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_第1頁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_第2頁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_第3頁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_第4頁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師,我考試之前總是胡思亂想

〔關鍵詞〕高考;高三;考試焦慮;投射測驗;強迫;認知行為療法一、問題描述5月下旬,我接到一個女生的咨詢電話:“老師,我三??荚嚽皟商煊趾紒y想了?!边@個聲音我記得,她曾經來過電話,卻拒絕透露姓名,只說自己是高三某班的學生。我決定以小H來稱呼她。小H在高三的一次英語測試中,突然肚子疼,影響了考試成績。從那以后,每到考試她就有一兩天的時間,會在腦子中反復考慮“考試的時候,肚子會不會很疼呢?萬一高考的時候,肚子疼怎么辦呢?”我問:“那你的問題有沒有答案?”小H答道,問題其實已經想通了,覺得即便高考肚子疼也沒問題,上個廁所就可以了,至多占用幾分鐘,不會影響考試;而真正困擾她的是這個揮之不去的想法。最近一段時間,它甚至開始在上課、做試卷時跳出來“騷擾”她,讓她無法專注地學習,甚至影響到了她的睡眠。根據第一次咨詢搜集到的情況,她反復思考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明知不合情理而又不能擺脫,并且伴有一定的痛苦,是強迫思維的表現。我決定探究其壓力源:“你是否對考試的結果特別在意?”她立刻予以否認,因為父母待她很好,幾乎不提要求,只要上個一般的學校就可以了;高一高二成績不好,但上高三后用功了很多,英語還有很大進步,實現這個目標沒有問題——她的語言聽上去很隨意,但為何每次的癥狀在考試前一兩天出現呢?我感受到了阻抗的存在,同時也覺察到了電話咨詢的局限性,于是約她面談,被她拒絕了。最后,我只給出了一些常規(guī)的建議:解釋了偶然事件和思維習慣之間的條件反應關系;教授了簡單的放松法,鼓勵她在下次產生這種想法時進行放松。我知道,沒有把握問題根源的建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果然,“三?!笨荚嚭笮又打電話過來,我借此再次發(fā)出了面談的邀請,她同意了,并告知了姓名。我記得她,記憶中是個個子小小的、坐在第一排的女生。二、信息搜集與問題評估第二天中午,小H準時來到了咨詢室。與記憶中的印象不同,她長高了很多,目測差不多有165公分。坐下來聊之后,她身體前屈、手肘支撐在膝蓋上、整個手捂在臉上,臉上的表情也比較單一。身體語言告訴我,她還沒有完全敞開心扉。在一開始的面談中,她習慣用“還好吧”“一般般吧”,來回答我的大部分封閉式提問;對于開放式提問,她的回答也是能簡則簡;當我試圖進一步確認一些問題時,她也往往用“其實也沒什么”這種語言來應對。猶豫的面詢意愿、內屈封閉的肢體語言和否認傾向的口頭言語,都提示小H的防御意識很強。而主動打電話求詢和準時赴約,又說明她有強烈的求助意愿——這是咨詢進一步推進的可利用資源。同時,我也留意到一個細節(jié),談論到父母時,她往往反應過度。我說:“你有沒有和家里人聊聊現在碰到的困擾呢?”她說:“會和媽媽說,但是媽媽一天也很累,不想讓她操心。”我對她的感受作出反應:“看得出來,你很體諒你父母,你很愛他們。”她立刻嗚嗚抽泣,試圖壓抑自己的情緒,卻嗚咽了很久。她的行為反應與之前淡漠的狀態(tài)完全不同,很顯然小H情感最深處被觸動了。我意識到,討論她的父母也許能夠打開心門?;谝陨系呐袛嗪驼J識,我決定換一種方式來和她對話,邀請她畫一幅以“我的一家”為主題的畫,并提供了彩筆和白紙。她表示更習慣于用水筆或鉛筆(也許是心理防御的又一體現:不愿用顏色暴露自己的感受),我提供了鉛筆。她一開始說不知道動筆,再到后來就用漫畫的方式畫了。小H的筆觸很輕,同時每一筆畫完后又多有涂改和補充(作品見上圖)。作品值得注意的有三點:第一,與父母高大的形象相比,自己則如孩子般瘦小,不及母親的肩膀高,她解釋到,她本來想把自己畫成一個小孩子,但是覺得不太好,于是就畫成現在這個樣子了(事實上,仍然是個兒童的形象)。我問:“在現實生活中,你和媽媽誰更加高大一些?!彼f,身高已經超過媽媽了。畫面上她倚著母親,媽媽的手繞在自己的胸前,似乎是想獲得更多的依靠和保護。第二,她的手是下垂無力的,顯得缺少支配力。第三,畫的順序是母親、自己和父親,畫面上父親和母女倆相對疏遠。小H解釋道,一開始想讓爸爸的手搭在媽媽的肩膀上,但是覺得爸爸不喜歡這樣,所以就放棄了。有了這幅畫作為引子,我們的談話一下子就打開了。她家在農村,家里主要靠父親外出務工養(yǎng)家,非常辛苦,也非常忙碌,很少過來看她們;而母親則沒有工作,現在陪伴她寄住在學校附近親戚家的房子里,照顧她的上下學。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和寄人籬下,母親經常談到親戚之間的糾紛摩擦和承受的委屈。她講了很多,信息似乎也沒有集中指向性,但都顯示了她對整個家庭的擔心——這些是否與小H每次考試前的異常反應相關?我決定給予共感的同時,對推論進行求證:“聽得出來,你很擔心也很難過,因為爸爸媽媽都感受著生活的艱辛。所以,你特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父母過得更好些是嗎?”聽聞此言,她嚎啕大哭,趴在茶幾上哭了十幾分鐘。這個過程中,我沒有打擾她。當她停止哭泣時,我問:“哭過后感受有什么不一樣?”她說:“我覺得舒服多了?!钡拇_,情感宣泄本身就具有治療功能。等到平靜下來之后,小H不再否認對高考結果的擔心:她覺得只有高考考好了,爸爸媽媽才能過得好,而如果考不好,家里似乎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很顯然,她的想法具有絕對化的傾向,自我感也是無助而弱小的。認知行為學家認為,當人們堅持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長期處于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時,他最終會出現某些情緒障礙。小H情緒困擾的表象是不斷反復出現的疑問;中間層是焦慮,體現為對考試結果的過分擔心;其核心層仍然是不合理的信念與認知。我把小H界定為考試焦慮所導致強迫思維。三、輔導過程與方法形成以上認識之后,我在5月28號和6月3號分別對小H進行了兩次輔導,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認知輔導正如前文所分析,小H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與認知是影響其情緒狀態(tài)的核心因素,因此對她的輔導首先應從認知調整開始。咨詢師:你剛才和我說,只有高考考好了,爸爸媽媽才能過得好,是嗎?小H:是的。咨詢師:我可以不可以這樣理解你的話:高考失敗了,爸爸媽媽肯定就過得不好了?小H沉默。咨詢師:或者說高考失敗者的父母,都不能過得好,是嗎?小H:也不一定,有的人沒上大學,做生意什么的,也還可以。咨詢師:你的意思是說,不管是考大學還是做生意,或者別的什么的,都可能讓爸爸媽媽過得好,對嗎?小H:嗯,高考只是途徑之一吧。在幫助她覺察認知上狹隘的同時,我決定增強她的自我價值感。于是和她聊起了朋友、興趣愛好、課余生活等,這些話題相對輕松,小H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她說自己喜歡畫漫畫,曾經還參加過美術社的活動,因此也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說這些時,她兩眼放光、神采奕奕。我趁機對她進行鼓勵:“你熱愛生活、熱愛朋友、熱愛漫畫,我能感受到你是一個特別有能量的人。知道嗎,一個特別有能量的人,更容易讓周圍的人經常感受到快樂。你能跟我分享一些你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刻嗎?”小H想了想,回憶起了平日里說話,故意逗笑父母的場景,說著說著她的嘴角就露出了不經意的微笑。咨詢師:“聽你講這些,我覺得不依靠考試結果,你也可以讓爸爸媽媽過得快樂幸福,對嗎?”小H:“是的!好像高考不會影響什么?!?二)解釋與分析在信息搜集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小H潛意識中的自我形象和現實層面的自我形象呈現角色不對等。小H的實際身高已經超過了母親,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對她提出了成人的要求,她自己也接受了成人的角色(例如為父母分擔,為家庭的未來擔憂等);但在繪畫時,她仍然把自己畫成一個不及母親肩高的兒童形象,依靠著母親,甚至希望母親能對她進行管理和約束,自我感也有弱小、無助的特點——以一個兒童的心態(tài)去面對成人的責任,二者顯然很矛盾。小H感受的只能是壓抑和焦慮。結合繪畫作品“我的一家”,解釋和分析了這一現象后,我告訴小H:“內心的你,其實還沒有完全長大,但是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對自己提出成人的要求了?!毙聽完我的分析后,非常同意,她自己補充說,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同學會說她其實就像個小孩子,而她自己也常常像小孩子那樣漫無目的地沉浸在暇想中,那讓她非常快樂。于是我問:“你允許潛意識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和解嗎?也許你應該給內心的自己更多的時間,讓她成長,好嗎?”小H說:“這樣一分析,我一下子就清楚多了。我愿意與自己和解?!?三)情緒輔導在咨詢中,我發(fā)現小H一部分焦慮是期待性焦慮,即在高考還沒到來之前,就擔心會出現最壞的結局,因此表現出害怕擔心的消極心態(tài)。對此我半開玩笑地與她調侃:“如果我告訴你,今天回家的路上,你會被一塊石頭絆倒,你是不是現在就要開始擔心了?”她笑著回答:“當然沒有必要了?!薄翱墒俏业母杏X是,你好像已經提前把那塊石頭搬到路上來了,并且因為這塊石頭,你決定不走了?!彼幌伦泳兔靼琢宋业谋扔鳌呖季褪菐滋旌蟮哪菈K攔路石,把未來可能出現的障礙搬到現在,阻礙現在的自己前進,顯然是沒有必要的。更何況,那是一塊可能并不存在的石頭呢?小H說:“那我就先不擔心了,先做好眼前的事吧?!弊詈?,我對高考中可能出現的正常緊張進行了解釋,并讓她復習了放松法。四、高考后隨訪高考結束后,我發(fā)短信對小H考前幾天的情況和考試情況進行隨訪。小H的短信原文是:“3號從你那里回來后,就沒怎么想這些問題。這幾天都挺好的,考試也很好。”五、輔導后反思重大考試之前,咨詢室總是特別繁忙,每一例個案求詢的理由各不相同,如強迫思維、失眠、周期性身體不適等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