典故。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用了五個典故(孫權(quán)、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這兩句詩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廬山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C.昨天的作業(yè)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學。只不過占全班的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質(zhì)量就更不用說了。D.她獨自一個人在林間小路上走著、想著、感動著,幾乎忘記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瀝瀝飄著的是雨還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臉上緩緩流淌的是水還是淚?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A選項中,括號內(nèi)的句號應去掉。C選項中,“十分之二、三”表示約數(shù),應去掉頓號。D選項中,雖有疑問詞,但不是疑問句,句末問號應改為句號。B選項中,詩句引用恰當,標點使用無誤。所以這道題選B。1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B.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C.青,取之于藍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文言句式的辨別。A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是定語后置句;C句“青,取之于藍”和D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是狀語后置句。B句“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是判斷句。所以B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14、李明同學說話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在下面的幾種情景講話時,他引用的古詩文恰當?shù)皿w的一項是()A.同學張華要到外地去上學,李明與他道別時說:“‘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張華,你一個人遠走他鄉(xiāng)要多多珍重啊!”B.同學劉洋作文時想找一句表現(xiàn)讀書樂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說道:“這還不容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嘛!”C.李明和同學一起去郊游,面對著滿目盛開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說道:“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太美了!”D.李明的同學馬通學習上得過且過,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長地說:“‘學而不思則罔’,你可不能總是淺嘗輒止?。 贝鸢?D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古詩文引用場景的恰當性。A選項詩句用于在外為官之人,不適合送別同學;B選項詩句說的是交往之人,并非讀書樂趣;C選項詩句形容雪像梨花,不是真的梨花;D選項“學而不思則罔”強調(diào)學習要思考,用來勸誡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同學很恰當。所以答案是D。15、舞獅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其中獅頭以劉備、關(guān)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戲曲臉譜來打造的是:()A.南獅B.北獅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對舞獅分類特點的了解。在我國民間藝術(shù)舞獅中,南獅的獅頭常以劉備、關(guān)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戲曲臉譜來打造。南獅注重神似,造型較為威猛。而北獅造型相對寫實,與題干描述不符。所以答案是A南獅。16、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2019新年伊始,在手機行業(yè)內(nèi)部,一場關(guān)于5G手機首發(fā)權(quán)的爭奪戰(zhàn)早已拉開圍幕。B.不同板本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陸續(xù)出爐,折射出人們對幸福城市的關(guān)切。C.屠呦呦研究員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彰顯著國家對人民健康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高度重視。D.中華老字號要在保留自身文化底韻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產(chǎn)品。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字形的辨別能力。A選項“圍幕”應為“帷幕”;B選項“板本”應為“版本”;D選項“底韻”應為“底蘊”。C選項沒有錯別字。在書寫和運用漢字時,要注意正確的字形,避免因字形相似或讀音相近而寫錯。17、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非不說子之道君取于吳B.君子義以為質(zhì)侃侃如也C.斯遠鄙倍矣忠告而善道之D.女奚不曰知者不失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通假字是古代漢語中的一種特殊用字現(xiàn)象。A選項中“說”通“悅”;C選項中“倍”通“背”;D選項中“女”通“汝”。B選項中沒有通假字,符合題目要求。18、與下面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自言其首為寺鬼所傷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C.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文言句式。例句“自言其首為寺鬼所傷”是被動句,“為……所”表被動。選項C“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也是被動句,“于”表被動。A項是狀語后置句;B項是定語后置句;D項是賓語前置句。所以答案選C。19、從文體性質(zhì)看,推薦信屬于____體裁A.說明文B.新聞C.書信D.廣告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推薦信文體性質(zhì)的了解。推薦信是向特定對象推薦某人或某事的一種應用文體,本質(zhì)上屬于書信的一種。說明文主要是對事物進行說明介紹,新聞側(cè)重于報道時事,廣告旨在宣傳推廣。而推薦信通過書信形式表達推薦意見,所以答案是C。20、只用了一種修辭方法的一項是()A.玫瑰用刺保衛(wèi)芬芳/蜜蜂用刺保衛(wèi)甜蜜B.烈日當空,樹葉兒被火熱的太陽曬成了小喇叭筒,仿佛劃根火柴,草木都會燃燒起來。C.數(shù)不盡的”總督”和”幫辦”把秦磚漢瓦黃金白銀一齊搬進船艙。D.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修辭手法的辨別。A選項使用了擬人;B選項既有夸張又有比喻;C選項使用了借代,用“總督”和“幫辦”代指掠奪者;D選項使用了擬人。綜合來看,只有C選項只用了借代這一種修辭方法。21、修辭方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B.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對修辭方法的辨別。A句將白發(fā)比作秋霜,B句把月亮比作白玉盤,C句把地上的月光疑作霜,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而D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所以答案是D。22、李白、杜甫那樣的偉大詩人的出現(xiàn),是有原因的。春秋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尤其是《國風》)和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歌(尤其是屈原的《離騷》),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風格的詩歌傳統(tǒng)的先河。后來,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聲韻調(diào)分析方法的引進,南北朝詩人在聲韻格律上的講究和藝術(shù)經(jīng)驗的積累等等,都為李白杜甫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準備了必要的條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臺子上的詩歌巨人。

李白杜甫生活的時代,由唐太宗奠定的文藝政策是無比寬松的。詩人們寫什么、怎么寫,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沒有任何要求。譏諷皇家奢靡、批評朝政、批判制度、揭露社會黑惡、鞭撻官吏貪婪,都不會惹禍上身。唐代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眾多皇帝后妃王公將相加入作詩者行列、詩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藝娛樂樣式等等文化環(huán)境因素,使得詩人能夠成為當時社會耀眼的明星,給予他們必要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成就感和榮譽感,可以源源不斷地轉(zhuǎn)化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動力。唐朝對外開放,外國商人、文化人云集長安,使得詩人們眼界開闊,心胸廣大;價值觀念多元化,審美理念國際化,這些又使得詩人們的作品更加大氣雋永,傳之久遠。太平日久,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這使得包括李白、杜甫在內(nèi)的唐代詩人少年時代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時代能到處游歷,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廣交朋友,增長見識,切磋詩歌藝術(shù),豐富內(nèi)心精神世界。

個人方面,杜甫學習詩歌的刻苦精神廣為人知。有詩為證:“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就是給許多人留下瀟灑飄逸印象的李白,在詩歌藝術(shù)上,也是有遠大志向、下過苦功夫的。從《古風》(其一)中可以略見一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當然,原因遠不止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兩個。理論充其量只是產(chǎn)生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產(chǎn)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當今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數(shù)量是唐朝全盛時期的二十余倍,許多方面的條件(例如交通、旅游)遠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現(xiàn)李白、杜甫那樣的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超一流成就與地位、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學家,確實值得我們深入反思。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李白、杜甫繼承了中國詩歌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受到了魏晉南北朝詩歌的影響,就取得了遠高于前人的藝術(shù)成就。B.唐代的詩歌大氣雋永,傳之久遠,這和唐朝對外開放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也得益于詩人們眼界開闊,價值觀念多元化,審美理念國際化。C.許多唐人的詩句,反映出唐代社會太平日久、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富足的社會現(xiàn)實,這些為詩歌的發(fā)展與詩人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物質(zhì)基礎(chǔ)。D.唐代詩人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游歷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廣交朋友,增長見識,切磋詩歌藝術(shù),豐富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A選項說李白、杜甫因繼承傳統(tǒng)和受魏晉南北朝詩歌影響就取得遠高于前人的藝術(shù)成就,與原文不符。原文強調(diào)他們的成就有眾多因素,繼承傳統(tǒng)和受前人影響只是部分原因。B選項,唐朝對外開放使詩歌大氣雋永,理由充分。C選項,唐人詩句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為詩歌發(fā)展提供基礎(chǔ),符合文意。D選項,唐代詩人的成長條件在文中有明確表述,正確。綜上,答案選A。23、下列有關(guān)《三國演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物語言極具個性,關(guān)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詐、孔明的智慧、周瑜的狹隘等,都在各自的言語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B.曹睿繼位,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諸葛亮采用魏延的離間計,令其散布司馬懿謀反的流言,致使司馬懿削職還鄉(xiāng)。C.關(guān)羽退軍麥城,諸葛瑾前來勸降,但關(guān)羽不為所動,決定向西川撤退,途中遭遇東吳伏兵,寡不敵眾,父子被擒。D.“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絳,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文辭精美描寫的是諸葛亮。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對《三國演義》情節(jié)的了解。B選項不正確,諸葛亮并未采用魏延的離間計令司馬懿削職還鄉(xiāng)。A選項準確指出人物語言體現(xiàn)性格特點;C選項對關(guān)羽麥城退軍的情節(jié)描述正確;D選項對諸葛亮形象的描寫準確。綜上所述,答案選B。24、對下列文學常識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總角,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時代。B.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華,指女子十四五歲。C.卜,用火燒龜板,根據(jù)龜板上的裂紋推斷吉兇禍福。筮,用蓍草的莖占卦。D.文童,即童生。明朝科舉制度,凡在縣學列名學習準備考秀才的人,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或“儒童”,也俗稱“文童”。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文學常識。A選項對“總角”的解釋準確,常用于指代少年時代。C選項關(guān)于“卜”和“筮”的解釋符合古代占卜方式。D選項對“文童”的說明符合明朝科舉制度。B選項中,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而非十四五歲。所以這道題應選B。25、在下面語段中,依次填入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分藏于大陸和臺灣的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首次在臺灣“合璧”展出。這幅描繪富春江兩岸秀麗景色的畫作,________年代久遠,________畫作的墨跡已有些暗淡,________絲毫掩蓋不住它內(nèi)在的神韻。A.因為所以但是B.不僅而且但是C.盡管但是所以D.由于而且所以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運用?!澳甏眠h”是“畫作的墨跡已有些暗淡”的原因,所以用“因為……所以……”;“墨跡暗淡”與“掩蓋不住內(nèi)在神韻”存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用“但是”。綜合來看,A選項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能準確體現(xiàn)句子的邏輯關(guān)系。26、下列各句中,沒有歧義的一句是()。A.李玲同學生日那天收到了許多朋友送來的禮物。B.今天來了三個學校的老師。C.艱苦的環(huán)境能激發(fā)有理想的人奮發(fā)向上。D.他知道這件事沒什么大不了的。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句子歧義的判斷。A選項“李玲同學生日那天收到了許多朋友送來的禮物”,可能存在“許多朋友”和“許多禮物”的歧義;B選項“今天來了三個學校的老師”,不清楚是“三個學?!边€是“三個老師”;C選項表意明確,不存在歧義;D選項“他知道這件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有“這件事本身不重要”和“他覺得這件事不重要”的歧義。綜上,答案選C。27、與“(侶)魚蝦而友麋鹿”中括號里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泣)孤舟之嫠婦B.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C.固知(一)死生為虛誕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詞類活用。在古文中,“侶”“友”是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選項D中“鑒”也是意動用法,以……為鑒。A項“泣”是使動用法,使……哭泣;B項“家”是名詞作動詞,安家;C項“一”是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綜合比較,與題干用法相同的是D選項。28、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經(jīng)營調(diào)度成王敗寇躊躇滿志戰(zhàn)戰(zhàn)兢兢B.筆管條直抱殘守闋顧盼神飛揚揚大觀C.冠冕堂皇重震雄風稍縱即失天網(wǎng)恢恢D.雷霆轟鳴疑竇釋然因地致宜孜孜不倦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漢字字形的掌握。A選項中沒有錯別字。B選項“抱殘守闋”應為“抱殘守缺”;C選項“重震雄風”應為“重振雄風”,“稍縱即失”應為“稍縱即逝”;D選項“因地致宜”應為“因地制宜”。所以應選A選項。平時要注重積累常見易錯字,才能準確判斷。29、為什么我們?nèi)菀讌^(qū)分上下,但卻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說過,“人,詩意地棲居于大地”,我們頭頂藍天,腳踩大地,這是區(qū)分上下的最為直觀方便的參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無明顯的參照系。小時候,大人教我們: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兩只手的功能的不對稱,幫我們分辨了左右??梢?,要區(qū)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賴于某種不對稱的基準。

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動物的大腦是對稱的,因而動物不能區(qū)分左右。這一設想最初由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如今已有實驗證明,馬赫的洞見是正確的。我們的右腦與直覺、情感有關(guān),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guān)。一個簡單的測試就可以證明這一點。給出這樣的問題:所有的猴子都會爬樹,豪豬是一種猴子,豪豬會爬樹嗎?這是一個三段論,大前提正確,但小前提卻是錯的。對于左側(cè)休克的病人來說,他的右腦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豬怎么能爬樹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對于右側(cè)休克的病人來說,他的左腦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則全然不同:豪豬是一種猴子,它當然會爬樹。這個測試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右腦與具體情景有關(guān),因而右腦正常的病人能夠記得豪豬的模樣,它當然不是猴子;而左腦則與邏輯有關(guān),因而左腦正常的病人能夠運用演繹邏輯來推理,但他卻不知道豪豬長什么樣。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體驗,一時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詞,但卻能在大腦中生動地再現(xiàn)其具體模樣。這就是左右大腦分工的不同。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有賴于左右腦的合作,否則這個世界在我們眼中就會變得荒唐不堪。

人類生活在一個近似對稱的世界之中,人體就呈明顯的兩側(cè)對稱。但這種對稱又不時會被打破,眾所周知,體內(nèi)的器官分布就呈現(xiàn)某種不對稱,如心臟偏于左側(cè)。或許因為我們處處遭遇對稱,因而科學家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對稱性有一種癡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卻是,在所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首先必須打破的恰恰是這種原始的對稱性。以哲學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驢子”為例,當它置身于兩堆同等距離的干草之間時,將難以在向左走與向右走之間做出抉擇。它置身于對稱性之中,若不打破這種對稱性,它就會被活活餓死。當然,現(xiàn)實中的驢子決不會餓死,由于某種細微差別的影響,它會以不可預測的行動去打破這種邏輯上的對稱。

就此而言,隨著不對稱性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和活力。以性別為例,基于雌雄相異的兩性生殖,為生命界帶來無窮的變異或活力。而人類的兩情相悅,更是生活而不是活著的見證。以時間為例,未來和過去的不對稱,才讓我們的生活始終都充滿希望。

(選自《科技導報》2008年第2期,有刪改)

下列各項中,“豪豬爬樹”測試所直接證明的一項是()A.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B.我們?nèi)祟惖挠夷X與直覺、情感有關(guān),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guān)。C.左側(cè)休克的病人和右側(cè)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腦分工是不同的。D.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有賴于左右腦的合作,否則就荒唐不堪。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中“豪豬爬樹”測試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昂镭i爬樹”測試中,左側(cè)休克病人和右側(cè)休克病人的不同回答,直接體現(xiàn)了左右腦功能的差異。左腦與邏輯有關(guān),右腦與具體情景有關(guān),這直接證明了B選項“我們?nèi)祟惖挠夷X與直覺、情感有關(guān),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guān)”。其他選項雖相關(guān),但并非該測試直接證明的內(nèi)容。30、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風騷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后來把關(guān)于詩文寫作的事叫“風騷”。B.“說”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跟現(xiàn)代雜文相似。C.《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jīng)典之一。莊周:戰(zhàn)國人,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D.“蓬萊文章建安骨”中的“建安骨”指建安時期以曹操和“建安七子”的詩文創(chuàng)作風格為代表的文學風格。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查文學常識。A選項表述錯誤,“風騷”后來泛指文學。B選項,“說”這種古代文體特點明確。C選項對《莊子》及莊周介紹準確。D選項關(guān)于“建安骨”的解釋正確。綜合來看,A選項對“風騷”的解釋局限,沒有涵蓋其后來的泛指含義,所以答案是A。二、多選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多選題]下列有關(guān)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有()A.《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B.《資治通鑒》是一部紀傳體史書C.《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D.《戰(zhàn)國策》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答案:AC解析:這道題考查文學常識?!妒酚洝酚伤抉R遷撰寫,A正確?!秶Z》是最早的國別體著作,C正確?!顿Y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B錯誤。《戰(zhàn)國策》是國別體史書,不是語錄體散文,D錯誤。2、[多選題]下列成語都有“驚慌失措,疑神疑鬼”的意思。()A.爾虞我詐B.風聲鶴唳C.草木皆兵D.杯弓蛇影答案:BCD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成語含義的理解。風聲鶴唳形容驚慌疑懼。草木皆兵把草木都當成敵兵,形容極度驚恐。杯弓蛇影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它們都有“驚慌失措,疑神疑鬼”的意思。爾虞我詐指互相欺騙,與題目意思不符。3、[多選題]下列名句,書寫不正確的兩項是()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B.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荀子《勸學》)C.西當太白有鳥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