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CCS
團體標準
T/GDAEPIXX—XXXX
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原位污泥減量工藝技
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itusludgereductionprocessbasedonsidestream
anaerobictreatment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
T/GDAEPIXX—XXXX
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原位污泥減量工藝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原位污泥減量工藝(以下簡稱“減量工藝”)的處理泥質、工藝
設計、設備指標、電氣、污泥原位減量化效果評價、運行與維護的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原位污泥減量工藝的污泥處理工程,可作為環(huán)境影響評價、設計、
施工、驗收、及建成后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jù)。
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原位污泥減量工藝的設計、運行等可參考本文件。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2999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guī)定
GB18599一般工業(yè)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GB18918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24674污水污物潛水電泵
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標準
GB50053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
GB50187工業(yè)企業(yè)總平面設計規(guī)范
GB50334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1221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規(guī)范
CJ/T51城鎮(zhèn)污水水質標準檢驗方法
HG/T3796.3槳式攪拌器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HJ/T279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推流式潛水攪拌機
HJ/T336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潛水排污泵
HJ/T353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安裝技術規(guī)范(試行)
HJ/T354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驗收技術規(guī)范(試行)
HJ/T355水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運行與考核技術規(guī)范(試行)
HJ/T366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超聲波管道流量計
HJ/T367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電磁管道流量計
HJ576—2010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CJJ60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4
T/GDAEPIXX—XXXX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側流厭氧反應器anaerobicsidestreamreactor;(ASSR)
二沉池(沉淀區(qū))污泥回流,經(jīng)反應器厭氧處理后污泥重新回流至生化處理單元并發(fā)生污泥減量的
反應器。
3.2
原位污泥減量in-situsludgereduction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通過改變工藝運行條件或投加化學/生物試劑等方式實現(xiàn)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剩余污
泥實際產生量的減少。
4基本要求
4.1減量工藝宜用于大、中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污泥減量過程。
4.2減量工藝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
a)建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臭)氣體、污水、廢渣、噪聲等污染物的治理與排放,應符合
環(huán)境影響評價批復文件的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b)堆放污泥、藥品的貯存場所應符合GB18599的規(guī)定。
4.3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應按照GB18918的有關規(guī)定安裝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其他污水處理工程應按照國家
或當?shù)氐沫h(huán)境保護管理要求安裝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安裝、驗收和運行應符合HJ/T353、
HJ/T354和HJ/T355的有關規(guī)定。
4.4減量工藝的各種管線應統(tǒng)籌安排,避免互相干擾,便于清通和維護,并合理布置超越和放空管線,
放空管線排水應回流處理。
4.5處理設備包含管道、泵、儀表、攪拌器等,設備的選型與安裝應符合GB/T24674、GB50014、
GB50334、GB51221、HG/T3796.3、HJ/T336、HJ/T366、HJ/T367等相關規(guī)定。
4.6電氣設備遵守HJ576—2010中第8章規(guī)定的要求,變電所低壓配電室的變配電設備布置符合GB
50053的有關規(guī)定。
5工藝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本文件減量工藝適用于以活性污泥法為二級處理的市政污水處理工程。
5.1.2工藝設計在空間上宜具有明確的界限,宜建立在主流工藝生化段及二沉池附近,減少管路鋪設。
選址及總體布置應符合GB50014的相關規(guī)定,總圖設計應符合GB50187的規(guī)定。
5.1.3厭氧測流反應器(ASSR)應接收二沉池排出的污泥,宜回流至好氧池(區(qū))。布置管線時應統(tǒng)
籌考慮、合理安排,避免互相干擾,便于清通及維護。
5.1.4ASSR的流出物(上清液或泥水混合液)排放應不影響主流生化段正常的生化功能,整體工藝
系統(tǒng)出水應符合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要求。
5.1.5減量工藝主要由排泥、進泥、混合攪拌、靜置、出泥攪拌組成。系統(tǒng)運行應按照先排泥后進泥
的原則。
5.1.6減量工藝每個運行周期中應設置混合攪拌增加微生物與基質的接觸。宜根據(jù)周期運行次數(shù)設置
出泥攪拌,即上清液或泥水混合液交替排放,實現(xiàn)水力停留時間與污泥停留時間的分離。
5
T/GDAEPIXX—XXXX
5.1.7減量工藝的運行應考慮水溫的影響,厭氧反應罐應考慮保溫措施。
5.1.8減量工藝設計應設置自動及手動程序,考慮具備可靈活調節(jié)的運行方式。
5.1.9厭氧反應罐宜配置pH計、ORP計、液位計及污泥濃度計等儀表,以便及時掌握厭氧反應罐運
行情況。
5.2工藝流程
5.2.1主要工藝流程
5.2.1.1減量工藝適用于序批式反應器(SBR)、缺氧-好氧工藝(AO)或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AO)。
5.2.1.2由沉淀處理后,部分污泥排入ASSR,經(jīng)停留反應后排入好氧池(區(qū))起始端,該部分構成
側流系統(tǒng)見圖1、圖2、圖3用以污泥減量。
5.2.1.3其組合形式(回流至好氧池(區(qū)))見圖1、圖2、圖3。
圖1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SBR工藝流程
圖2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AO工藝流程
圖3基于側流厭氧處理的AAO工藝流程
5.2.2ASSR結構組成
5.2.2.1減量工藝主要由進泥管路、進泥泵、厭氧反應罐、排泥管路、排泥泵、攪拌器組成見圖4。
5.2.2.2厭氧反應罐應設置放空管、溢流管和檢修孔見圖5。
注:進、出泥泵組應做到一用一備,可視實際情況配置閥門。
6
T/GDAEPIXX—XXXX
5.2.2.3攪拌方式應采用機械攪拌,應根據(jù)反應池的池形選配攪拌器,攪拌器應符合HJ/T279的規(guī)
定。
圖4ASSR平面圖
圖5ASSR展開圖
5.2.3ASSR設計參數(shù)
5.2.3.1ASSR污泥交換率應為5%~15%,宜選擇10%。
7
T/GDAEPIXX—XXXX
5.2.3.2側流厭氧反應罐水力停留時間應為4d~6d,宜為5d。污泥停留時間應為8d~12d,宜為10?d。
5.2.3.3側流厭氧反應罐的池體構造可根據(jù)投資成本、占地面積和景觀要求等進行設計。
5.2.3.4側流厭氧反應罐的污泥攪拌設置應符合HJ/T279的相關規(guī)定,每周期攪拌的時間不宜大于循
環(huán)周期的一半,攪拌功率宜為4W/m~38W/m3。
5.2.3.5側流厭氧反應罐的設計參數(shù)應符合表1相關內容。
表1ASSR相關設計參數(shù)
參數(shù)名稱(定義)符號單位參考參數(shù)值或計算方式
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MLSSmg/L12000~20000
水力停留時間HRTd4~6
污泥停留時間SRTd8~12
酸堿性pH無量綱6.0~7.0
氧化還原電位ORPmV-350~250
日污泥交換頻率SIT次1~5
厭氧反應器內設定工作液位Hgm
2
??=?????/[?×(?/2)]
5.2.4ASSR容積計算
5.2.4.1按公式(1)計算好氧池(區(qū))絕干污泥量好氧池(區(qū))。
好氧?池(區(qū))好氧池(區(qū))
好氧池(區(qū))····································(1)
?×???×????
式中:
?=24
好氧池(區(qū))——好氧池(區(qū))絕干污泥量,單位為克(g);
3
?——污水設計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天(m/d);
——好氧池(區(qū))水力停留時間,單位為小時(h);
?好氧池(區(qū))
——好氧池(區(qū))設計污泥濃度,單位為毫克每升(mg/L)。
???好氧池(區(qū))
5.2.4.2?按??公?式(2)計算ASSR日絕干污泥交換量。
···············································(2)
好氧池?(?區(qū)??)?
式中:?????=?×??
——ASSR日絕干污泥交換量,單位為克每天(g/d);
——好氧池(區(qū))絕干污泥量,單位為克(g);
?好??氧??池(區(qū))
?——污泥日交換率,單位為百分比每天(%/d)。
5.2.4.3按公式(3)計算ASSR有效容積。
??
?????···················································(3)
?????×回??流?污?泥???
式中:?????=????
——ASSR有效容積,單位為立方米(m3);
8
?????
T/GDAEPIXX—XXXX
——ASSR日絕干污泥交換量單位為克每天(g/d);
——ASSR污泥停留時間,單位為天(d);
?????
——回流污泥濃度,單位為毫克每升(mg/L)。
?????回??流污泥
????
6減量化效果評價
6.1理論污泥表觀產率
理論污泥表觀產率可按公式(4)計算,相關參數(shù)選擇及計算可參考GB50014。
·······················································(4)
?
式中:????=1+????
——污泥表觀產率系數(shù),單位為千克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每千克五日生化需氧量(kg
VSS/kgBOD5);
????
——污泥產率系數(shù),單位為千克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每千克五日生化需氧量(kgVSS/kg
BOD5);
?
——揮發(fā)性懸浮固體衰減系數(shù),單位為每天(d-1);
——主流段污泥齡,單位為天(d)。
??
6.2實際?污?泥表觀產率
實際污泥表觀產率可按公式(5)計算: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