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四川省廣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大數據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工具。它告知信息但不解釋信息。它指導人們去理解,但有時也會引起誤解,這取決于是否被正確使用。大數據的力量是那么耀眼,我們必須避免被它的光芒誘惑,并善于發(fā)現它固有的瑕疵。科技再先進也無法將世界上數據的總量盡數收集、儲存和加工。從羅盤和六分儀,到望遠鏡和雷達,再到今天的全球定位系統,人們總是受到現有測量和認知工具的局限。我們明天使用的工具很可能比今天的強大數倍甚至上千倍,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知識較之明天可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要不了多久,當我們回看當今的大數據世界時,就像在看阿波羅11號上僅4Kb內存的導航控制計算機一樣,會覺得十分奇特。我們能收集和處理的數據只是世界上極其微小的一部分。這些信息不過是現實的投影罷了,因為我們無法獲得完美的信息,所以做出的預測本身就不可靠。但這也不代表預測就一定是錯的,只是永遠不能做到完善。這也并未否定大數據的判斷,而只是讓大數據發(fā)揮出了應有的作用。大數據提供的不是最終答案,只是——★參考答案★——,為我們提供暫時的幫助,以便探索更好的方法和答案。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應當懷有謙恭之心,銘記人性之本。(摘編自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斯·庫克耶《大數據時代》,周濤譯)材料二: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信息超載已成為每一名互聯網用戶所面臨的問題之一。在促進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傳遞效率的過程中,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算法推薦技術應運而生,解決近乎海量的網絡信息與用戶有限的注意力之間的供需矛盾,并廣泛應用到了網絡信息生態(tài)的方方面面。智媒時代已然到來。然而,人工智能逐漸地改變了用戶關于信息消費的個體習慣和社會規(guī)范,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在互聯網與社交媒體上,人們越來越難以接觸到自己認知領域之外的內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與其已有興趣和觀點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謂的“信息繭房”。這一比喻最早由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烏托邦》中提出,用以描述在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公眾只關注自己選擇的內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悅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將自身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之中。由于信息繭房的存在,公眾無法與信息環(huán)境進行全面的交互,而是沉浸在自身所偏好和認同的內容當中,最終使得意見一致的觀點在一個封閉的圈子中不斷地被重復和強化,形成“回聲室效應”:人們在不斷放大自身信息偏好的同時,也在阻礙著多元觀點的流通和討論,甚至帶來群體極化的風險。在桑斯坦提出信息繭房與回聲室概念之后,隨著傳播方式變得更加智能化和分眾化,帕里澤提出了“過濾氣泡”的概念,以強調互聯網信息過濾對用戶的影響。他認為,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們處于個性化、獨特的信息環(huán)境中,而這種環(huán)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戶信息和行為構建的過濾器所創(chuàng)造的;算法在了解用戶偏好并過濾異質信息的同時,也無形之中構筑起了一道道“隔離墻”,將人們困在算法創(chuàng)造的“網絡泡泡”中,并阻礙著多元觀點之間的交流。表一信息繭房、過濾氣泡與回聲室的概念比較類別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回聲室主體層次①技術群體主要現象信息窄化信息窄化③側重點信息同質化的主觀選擇②信息同質化的結果影響理論視角選擇性心理技術決定視角群體理論(摘編自虞鑫等《從技術到受眾:信息繭房效應的研究取向與發(fā)展進路》,2024年第4期,《青年記者》)材料三:可以說,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布局相對比較超前的數據基礎設施,尤其是在2020年國家發(fā)改委提出的“新基建”中,有四個方面都與數據基礎設施相關:一是5G基站建設,近年來我國5G基站的部署非???,已經達到全球5G基站的70%以上;二是大數據中心,我們已經完成了相關的整體規(guī)劃布局,在全國各地建設一系列大數據中心,同時構建了面向全國算力的整體調度網絡——“東數西算”工程,涉及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qū)等不同區(qū)域的大數據中心集群,我們的算力資源總體布局持續(xù)優(yōu)化,算力高質量發(fā)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作用日益顯現;三是工業(yè)互聯網,我國在工業(yè)互聯網的標準制定層面、應用層面走出了一步先手棋,在推動工業(yè)制造業(yè)和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是走得比較靠前的;四是人工智能,也屬于新型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基于大語言模型,尤其是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應用或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人工智能這樣一個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一系列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數據、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為未來更高質量的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摘編自楊學成《數字中國與未來產業(yè)的展望》,2023年8月4日,新華網)1.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表一空白表格內的信息,正確的一項是()A.①算法②信息同質化的客觀環(huán)境③群體極化B.①算法②信息同質化的用戶偏好③意見同化C.①個體②信息同質化的客觀環(huán)境③意見同化D.①個體②信息同質化的用戶偏好③群體極化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數據作為一種工具,無法讓我們獲得完美的信息,但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答案★——,以便我們探索最終答案。B.在智媒時代,人工智能對個體習慣和社會規(guī)范的改變,使網絡信息超載與用戶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決。C.帕里澤認為,算法通過過濾掉異質信息,創(chuàng)造出個性化的信息環(huán)境,從而將人們困在各自的“網絡泡泡”中。D.“東數西算”工程依托不同區(qū)域的大數據中心集群,對全國算力進行整體調度,有利于算力資源的布局優(yōu)化。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回溯人類測量和認知工具從羅盤到全球定位系統的變遷,對未來工具的發(fā)展做出預測,體現出作者對當下大數據世界的悲觀態(tài)度。B.材料二中“一道道‘隔離墻’”“困在……‘網絡泡泡’中”等語句,形象地表現出用戶在以推薦算法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影響下的處境。C.材料三中列舉四個方面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并指出我國所擁有的世界上最完備的“新基建”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作用。D.從材料一對大數據前景的預測,到材料二對信息繭房等效應的分析,再到材料三介紹數據基礎設施的布局,可見人們基本化解了大數據應用的風險。4.材料二引用了“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和“回聲室”這三個比喻式概念,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5.有人說,科技是推動發(fā)展的利器,但同樣可能成為風險的潛在來源。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C2.B3.B4.①直觀形象:這些比喻通過具象化的描述,使得復雜的信息傳播現象變得易于理解。②增強說服力:通過將信息環(huán)境的封閉性比作“繭房”“氣泡”或“回聲室”,強調了這種封閉性對用戶認知的危害,使得讀者更容易接受并重視這一問題。5.①科技是發(fā)展的利器: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算法推薦技術廣泛應用,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未來產業(yè)的發(fā)展。②科技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形成了“信息繭房”,產生了“回聲室”效應,人們被困在算法的“網絡泡泡”中,阻礙了多元觀點之間的交流。③面對科技的雙刃劍效應,人們要認識到大數據作為工具的局限性,在使用時應當懷有謙恭之心,銘記人性之本。【解析】【導語】這篇閱讀文章探討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影響。材料一指出大數據雖然強大,但僅是提供——★參考答案★——,需要謹慎使用。材料二分析了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和回聲室效應,體現出技術對信息獲取的影響和風險。材料三則展示了中國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就,展望了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整體來看,文章強調了技術進步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提醒重視潛在的社會影響與風險?!?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處,根據“人們越來越難以接觸到自己認知領域之外的內容……與其已有興趣和觀點相符的信息”“……公眾只關注自己選擇的內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悅的信息”,文段中提及“自己認知”“自己選擇”,故①填寫“個體”。②處,根據“搜索引擎等算法使人們處于個性化、獨特的信息環(huán)境中,而這種環(huán)境是由一系列基于用戶信息和行為構建的過濾器所創(chuàng)造的”,根據“個性化、獨特的信息環(huán)境”,②填寫“信息同質化的客觀環(huán)境”。③根據“最終使得意見一致的觀點在一個封閉的圈子中不斷地被重復和強化,形成‘回聲室效應’”,根據關鍵詞“意見一致”,③填寫“意見同化”。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網絡信息超載與用戶注意力有限的矛盾得以解決”錯誤。原文“解決近乎海量的網絡信息與用戶有限的注意力之間的供需矛盾……智媒時代已然到來。然而,人工智能逐漸地改變了用戶關于信息消費的個體習慣和社會規(guī)范”,“近乎”一詞說明矛盾沒有完全得以解決。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作者對當下大數據世界的悲觀態(tài)度”錯誤。原文“這也并未否定大數據的判斷,而只是讓大數據發(fā)揮出了應有的作用……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應當懷有謙恭之心,銘記人性之本”,并沒有悲觀的態(tài)度,作者告訴人們面對大數據要有謙恭之心。C.“世界上最完備的‘新基建’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錯誤。原文“這一系列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數據、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為未來更高質量的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之其他,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打下基礎。D.“人們基本化解了大數據應用的風險”錯誤。原文“人工智能逐……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文中并沒有說明基本化解了大數據應用的風險。故選B。【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語言特點的能力。①根據“人們越來越難以接觸到自己認知領域之外的內容……‘信息繭房’”“公眾只關注自己選擇的內容和使自己得到愉悅的信息”“‘回聲室效應’……也在阻礙著多元觀點的流通和討論,甚至帶來群體極化的風險”“將人們困在算法創(chuàng)造的‘網絡泡泡’中,并阻礙著多元觀點之間的交流”,形象的說明了這些負面影響,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回聲室”效應,將三者運用比喻進行分析,生動形象地揭示了大數據應用下信息過濾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應。②將信息環(huán)境的封閉性比作“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回聲室”,強調了用戶被局限于個性化的信息環(huán)境中,難以接觸到多樣化的觀點和信息,從而加劇了信息同質化和社會分裂的風險,增強了文章的說明力。【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根據材料二“促進信息供需匹配、提高信息傳遞效率”,材料三“這一系列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數據、算力以及在二者之上的算法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為未來更高質量的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說明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算法推薦技術廣泛應用,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未來產業(yè)的發(fā)展,科技極大地提高了效率,給人們帶來便利,是發(fā)展的利器。②根據材料二“在互聯網與社交媒體上,人們越來越難以接觸到自己認知領域之外的內容,日常接受的主要是與其已有興趣和觀點相符的信息,形成所謂的‘信息繭房’”“帕里澤提出了‘過濾氣泡’的概念,以強調互聯網信息過濾對用戶的影響”“無形之中構筑起了一道道‘隔離墻’,將人們困在算法創(chuàng)造的‘網絡泡泡’中,并阻礙著多元觀點之間的交流”可知,科技發(fā)展形成的“信息繭房”“過濾氣泡”“回聲室效應”等負面效應,阻止多元觀點的討論,限制了人們的視野和思維。③科技既帶來便利,又存在一定的風險,是一把雙刃劍,因此,面對科技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大數據作為工具的局限性,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根據材料一“這也提醒我們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應當懷有謙恭之心,銘記人性之本”可知,要懷有謙恭之心,銘記人性之本。(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與瓦有關——“走過江南”之一費振鐘與瓦有關的,首先是一只貓。我們居住的瓦房,深夜總有踏瓦而行的響聲。那是一只貓在無比輕捷地走動。①它是經過,還是巡視?是工作,還是閑逛?不論怎樣,一只貓的行動應該與我們無關。可是這只貓自從進入我們的聽覺以后,不是它與我們有關,而是我們與它有關了。我們就在它腳底下,它的步行穿越了瓦片,發(fā)出空明之聲。我們的聽覺也許一開始并不太靈敏,但當我們從白天的塵囂進入黑夜的寧靜之中時,正是這只貓?zhí)岣吡宋覀兊穆犃ΑK刮覀兂蔀橄矏垴雎牪⑶矣兄毮伒姆直婺芰Φ娜?。同時也使我們成為最奇怪的失眠者,成為幻想某種遭遇的人。還是說這只貓吧。我們想像它在瓦上的行走,是三月江南的春天。三月,所有的東西都在深夜生長。這時候,一只夜行的貓,帶了生長的消息,它使我們感到了喜悅振奮,又感到惆悵和壓抑。這時候,我們在深夜里失眠了。我們困守在低低的屋中,或者小小的閣樓里,已經很久了。我們的生命在白天老是蜷曲于一種姿態(tài),也許只有在黑夜中,生命才有機會行動,才會改變。那么就讓我們隨同這只貓悄悄行走在夜風里吧。我們像夜貓一樣,有一點詭秘,有一點心懷叵測,卻又有一種人的小心和驚懼。我們看不清暗夜中究竟有什么與我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不奢望遭逢奇跡,只想讓自己生命能夠得到一些自由,如同土壤里的蟲子們借著夜的力量,鉆出來舒暢地呼吸一下天空的氣息;我們也無法確定目標,因為我們還是身不由己。假如這只引著我們行走的貓可以像巫師一樣帶著我們,那么我們不會拒絕去任何遙遠的地方。但我們更愿意在屋頂上躍動,讓身體學會輕靈,在屋頂上徘徊,讓身體應和萬物的節(jié)奏和旋律然后翩然而舞。這樣,我們在三月江南的春天將自己無眠的身體放逐了,我們因為放逐,而在暗夜里開放如一束閃電,如一朵白色的玫瑰。與瓦有關的,接著是夏天的雨。我們在春天里接受了生長,但那只貓后來再無蹤影。后來,雨季來臨了。雨季的第一聲雨點,非常響亮。它不是滴落,而是從高處往下的一聲敲擊,敲擊在青瓦上面,發(fā)出類似于金屬的聲音。我們仍然居住在瓦屋里,與雨季為伍是我們的另一個持續(xù)多年的心愿。自我們聽到第一聲雨點以后,整個季節(jié)里我們的內心就被砉然而來的雨水漲滿了。江南的雨是太多,太深長了。它需要什么來承接,才能夠留住,而不至于散失于曠野和河溝?當然是瓦,是我們屋上排列成盆的瓦。那些瓦壟和瓦當,全都為了承接雨水而設。由它們構成的每一種角度和弧度,都標明了雨季每天的流程和形態(tài)。我們長日坐在屋檐下,看涓涓細流垂線般下落,或者看水柱如吐如瀉,我們對雨的看法是如此逼近,如此親切,感覺就像從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肌膚上濕漉漉地流過,而我們自然成了雨季的一部分。或者,我們亦是那片瓦。我們被安置在眾多瓦片之中,仰面等候雨季。我們需要雨水,就像泥土一樣,有雨水才能潤濕,才能飽滿,才能孕育和收獲。②瓦片是泥土做的,我們原本屬于土。由于雨季,我們將還原為泥土的特性。與瓦有關的,還有瓦楞花。瓦楞花是植物嗎?它讓我們懷疑是泥土開出來的花。我們在整個秋季都在觀察這與泥土的顏色完全一致的瓦楞花從何而來,可我們的眼睛有時候所見有限,我們看不見種子怎樣凌虛而至,怎樣落入兩片瓦之間萌芽生根。那么,這些灰黑的鱗狀花冠,如此迅速覆蓋了我們的屋頂,難道只為了說明雨季的雨水太過旺盛?③這就是說,我們關心瓦楞花生長的原因,而不要關心瓦楞花的生長本身?這個秋季,我們坐在天井里,抬頭是一片泥土般的瓦楞花,我們的神色嚴肅凝重,思考著這種植物的全部含義。我們因無知而感動。而晚秋的風,開始從瓦上掠過,瓦楞花微微的驚悸,居然惹起了我們同樣的卻更深的悸動。那一瞬間引起的竟是蒼涼和悲傷,說不上是為瓦楞花,還是為我們自己。不必說,我們的家族生活太長,我們的房屋居住得太久,本來就有種抹不去的歲月蕭條的痕跡,怎么禁得起這西風夕陽下瓦楞花的憔悴,點綴得更加零落了。我們雖然還不知道沒落是什么樣的人才會產生的心情,然而“別有幽愁暗恨生”,倒也不必因人而異。我們面對秋風中的瓦楞花,有同樣的沒落感襲上心頭,哪怕與我們的年齡和身份,是如此不相稱。無論怎么說,瓦楞花作為一種泥土般的植物,留在了我們的屋頂上。它是我們家族衰敗歷史最觸目的象征,毫不留情地勾起我們長長的,長長的人生慨嘆。與瓦有關的,還有預期而至的一場雪。就在我們因感傷而憂郁孤清時,一場雪,無疑是溫暖的撫慰。這是江南的雪啊,它無聲無息地落到我們的瓦房上,當時我們正在子夜的睡意之中。我們的母親,推醒了我們。她說,聽聽,飄雪花了。這才想起,原來我們與雪早有約定。④我們愿意有一場雪,軟軟的,柔柔的,濕濕的,潤潤的雪。我們愿意在雪的懷抱里,直到融化。雪落江南時,我們終于為我們的愿望能夠實現而欣悅。最后,我要說,我們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我們和與瓦有關的一切有關。(有刑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因貓的聲音失眠,卻認為貓使自己“喜愛聆聽并且有著細膩的分辨能力”,這凸顯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性格。B.作者長時間坐在屋檐下看雨,領略江南雨季獨特的美,思考自然與人生,正因為如此,感覺自己“成了雨季的一部分”。C.作者由屋頂上瓦楞花微微的驚悸自然聯想到家族的衰敗現狀,不禁生發(fā)出深沉的人生慨嘆和振興家族的使命感。D.“預期而至”“無聲無息”寫出江南雪的特點,而子夜時分聽雪,將雪視為“溫暖的撫慰”,表現了對雪的喜愛。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揣測貓深夜行走的動機,將貓人格化,語言幽默,引發(fā)下文作者的細膩思考。B.句子②照應了段首的“我們亦是那片瓦”,用委婉的表述暗示喜愛雨的深層次原因。C.句子③運用問句承上啟下,同時批評了關注外部條件、漠視生存意義的社會現象。D.句子④連用四組疊詞形容雪,蘊含了作者對江南的雪的深切期待,富有美感和韻味。8.怎樣理解文章結尾兩句話的含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9.有評論者指出,費振鐘先生的散文“物我相通、情理交融”。請以第三段為例簡要分析?!敬鸢浮?.D7.C8.①瓦房承載了“我們”的生活記憶和生命體驗,“我們”對瓦有著濃厚的親近感和歸屬感。②與瓦有關的事物影響著人的情感和思考,這體現了物我相通的生命意識與親近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9.①物我相通:第三段在觀察自然時發(fā)現人與事物的關聯,由貓的行走聯想到生命的生長,引發(fā)對生活的反思,進而想象與貓同行、翩翩起舞。②情理交融:第三段將人與貓做比較,審視人類的生存困境,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既融入強烈感情,又含有理性哲思。【解析】【導語】本文通過描繪與瓦有關的貓、雨、瓦楞花和雪,展現了江南屋瓦上隨四季變換的景象。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借助貓的夜行聲、雨水的流動、瓦楞花的生長與凋零、江南雪的輕柔等自然現象,反映了個人內心的微妙情感與哲思。作品傳達了對四季變化的敏感和生命感受的細膩,通過自然景象喚起深刻的人生聯想與情感共鳴?!?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這凸顯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性格”錯誤,這體現的是作者對生活細致的感受,而非樂觀曠達的性格。B.“領略江南雨季獨特的美”錯誤,文中只提到“看涓涓細流垂線般下落,或者看水柱如吐如瀉”,只是描寫雨季的場景,并沒有體現江南獨特的美。C.“家族的衰敗現狀”“振興家族的使命感”錯誤,文中作者由屋頂上瓦楞花微微的驚悸聯想到生命的脆弱等,而非家族的衰敗現狀和振興家族的使命感。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句含義的能力。C.“同時批評了關注外部條件、漠視生存意義的社會現象”錯誤,句子③并未批評某種社會現象,而是借用瓦楞花的生長去表現自然季節(jié)的變化,與人對生命及生命狀態(tài)的思考。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①“我們是居住在瓦下的孩子”,瓦是江南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覆蓋著房屋,為人們遮風擋雨,承載了生活記憶和生命體驗。人在瓦下成長、生活,瓦見證了人們的日常起居與歲月變遷,形象地表明人類在江南的居住環(huán)境里與瓦有著極為親近的關系。②“我們和與瓦有關的一切有關”則進一步強調了瓦并非孤立存在于人們的生活。瓦上的貓聲、瓦楞間的花、瓦所經歷的雨與雪等,這些與瓦相關聯的自然事物引發(fā)了人的情感與思考。瓦成為了人們與外界、與過去相聯系的重要紐帶,蘊含著作者“物我相通”的理念?!?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①第三段作者通過對貓在瓦上的活動細節(jié)的捕捉,讓自己的情緒和意識隨著貓的行動而起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瓦上,和貓一起感受著夜晚的氛圍,實現了人與貓在空間和感知上的交融。將人對自由的渴望與自然夜景融為一體,體現了“物我相通”。②作者思考自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貓在瓦上的自由穿梭,與人類在瓦下相對安穩(wěn)的生活形成對比,體現出自然生物和人類在同一空間里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這種對比中蘊含著對生命多樣、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性思考,作者通過想象夜行體現寧靜深思,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展現出了“情理交融”。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然?!痹唬骸笆侵蛞??!辫钅缰^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白樱浊鹬脚c?”曰:“然?!辫钅缭唬骸坝朴普咛煜陆允且玻l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睆屯?,則亡。(節(jié)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材料二: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曛,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光不答,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卑缘脮?,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避囻{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節(jié)選自《后漢書·嚴光傳》)材料三:嚴光之不事光武,以視沮、溺、丈人而尤隘矣。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獲已而廢君臣之義者也,故子曰:“隱者也?!彪[之為言,藏道自居,而非無可藏者也。光武定王莽之亂,繼漢正統,修禮樂,式古典,其或未醇,亦待賢者以道贊襄之,而光何視為滔滔之天下而亟違之?(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六)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三反A而后至B舍C于北D軍E給床褥F太官朝G夕進膳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易,改變,與《燭之武退秦師》中“以亂易整,不武”的“易”字的意思相同。B.夫子,對孔子的尊稱,與《齊桓晉文之事》“愿夫子輔吾志”的“夫子”所指不同。C.舊,有老交情,用做動詞,與《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的“賢”用法不同。D.“嚴光之不事光武”與《伶官傳序》“世言晉王之將終也”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沮與子路的對話,圍繞孔子而展開,“是知津矣”一句帶有對孔子的嘲諷意味,桀溺則勸子路退隱避世,孔子得知后,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B.長沮、桀溺和荷蓧丈人隱居山野從事勞作,不認可孔子在亂世中四處傳道的行為,但孔子認為三位隱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傳道才隱居的。C.嚴光曾與光武帝一同游學,在其即位后嚴光改換姓名,隱身不現,被找到后,光武帝親臨其住所,當面邀請其輔佐治理國家,卻遭到拒絕。D.面對候霸的來信相邀,嚴光口述話語進行了回復,告誡侯霸應心懷仁愛之心,用正義輔助皇帝,如果阿諛皇帝的意旨,腦袋可能會搬家。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l)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2)亦待賢者以道贊襄之,而光何視為滔滔之天下而亟違之?14.王夫之為什么說“嚴光之不事光武”比起“沮、溺、丈人”就顯得尤為狹隘,請綜合三則材料簡要分析。【答案】10.BEF11.A12.B13.(1)光武帝說:“子陵,我到底不能使你順從???”于是登車嘆息離開。(1)也等待賢人用道來輔助他,而嚴光為什么(把此時的局勢)看作洪水滔天的天下而急切地離開他呢?14.①長沮等人所處時代,動蕩不安,無人能改變,他們被迫廢君臣之義,避世隱居;②在王莽之亂被平定,光武帝繼承漢朝正統,需要賢人輔佐之時,嚴光卻以“士故有志”為由,不愿出來侍奉光武帝,這相比于長沮等人的“藏道自居”,就顯得尤為狹隘?!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言文選材于《史記》和《后漢書》,展示了兩位著名的隱者:孔子時代的長沮、桀溺與嚴光。他們都選擇在亂世中隱居而不愿為官。不同的是,孔子對隱士保持尊重,認為他們是有道之人;而嚴光則對皇帝的禮聘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王夫之的評論指出,嚴光不效忠光武帝顯得狹隘,因為當時的政局相較穩(wěn)定,他本應出山輔佐。文章探討出世與入世的選擇,批判了嚴光的固執(zhí)與逃避?!?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使者三次往返以后嚴光才來。光武帝讓嚴光住在北軍,供給他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員每天早晚供給酒食?!爸痢笔鞘÷灾髡Z的謂語句,“使”是主語,“三反而后”是狀語,故應在B處斷開;“舍”是省略主語“光武帝”的謂語句,“于北軍”是“舍”的后置狀語,故在“于北軍”后斷開,即E處;“給床褥”為省略主語動賓結構,語意完整,其后停頓;“太官朝夕進膳”為主謂賓結構,主語前斷開,故F處斷開。故選BEF?!?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和理解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現象的能力。A.“意思相同”錯。“易”,改變;/替代。句意:而誰能改變這種現狀呢?/用混亂相攻替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B.正確?!胺蜃印保瑢鬃拥淖鸱Q;/對男子的尊稱,先生。句意:您看見過我的老師嗎?/希望先生您幫助實現我的志愿。C.正確?!芭f”,形容詞作動詞,有老交情。/“賢”,形容詞作名詞,賢才。句意:司徒侯霸同嚴光素來有交情。/眾多賢才都聚集到這里。D.正確。“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嚴光不侍奉光武帝。/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故選A?!?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孔子認為三位隱者也是有道之人,不愿傳道才隱居的”錯誤,根據材料內容,長沮、桀溺和荷蓧丈人確實隱居山野從事勞作,并且不認可孔子在亂世中四處傳道的行為。然而,孔子并沒有明確表示這三位隱者是有道之人,也沒有說他們是因為不愿傳道才隱居的。故選B?!?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竟”,終究,到底;“下”,使動用法,使……屈尊;“升輿”,上車;“去”,離開。(2)“贊襄”,輔助;“亟”,急切地;“違”,違背,離開?!?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能力。①由原文“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沮、溺、丈人知道不行,弗獲已而廢君臣之義者也”可知,長沮、桀溺和荷蓧丈人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亂世,他們認為天下無法改變,因此他們被迫廢君臣之義,選擇避世隱居。他們的隱居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一種“藏道自居”的表現。②由材料三原文“光武定王莽之亂,繼漢正統,修禮樂,式古典,其或未醇,亦待賢者以道贊襄之,而光何視為滔滔之天下而亟違之?”可知,王莽之亂后,光武帝平定亂世,繼承了漢朝的正統,正是需要賢者輔佐治國的時候。然而,嚴光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選擇隱姓埋名,不愿出來輔佐光武帝,他堅持自己的志向,更看不到治世的潛力與機會。相比長沮等人的“藏道自居”,被迫避世的選擇,嚴光的行為顯得更狹隘,因為他以“士故有志”為由,不愿出來侍奉光武帝卻忽視了自己可能對國家的貢獻。參考譯文:材料一:在路上遇見長沮、桀溺兩人并肩耕田,孔子以為他們是隱士,就叫子路前去打聽渡口在什么地方。長沮說:“那個拉著馬韁的人是誰?”子路回答說:“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吧?”子路說:“是的?!遍L沮說:“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了。”桀溺又問子路:“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辫钅缯f:“你是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辫钅缯f:“天下到處都在動蕩不安,而誰能改變這種現狀呢?況且你與跟著那逃避暴亂臣的人四處奔走,還不如跟著我們這些躲避亂世的人呢?”說完,就繼續(xù)不停地耕田。子路把此話告訴了孔子,孔子失望地說:“我們不能居住在山林里與鳥獸同群,要是天下太平,我也用不著到處奔走想改變這個局面了。”有一天,子路一個人行走的時候,路遇一位肩扛除草工具的老人。子路問他:“您看見過我的老師嗎?”老人說:“你們這些人四肢不勤勞,五谷分辨不清,誰是你的老師我怎么會知道?”說完就掛著拐杖拔草去了。事后子路把這些經過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是位隱士?!苯凶勇吩俚侥抢锟纯?,老人已經走了。材料二:嚴光,字子陵,又名嚴遵,會稽余姚人。嚴光年輕時就有很高的名聲,與光武一同游學。到光武即位時,他改換姓名,躲起來不見光武?;实巯胫匈t能,就派人按他的形貌特征訪求他。后來齊國上書說:“有一位男子,披著羊皮衣服在沼澤中垂釣?!被实蹜岩墒菄拦猓蛡淞丝勺说男≤囈约昂谏蜏\紅色的布帛,派使者禮聘嚴光。使者三次往返以后嚴光才來。光武帝讓嚴光住在北軍,供給他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員每天早晚供給酒食。司徒侯霸同嚴光素來有交情,派人送去書信。派來的人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但迫于職責,所以沒有如愿。希望利用天黑的時候,請您受委屈過去說話?!眹拦鉀]有回答,就丟過去一片竹簡給來人,口授回信說:“君房足下:職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懷仁愛,輔佐正義,天下就會喜悅,阿諛奉承,順隨旨意,就身首異處。”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給皇帝?;实坌χf:“狂奴還是從前的樣子啊!”皇帝當天就到嚴光住的客館。嚴光躺著不起來,皇帝到他的臥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唉,子陵,不能幫助我治理國家嗎?”嚴光又睡覺不理睬,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睜開眼睛端詳著光武帝,說:“從前唐堯道德高尚,但巢父洗耳。士各有志,為什么要逼我呢?”皇帝說:“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順從嗎?”于是登車嘆息而去。材料三:嚴光不侍奉光武帝,比起古代的沮、桀溺、丈人等就顯得尤為狹隘。沮、桀溺、丈人等看到天下無道,大道不行,不得已才廢棄了君臣之義,所以孔子說他們是“隱士”。用“隱”這個字,是指藏道自居,而不是沒有什么可藏的。光武帝平定了王莽之亂,繼承漢王朝的正統,修禮樂,遵古制,或許有的不夠純粹,也等待賢人用道來輔助他,而嚴光為什么(把此時的局勢)看作洪水滔天的天下而急切地離開他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枝江劉明府張籍老著青衫為楚宰,平生志業(yè)有誰知。家僮從去愁行遠,縣吏迎來怪到遲。定訪玉泉幽院宿,應過碧澗早茶時。向南漸漸云山好,一路唯聞唱竹枝①?!紓渥ⅰ舰僦裰Γ喊统粠У拿窀?,記錄當地的風土人情,深受民眾喜愛。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劉明府的形象開篇,年老的他身著青衫將做楚地縣令,平生志業(yè)少有人知。B.頷聯將家僮與縣吏對劉明府此行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對比,突出了劉明府赴任的艱辛。C.“玉泉幽院”“碧澗早茶”是詩人想象劉明府旅途中的場景,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D.本詩語言平實質樸,通過簡潔的敘述和描寫表達了詩人送別劉明府時的真摯情意。16.尾聯中的“云山好”和“唱竹枝”分別有何意蘊?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1)尾聯的“云山好”首先是指南方自然景觀的美好。同時,詩人也想用自然景色的美好來表達對劉明府前程的美好祝愿。(2)“唱竹枝”中“竹枝”是反映地方風土人情的民歌,表達出對劉明府在新的地方融入當地方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望與樂觀期待。詩人不僅關心友人的生活狀況,也關心其融入新環(huán)境的過程?!窘馕觥俊緦дZ】《送枝江劉明府》通過送別友人劉明府,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與惋惜之情。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了劉明府出任的艱辛,表達對其才華抱負不被世人知曉的惋惜。全詩語言質樸平實,卻飽含深情?!?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頷聯將家僮與縣吏對劉明府此行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對比,突出了劉明府赴任的艱辛”錯誤。本詩中的“家僮”指的是劉明府的隨從,因為要隨同他一起遠行而感到愁苦;而縣吏是因為劉明府遲遲未到而感到奇怪,二者態(tài)度不構成對比。詩人借助二者的態(tài)度從側面來表現劉明府此行的艱辛,以此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故選B?!?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情感的能力?!霸粕胶谩笔紫仁侵改戏阶匀痪坝^的美好。云山連綿,一路上景色宜人,這是一種直觀的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它展現了友人劉明府將要前往的枝江一帶有著秀麗的山川景色,為友人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美好和期待。同時,“云山好”也包含著詩人對劉明府的祝福。詩人希望友人在這樣美麗的地方能夠心情愉悅,工作順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俺裰Α斌w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竹枝是巴楚一帶的民歌,它記錄了當地的風俗文化。一路上都能聽到竹枝的歌聲,說明枝江地區(qū)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這也暗示著劉明府即將融入當地的生活。聽到竹枝的歌聲,表明劉明府會接觸到當地的民眾和文化,并且在這種充滿地方特色的氛圍中開展他的工作,體現出劉明府將會與當地的文化和民眾相融合,順利地在枝江開啟他的生活和工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描繪遠處的村莊及其上空裊裊炊煙,展現出鄉(xiāng)村生活的煙火氣。(2)大雪之后,登高遠望,群山上覆蓋著的白雪將陽光反射開去,使天空更加明亮。小慧不禁想起了姚鼐《登泰山記》中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六朝”本指我國的一個歷史時期,中唐時開始成為一個重要意象,用以表達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和沉思,這樣的詩詞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浚?)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2)蒼山負雪明燭天南(3)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宮殿六朝遺古跡,衣冠千古漫荒丘)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遠望劉家峽,層巒疊翠、靜謐安詳,誰料當汽車轉折而下駛到劉家峽電站大壩下,突然沖入淋漓大雨之中。我非常驚訝,天上晴空萬里,哪兒來的暴雨狂風呢?我下車轉身一看,怔住了,我看到的是什么?!如烏云亂卷,如怒火,如狂飚。這些烏云先是從下面向上噴射,噴到半空,又跌落下來,化成茫茫銀霧,這一卷卷云霧,給陽光照得閃亮,又飛上高空,烏云白霧,上下翻騰,再向上,如濃墨,如淡墨,直聳高空,像原子爆炸的蘑菇云,亭亭而上,巍然不動,這場景真有點驚人。原來接連落了幾天雨,水位陡增,水電站提起溢洪道一扇閘門,剛才所見,就是黃河之水從溢洪道口噴射而出的情景。我再舉首仰望,只見巉巖壁立,萬仞摩天,峽谷之內,煙霧繚繞,浪花飛濺,發(fā)出千萬驚雷翻滾沸騰的轟鳴。我到壩頂俯視,才看清黃河有如無數巨龍扭在一起飛旋而下,在窄窄兩山之間,它咆哮,它奔騰,沖起的雪白浪頭竟比岸上的山頭還高,是激流,是濃霧,旋卷在一起,浩浩蕩蕩,洶涌澎湃,遠去,遠去,再遠去,整個黃河都為白煙銀霧所籠罩。18.文中畫橫線處運用了比喻手法,喻體的選擇是否恰當?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19.文中邐波浪線處使用短句來描寫黃河之水,有著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說明?!敬鸢浮?8.喻體的選擇是恰當的。作者把“向上噴射后又跌落化成的云霧”比作“蘑菇云”,生動形象地展現出黃河水噴射時的磅礴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19.①用短句能夠使句子節(jié)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②短句簡潔明了,能夠突出重點黃河水的氣勢。③營造出一種緊張、激烈的氛圍,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描繪出黃河的壯美。【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喻體選擇是恰當的。把“向上噴射后又跌落化成的云霧”比作“蘑菇云”,這個喻體也很巧妙?!澳⒐皆啤笔窃訌棻〞r產生的巨大、壯觀且具有震撼力的景象,用在這里可以很好地表現出黃河水噴射到半空后形成的云霧的龐大、壯觀的樣子,同時也暗示了黃河水力量的巨大,如同原子彈爆炸一樣具有驚人的威力。【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①增強節(jié)奏感:使用短句能夠使句子節(jié)奏明快。如“它咆哮,它奔騰,沖起的雪白浪頭竟比岸上的山頭還高,是激流,是濃霧,旋卷在一起”,這些短句急促有力,如同黃河水奔騰的節(jié)奏一樣,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黃河水的洶涌澎湃,仿佛能聽到黃河水奔騰咆哮的聲音,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②突出黃河水的氣勢:短句簡潔明了,能夠突出重點。通過“咆哮”“奔騰”“沖起”“旋卷”等一系列動詞構成的短句,將黃河水的各種動態(tài)特征鮮明地展現出來,把黃河水的洶涌、湍急、磅礴的氣勢凸顯出來,讓讀者對黃河水的壯觀景象有更深刻的感受。③營造緊張氛圍:一連串的短句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緊張、激烈的氛圍。這種氛圍與黃河水的洶涌氣勢相呼應,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黃河水奔騰時的那種震撼和壓迫感,更加生動地描繪出黃河的壯美和雄渾。(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俗話說“八月十五桂花香”,可今年四川好些地方的桂花卻遲遲不開。桂花屬于短日照植物,也就是說日照縮短到一定程度就會開花。每年日照開始縮短的時間都一樣,按理說開花時間也應該差不多,①?原來,桂花有自己的小聰明。我們知道,雖然日照時間的周期每年都一樣,②。在溫度足夠的情況下,即便日照減少,植物仍然可以維持一定效率的光合作用,多積累一些營養(yǎng)。所以,除了日照時長之外,桂花還會考慮把環(huán)境溫度作為是否開花的另一個決定因子。桂花在入秋后需要經歷一段20℃以下的溫度才能夠開花,而今年的四川入秋后,沒有持續(xù)出現20℃以下的低溫,所以桂花才遲遲沒有開放。桂花樹考慮多個因素來決定自己的開花,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是植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學會努力的“本領”。20.下列句子中的“差不多”與文中加點的“差不多”,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銀子用得差不多了。B.差不多的人都喜歡這部新電影,覺得它很精彩。C.只要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課件教材理由簡短
- 三普外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洋河酒廠面試題及答案
- 實事求是試題及答案
- 中藥學入門試題及答案
- uml考試題及答案
- 建設類面試題目及答案
- 兼職小工考試題及答案
- 幼兒文學考試題及答案
- 全國2018年04月自考《教育學原理00469》試題及答案
- 水池結構混凝土質量缺陷處理方案范文
- 人工智能替代效應研究-洞察及研究
- GB/T 33474-2025物聯網參考體系結構
- 基建期獎勵管理辦法
- 2025年新安徽水利廳安全員c培訓試題及答案
- 集郵協會管理辦法
- 2025年綜合類-井下作業(yè)工-井下作業(yè)工技師歷年真題摘選帶答案(5卷單選題百道集合)
- 2025年導游資格證考試筆試模擬試卷:導游知識儲備全面測試
- 車間螺絲使用管理辦法
- 2025年河南省高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
- 產品技術變更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