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_第1頁
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_第2頁
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_第3頁
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_第4頁
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40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語言【提升訓練】一、選擇題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題目。水調(diào)歌頭·賦三門津(金)元好問黃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關(guān)。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干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②閑。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人間此險何用,萬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飲飛強射,有力障狂瀾。喚取騎鯨客③,撾鼓過銀山。(注)①人鬼:指三峽中的南鬼門和北入門。②一峰:指黃河中的砥柱山。③騎鯨客:指李白。陸游《長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崩顤|陽《李太白》:“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毕铝袑Ρ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詞起首句“黃河九天上”與李白詩“黃河之水天上來”所造之境極為相似。其后三句,寫黃河之長、黃河之險。B.“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連用兩個比喻,形象具體地描繪出黃河水浪之高,高過千仞;水浪之急,可比錢塘怒潮。高險,壯觀,形神兼?zhèn)?。C.“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三句,反用蘇軾《后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句意,其中“?!奔础拔kU”之意,可謂一字傳神,突出了砥柱山之高峻艱險。D.就全詞而言,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詩人既寫出了三門津雄險的氣勢,又融進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景物雄偉壯闊,感慨亦激憤難平?!敬鸢浮緾【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的題干要求選出“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反用蘇軾《后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句意,其中‘?!础kU’之意”錯誤,“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是說砥柱山上除了鳥兒在上面筑巢,天鵝從那里飛過外,從來人跡罕至,難以攀登,突出砥柱山的高峻艱險,蘇軾《后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也是突出赤壁的高險,所以屬于“正用”;同時這里的“危”應是“高高”的意思。故選C。2.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秦州①雜詩(其七)杜甫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guān)。屬國②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注)①秦州,唐隴右道州名(今甘肅天水)。公元759年,杜甫棄去華州官職,攜家遠赴秦州,期間創(chuàng)作《秦州雜詩》。②屬國,即典屬國,是主管外交事務之官。這里指漢使蘇武出使匈奴歸來后,被授予典屬國一職。A.“莽莽”、“萬重”寫出了秦州四周山嶺的綿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咽喉要道的險要地勢。B.地面無風,但高空卻風動云移。雖未入夜,但邊城已明月高懸。這里寫出秦州特有景象。C.漢使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始終堅守氣節(jié)。作者借此激勵唐朝使者也要像蘇武那樣堅貞。D.詩人想起國家正處內(nèi)亂,于是眼前仿佛看見到處戰(zhàn)塵彌漫,烽煙滾滾,一片蕭索的景象?!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整首詩詞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C項,“作者借此激勵唐朝出使各國使節(jié)也要像蘇武那樣”理解錯誤,蘇武、傅介子那樣的故事已經(jīng)不可能重演了。詩句中包含今昔盛衰之感和詩人對于國家衰弱局勢的深切憂慮。故選C。3.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海ǎ┐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A.“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人道是”用來證明這里就是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遺跡,以增添真實感。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中“亂”“穿”兩字寫出了江石錯列,直插云霄之態(tài)勢,“拍”“卷”兩字則描寫出江濤洶涌奔騰,拍擊江岸的力度與聲響。C.“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形象地寫出了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時姿態(tài)瀟灑,從容不迫,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D.“故國神游”即“神游故國”。蘇軾不僅身游赤壁,而且神馳當年周瑜破曹的戰(zhàn)場。他傾慕周瑜的豐功偉績,慨嘆自身功業(yè)無成,又有豁達的自我解脫?!敬鸢浮緼【詳解】本題綜合考查考生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此類試題一般從意象的含義、手法及其解說、藝術(shù)效果、語言風格、曲解詩意等角度設錯,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A項,“‘人道是’用來證明這里就是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遺跡,以增添真實感。”理解分析有誤?!肮蕢疚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薄肮蕢尽倍郑瑢懗隽斯糯鷳?zhàn)場的遺址如在目前。“西邊”一詞,點明方位,有親臨其境的真實感。“人道是”三字,借人們的傳說加以證實,深化“懷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親切?!叭龂芾沙啾凇?,由時代、人物、地點三個不同性質(zhì)的名詞,組成一幅歷史風云的畫卷,將“赤壁之戰(zhàn)”的圖景呈現(xiàn)于讀者的面前。故選A。4.“‘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闭垙南铝芯渥又姓页鲱愃啤棒[”的精彩的字,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②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③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孔尚任《桃花扇》)④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A.裁帶彎入 B.剪橫彎孤C.裁橫剩孤 D.剪帶剩入【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鑒賞字詞、賞析句子和作家的語言風格的三方面。本題屬于鑒賞字詞,即鑒賞詩歌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的作用。答題時可以從字義、修辭手法、音韻、語義等方面入手,找出精彩的字詞,體悟語言的妙處。本題例句用的最妙的是動詞“鬧”,用擬人手法,寫出來花開的繁盛,渲染力春意盎然的景象。第①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中“裁”字,擬人手法寫出了春天剛剛長出的新芽精致、可愛。第②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中“橫”字寫出了舟的狀態(tài),無人理會,蘊含詩人的無奈和春愁。第③句“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中“?!弊?,生動地寫出了柳樹的孤單,在冷清清的落照里,愈加烘托出詩人孤單和憂傷。第④句,“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孤”字,用擬人手法,以山之孤,寫出詩人因送別而生的孤獨之感。故選C?!军c睛】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煉結(jié)構(gòu)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nèi)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意的成分,煉結(jié)構(gòu)主要是統(tǒng)領(lǐng)全詩或在詩歌的結(jié)構(gòu)中起關(guān)鍵的作用,如轉(zhuǎn)折、過渡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答題時先答出字的含義,然后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效果。5.下列對杜甫的《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C.尾聯(lián)中“恨”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shù)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chǔ)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guān)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nèi)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C項,“尾聯(lián)中‘恨’是全詩的詩眼……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錯誤,頸聯(lián)的“悲”是全詩的詩眼,“纏綿悱惻”情感錯,應該是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故選C?!军c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6.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竹喧歸浣女(洗衣服) B.驚風亂飐芙蓉水(吹動)C.正恁凝愁(如此) D.嘆而今登樓攬鏡(觀賞鏡面一般平靜的湖水)【答案】D【詳解】此題考查把握詩歌重點字意思的能力。此題可以將各個解釋放入各自的中具體語境(上下文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者應是正確的。D項,句意為:如今登樓遠望。攬鏡:持鏡、對鏡。在句子里是遠望的意思。故選D。7.選出對加點詞依次解釋正確的一項[]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A.升官長詩字樂曲,歌唱的遍數(shù)B.貶官七言詩字古詩的一種C.升官長詩句古詩的一種D.貶官詞句樂曲,歌唱的遍數(shù)【答案】B【詳解】此題考查把握詩歌重點字、詞意思的能力。此題可以將各個解釋放入各自的中具體語境(上下文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者應是正確的。左遷:貶官,降職。與后文所言“遷謫”同義。古人尊右卑左,故稱降職為左遷。長句:指七言詩。言:字。凡六百一十六言,句意為:共六百一十六個字。行:古體詩的一種,歌行一體,與樂府相近,它的音節(jié)格律比較自由,采用五、七雜言古體,形式富于變化。故選B。【點睛】關(guān)于歌、行、引。歌、行、引(還有曲,吟,謠等)本來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它源于漢府,是樂府曲名之一,后來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于變化,可多次換韻。8.古詩詞中的一些句子,常有語序倒置現(xiàn)象。下面是針對一些詞句的倒置語序進行的調(diào)整,其中調(diào)整不當?shù)囊豁検茿.遙岑遠目,獻愁供恨——遠目遙岑,獻愁供恨B.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把吳鉤看了,拍遍欄桿C.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千古江山,孫仲謀無覓英雄處D.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望中猶記,揚州路烽火【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特點的分析?;蚴艿礁衤傻膰栏裣拗疲驗橹磉_的需要,古詩詞常常會突破正常的表達語序,而造成語序倒置。解答時注意結(jié)合具體語境分析。C項,“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語序倒置,應為“無覓英雄孫仲謀處”。故選C。9.從詞的風格特點上看,下列詞句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B.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C.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D.楊柳岸,曉風殘月?!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詩詞語言的特點與風格流派。詞按照風格主要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解答此題,首先要掌握兩種風格流派的主要特點,還要了解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作家,再結(jié)合選項具體分析。A項,是蘇軾的詞,展現(xiàn)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涌、風云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抒發(fā)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屬于豪放風格的詞;B項,是李清照的詞,抒寫相思離愁,屬于婉約風格的詞;C項,是李煜的詞,抒寫亡國之痛,委婉含蓄,屬于婉約風格的詞;D項,是柳永的詞,抒寫離別的感傷,含蓄細膩,屬于婉約風格的詞。故選A。【點睛】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情長。結(jié)構(gòu)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nèi)容比較狹窄。豪放派的風格特點:氣魄大而無所拘束之意,題材廣闊,境界宏大、氣勢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為能事。10.下列詞句的風格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B.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C.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春剖?、千崖秋色。D.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的能力?!帮L格”指文學作品從整體上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而鮮明的風貌和格調(diào)。它受作家主觀因素及作品的題材、體裁、藝術(shù)手段、語言表達方式及創(chuàng)作的時代、民族、地域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并在一系列作品中作為一個基本特征得以體現(xiàn)。A項,屬婉約之作,其他三項是豪放之作。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婉約,即婉轉(zhuǎn)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風情,結(jié)構(gòu)深細縝密,音律婉轉(zhuǎn)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時期的溫庭筠和李煜)。故選A?!军c睛】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是兩種基本風格,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cè)重從主觀內(nèi)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浪漫主義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現(xiàn)實主義關(guān)心現(xiàn)實和實際,指對自然或現(xiàn)實生活做出準確的描繪和體現(xiàn)。11.下列對《登岳陽樓》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键c:內(nèi)容、感情)A.首聯(lián)借“昔”“今”二字展開思路,拉開時間的帷幕,為全詩浩大的氣勢奠定了基礎(chǔ)。B.頷聯(lián)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C.頸聯(lián)是詩歌的主旨所在,寫自己的身世,表現(xiàn)出自己的處境凄涼孤寂。D.詩人在尾聯(lián)中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意境深遠,余韻無窮,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悄懷。E.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格清新綺麗,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將其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答案】CE【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登岳陽樓》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棥薄項,“頸聯(lián)是詩歌的主旨所在”表述錯誤,詩人在作品中描繪了岳陽樓的壯觀景象,反映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不幸,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E項,“風格清新綺麗”錯誤,應為“雄渾淵深”。故選CE?!军c睛】詩歌鑒賞考查范圍很廣,既有形象的鑒賞,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語言的賞析,如煉字、煉句、詩眼、語言風格,還有表達技巧的鑒賞,如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也有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如背景、題材、作者等。常見的設題誤區(qū)主要有以下幾個:意象意境分析不當,基礎(chǔ)知識運用錯誤,詞句解說曲解原意,主題情感分析不當,手法分析張冠李戴等等。解答此類題目,讀懂詩歌是關(guān)鍵,要關(guān)注標題、作者、注釋以及關(guān)鍵詞等;審清題目要求,細讀選項劃出要點,即切分關(guān)鍵信息。12.李商隱的詩作晦澀難懂,詩意朦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詩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詩句中沒有用典的一項是()A.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C.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常春心托杜鵑。 D.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此題要求選出“下列詩句中沒有用典的一項”,對詩歌用典手法的考查,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詩歌描寫的內(nèi)容;然后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chǔ)上分析詩歌的手法。A項,“海外徒聞更九州”此處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楊貴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復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jīng)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九州”,戰(zhàn)國時齊人鄒衍創(chuàng)“九大州”之說,說中國名赤縣神州,中國之外如赤縣神州這樣大的地方還有九個。此處用典;B項,“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保@兩句雖有史實,但這是本詩吟詠的內(nèi)容,不是用典;C項,“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李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望常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湎嚅_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贝颂幱玫洌籇項,“不及盧家有莫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蹦睿汗怕尻柵?,嫁為盧家婦,婚后生活幸福。此處用典。故選B。13.下列詩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無法卜知這一世界的歡樂。休,歡樂。B.莊生曉夢迷蝴蝶:此句用莊子夢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寫琴聲之如夢似幻,令人迷惘,琴聲的這種境界也是作者如夢似幻的身世的象征。C.滄海月明珠有淚:此句用了海底鮫人淚變珍珠的傳說和狄仁杰滄海遺珠的典故,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D.無復雞人報曉籌:是說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聽不到往日宮中雞人報曉的聲音了?!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把握詩句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審清楚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列詩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然后結(jié)合全篇的詩境來理解相關(guān)詩句的意思。A項,“在另一世界無法卜知這一世界的歡樂。休,歡樂”錯誤,此句義為無法預測在來生李、楊是否能團聚,這一生他們的愛情肯定完結(jié)了,“休”,完,結(jié)束。故選A。14.下列各項中對所給詩句中“空”字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中的“空”字讓景物具有了濃厚的情感,在景語之中蘊含了令人尋味的“情語”:盡管草綠鳥鳴,卻無人欣賞。B.“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寫盡了古之繁榮與今之蕭條,在寫景的同時寫出了“城”之變遷,也就寫出了對物是人非的感慨。C.“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中的“空”字寫出了年華已逝,報國無門,一切成空的悲涼,又襯托出下句衰鬢已斑的無奈之情。D.“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中的“空”字寫出了山的空曠、靜謐、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愴凄涼的意境?!敬鸢浮緿【解析】【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D項,“寂寞”“冷清”“悲愴凄涼”錯,“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故選D?!军c睛】鑒賞詩歌語言要注意:(1)關(guān)鍵字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修飾詞語、表示聲音和顏色的詞語等。(2)詩歌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結(jié)構(gòu)技巧。(3)詩歌風格:1.平實質(zhì)樸。2.含蓄雋永。3.清新雅致。4.絢麗飄逸。5.簡潔明快。6.雄渾壯麗。7.粗獷豪放。8.沉郁頓挫。9.悲壯慷慨。10.纏綿哀怨。15.下列對《長恨歌》中有關(guān)詩句的鑒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此句是寫成仙后的楊貴妃,聞聽使者探訪,感極而泣的情景。這里把楊貴妃比作梨花,梨花的潔白,不僅象征了作為仙子的楊貴妃的圣潔,同時也照應了上文的“溫泉水滑洗凝脂”。B.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這兩句景物描寫,前句是春風桃李之樂景,后句是秋雨梧桐之哀景。前句樂景寫哀情,后句哀景寫哀情,都是在襯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苦苦思念。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此二句用夸張的手法擬寫楊貴妃的美貌、嬌媚,以及進宮后因色而得寵,與后文的“雪膚花貌”“梨花帶雨”句一樣,目的都是在寫唐玄宗對她的愛。D.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兩句結(jié)筆,用夸張的手法強調(diào)了“恨”的無盡,點明了題旨,回應了開頭,而且“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lián)想、回味的余地?!敬鸢浮緾【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C項,“目的都是在寫唐玄宗對她的愛”錯誤,“回眸”二句,目的是突出唐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故選C?!军c睛】讀懂詩歌的技巧(一)關(guān)注標題,明確內(nèi)容和情感標題是解讀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的關(guān)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nèi)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jié)構(gòu)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二)關(guān)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guān)聯(lián)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nèi)容、作品風格特點等。(三)關(guān)注注釋隱含意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guān)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格。(四)關(guān)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關(guān)注關(guān)鍵詞句情感意關(guān)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16.由于字數(shù)、音節(jié)、平仄所限,古典詩詞中語序顛倒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下列詩句沒有語序顛倒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B.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C.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D.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讀懂詩家語,把握詩句語序的能力。需要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主謂賓定狀補的語序要求,將詩句重新排序。A項,正確的順序應為“可憐門戶生光彩”;B項,正確的順序應為“花鈿、翠翹、金雀、玉搔頭委地無人收”;D項,正確的順序應為“行宮見月色傷心,夜雨聞鈴聲腸斷”。故選C。17.閱讀下面詩歌,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A.第一、第二句的意思是山川依舊,但石頭城往昔的繁榮已空無所有。B.第二句用擬人的手法寫“潮水”,它拍打著城郭,仿佛也感覺到了古城的荒涼冷落,也默默地退去。C.第三、四句中的“舊時月”、“還過”,點出明月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輝,但它仍留戀故都過去的豪奢繁華。D.全詩句句寫景,但景物中處處流露作者對繁華易逝、世事滄桑的感慨,含蓄蘊藉?!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明月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輝,但它仍留戀故都過去的豪奢繁華”理解錯誤,“月亮”未失去往日光輝,非留戀過去繁華,是歷史見證者的形象。故選C。18.下列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憑箜篌引》“昆山玉碎鳳凰叫”是指這一樂章以山崩地坼的氣勢開端,然后轉(zhuǎn)為如怨如訴的溫婉,歡樂閑適的情緒就在這溫婉中綿延。B.《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句中“共”字強調(diào)了春江與明月天然的詩意聯(lián)系,“生”字又賦予了明月與潮水生命熱情。C.《閣夜》“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前句寫悲慘之戰(zhàn)爭現(xiàn)實,后句寫壯美之三峽夜景,表達出詩人深沉悲壯的情懷。D.《蘇幕遮》“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只ー個“舉”字,便刻畫了荷花的動態(tài),作者用寥寥幾筆營造了活潑清遠的詞境?!敬鸢浮緼【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A項,“歡樂閑適的情緒就在這溫婉中綿延”分析錯誤。這一樂章是以山崩地坼的氣勢開端,然后轉(zhuǎn)為如怨如訴的溫婉,憂傷情緒就在這溫婉中綿延。故選A。19.下列選項中,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登高》中“萬里悲秋”之“悲”意蘊豐富:有常年作客異鄉(xiāng)的羈旅之愁,有晚年多病纏身的孤獨之感,有戰(zhàn)爭帶來的國難家愁,也有日見白發(fā)增多而壯志未酬之慮。B.《歸園田居(其一)》中描繪的都是極為普通的田園生活情景,卻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回歸田園之后的愉快心情。C.《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對年紀輕輕就被重用并建立豐功偉業(yè)的周瑜的追憶,體現(xiàn)了詞人白發(fā)早生、仕途不平、壯志難酬的感傷。D.《沁園春·長沙》一詞中“立”“看”等詞寫出江山的壯麗和“萬類”的自由自在,這些都是明寫;通過“悵”“問”等詞暗寫國內(nèi)外反動派的飛揚跋扈和廣大人民的災難深重。由此轉(zhuǎn)入寫游泳,激起革命者的歷史責任感。【答案】D【詳解】本題綜合考查鑒賞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中,D項,“由此轉(zhuǎn)入寫游泳”錯誤,應是由此回憶起曾一起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故選D。20.對《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詩歌首聯(lián)從登樓寫起,感物起興,愁思充溢于遼闊而荒涼的空間,既統(tǒng)攝詩題之魂,又為下文的逐層抒寫展開了宏大的畫卷。B.詩歌頷聯(lián)寫出驚風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靈顫悸的情狀?!帮s”、“侵”二字在描寫上錯落有致,搖曳生姿,曲折多瀾,情趣動人。C.詩歌頸聯(lián)對仗工整,一仰一俯,視野各異。仰觀重嶺密林、遮斷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腸。D.“共來”一句,既與首句中的“大荒”照應,又再度統(tǒng)攝題中的“柳州”與“漳、汀、封、連四州”,使全詩結(jié)構(gòu)嚴謹,照應自然?!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綜合賞析古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此類題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內(nèi)容、情感、主題的鑒賞。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領(lǐng)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現(xiàn)手法。題中B項,“錯落有致,搖曳生姿,曲折多瀾,情趣動人”評價不當,“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意思是“狂風四起,驚動了水中荷花;暴雨驟下,抽打著墻上的薜荔”,“亂飐”意思是“吹動”,“亂飐”和“斜侵”寫出風雨之大,同時也寫出芙蓉和薜荔在風雨中的情態(tài)。芙蓉出水,何礙于風,而驚風仍要亂飐;薜荔覆墻,雨本難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詩句中愁思彌漫。故選B?!军c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1.下面對李白的《將進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起興夸張手法的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夸張的長句,就有挾天風裹海雨而來之勢,詩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B.“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睂⑷松汕啻褐了ダ系娜^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人生說得更短暫。C.全篇詩情大起大落,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奔放跌宕。“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北憩F(xiàn)了作者消極頹唐的思想: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別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D.《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表達了施展抱負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笔窃娙藰酚^自信的肯定自我價值的宣言,流露出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感情。【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全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現(xiàn)了作者消極頹唐的思想”錯誤,應該說此處并非消極頹唐的思想。而是承接上文而來,人生短暫,我們不要虛度光陰,表現(xiàn)了豪放的風格。故選C。2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陪鄭駙馬韋曲(1)杜甫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2)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注釋:(1)韋曲:唐代長安游賞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2)禁:消瘦。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園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該借酒釋懷,消瘦春光。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節(jié)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對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敬鸢浮緾【詳解】試題分析:C項,寫的是春景??键c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名師點睛:此題考核詩歌的意象特征注意詩歌中前面的“白發(fā)好禁春”。2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渭城曲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臺城唐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注:臺城,舊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本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結(jié)束,這里一直是各朝廷臺?。ㄖ醒胝┖突蕦m所在地)A.兩首詩都寫到了“雨”和“柳”的意象,它們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營造出一種朦朧的、凄美的離別氛圍。B.《渭城曲》中詩人對“朝雨”和“柳色”稍事描寫后便引出下文的勸酒送別,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臺城》詩將一座古城隱藏于江雨、江草、春鳥、春柳之中,一“夢”字道破多少存亡興衰的歷史,情與景密切交融。C.王維詩帶有盛唐氣象,全在最后兩句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而韋莊詩則是晚唐光景,“六朝如夢”幾個字體現(xiàn)了濃厚的、悲涼的虛無的人生況味和歷史觀。D.兩首詩在描寫自然景物時都用了疊字,用“青青”和“霏霏”分別來形容柳色和江雨,不但使得所描繪的景象更生動,也造成了一種別有情致的音韻美?!敬鸢浮緼【詳解】試題分析:A項“它們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營造出一種朦朧的、凄美的離別氛圍”錯誤。它們應是完全不同的,《渭城曲》意在描繪出離別的場景,而《臺城》里的“雨”營造出一種凄迷的氛圍,“柳”則成為一種“無情”的意象??键c:鑒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4.《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睆南铝性娫~中找出錘煉得十分精彩的字,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②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④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A.①潤②點③勝④笑 B.①潛②翻③藍④笑C.①潤②翻③藍④春 D.①潛②點③火④春【答案】A【詳解】試題分析:①潛:這里是悄悄地,不為人覺察"潛"字擬人化,春雨來臨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tài),頗具情趣,誘發(fā)人們對春雨的喜愛之情。②上兩句是說,風吹水面,白浪翻卷,好像千萬片花瓣。碧空高遠,大雁飛行,猶如在青天點上字跡一行。詩人巧妙地剪裁了江上雨后的自然景物,一仰,以實字寫實景,構(gòu)成了清新和諧的畫面。③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④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jié),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lián)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還能有什么呢?“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5.對下列詩句藝術(shù)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用了比和興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棄。B.“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用了賦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愛情是美好的,但太癡情易上當。C.“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用了賦的手法,敘男子求婚、女子許婚。D.“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興中有比,言下之意為水有岸,澤有邊,“我”的痛苦為何沒盡頭?!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B項,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賦”的手法。故選B。26.下列關(guān)于《長亭送別》有關(guān)曲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薄白怼弊謱懗隽藯髁值纳?,更賦予了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之人的情態(tài)。B.“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是寫景,而實際抒發(fā)的卻是鶯鶯的那種不忍遽別的,對一時半刻的相守也不肯放棄的惜別深情。C.“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此處寫景是實寫,用夸張、對比手法寫出離別人的“淚”“恨”情愁,觸景生情,形象地勾畫出鶯鶯之“恨”。D.“伯勞東去燕西飛”化用樂府詩《東飛伯勞歌》中的詩句“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后化為成語“勞燕分飛”,喻別離。【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分析鑒賞詩詞的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C項,“此處寫景是實寫”錯誤,“九曲黃河溢”“三峰華岳低”不是實景,是虛寫,形容離別人的“淚”之多,“恨”之重。故選C。27.對下列詩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A.“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保ㄇ峨x騷》)——“芷”“蘭”原本是香草、澤蘭,屈原以此指代內(nèi)在的美德。此句比喻自己操行高潔,博采眾善。B.“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保ɡ畎住妒竦离y》)——詩人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等易引起悲感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氣氛,有力烘托了蜀道之難。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詩人仰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的江水,于不動聲色的景物描寫中讓人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遲暮的感傷,告誡人們要熱愛生命,珍惜時光。D.“東西船舫悄無聲,唯見江心秋月白?!保ò拙右住杜眯小罚烂畹呐寐曇l(fā)了人們內(nèi)心的郁悶和苦痛。倒映水中的明月,彌漫涼意,盛滿憂愁。它不僅渲染了當時凄清的氛圍,同時又襯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高超技藝,給人以余音繞梁的美感?!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告誡人們要熱愛生命,珍惜時光”錯,詩歌中沒有告誡人們要熱愛生命,珍惜時光之意,只是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故選C。28.下面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以一個“夫”字領(lǐng)起,從抒發(fā)個人的感慨入手。這兩句運用比喻,說明光陰易逝,人生莫測。B.在作者看來,既然“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那么只要“人生得意”,學古人“秉燭夜游”,縱情歡樂,便無遺憾。C.“吾人詠歌,獨慚康樂”,是說自己寫的詩,高于謝靈運,使謝靈運看了會感到羞慚。D.“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一個“飛”字,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兄弟們痛飲狂歡的歡樂場景?!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下面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C項,曲解文意,錯在“說自己寫的詩,高于謝靈運,使謝靈運看了會感到羞慚”這個地方?!拔崛嗽伕瑁殤M康樂”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故選C?!军c睛】賞詩歌思想情感這類題目解答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或句子;②分析景語。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結(jié)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guān)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29.下面對詩歌開頭兩句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個“連”字,一個“共”字,寫出了江水的浩大聲勢,使人們的視野陡然開闊。B.一個“共”字,強調(diào)了春江與明月天然的詩意聯(lián)系。C.一個“生”字,賦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靜態(tài)美。D.這兩句詩開篇破題,勾勒出一幅江潮連海、月共潮生的壯麗畫面。【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整體和局部結(jié)合來理解。C項,“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靜態(tài)美”不對,“生”顯示的是動態(tài)。故選C。30.下列對全詩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键c:內(nèi)容、感情、手法)A.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想象奇特瑰麗,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是虛的,這樣能更好地發(fā)揮他的想象才能。C.此詩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富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D.此詩雖然在最后有一種不卑不亢的氣概,但作者逃避現(xiàn)實,宣揚了一種消極意味的思想,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全詩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棥?。D項,錯在“宣揚了一種消極意味的思想,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這個地方。其實,這首詩寫夢游奇境,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縹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xiàn)實。雖然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這是詩人對現(xiàn)實的頓悟和達觀,是詩人向自己的過去告別、與黑暗的現(xiàn)實決裂的表白,它們與詩歌末尾的兩句一起表達了詩人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的豪邁情懷。這顯然沒有“宣揚了一種消極意味的思想”,更不會給人消沉之感。故選D。3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古風(其十)李白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注釋:①魯連: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他說服魏與趙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趙國重臣。A.三四句與曹植詩句“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運用比喻的方式表達贊譽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嘆魯仲連的功績?nèi)缤鸵渖降奶栆粯訉⒈缓笕藵u漸遺忘。C.本詩最后兩句,以“澹蕩人”與開頭的“倜儻生”相呼應,意在表明詩人的志趣。D.李白在詩中盛贊了魯仲連的高風亮節(jié),并把他引為“同調(diào)”,內(nèi)容顯豁,感情深摯?!敬鸢浮緽【詳解】本題綜合考查鑒賞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B項,“感嘆魯仲連的功績?nèi)缤鸵渖降奶栆粯訉⒈缓笕藵u漸遺忘”理解錯誤,“后世仰末照”意為他的英名傳遍天下,他的光輝照耀后世,讓后人無限景仰。故選B。32.對李清照的《聲聲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聲聲慢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A.前三句用一連串疊詞,寫出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是詞人血和淚的吞吐,也是向蒼天的悲慘呼告,是詞人后期凄涼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B.上闋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的思鄉(xiāng)的惆悵,最后“雁過也”三句在內(nèi)容上承上,在結(jié)構(gòu)上啟下,自然地由抬頭仰望過渡到低頭俯視。C.“梧桐更兼細雨”兩句寫桐葉簌簌,秋雨滴滴,渲染出了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全詞用象征手法,把國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寫之中?!敬鸢浮緿【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D項,“全詞用象征手法”錯誤,全詞沒有使用象征手法。故選D。33.下列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A.《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詠赤壁,下闋懷周瑜,并借古喻己,以人生感慨作結(jié)。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巖石壁立,怒濤洶涌,浪花千疊?!按┛铡倍止闯錾窖赂呗柸朐频臍鈩荩弧芭陌丁庇昧藬M人的手法;“雪”字寫波濤色彩,寥寥數(shù)語,有聲有色。C.“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周瑜的成功?!坝鹕染]巾”寫他的服飾,突出他風度閑雅,“談笑間”寫他指揮若定的非凡膽略與才智。D.“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酹”,把酒灑在地上,這句表明作者對人生的一種超脫。【答案】A【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A項,“借古喻己”錯誤,借周瑜少年得志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應為“懷古傷己”。故選A。34.下列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亂石穿空”三句,運用比擬手法,展現(xiàn)出有聲有色富有動感的畫面。B.“小喬初嫁了”寫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襯出周瑜年輕有為,志得意滿。C.上片抒發(fā)對英雄偉業(yè)不滅的贊嘆,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D.這首詞氣勢磅礴,格調(diào)豪放,以大手筆描寫開闊的背景、大戰(zhàn)的場面?!敬鸢浮緾【詳解】本題綜合考查鑒賞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英雄偉業(yè)不滅”“借景引出”錯誤,上片“英雄偉業(yè)”已消失,下片借歷史人物感懷。故選C。35.對《琵琶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該句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將詩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敖菟抉R青衫濕”一句實為畫龍點睛之筆,同時也是全詩的主題即上段“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形象化說明。B.“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熱情相邀、急于相見的心情,又精練而細膩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此時的矛盾復雜的心情,本不愿出場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處很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一個特寫鏡頭,生動地表現(xiàn)出琵琶女的羞澀情態(tài)。C.“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這是描寫琵琶女調(diào)弦校音的動作,進而表現(xiàn)她此時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之中,也顯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D.“輕攏慢捻抹復挑”,寫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嫻熟。輕輕的攏,慢慢的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一連串的動作,具體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順弦、回撥弦的動作熟練,技藝精湛。【答案】A【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A項,“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錯誤,“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有問有答,“反問”應為“設問”。故選A。36.下列對杜甫的《登高》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A.詩歌一、二兩聯(lián)景物描寫,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對仗工整,讀來富有節(jié)奏。B.第三聯(lián)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著筆,寫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辛酸、孤獨處境。C.尾聯(lián)既有對自己身世坎坷、老大無成的慨嘆,更有對時局的憂慮和痛心,詩人只能借酒遣愁。D.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涼的,但這種悲涼之情又是深沉的、厚重的、雄厚的,體現(xiàn)出雄渾之美。【答案】C【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C項,“詩人只能借酒遣愁”理解錯誤,“潦倒新停濁酒杯”,“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故謂'“新?!?。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军c睛】綜合解讀詩歌,涉及煉詞煉句,內(nèi)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jié)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37.下列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首聯(lián)寫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B.在頷聯(lián)中,詩人準確、真實地抓住了視覺和感覺上的錯覺,把湖水描寫成了四際無垠的景象。C.二、三聯(lián)由觀景引出,雖然二聯(lián)只是寫景,三聯(lián)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但兩聯(lián)在內(nèi)涵上卻是一脈相通的。D.“憑軒涕泗流”一句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后,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歌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提要求選出“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棥?,C項,“二聯(lián)只是寫景,三聯(lián)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說法錯誤,“戎馬關(guān)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岳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可以說明了第二聯(lián)絕非僅僅是寫景,第三聯(lián)也絕不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故選C。38.下列各項中,對所給詩句中“空”字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中的“空”字讓景物具有了濃厚的情感,在景語之中蘊含了令人尋味的“情語”,透露出詩人面對青草啼鶯時內(nèi)心的寧靜,淡然。B.“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字寫盡了古之繁榮與今之蕭條的對比,在寫景的同時寫出了“城”之變遷,也就寫出了對物是人非的感慨。C.“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中的“空”字寫出了年華已逝,報國無門,一切成空的悲涼,又襯托出下句衰鬢已斑的無奈之情。一個“空”字,沉痛至極。D.“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中的“空”字寫出了山的空曠、靜謐,渲染的是恬淡、清新的意境?!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基本能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A項,“透露出詩人面對青草啼鶯時內(nèi)心的寧靜,淡然”分析錯誤,“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此句中,詩人的情感應該是寂寞和蒼涼的。故選A。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北征①陳與義世故信有力,挽我復北馳。獨沖七月暑,行此無盡陂。百卉共山澤,各自有四時。華實相后先,盛過當同衰。亦復觀我生,白發(fā)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愿傳飛仙術(shù),一洗局促悲。被襟閬風觀,濯發(fā)扶桑池②。注:①靖康元年,陳與義避金兵南遷,復遭父喪北歸。②閬風觀、扶桑池:道家傳說中仙人所居之地。3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四句敘寫個人行程,“有力”“挽”“馳”等詞表現(xiàn)了詩人身不由己、行色匆忙。B.五至八句以議論為主,以百卉有四時、華實有盛衰,安慰自己對生死不必介懷。C.“亦復觀我生,白發(fā)忽及期”由物及己,表現(xiàn)詩人年華已逝、人生短促的感慨。D.最后四句寫詩人希望學得飛仙之術(shù),在仙境中“被襟”“濯發(fā)”,獲得肉身的長生。40.“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二句,在情感表達和結(jié)構(gòu)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答案】39.B40.情感表達:運用反襯手法,以夕云凝滯不動,突出詩人奔波之苦。結(jié)構(gòu)安排:承上啟下,以“不征”承前文北馳奔喪,以“何之”啟下文對仙境的向往?!痉治觥?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賞析詩歌語言、技巧的能力。B.“安慰自己對生死不必介懷”理解錯誤,由后文“亦復觀我生,白發(fā)忽及期”以及最后四句希望在仙境中獲得肉身的長生來看,詩人并非安慰自己不必介懷生死,而是借以感慨人生短促身不由己的無奈。故選B。4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首先理解這兩句的意思?!跋υ埔巡徽鳎妥咏窈沃币馑际峭碓埔呀?jīng)凝滯不動,而我現(xiàn)在要到哪里去呢。然后結(jié)合這兩句所寫的對象分析使用的手法和效果,前一句寫“夕云”,其特點是“不征”,即“不動”,后一句寫“客子”,其特點是“何之”,即“之何”,意思是“到哪里”,由此可以看出云不動,而人在漂泊,這是用云的不動來反襯人的漂泊,結(jié)合注釋“靖康元年,陳與義避金兵南遷,復遭父喪北歸”可知,這里展現(xiàn)出詩人的奔波之苦。接著分析這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先看上文寫了什么,結(jié)合詩歌標題“北征”以及前面幾句的意思可知,上文主要是寫詩人遭父喪北歸,所以“夕云已不征”的“不征”緊承上文的“北征”,再看下文,最后四句“愿……”是寫詩人想要學得飛仙術(shù),在仙境中“被襟”“濯發(fā)”,這是由“客子今何之”的“何之”引發(fā)出來的,所以這兩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滿江紅·送李御帶珙①(宋)吳潛②紅玉階③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④、亭下系扁舟,鱸堪煮。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歸何處。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注釋)①李珙:字開伯,吳郡人,歷官御帶國子司業(yè)(武臣的榮譽性官),是作者的友人。②吳潛:南宋詩人,曾任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主張積極抗金,清除奸佞,卻受讒被貶。③紅玉階:紅色玉石砌成的臺階,這里代指宮殿朝堂。④垂虹:指江蘇吳江縣垂虹橋上為紀念晉代吳江人張翰而修的鱸鄉(xiāng)亭,也叫垂虹亭。4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采用了主客問答的形式,與蘇東坡《赤壁賦》的手法相同。B.“過垂虹”“鱸堪煮”,表達了對江南豐饒物產(chǎn)和秀麗風景的贊嘆。C.“世事悠悠”“年光冉冉”顯示出作者對過去美好歲月的深切留戀。D.全詞語句短促,節(jié)奏鮮明,與作者內(nèi)心情緒上的激切與憤懣相應。42.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闭堃詣澗€句的觀點對“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一句加以賞析?!敬鸢浮?1.D42.“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三句借景抒情,景中含情。遙望湖海上滿灘沙鷗白鷺,遠處船兒微露半帆籠罩著煙雨。整體景象悠然、空闊,充滿自然之趣,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的“翩然”之狀:出朝后漫游湖海,與鷗鷺為友,出沒于煙波雨浪,顯得多么自在、輕快。表現(xiàn)了了作者和友人對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向往。“半帆煙雨”,煙雨迷茫,意境迷離,暗扣作者前路迷茫。照應了后句“報國無門空自怨”“欲歸何處”,暗示出心中對報國無門的怨憤、對未來的渺茫。【分析】4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A.“采用了主客問答的形式,與蘇東坡《赤壁賦》的手法相同”錯誤,詞的開頭即問友人李珙何以辭官,可是下文卻沒有回答,而是寫李珙辭官后的逍遙生活。B.“表達了對江南豐饒物產(chǎn)和秀麗風景的贊嘆”錯誤,這兩個用典,意思是友人經(jīng)過此地正是鱸肥堪膾時節(jié),可盡地主之誼;友人亦是辭官歸去,正與張翰同懷,可謂異代知音,不妨小住。并且有用張翰“人生適志”安慰友人之意。“鱸堪煮”,“堪”字耐人尋味,除了傳達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外,還替友人表達了心里的不得已而辭官的無奈之情。C.“顯示出作者對過去美好歲月的深切留戀”錯誤,這兩句表達的意思是:還有收拾舊山河這樣的大事業(yè)等待成就,朝廷本該多多任用賢才,但李珙這樣有志又有才的人卻被迫辭官漂泊江湖,這真讓人又痛惜又悲憤。故選D。4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這三句的寫景,遙望湖海上滿灘沙鷗白鷺,遠處船兒微露半帆籠罩著煙雨。描繪了一幅茫茫湖海之上,沙洲上鷗鷺翔集,一葉扁舟籠罩在蒙蒙煙雨之中的景象,營造出遼遠、空闊、自在、舒適的意境;這是作者想象友人飄然離去之后,于五湖四海上泛舟出行,與鷗鷺為伴,自在瀟灑的情景,是借景抒情,表達作者和友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時,景物也有象征暗示意義,如“半帆煙雨”中,迷蒙的煙雨一如迷蒙的人生,流露出悵惘之情;又與后文“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那種報國無門的怨憤心情相呼應,流露出詩人對人生前路未卜的迷惘感慨。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青玉案·送山谷(1)弟貶宜州黃大臨(2)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3)。弟兄華發(fā),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4)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注釋:(1)山谷: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2)黃大臨:黃庭堅之兄。(3)黃叔度:黃憲,字叔度,東漢慎陽人,學識品行俱佳。在這里,詞人贊黃庭堅就如當年的黃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種酒器。4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千峰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艱險,另一面也表明黃庭堅此行前途未卜。B.“別語”句表達了分手就在眼前,詞人心里格外悲傷,喉嚨哽咽已經(jīng)說不成句。C.“已斷離腸能幾許”和“斷腸人在天涯”中所抒發(fā)的“斷腸”的情感是一致的。D.這首詞語言雖樸素、平淡,但感情卻深厚、強烈,有一種真切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44.詞的后三句用了虛寫的手法,下列詞句沒有使用該手法的一項是()A.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B.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C.想關(guān)河,雁門西,青海際。(陸游《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D.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45.有評論家說,本詞“聽盡空階雨”中的“盡”字有一字傳情之妙。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3.C44.D45.“聽盡空階雨”是詞人想象與弟弟離別之后的情景,句中著一“盡”字,淋漓盡致地道出了詞人因離別時的心境而設想的別后狀態(tài)與心緒?!氨M”字有完結(jié)、達到極限之意,別后的詞人夜盡無眠,思緒難排,只得以不停歇地聽那滴到空階上的雨聲、直至把那雨聲聽盡來苦挨時光,想到弟弟被貶的遭遇,心中充滿悲憤之情,想到弟弟遠在宜州,心中充滿擔憂、掛念之情。雨聲聽盡情難已,長夜熬盡意難平,“盡”字確實可謂一字傳情,用語精妙。【分析】4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情感是一致的”錯。前者抒發(fā)的是兄弟之間的別離之情,后者抒發(fā)的是天涯游子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情感。故選C。4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D.“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沒有使用虛寫的手法,它寫的是眼前真實所見。故選D。4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煉字題的解答一般要先解釋字義,再聯(lián)系句子解釋句子的意思;如果有手法,應判斷出手法并結(jié)合語境分析其運用和效果;如沒有手法則分析該字表達的思想情感?!奥牨M空階雨”中的“盡”字意思是“完結(jié)、達到極限”;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一夜無眠,聽著階前那滴滴答答的雨聲,一直到雨過天晴,雨聲結(jié)束”;此句是想象兄弟離別后,思緒難排,只得聽雨聲來挨時日,屬于從對方起筆生情的寫法。詞人想象別后山谷弟夜宿旅店,聽雨打空階,無法入睡,只能聽著那一聲聲雨打空階之聲挨到天明。別后的詞人同樣夜盡無眠,思緒難排,想到弟弟被貶的遭遇,心中充滿悲憤之情,想到弟弟遠在宜州,心中充滿擔憂、掛念之情。一個“盡”字語極沉痛,淋漓盡致地道出了詞人因離別時的心境而設想的別后狀態(tài)與心緒,可謂一字傳情,用語精妙。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寓壺源僧舍三絕①[宋]吳儆其二悶來掩卷已三更,風露涓涓月滿庭。閑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其三歸來閉戶還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簌簌墮松花。注釋:淤“壺源僧舍”是寄居的處所?!吧帷奔捶鹚?。原詩三首,第一首寫獨坐夜讀《離騷》。46.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二寫詩人被《離騷》打動,掩上書卷,時至午夜,依然思緒萬千,不能入眠,于是步入庭中,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風露涓涓月滿庭”的夜景。B.其三寫詩人回到室內(nèi),“閉戶”“高枕”。從全詩看,“高枕”在此表示“安臥無憂”之意。以下寫景,以三個詩句細寫安臥之后的所見所聞。C.兩首絕句以一大半篇幅寫景,景又著重在光與聲的描繪上。詩人通過多種手法來寫光:以“月滿庭”“月影斜”直接描繪月光的澄澈;用動詞“流”來形容螢光的飄流無定。D.兩首絕句中的疊詞頗具特色。“簌簌”用來繪聲,增加了聲音的質(zhì)感;“涓涓”“點點”用來繪形,增加了物體的形象性。47.簡要賞析這兩首絕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的異同?!敬鸢浮?6.B47.(1)相同處:①都運用了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來表現(xiàn)詩人的郁悶和難眠;②都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來突出夜深人靜與郁悶難眠的矛盾。(2)不同處:前一首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點點流螢如寒星墜落;后一首則運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表現(xiàn)了動與靜、聲與靜的矛盾關(guān)系?!痉治觥?6.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思想內(nèi)容評價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B.“‘高枕’在此表示‘安臥無憂’之意”錯誤,從全詩看,“高枕”在此只表示安臥而不含“無憂”之意。結(jié)合下聯(lián)“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簌簌墮松花”可見雖然“高枕”但并沒有睡著,從風猛烈驚飛了烏鵲可見作者內(nèi)心并非平靜無波,兼及能聽聞松花墜落空寂無人的臺階可反襯內(nèi)心并非安然,應該是徹夜難眠,所以“安臥無憂”曲解詩意。故選B。4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1)由其一“風露涓涓月滿庭。閑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分析,詩人寫了月色滿園風兒徐徐露水慢滴,閑得無聊追逮流螢而搖動了暗夜中的樹枝,流螢閃閃如寒星點點點綴于高聳入云端的樹梢間,在漫長凄清的寒夜里詩人孤寂難眠。由其三“窗隙微通月影斜。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簌簌墮松花”分析,詩人描寫月影微微,斜穿窗戶的縫隙打入室內(nèi),窗外疾風猛烈吹刮,驚飛了棲息枝頭的烏鵲,鳥飛枝搖松花撲簌簌地掉落于空寂的臺階上,驚擾了詩人本就不安的心境,難以安眠。綜上可見相同處:①都運用了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來表現(xiàn)詩人的郁悶和難眠。由其一中的“涓涓”“閑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中可見以動寫靜、動靜結(jié)合突出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難眠;由其三中月影斜照破窗而入室內(nèi),風猛烈吹刮,驚風烏鵲,樹搖花落等動態(tài)景物和聲音中反襯了環(huán)境的靜寂,突出夜深人靜與郁悶難眠的矛盾。綜上可見相同處:②都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來突出夜深人靜與郁悶難眠的矛盾。(2)前一首“閑撲流螢沖暗樹,危梢點點墮寒星”中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本體為飛動的螢火蟲發(fā)出的光亮閃閃,喻體為“寒星點點”,相似點為微光、閃動;后一首“窗隙微通月影斜。風急忽驚烏鵲起,空階簌簌墮松花”則運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月影斜”為視覺,疾風、烏鵲飛、簌簌墮松花為聽覺,表現(xiàn)了動與靜、聲與靜的矛盾關(guān)系。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西湖二首①其一曾鞏左符②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塞上馬③歸終反覆,泰山鴟④飽正飛揚。懶宜魚鳥心常靜,老覺詩書味更長。行到平橋初見日,滿川風露紫荷香。[注]①此詩作于詩人由于朝廷紛爭自求外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期間,文中的西湖即現(xiàn)在的大明湖。②左符:符契的左半,漢制,太守出任執(zhí)左符。③塞上馬:此處化用的是《淮南子》中塞翁失馬的典故。④鴟:多用來指鷹。4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詩人長途跋涉來到齊州,雖為六月暑熱天氣,但此地卻十分涼爽,內(nèi)心感到喜悅。B.養(yǎng)魚養(yǎng)鳥可以暫時讓自己內(nèi)心寧靜,但詩人無暇于此,而在品味詩文中感受到更多的興味。C.新日初升,荷香彌漫,體現(xiàn)了詩人將官場紛爭拋在腦后,沉浸在此地旖旎的風光之中。D.本詩語言質(zhì)樸自然,情感表達時而直白時而蘊藉,將詩人的復雜心緒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49.有人認為頷聯(lián)是詩人對朝廷紛爭中各色人物的嘲諷,也有人認為此聯(lián)是詩人初到齊州的內(nèi)心寫照,你認為呢?請選擇一種觀點結(jié)合詩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答案】48.B49.參考答案一:我認為是對朝廷紛爭中各色人物的嘲諷?!叭像R”,看似化用“塞翁失馬,焉知非?!钡牡涔?,實則只重在“反覆”無常;“泰山鴟”一句,寫鷹在空中志得意滿地飛翔。詩人以“塞上馬”和“泰山鴟”暗喻朝中的人物,表達了詩人對朝中反復無常的小人的嘲諷和對暫時在朝廷紛爭中得志的小人的不屑。參考答案二:我認為是詩人初到齊州的內(nèi)心寫照。文中化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是說詩人為躲避朝廷紛爭而自求外任,沒想到齊州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泰山”為齊州的名山,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像“泰山鴟”一樣,自由地在空中翱翔。表達了詩人到達齊州,擺脫官場紛爭后的喜悅和想要重振雄風、一展抱負的決心?!窘馕觥?8.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詩人無暇于此”錯,“懶宜”句是說閑散慵懶的生活更應與魚鳥為樂,愈是老來愈覺詩書興味深長,表現(xiàn)了作者脫離朝廷紛爭,對自然閑適生活的喜愛。故選B。49.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本題是個性化探究題型,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種角度,亮明觀點,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即可。頷聯(lián)前句“塞上馬歸終反覆”用典,借用“塞翁失馬,焉知禍?!钡牡涔?,如果認為是詩人對朝廷紛爭中各色人物的嘲諷,側(cè)重分析“終反覆”,強調(diào)的是反覆無常;如果認為是詩人初到齊州的內(nèi)心寫照,側(cè)重分析典故“焉知非?!敝?,強調(diào)詩人為躲避朝廷紛爭而自求外任,沒想到齊州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后句“泰山鴟飽正飛揚”運用象征(比喻)手法,“泰山鴟”指的是泰山鷹的形象,如果認為是詩人對朝廷紛爭中各色人物的嘲諷,抓住“正飛揚”分析,用“泰山鴟”象征(比喻)朝中的得勢的人物,表達作者的嘲諷之意;如果認為是詩人初到齊州的內(nèi)心寫照,抓住“正飛揚”分析,用“泰山鴟”象征(比喻)作者自己,表達了詩人想要重振雄風、一展抱負的決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雍陶(注)不倚軍功有俠名,可憐球獵少年情。戴鈴健鶻隨聲下,撼珮驕驄弄影行。覓匠重裝燕客劍,對人新按越姬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