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三章6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全冷態(tài)啟動操作卡一、啟動前檢查、試驗及相關系統的投入1、廠用電系統(包括UPS及直流系統)運行正常;2、所有具備送電條件的設備均已送電;送電的次序是:110V、220V直流系統(蓄電池組的操作)——直流UPS系統的送電——500kV線路側及主變、高廠變系統——廠用6kV、380V工作段和汽機/鍋爐MCC段——汽機/鍋爐保安段和直流系統工作電源的送電操作。3、投入循環(huán)水系統;4、投入開式水系統;5、投入工業(yè)水系統;6、投入儀用氣、廠用氣系統;7、凝結水補水箱補水;8、閉式水系統投入;9、投入汽機潤滑油系統;10、投入發(fā)電機密封油系統;11、投入發(fā)電機氫氣系統;12、投入內冷水系統;13、投入頂軸油系統;14、投入主機盤車;15、凝結水系統投入并沖洗:16、檢查凝汽器熱井水質合格,啟動凝泵對凝結水系統和除氧器進行沖洗;17、開啟除氧器至鍋爐疏水擴容器放水門,投入除氧器水位調整門自動;18、除氧器排水水質達到Fe<300ppb,關閉除氧器至鍋爐疏水擴容器放水門,開啟除氧器至凝汽器放水門,19、凝結水系統及除氧器清洗完成,投入凝結水精處理。20、投入小機潤滑油系統;21、投入小機盤車;22、輔汽聯箱送汽;23、除氧器清洗完成后,啟動除氧器再循環(huán)泵,投入除氧器加熱,準備向鍋爐上水;24、鍋爐點火前8小時,通知投入電除塵灰斗、絕緣子加熱和電除塵振打裝置;燃油霧化蒸汽系統進行暖管、疏水。二、鍋爐上水清洗1、在鍋爐啟動前的檢查工作結束后,確認無影響進水因素時,抄錄鍋爐膨脹指示器一次;2、上水前通知化學人員制水,加藥系統應投運正常;3、質應為化驗合格的除鹽水,進水溫度20~70℃,進水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若鍋爐原已有水,經化驗合格,可進水或放水至儲水罐水位12米處,否則須放盡爐水重新進水;4、進水應緩慢、均勻,上水時間夏季不少于2小時,進水流量80~90t/h,其他季節(jié)不少于4小時,進水流量40~45t/h,若水溫與儲水罐壁溫接近,可適當加快進水速度;5、檢查高壓給水系統所有放水門關閉,鍋爐啟動分離器前所有疏水門關閉,鍋爐受熱面所有空氣門開啟;6、開啟啟動分離器儲水罐排水至鍋爐疏水擴容器電動門,關閉排凝汽器電動門,投入361閥自動;7、開啟給水旁路調節(jié)門前、后電動門,適當開啟給水旁路調節(jié)門;8、上水方式:采用凝泵、補水泵或電泵、汽泵前置泵上水。若鍋爐為冷態(tài),上水溫度與啟動分離器壁溫差≯40℃,采用凝泵或補水泵上水方式;9、上水操作:采用電泵、汽泵前置泵上水9.1當給水泵入口水質達到Fe<100ppb,高加水側走旁路;9.2啟動電泵或汽泵前置泵上水,調節(jié)鍋爐給水流量至夏天80~90t/h左右、其他季節(jié)40~45t/h;9.3根據輔汽壓力盡量維持除氧器溫度在80~90℃9.4當儲水罐見水后,放慢上水速度,加強監(jiān)視;9.5當儲水罐水位達到12米,檢查361閥開啟,自動調節(jié)正常;9.6關閉啟動分離器前所有空氣門,鍋爐上水完畢;9.7鍋爐上水完畢后,全面抄錄鍋爐膨脹指示一次。10、鍋爐冷態(tài)清洗11、冷態(tài)開式清洗鍋爐廠家推薦的清洗時間及耗水量表啟動類型排放方式新機組首次啟動機組長期運行后和停運時間超過150小時冷態(tài)清洗熱態(tài)清洗排鍋爐疏擴約8.5小時/4600t0約5小時/2600t排凝汽器約25小時約49小時約25小時三、汽機抽真空、送軸封1、汽機抽真空1.1檢查開啟汽輪機本體、主蒸汽管道、再熱蒸汽管道和所有抽汽管道疏水門;1.2關閉凝汽器真空破壞門并注水;1.3關閉小機排汽蝶閥;1.4啟動真空泵對系統進行抽真空。2、汽機送軸封2.1確認主機、小機盤車運行(小機盤車非必要條件,但是為防止小機軸封系統閥門內漏,建議送主機軸封前小機應在盤車狀態(tài));2.2確認軸封加熱器水側投入,有足夠的連續(xù)流量;2.3檢查開啟各路軸封供汽調整門前、后疏水門及各軸封進口濾網放水門,投入輔汽至軸封供汽調節(jié)站;2.4稍開輔汽至軸封供汽電動總門進行軸封暖管;2.5暖管結束關閉軸封濾網放水門及軸封系統所有疏水門,全開輔汽至軸封供汽電動總門;2.6啟動一臺軸封風機運行,一臺投入備用;2.7低壓軸封汽溫150℃以上,并有14℃以上的過熱度后,開啟高、中壓缸軸封進汽門及低壓缸軸封進汽門;2.8設定溫度150℃,投入低壓軸封減溫水自動控制,維持低壓軸封供汽溫度150~176℃。四、鍋爐吹掃前的準備1、投入爐前燃油系統循環(huán),爐前燃油壓力2.5MPa左右;開啟所有點火油槍和啟動油槍進油手動門、壓縮空氣供氣手動門、霧化蒸汽供汽手動門;2、投入鍋爐撈渣機系統;3、投入鍋爐火焰電視冷卻風,投運火檢風機和火焰電視,檢查鍋爐爐管檢漏系統正常投入;4、啟動風煙系統4.1啟動兩臺空預器運行;4.2開啟兩臺空預器入口煙氣擋板和空預器出口一、二次風門,開啟送風機出口聯絡門;4.3啟動一臺引風機,緩慢開啟引風機入口導向擋板,將爐膛負壓調整至-50~-100Pa;4.4啟動一臺送風機,緩慢將送風機動葉開度調整至30%,調整引風機入口導向擋板,維持爐膛負壓-50~-100Pa,調整爐膛風量30%~40%BMCR。5、油泄漏試驗5.1開進油快關閥,管路充油;5.2若在60秒內,油母管壓力沒有達到設定值(2.5MPa),則充油失敗,試驗中斷;5.3否則,油壓滿足后,關進油快關閥,開始3分鐘的油壓監(jiān)視過程。若在這期間,油母管壓力小于設定值(2.1MPa),說明管路有泄漏,試驗中斷;5.4否則,3分鐘后開回油閥,管路泄油,在10秒后關回油閥,開始5分鐘的油壓監(jiān)視過程。若在這期間,進油快關閥前后差壓低(小于0.05MPa),說明進油快關閥有泄漏,試驗中斷;5.5否則,5分鐘后整個試驗成功。五、檢查下列條件滿足,啟動爐膛吹掃1、點火油、啟動油泄漏試驗成功(或旁路);2、無MFT條件存在;3、全爐膛無火;4、任一空預器運行;5、有任一引風機和送風機運行;6、兩臺一次風機全停;7、爐膛壓力正常;8、燃油總跳閘閥、點火油跳閘閥、啟動油跳閘閥均關閉;9、點火油、啟動油回油電動門均關閉;10、所有油角閥均關閉;11、所有磨煤機、給煤機停運;12、所有磨煤機進口一次風電動隔離門、出口粉管關斷門均關閉;13、所有燃燒器三次風門在開啟位置;14、爐風量在30%~40%范圍內。六、鍋爐點火1、吹掃結束,全面檢查點火條件具備,開啟燃油進油快關閥、回油電動門,檢查燃油壓力正常,燃油霧化蒸汽壓力、溫度自動控制正常;2、投入爐膛煙溫探針;3、調整給水流量至402t/h、爐膛負壓至-600Pa、總風量調整至35%;4、水質要求:省煤器進口水質含鐵量Fe<50PPb,分離器出口含鐵量Fe<100PPb;5、聯系值班員到就地檢查配合,依次啟動B12-B34-D12-D34點火油槍;6、檢查點火油槍燃燒良好,依次投入B、D層啟動油槍運行;7、點火后投入空預器連續(xù)吹灰;8、投入高、低壓旁路自動,檢查高低旁蒸汽轉換閥自動開啟至預設的點火開度;9、調整燃燒,以不超過2.0℃/min、0.056MPa/min的速率升溫升壓;10、過熱蒸汽壓力達0.2MPa時,關閉啟動分離器后過熱器空氣門和過、再熱器疏水門;11、再熱蒸汽壓力達到0.2MPa時,關閉再熱器系統空氣門;12、投入油槍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儲水罐水位,在鍋爐水冷壁汽水膨脹時要停止投入油槍,待汽水膨脹結束,儲水罐水位恢復正常后再投入其它油槍;13、隨鍋爐的升溫、升壓,檢查高、低壓旁路閥逐漸開大;14、主汽壓力到8.4MPa,檢查高、低壓旁路控制轉入定壓運行,全面抄錄鍋爐膨脹指示一次。七、熱態(tài)清洗1、頂棚過熱器出口溫度達到190℃,鍋爐開始熱態(tài)清洗,聯系化學取樣化驗啟動分離器儲水罐水質;2、熱態(tài)清洗期間應停止升溫升壓,可適當降低啟動油壓力,維持啟動分離器水溫在190±10℃范圍內;3、啟動分離器儲水罐排水Fe≤50ppb,熱態(tài)清洗結束,按原速率繼續(xù)升溫升壓。八、機組啟動升溫、升壓注意事項1、檢查凝汽器疏水擴容器減溫水自動動作正常,壓力、溫度不超限;2、監(jiān)視水冷壁、啟動分離器、過熱器、再熱器的金屬壁溫,注意其上升速率不超過2.0℃/min;3、檢查高、低壓旁路系統運行正常,旁路投入前確認高排逆止門關閉;4、注意監(jiān)視輔汽聯箱壓力,調整除氧器進汽,維持給水溫度80℃左右;5、注意給水自動動作正常,調節(jié)凝汽器、除氧器及分離器儲水罐水位正常;6、啟動過程中及時聯系化學化驗汽水品質;7、啟動分離器升壓至8.4MPa及額定負荷后全面檢查鍋爐的膨脹情況,并做好記錄;8、在全部油槍退出前,空預器應保持連續(xù)吹灰,加強對空預器出口煙溫的監(jiān)視,發(fā)現報警應及時到現場檢查,防止空氣預熱器再燃燒事故的發(fā)生;9、控制爐膛出口煙溫<540℃,當爐膛煙溫大于580℃,爐膛煙溫探針應自動退出;10、鍋爐升溫、升壓按冷態(tài)啟動升溫、升壓曲線進行,符合汽機沖轉條件。九、發(fā)電機恢復備用1、檢查發(fā)變組所有工作票全部終結,安全措施均已拆除,現場相關技術交底及修試紀錄齊全,設備具備投運條件;2、合上發(fā)變組控制、信號電源小開關,并檢查主開關、勵磁回路各開關均在斷開位置;3、確認內冷水系統運行正常,投入斷水保護、啟停機保護;4、確認保護A1、B1、A2、B2、C柜各保護按規(guī)定投入,各保護運行指示燈正常,各保護出口壓板在投入位置;5、送上變送器、AVR加熱及照明的UPS電源;6、送上AVR微機110V直流電源;7、送上起勵電源、勵磁調節(jié)裝置交、直流電源送上良好;8、檢查勵磁手操盤各參數在正確狀態(tài),無報警及故障信息;9、檢查勵磁系統各柜內保險完好無熔斷;10、合上AVR柜內以下空氣開關:Q03、Q05、Q15、Q21、Q25、Q51、Q90、Q96;11、合上各功率柜內以下空氣開關:Q11、Q12;12、檢查勵磁手操盤無報警和故障信息;13、發(fā)電機中性點接地變恢復備用;14、發(fā)電機出口1PT、2PT、3PT恢復備用;15、確認發(fā)電機轉速3000rpm并穩(wěn)定后,合上發(fā)電機出口刀閘,并斷開發(fā)電機出口刀閘和接地刀閘操作電源。16、送上發(fā)電機出口開關操作電源,發(fā)電機出口開關選擇遠控方式。十、汽輪機沖轉準備1、DEH、ETS沖轉準備:1.1聯系熱控檢查ETS控制柜中鑰匙開關在正常位置;1.2就地檢查高、中壓主汽門、調門在關閉狀態(tài),并與OIS站所顯示的狀態(tài)一致;1.3在DEH控制總貌畫面上檢查確認以下顯示:控制方式顯示“自動IN”、旁路狀態(tài)顯示“BYPASSON”(旁路投入)、閥門方式顯示“單閥IN”、OPC方式顯示“OPCINSERVICE”(OPC投入)、“閥位限制極1.4限(VALVEPOSITIONLIMITLIMITING)”讀數為0;1.5檢查就地遮斷手柄和注油試驗手柄位置正確;2、汽機復置前,在DEH的手操面板上顯示下列狀態(tài):2.1汽機“遮斷”按鈕指示燈亮;2.2汽機“復置”按鈕指示燈滅。3、沖轉前全面檢查汽機有關操作面板,閥門位置及有關參數正常。3.1主蒸汽壓力8.4MPa,再熱汽壓力≯0.728MPa,主蒸汽溫度374℃,再熱汽溫335℃,兩側汽溫偏差小于14℃,主汽溫高于再熱汽溫且偏差最大不超過83℃;3.2蒸汽品質合格;3.3凝汽器真空大于-85KPa;3.4高壓外缸上下壁溫差小于50℃,高壓內缸上下壁溫差小于35℃;3.5確認汽機已連續(xù)盤車4小時以上且運行正常,檢查汽缸內部及各軸封處無異常金屬摩擦聲;3.6測量轉子雙幅偏心值不大于0.076mm;3.7確認熱控投入ETS系統正常,ETS無首出報警信號;3.8確認所有抽汽管道及汽機本體所有疏水門開啟;3.9確認低壓缸噴水控制閥前、后手動門打開,低壓缸噴水控制閥投“自動”;3.10確認交、直流潤滑油泵、氫密封油備用泵低油壓聯動正常、聯鎖投入,潤滑油系統運行正常,潤滑油壓及各瓦回油正常,潤滑油溫控制在37~45℃,各軸承回油正常,主油箱油位正常;3.11投入EH油系統運行;3.12確認密封油系統運行正常且發(fā)電機氫壓在0.3MPa以上;3.13確認汽機除低真空保護外所有保護均投入正常,無異常報警信號。十一、汽機沖轉、升速、暖機1、啟動氫密封油備用泵,檢查低壓保安油壓正常,系統無漏油;2、復置汽輪機,檢查OIS站DEH系統畫面“遮斷”信號消失、汽輪機已復置;3、檢查低壓保安油壓、AST油壓、OPC油壓正常;4、就地檢查中壓主汽門(RSV)開啟,開啟高排通風閥;5、設定閥位高限120%,按“GO”鍵,檢查高壓調門(GV)全開;6、設置目標轉速600rpm、升速率100rpm/min,按“GO”鍵,汽機沖轉;7、確認中壓調門(IV)緩慢開啟,就地檢查汽機轉速上升,盤車裝置自動脫開,否則應立即打閘;8、汽機轉速升至600rpm時,汽機打閘。打閘后檢查確認高、中壓主汽門和調速汽門關閉,汽機轉速應下降,進行就地摩擦聽音檢查;9、摩擦檢查正常后,機組重新復置、升速;10、汽機轉速回升至600rpm,保持4分鐘,進行儀表檢查。檢查完畢后將控制方式由中壓調門控制(IV)切換為高壓主汽門-中壓調門聯合控制方式(TV-IV);11、全面檢查機組正常,繼續(xù)升速,設置目標轉速2950rpm、升速率100rpm/min,經確認后,按“GO”鍵,機組開始升速;12、依次投入#8、7、6、5低加水側,開啟#6、#5低加進汽逆止門、電動門,低加隨機滑啟,投入低加水位自動;13、高加水側注水,正常后高加水側投入運行;14、當汽機轉速升至700rpm時,檢查頂軸油泵自停,注意機組振動,檢查各瓦油膜壓力、溫度正常;15、轉速2600rpm,檢查低壓缸噴水、凝汽器水幕保護自動投入;16、當汽機轉速達到2700rpm時,檢查主油泵工作正常;17、當汽機轉速達到2950rpm時,進行閥切換,汽輪機轉速控制從TV/IV(高壓主汽門/中壓調門聯合控制)切換至GV(高壓調門控制)方式;18、閥切換結束后,設置目標轉速3000rpm、升速率50rpm/min繼續(xù)升速;19、汽機升至3000rpm后,全面檢查機組各參數正常;20高加隨機滑啟。依次開啟三、二、一抽抽汽逆止門,開啟#3高加危急疏水,逐臺開啟#3、2、1高加的進汽電動門,調節(jié)各高加水位正常;21、根據需要完成下列有關試驗工作:ETS通道試驗;危急保安器充油試驗;OPC超速保護試驗;電氣試驗。22、檢查氫密封油備用泵、交流潤滑油泵電流已下降,停止其運行;23、凝汽器真空正常后,聯系熱控投入低真空保護、熱工保護,匯報值長機組可以并網。十二、汽機沖轉、升速過程的注意事項:1、汽機沖轉后,應檢查中壓調門動作正常,就地檢查確認盤車裝置脫開,盤車電機自停,否則應手動停用;2、在沖轉、升速過程中,注意各部聲音、潤滑油溫、軸承金屬溫度及回油溫度、振動、脹差、真空、汽溫、汽壓、缸溫、缸溫差、軸向位移等參數的變化;3、3000rpm后可關閉高壓主汽門前疏水門;4、沖轉升速過程中,應檢查高、中壓主汽門、調門平滑開啟,無卡澀和階躍現象;5、在升速過程中如發(fā)生異常情況,應停止升速,待查明并消除異常后再繼續(xù)升速。嚴禁在共振區(qū)停留,否則應降速至共振區(qū)以下保持;6、檢查高排逆止門開啟,注意高排溫度<427℃,調節(jié)級與高排壓比正常(>1.7),否則打閘停機;7、汽輪機啟動升速過程中,振動達到以下條件,應立即打閘停機,嚴禁降速暖機:一階臨界轉速以下時,8、軸承振動超過30μm;過臨界轉速時,軸振超過254μm;9、檢查高、低壓旁路動作正常。及時調整燃燒,控制主、再蒸汽參數穩(wěn)定以滿足機組沖轉要求;10、本機組升速過程中一般不需要暖機,但是在滿足下列任一情況時,應在2340rpm進行適當時間的中速暖機:高壓正脹差達到7.2mm;低壓正脹差達到11mm11、維持真空正常,排汽溫度不超過80℃,冷再壓力不超過0.728MPa,高排溫度不超過427℃;12、檢查主機潤滑油、軸封、密封油、氫氣、內冷水系統各參數調節(jié)正常;13、檢查除氧器、加熱器、凝汽器、啟動分離器、鍋爐疏水擴容器等水位正常;14、沖轉過程中注意發(fā)電機集流器電刷接觸良好、無跳動、破碎現象,溫度正常;15嚴密監(jiān)測發(fā)電機本體無漏水、漏油、漏氫現象。十三、發(fā)電機自動升壓1、確認汽機轉速在3000rpm并穩(wěn)定;2、在OIS站上檢查發(fā)電機并網啟動允許條件滿足;3、檢查AVR在自動方式位置;4、啟動勵磁系統程序勵磁;5、檢查發(fā)電機電壓自動升至18KV以上,否則立即拉開磁場開關;6、將AVR投切開關切至空位置;7、檢查發(fā)電機定子及轉子回路絕緣情況應無接地現象;8、檢查發(fā)電機定子三相電流為50A左右;9、發(fā)電機升壓至20KV;10、檢查發(fā)電機空載勵磁電流、電壓正常;11、檢查發(fā)電機三相電壓平衡;十四、發(fā)電機升壓注意事項1、發(fā)電機未充氫、定子線圈未通水禁止升壓;2、發(fā)電機升壓前,應投入氫冷器運行;3、發(fā)電機升壓前應投入熱工保護、啟停機保護;4、發(fā)電機轉速達到額定并穩(wěn)定后方可升壓;5、檢查發(fā)電機升壓過程及并網前定子電流為50A左右,否則應立即滅磁;6、發(fā)電機升壓過程中,勵磁電流、勵磁電壓不正常的偏高或有定子電流,應立即滅磁。十五、發(fā)電機與系統并列1、SID自動準同期啟動ass調速;投入準同期裝置;檢查發(fā)電機出口開關已合上并復位。2、DEH自動準同期同期并列應滿足下列條件:發(fā)電機電壓與系統電壓差不大于5%;發(fā)電機頻率與系統頻率差小于0.15Hz;發(fā)電機與系統相序一致;相位差小于25°。十六、機組并列后的檢查和操作1、并列后機組自動接帶30MW的初始負荷;2、應適當調整機組無功,保證機組不進相運行;3、退出發(fā)電機啟停機保護。4、將給水流量調整至475t/h;5、檢查高排通風閥延時1min自動關閉;6、投入氫氣干燥器運行。十七、升負荷1、投入汽輪機功率控制,在DEH主畫面設定暖機目標負荷30MW。冷態(tài)啟動低負荷需暖機15分鐘以上;2、在低負荷暖機期間應全面檢查機組各項參數在正常范圍之內,出現異?,F象應及時分析匯報并加以消除;3、再熱汽溫與低壓缸排汽壓力應符合《空負荷和低負荷再熱汽溫與背壓的要求曲線》;4、檢查低壓缸噴水減溫投入,控制低壓缸排汽溫度<80℃。5、低負荷暖機結束后,在DEH主畫面設定目標負荷90MW,設定升負荷率4MW/min,逐漸增加機組負荷,控制主、再蒸汽升溫率不超過2℃/min,檢查高低壓旁路控制主汽壓力8.4MPa運行;6、啟動第二臺引、送風機,調節(jié)引風機入口導向擋板、送風機動葉,維持爐膛負壓在-600Pa左右;7、負荷至60MW后,檢查汽機高壓段疏水全部關閉;8、視情況投入過熱器一級減溫水,檢查過熱器一、二級減溫水、再熱器減溫水調節(jié)閥均在自動位;9、負荷至90MW左右,檢查高旁逐漸關小直至全關(通過控制燃燒率與機組功率的配合實現),高壓旁路從定壓運行模式轉入跟隨模式;10、高旁退出后檢查其蒸汽轉換閥和減溫水門關閉嚴密,注意燃燒及機組負荷配合,確保在濕/干態(tài)轉換完畢前,主汽壓力不超過8.4Mpa;11、檢查低壓缸噴水自動停用,低壓缸排汽溫度正常;12、確認一次風機啟動條件滿足,啟動兩臺一次風機,啟動一臺密封風機運行、調整一次風壓、密封風壓正常,投入一次風機、密封風機自動,投入密封風機聯鎖。注意調節(jié)引風,維持爐膛負壓穩(wěn)定在-600Pa左右;13、設定目標負荷180MW,設定升負荷率4MW/min,以不超過2℃/min的主再熱汽升溫率,逐漸增加機組負荷;14、檢查空預器出口二次風溫度高于180℃,啟動C12-C34點火油槍,啟動C制粉系統,調節(jié)爐膛負壓至-50~-100Pa范圍;15、按1.1t/h/min的速率增加C制粉系統出力,當C層煤火檢正常穩(wěn)定后,停運C層點火油槍;檢查層二次風調節(jié)擋板自動動作正常,各燃燒器二次風和三次風擋板位置正確,檢查各油槍和煤粉火檢強度充足、穩(wěn)定;16、機組負荷至120MW,檢查汽機中、低壓段疏水全部關閉;17、四抽壓力達0.147MPa,除氧器汽源切換至四抽,注意除氧器壓力、溫度、水位的變化;18、#3高加汽側壓力與除氧器壓力之差大于0.25MPa,高加疏水切至除氧器;19、機組負荷在150MW左右,檢查啟動分離器儲水罐水位降至11.3m,檢查361閥自動關閉,鍋爐汽水從循環(huán)態(tài)轉為直流態(tài)(濕/干態(tài)),投入361閥暖管系統運行;20、檢查給水流量自動調節(jié)正常,當給水旁路調節(jié)門開度大于95%且給水泵轉速達5500rpm,將給水管道切換至主給水運行;21、投入E12-E34點火油槍,啟動E制粉系統,以1.1t/h的速率逐漸增加E制粉系統出力,E層煤火檢正常穩(wěn)定后,停止E層點火油槍運行;22、調整C、E制粉系統出力一致后投入自動;23、啟動第一臺汽泵,并泵操作完成后,投入給水自動調節(jié);24、將給水AVT(加氨、聯氨)方式切至CWT(加氨、氧)方式運行,切換條件:鍋爐負荷大于30%BMCR;省煤器入口給水電導率<0.15μS/cm;凝結水精處理100%投入。25、負荷180MW左右,軸封系統進入自密封狀態(tài),軸封輔汽供汽調節(jié)門應已自動全關,退出輔汽汽源,調整軸封進汽門開度,檢查投入低壓軸封減溫水自動控制正常;26、負荷至180MW檢查低旁逐漸關閉,高壓調門開度增大至90%左右,機組轉入滑壓運行階段;設定目標負荷350MW,設定升負荷率4MW/min,維持升溫、升壓率分別不超過2℃/min和0.2MPa/min;27、根據氧量情況及時增加爐風量;28、視情況逐步停運D層啟動油槍;29、負荷至240MW左右,啟動F層點火油槍,啟動F制粉系統,逐漸增加F制粉系統出力,當F層煤火檢正常穩(wěn)定后停止F層點火油槍運行;30、將運行的3臺制粉系統出力調平后投入F制粉系統自動;31、負荷至350MW穩(wěn)定后,檢查第二臺小機低速暖機已經結束,升速至3000rpm,并入第二臺汽泵,停電泵備用;32、投入鍋爐主控自動,確認機組在滑壓運行方式,投入機爐協調控制;如送風自動控制經調試確認正常,投入送風自動控制;33、保持機組負荷350MW不變,停止B層啟動油槍運行;34、所有啟動油槍停止完畢,停止空預器連續(xù)吹灰,聯系投入所有電除塵;35、啟動A層點火油槍運行,啟動A制粉系統,運行穩(wěn)定后,停運A點火油槍,投入A制粉系統自動;36、全面檢查機組穩(wěn)定運行后,對鍋爐受熱面全面吹灰一次,抄錄鍋爐膨脹指示,確認鍋爐各部膨脹正常;37、在CCS主畫面設定目標負荷600MW,以協調方式下默認速率繼續(xù)增負荷;38、啟動D制粉系統,投入D制粉系統煤自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雅醫(yī)院概況
- 外國文化俗語講解
- 腦復康藥物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 2026屆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答案
- 去紅軍遺址參觀
- 陽光玫瑰葡萄管理技術
- 穩(wěn)壓二極管技術解析
- 學畫漫畫教程講解
- 細胞分裂與新生細胞生成機制
- 危重護理小組匯報
- 《租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 兒童之家實施可行性方案
- 無痛胃腸鏡全麻知情同意書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國專家共識-共識解讀
- 教師個人簡歷表格
- 文松宋曉峰小品《非誠不找》奇葩男女來相親金句不斷臺詞劇本完整版
- 高等院校畢業(yè)生轉正定級審批表-6
- 勞務合同模板電子下載
- 容錯糾錯機制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紅星照耀中國選擇題及答案50道
- 氯甲烷泄露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