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3月月考語文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10小題,共30分)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①六王畢(完結(jié))②蜀山兀(光禿)③杳不知其所之也(遠得不見蹤影)B.①直走咸陽(通達)②廊腰縵回(縈繞)③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讓)C.①雷霆乍驚(突然)②而望幸焉(寵幸)③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讓)D.①縵立遠視(長久)②朝歌夜弦,為秦宮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讓)2.下列各句中,與“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秦人不暇自哀 B.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C.滅六國者六國也 D.趙嘗五戰(zhàn)于秦3.對下列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自牧:加強自身修養(yǎng)。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忠誠的人。C.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簡能:選拔有才能的人。D.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司職:管理職事。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A.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習于茍且非一日C.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D.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5.下列各句中“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冀君實或見恕也 B.今君實所以見教者C.終必不蒙見察 D.請您見諒6.下列加下劃線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相同的一項是()①輦來于秦②日削月割③惜其用武而不終也④后人哀之而不鑒之⑤朝歌夜弦⑥貌恭而不心服⑦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⑧蓋失強援,不能獨完A.①②⑥⑦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⑧ D.③④⑥⑧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B.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C.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D.總此十思,弘茲九德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B.是又在六國下矣是而不見可悔故也C.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山巒為晴雪所洗D.將有作則思如止以安人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9.下列對文化常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死的,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為先帝,稱已死的父親為先考或先父。B.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C.嘉祐: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皇帝發(fā)起,漢武帝首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故事: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虛應(yīng)故事”?!读鶉摗分小捌堃蕴煜轮螅露鴱牧鶉仆鲋适?,是又在六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10.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A.《答司馬諫議書》的作者是王安石,他晚年退居江寧,被封為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賦是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體裁,講究字句的整齊和聲調(diào)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而于結(jié)尾部分往往發(fā)一點議論,以寄托諷喻之意。C.垂拱,垂衣拱手,古時比喻統(tǒng)治者在治理天下時,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貶斥帝王庸碌無為。D.三驅(qū),據(jù)說古代圣賢之君在打獵布網(wǎng)時只設(shè)三面而有意網(wǎng)開一面,從而體現(xiàn)圣人的“好生之仁”。二、文言文閱讀(共4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薦之。唐介言:“安石難大任?!钡蹎栔樵唬骸鞍彩脤W而泥古,故議論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更變?!苯橥酥^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擾,諸公當自知之?!钡蹎枌O固,對曰:“安石文行甚高處侍從獻納之職可矣宰相自有其度安石狷狹少容。必求賢相,呂公著、司馬光、韓維其人也?!钡鄄灰詾槿唬挂园彩瘏⒅?。謂之曰:“人皆不知卿,以為卿但知經(jīng)術(shù),不知經(jīng)世務(wù)?!卑彩瘜υ唬骸敖?jīng)術(shù)正所以經(jīng)世務(wù)也?!钡墼唬骸扒渌O(shè)施,以何為先?”安石對曰:“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钡凵罴{之。(選自張居正《通鑒直解》)材料二: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材料三:夫議法度以授有司,此誠執(zhí)政事也,然當舉其大而略其細,存其善而革其弊,不當無大無小,盡變舊法以為新奇也。且人存則政舉,介甫誠能擇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茍有司非其人,雖日授以善法,終無益也。介甫所謂先王之政者,豈非泉府賒貸之事乎?竊觀其意,似與今日散青苗錢之意異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顧以此獨為先務(wù)乎?至于辟邪說,難壬人,果能如是,乃國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與變法而講利者,邪說、壬人為不少矣。彼頌德贊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蓋盤盤庚遇水災而選都,臣民有從者,有違者,盤庚不忍脅以威刑,故勤勞曉解,其卒也皆化而從之,非謂廢棄天下人之言,而獨行己志也。光豈勸介甫以不恤國事,而同俗自媚哉?蓋謂天下異同之議,亦當少垂意采察而已。(選自司馬光《與王介甫第三書》)11.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安石文A行B甚高C處侍從獻納之職可矣D宰相E自有其度F安石狷狹G少容。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但,是“只”的意思,與《短歌行》中“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的“但”意義不同。B.經(jīng),是“處理”的意思,與《登泰山記》中的“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摺钡摹敖?jīng)”意義不同。C.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的“字”一般與“名”有一定關(guān)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周易·豫卦》:“其介如石”。D.垂意,敬辭,用于讓別人留意,“垂”的此種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還有保留,像“垂詢”“垂念”都是這種用法。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材料一可以看出,皇帝對王安石是十分了解與信任的,最終沒有受唐介等人的影響,任命王安石做了參知政事,B.司馬光認為,法度的好壞取決于人。壞的法度交由良吏執(zhí)行,弊端也會去除;而好的法度交于庸官執(zhí)行,也顯現(xiàn)不出其優(yōu)勢。C.唐介預言,王安石雖然學識淵博,但拘泥古法,見解虛浮,不合實際,如果讓他執(zhí)政,一定會變換現(xiàn)行法度,使國家陷入困擾之中。D.面對司馬光的指責,王安石辯解說,他可以承認自己對國家不夠盡心,未能讓百姓享受更多福利,但決不承認自己是無所事事,因循守舊。14.把文中面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彼頌德贊功、希意迎合者,皆也,介甫偶未之察耳。(2)勤勞曉解,其卒也皆化而從之,非謂廢棄天下人之言,而獨行己志也15.“盤庚遷都”作為論據(jù),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解讀有何不同?(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甲文)蘇洵《六國論》(節(jié)選)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乙文)李楨《六國論》(節(jié)選)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紓。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qū)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刈①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曰:“若是,則六國無術(shù)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shù)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①刈:殺戮。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B.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C.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D.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17.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率:都B.思厥先祖父厥:相當于“其”,他們C.而又得天助焉。焉:怎么,表反問D.而彼不用也彼:他們18.下列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洵《六國論》第一節(jié)直截了當提出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毕确穸ǘ罂隙?,從正反兩面作判斷,以加強語言力量。B.蘇洵的《六國論》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和引用論證來闡述觀點;李楨的《六國論》主要運用了概括性的事例來論證,無對比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手法。C.蘇洵的《六國論》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觀點;李楨的《六國論》在開頭引述宋二蘇的觀點作為發(fā)端,認為二者都是厚六國二薄秦的偏頗之論。D.李楨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tǒng)天下,除了其本身實力比較強以外,還有擁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兩個重要的因素。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2)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20.從文中看,蘇洵和李楨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三、名句名篇默寫(共8分)21.情境式默寫①魏征認為歷代帝王有良好開端并能保持到底的人很少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雹凇洞鹚抉R諫議書》中,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王安石對變法招來的怨誹早有預料。③《阿房宮賦》描寫秦始皇喜繁華奢侈,連梁柱上的釘頭都比糧倉里的米粒還要多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阿房宮賦》通過描寫宮女頭發(fā)來表現(xiàn)宮女眾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語言表達(共12分)22.下列各項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shù)氖牵ǎ〢.小韓同學用通俗的語言就揭示出了深刻的哲理,真是微言大義。B.他開辦了書院,決心將傳統(tǒng)文化薪火相傳,而他就要做這個最初的傳遞人。C.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需要不斷更新,以適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D.自從那部獲獎電影上映后,年輕的導演便聲名鵲起,成為業(yè)界矚目的新星。23.下列對文化常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丁憂,也稱“丁艱”。在我國古代,官員的父親或母親去世,官員則必須停職守制,處于丁憂期間的人皆不得為官,概無例外。B.我國傳統(tǒng)的四部分類法把圖書劃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大類,稱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收錄各種史書,子部主要收錄諸子百家著作。C.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qū)別在于“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采用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文書。D.六部是我國古代中央行政機構(gòu)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其中戶部為掌管戶籍財經(jīng)的機關(guān),“侍郎”是輔佐尚書的事務(wù)實際執(zhí)行者。2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自古很多君王居所都稱為“宮”,①________?先說“紫禁城”的“紫”,“紫”不代表紫色,②________。古人講究天人合一,他們認為古代星空三垣之一的紫薇垣正處于中天,位置永恒不變,是所有星宿的中心,象征天子,所以天子居住的宮城被稱為紫薇城。其次,皇帝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是普通百姓的禁地,③_________。最后,北京故宮占地1087畝,全部殿堂屋宇達9000多間,四周城墻高10余米,所以被稱為“城”。綜上所述,北京故宮被稱為紫禁城。四、作文(60分)2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對于“界”的認識,有人說,心有底線,守住邊界;也有人說,科學無界,大愛無疆;還有人說,人無高下,界有高低,當自我修持。你如何認識“界”?對于“界”之有無、高低,你有怎樣的思考?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談?wù)勀愕目捶ā!咀⒁狻竣俳嵌茸赃x,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參考答案1-10.【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11CDF12.A13.D14.(1)他們都是一些歌功頌德、曲意逢迎之徒(或“那歌功頌德、曲意逢迎之徒,他們都是這樣”),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沒有察覺到這種情況吧。2)苦口婆心反復勸說,最終還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順從,并不是說廢棄所有人的意見,而唯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而只是推行自己的想法”)。15.①王安石認為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他考慮到(遷都)合理,然后堅決行動;②而司馬光認為,盤庚不忍心使用刑罰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復勸說,最終還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順從,并不是說廢棄所有人的意見,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參考譯文:材料一:皇帝(宋仁宗)想啟用王安石,曾公亮極力推薦。唐介說:“安石很難擔當大任。”皇帝問他原因,唐介回答說:“安石好學但是思想古板,所以討論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如果他做了,(他的)政策肯定經(jīng)常變更?!碧平橥顺髮υ琳f:“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會陷入困頓之中,你們應(yīng)該知道。”皇帝問孫固,孫固回答說:“王安石文學才能很高,處于侍從獻納的職位,是可以的。宰相自有宰相的度量,王安石氣量狹小不能容人。必想求得賢明的宰相,呂公著、司馬光、韓維是適合的人選。”皇帝卻不這樣認為,最終(還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對(王安石)說:“別人都不了解你,認為你只知道經(jīng)學,不清楚世務(wù)?!蓖醢彩鸬溃骸敖?jīng)學正是用來規(guī)劃處理事務(wù)的?!被实壅f:“這樣那么現(xiàn)在應(yīng)該先實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說:“要改變現(xiàn)在的風氣、禮節(jié)、習慣,公布新的法令,(這)正是現(xiàn)在所急需要做的事?!被实劬筒杉{了(他的意見)。(選自張居正《通鑒直解》)材料二:人們習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多數(shù)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當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對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幫助皇上來抵制這股勢力,(這樣一來)那么那些人又為什么不(對我)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連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對)。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是他)考慮到(遷都)合理,然后堅決行動;認為對(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緣故啊。如果君實您責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幫助皇上干一番大事業(yè),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么我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陳規(guī)舊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領(lǐng)教的了。(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材料三:制訂法令并交給執(zhí)行部門去施行,這當然是您的權(quán)限范圍的事。但是應(yīng)當抓大放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應(yīng)不分巨細,只圖新奇而將所有舊的法令全部改變。況且法令需要人來執(zhí)行,倘若介甫您能選擇良才在執(zhí)行部門任職,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倘若執(zhí)行部門所任非其才,即便每天給他們好的法令,終究無所補益。介甫您所說的先王之政是指的周朝的泉府所做的賒貸嗎?我琢磨那時的賒貸,似乎與今日借貸青苗錢還是有差異的,況且先王的善政很多,反而要獨獨以此為要務(wù)嗎?至于說到排除邪說,責難奸佞之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國家和百姓的福分。只是恐怕介甫您與變法和逐利的人走得越來越近,身邊少不了那些好歪理邪說的奸佞小人。他們都是一些歌功頌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許是偶然沒有察覺到吧。這都是說盤庚遇到水災而要遷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盤庚不忍心使用刑罰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復勸說,最終還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順從,并不是說廢棄所有人的意見,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勸您不以國事為重,以媚俗從眾為榮?只是說天下有不同的意見,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體察而已。(選自司馬光《與王介甫第三書》)【答案】16.A17.C18.B19.(1)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沒有滿足;誰送給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誰就越急。
(2)據(jù)我看來,那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為秦國有罪。20.蘇洵的觀點:六國割地賂秦,自己削弱了國力,導致滅亡。
李楨的觀點:六國互相爭斗,不行仁政,自取滅亡。參考譯文:(甲文)蘇洵《六國論》(節(jié)選)六國的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鼻貒谟脩?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像拋棄(不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分得清清楚楚了。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對了。(乙文)李楨《六國論》(節(jié)選)宋朝蘇洵和蘇轍認為六國只會割地賄賂秦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品藥品與服裝產(chǎn)業(yè)概覽
- 軟件開發(fā)技術(shù)選型
- 圍術(shù)期膿毒性休克治療
- 信息技術(shù)未來發(fā)展趨勢
- 去醫(yī)院拔牙流程
- 文化活動介紹
- 研究生第一次開組會中文文獻匯報
- 精準高效守護新生
- 社團特色活動介紹
- 熱泵原理與技術(shù)
- 2025年醫(yī)師定期考核法律法規(guī)試題及答案
- 學堂在線 大學計算機基礎(chǔ) 章節(jié)測試答案
- 縣域共配倉農(nóng)村物流配送成本控制報告
- 二級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期末測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全國“安康杯”職工安全健康意識與應(yīng)急技能知識競賽試卷附答案
- 2025年taca試題及答案
- 皮膚科說課課件
- 中國古代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 骨科術(shù)后并發(fā)肺栓塞的急救與護理
- 助理工程師考試試題以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