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9-第五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2024貴州貴陽摸底]巖石中保留了地質活動的各種線索,能幫助我們追溯地球的歷史。下圖示意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海拔2493米)標記性景點“蘑菇石”,其巖層一層一層疊在一起??茖W家對“蘑菇石”進行考察,發(fā)覺其巖性為變質巖。讀圖完成1—2題。1.推想梵凈山“蘑菇石”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可能是()A.固結成巖—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B.巖漿入侵—固結成巖—地殼抬升—風化侵蝕C.固結成巖—地殼抬升—風化侵蝕—變質作用D.巖漿入侵—地殼抬升—變質作用—固結成巖2.有專家認為梵凈山“蘑菇石”在將來會坍塌,其坍塌的外力因素可能有()①地震②水③風④冰川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某地質公園因奇石林立而成為網紅打卡勝地,該地質公園內某處景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3—4題。3.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該景觀的巖石屬于()A.甲 B.乙 C.丙 D.丁4.塑造該景觀巖石形態(tài)的地質作用主要是()A.巖漿活動和地殼運動B.海水侵蝕和風化作用C.流水侵蝕和風力積累D.變質作用和流水積累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口至尼洋河口的河段,河型河勢改變較大,時而游蕩,時而窄深,大致可分為游蕩型、寬谷型和峽谷型河道。下圖為雅魯藏布江某游蕩型河段河灘、河岸分布及改變示意圖(2007年、2024年)。據此完成5—7題。5.游蕩型河道處于不斷演化的過程中,但該河段河道并未出現明顯的展寬或收縮。該河段岸線基本穩(wěn)定的主要緣由是()A.位于板塊交界處,碰撞擠壓B.氣候高寒,兩岸凍土發(fā)育C.地勢落差大,徑流速度快D.兩岸山地高聳,地形制約6.2007—2025年該河段()A.總體上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B.流水侵蝕作用有所增加C.內力作用影響超過外力作用D.徑流量和輸沙量明顯減小7.2007—2025年③處河灘岸線基本穩(wěn)定的主要緣由最可能是()A.地轉偏向力弱 B.河岸形態(tài)順直C.人類活動固灘 D.植被覆蓋率高[2024河南洛陽其次次統考]鹽風化作用指被風或霧從海水、鹽湖或含鹽表土層中帶到空氣中的鹽分,著陸在巖石表層,鹽水從巖石表層孔隙中蒸發(fā)時,鹽分結晶膨脹,撐破孔隙四周的表面顆粒的過程。在地貌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鹽風化穴或蜂窩石構造。長期鹽風化作用,會使巖石崩解為巖屑。據此完成8—9題。8.下列地區(qū)中,局部鹽風化地貌最為明顯的可能是()A.烏拉爾山 B.阿爾卑斯山C.安第斯山 D.臺灣山脈9.某地理研學小組對我國某山地花崗斑巖進行考察,發(fā)覺背風面有大量的蜂窩石構造地貌,而迎風面卻很少見(下圖),其形成緣由是()A.迎風面巖石孔隙較密B.迎風面鹽液難以滯留C.背風面光照強度較弱D.背風面風雨沖刷較強下圖為西秦嶺武山盆地構造剖面簡圖。據此完成10—11題。10.圖示主要的地質構造為()A.背斜 B.向斜C.斷層 D.地塹11.該盆地可能發(fā)生巖漿侵入的地點是()A.甲 B.乙C.丙 D.丁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2024山東青島三模]潛蝕是指水流沿土層的垂直節(jié)理、劈理、裂隙或洞窟進入地下,又向溝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發(fā)生的侵蝕作用。陷穴屬于潛蝕地貌的一種,它的形成與地層、地形以及植被等具有肯定的聯系。下圖示意云南元謀干熱河谷陷穴發(fā)育演化過程。據此完成1—2題。1.能正確表示陷穴發(fā)育演化過程的是()A.a→b→c→d B.b→d→a→cC.c→a→d→b D.d→c→b→a2.元謀干熱河谷中利于陷穴地貌發(fā)育的條件是()①濕熱的氣候條件 ②土層透水性較強③地層構造節(jié)理發(fā)育 ④溝底多隆起的地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浙江金麗衢十二校聯考]牡蠣生長在氣溫相宜、河水澄澈的河流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間帶區(qū)域,牡蠣礁是由牡蠣不斷附著在蠣殼上、長時期穩(wěn)定積累而形成的。牡蠣礁體具有明顯的層狀結構特征,其中的水平夾層厚度較小,水平夾層中的牡蠣個體由于環(huán)境的變遷而窒息死亡。下圖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牡蠣礁分布(圖1)及某礁體局部剖面(圖2),礁體Ⅰ1—Ⅵ由老到新。據此完成3—4題。圖1圖23.在牡蠣礁從Ⅰ1到Ⅵ的形成過程中,該區(qū)域()A.海岸線持續(xù)向海洋推動 B.海平面間歇性下降C.河流入??谀嗌澈糠€(wěn)定 D.地殼持續(xù)下沉4.礁體中任一水平夾層形成時期,該區(qū)域可能()A.處于枯水期,養(yǎng)分物質削減B.處于洪水期,河流輸沙量大C.處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D.處于暖和期,植被覆蓋率高龍鳳溪是嘉陵江重慶市北碚段最大的支流,位于嘉陵江西南岸。某年8月3日到4日,北碚段普降暴雨,洪水在8月4日達到最高水位。洪水過后,某探討小組在8月中旬進行了系統采樣,樣品測試結果顯示此次洪水沉積物平均粒度比其他時期大。下面甲圖為龍鳳溪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洪積物取樣點地貌示意圖,乙圖為龍鳳溪洪積物粒度頻率曲線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5.龍鳳溪邊灘洪積物粒度頻率曲線呈現“雙峰狀”的根本緣由是()A.河流的洪水水量大 B.洪積物分選性較差C.沉積時水動力擾動劇烈 D.海拔相對較低6.對龍鳳溪洪水進行監(jiān)測的地理信息技術,還可以用于()A.測量山峰高度 B.調查土地利用現狀C.選擇最佳路徑 D.城市規(guī)劃和管理[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地質構造運動中,由于上、下巖層間的層序發(fā)生間斷,形成時代不連續(xù)的巖層,這種上、下時代不連續(xù)巖層的接觸面稱為不整合面。下圖示意美國某高原相互之間距離在15km以內的三個出露巖層剖面,PQ和MN代表不整合面,XY代表斷層,巖層未發(fā)生過翻轉。據此完成7—9題。7.依據圖中所示證據推斷,比XY斷層更古老的巖層是()A.白色石灰?guī)r B.黃褐色礫巖C.灰色砂巖 D.黑色頁巖8.PQ和MN不整合面的形成源于()A.上下巖層受水平擠壓作用發(fā)生位移B.抬升和侵蝕,隨后發(fā)生下沉和沉積C.上下巖層接觸面受重力擠壓發(fā)生變質D.下沉和沉積,隨后發(fā)生抬升和侵蝕9.三個巖層剖面中存在時間最短的巖層是()A.灰色砂巖 B.紅色礫巖 C.綠色頁巖 D.褐色粉砂巖亞當橋是馬納爾島與拉梅斯沃勒姆島之間一連串低于海平面的石灰?guī)r暗沙,曾經有好多拱形石橋相連接。隨著最終一片連陸的拱橋倒塌,亞當橋已經名不副實。馬納爾島(現已與斯里蘭卡島相連)面積50平方千米,該島干燥、荒蕪。據此完成10—11題。10.致使亞當橋最終倒塌的作用最可能是()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C.海浪作用 D.風力作用11.亞當橋()A.兩側島嶼形態(tài)受東北季風帶來的海浪侵蝕明顯B.暗沙的積累將向垂直盛行風向的兩端延長C.季風導致的風浪減緩了暗沙的積累D.走向主要受地殼運動方向的影響二、非選擇題(共25分)12.[2024山東臨沂期中,12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馬爾馬拉海位于亞洲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巴爾干半島之間,東北經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溝通,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地中海相連,是陸地之間斷層下陷形成的內海,海岸陡峭,平均深度183米。在亞洲的海岸上,綿延不斷的小山,一列挨著一列,形成里亞斯型海岸,即海岸線的總方向與山脈構造線走向呈大致垂直相交的海岸,也稱為橫向海岸。圖甲示意馬爾馬拉海地理位置,圖乙示意馬爾馬拉海里亞斯型海岸的形成過程。圖甲圖乙(1)分析馬爾馬拉海亞洲海岸分布著綿延不斷的小山的主要緣由。(4分)(2)簡述馬爾馬拉海形成陡峭的里亞斯型海岸的主要過程。(3分)(3)說明馬爾馬拉海冬、夏季利于船舶航行的主要自然條件。(5分)13.(13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坑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區(qū),是地下溶洞頂部坍塌而成的??λ固氐貐^(qū)簡單產生石漠化現象,該現象是因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而產生的巖石漸漸袒露,地表呈現類似荒漠景觀的現象。下圖為喀斯特地貌示意圖。(1)推想天坑分布區(qū)主要的巖石類型以及主要的外力作用。(3分)(2)描述天坑的形成過程。(4分)(3)結合材料分析石漠化產生的緣由。(6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2024山東青島開學考試]在斯瓦爾巴群島(圖a)海岸邊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著一些與當地基巖巖性完全不同的棱角分明的大礫石(圖b)。讀圖完成1—2題。1.導致這些礫石出現在該處的外力可能是()A.海浪 B.風力 C.流水 D.冰川2.當地現今的氣候與該處出現這些礫石的地質時期相比,最確定的改變是()A.變冷 B.變暖 C.變干 D.變濕[2024湖北黃岡第一次階段性檢測]紋泥是一種紋層狀的沉積物,它是每年成對(一厚一薄)沉積而成的薄沉積層,特別有規(guī)律。厚的顏色淺,薄的顏色深。淺色的粉砂層形成于春季和夏季,這時河流挾帶的粗沉積物同溶解于湖里的氧同時下沉。冬季只有細的淤泥和黏土沉積,且沉積物里的有機質在水環(huán)境穩(wěn)定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形成深色的黏土層。據此完成3—5題。3.下列水域最可能有紋泥分布的是()A.河流入???B.河道堰塞湖C.高山冰川湖 D.火山口湖4.近一兩百年來,水域中的紋泥呈現增厚的趨勢,其緣由是()A.氣溫上升 B.氣溫降低C.降水增多 D.降水削減5.紋泥中沉積物顏色的深淺改變主要取決于()A.湖岸巖石性質 B.湖岸植被密度C.湖水結冰狀況 D.季風強弱改變海岸沙席是一個較寬廣平坦或略微起伏的風沙積累地貌,按形態(tài)劃分為沙席前緣、沙席中部及沙席后緣。平潭島有典型的海岸沙席地貌,其后緣常見木麻黃防護林。平潭島夏、秋季臺風多發(fā),臺風是海岸沙席地貌形成及演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下圖為臺風“麥德姆”登陸平潭島后海岸沙席3條觀測樣線不同部位的高程改變示意圖。讀圖完成6—8題。6.下列關于“麥德姆”登陸期間該海岸沙席所受風力作用敘述正確的是()A.前緣以搬運積累為主B.中部以搬運侵蝕為主C.后緣以搬運積累為主D.后緣積累和侵蝕平衡7.臺風登陸前后,該沙席高程改變明顯,但整個沙席顆粒粒徑改變不大的緣由是()A.沙源地和積累地物質組成完全一樣B.臺風風力強,分選性差C.防護林降低風速,風的搬運作用較弱D.海浪對沙席以侵蝕為主,積累為輔8.當地防護林以木麻黃為主的緣由是該樹種()A.樹干挺立,欣賞價值高B.根系發(fā)達,涵養(yǎng)水源效果好C.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D.適應性強,防風固沙效果好[2024山東煙臺期中]河流流經地區(qū)地殼間歇性上升,在地殼上升運動時期,河流以下切作用為主;在地殼相對穩(wěn)定時期,河流以側蝕和積累作用為主,長期下來就在河谷兩側形成多級階地??死镅藕影l(fā)源于昆侖山,向北流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下圖為某科考隊繪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處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低階地表層沉積物分選性明顯較高階地差的緣由是低階地()A.風速多變B.河流徑流量隨季節(jié)改變明顯C.沉積物來源困難D.物理風化作用較強10.科考隊發(fā)覺該地階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礫石沉積層,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風積沙丘 B.風蝕溝谷C.沖(洪)積扇 D.三角洲11.影響高階地與中階地相對高度和表面傾角大小的因素是地殼抬升的()A.高度 B.速率 C.規(guī)模 D.年頭二、非選擇題(共34分)12.[2024山東聯考,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黃海是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包圍的半封閉海疆,海底中部地勢平坦,開口朝南,地勢向南黃海傾斜。北黃海西部海疆發(fā)育有泥質沉積區(qū)。近年來,受全球氣候改變和流域治理的影響,北黃海西部海疆泥質沉積物分布面積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下圖示意北黃海西部海疆泥質沉積區(qū)分布及洋流流向。(1)說出北黃海西部海疆泥質沉積物的主要來源。(2分)(2)指出北黃海西部海疆泥質沉積物的分布特征。(4分)(3)推想近年來北黃海西部海疆泥質沉積區(qū)發(fā)生的改變,并分析其緣由。(6分)13.[2024湖北武漢調研,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蘭東南部(圖甲)的摩拉基海灘上約有50個圓形巨石(圖乙),最大直徑逾兩米,重達數噸,散布于海灘中部。據探討,圓石的形成緣由與珍寶類似,即在漫長的地質年頭中,由圍圍著核心物質(如貝殼、珊瑚碎片等)的鈣和碳酸鹽漸漸結晶,層層凝合而成。直徑兩米左右的圓石至少須要400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要覆蓋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供應充分的礦物質。某些圓石長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會開裂并漸漸形成龜甲狀花紋。圖甲圖乙(1)推想摩拉基圓石形成后出現在海灘的地質過程。(6分)(2)說明圓石龜甲狀花紋的形成機理。(6分)(3)有人認為摩拉基圓石奇景終將徹底消逝,請從自然地理方面為其供應依據。(4分)(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灘用手機盡可能多且清楚地拍攝圓石,請指出其應考慮的拍攝條件。(6分)第五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1.A由材料可知,貴州梵凈山的“蘑菇石”由層狀變質巖堆疊而成,說明該巖石先沉積、固結形成沉積巖,后發(fā)生變質作用,經地殼抬升到地表受風化侵蝕形成。故選A。2.B地震屬于內力作用,①錯;當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巖石易受流水侵蝕和風力作用影響,②③對;梵凈山海拔最高點只有2493米,依據對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降低約6℃)可知,山頂只比海拔0米地區(qū)氣溫低約15℃,故山頂夏季氣溫高于0℃,難以形成積雪冰川帶,④錯。故選B。3.B讀圖可知,該巖層具有層理構造,應為沉積巖;據圖中外力作用的箭頭指向,確定乙為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巖;指向丁的箭頭只有一個,可知丁為巖漿巖,則丙為巖漿,甲為變質巖,故選B。4.B該地位于海岸旁邊,其巖石形態(tài)主要受海水侵蝕和風化作用影響,B正確。5.D雅魯藏布江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但河道演化與否,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A錯誤;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較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qū)表面低,氣溫較高,凍土發(fā)育程度較差,多為季節(jié)性凍土,凍土不是主要緣由,B錯誤;該河段有很多河灘,說明該河段落差小,流速慢,C錯誤;受兩岸高山的約束,河道并未出現明顯的展寬或收縮,岸線基本穩(wěn)定,D正確。6.B讀圖中河灘岸線可知,2007—2025年河灘總體趨于萎縮或破裂,說明流水侵蝕作用增加,A錯誤,B正確;2007—2025年,內力作用不會改變太大,該河段仍以外力作用為主,C錯誤;徑流量取決于河流的補給來源,輸沙量與上游植被覆蓋率和徑流量等因素有關,題中沒有信息說明這些因素的改變,故無法推出徑流量和輸沙量的改變,D錯誤。7.C地轉偏向力的大小與緯度有關,該河段各處緯度差別小,地轉偏向力的差別小,A錯誤;讀圖可知,③處河灘為凸岸,河岸并不順直,B錯誤;③處河灘位于機場旁邊,岸線較穩(wěn)定,最可能是人類固灘措施的成效,C正確;植被覆蓋率對當地的河岸改變影響不大,D錯誤。8.D依據材料可知,鹽風化地貌主要分布于距海近或距土壤含鹽量大的地區(qū)近的區(qū)域。臺灣山脈位于臺灣島,四周被海洋包圍,極易形成局部鹽風化地貌,故D選項正確。烏拉爾山距海遠;阿爾卑斯山和安第斯山均是一側臨海,鹽風化地貌不如臺灣山脈明顯,故A、B、C選項不選。9.B據圖可知,山體迎風面受山坡地形的影響,著陸到地表的水順山坡自然下滑,坡面上鹽液難以滯留,背風坡山頂部位凸出,凹陷處難以受到雨水沖刷,使鹽液得以滯留,故B選項正確。巖石孔隙大小與巖石的種類有關,據圖可知,迎風面與背風面均是由花崗斑巖顆粒組成的,巖石孔隙大小相當,故A選項錯誤;該山地背風面朝向東南,所以光照不肯定弱,C選項錯誤;背風面屬于雨影區(qū),降水少,風雨沖刷較弱,故D選項錯誤。10.B由圖可知,圖示巖層向下彎曲,且依據沉積巖層下層先沉積,上層后沉積,可推斷出巖層兩翼老中間新,則圖示主要的地質構造為向斜。11.D丁地及其旁邊有板巖和石英砂巖,這兩種巖石是變質巖,是巖漿侵入時,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的。1.B依據潛蝕地貌的演化過程,首先是地表水流向地勢低處匯合,并沿土層的垂直節(jié)理、劈理、裂隙或洞窟進入地下,對應圖b;然后地表水流不斷向溝谷集中,并侵蝕溝谷使其增大、延長,對應圖d;流水侵蝕溝谷中的洞窟使其不斷延長,形成地下河,對應圖a;最終地下河的水流對巖體加大侵蝕,上部巖體被侵蝕、搬運,地下河出露地表,對應圖c。故選B。2.D由“元謀干熱河谷”可知當地氣候干熱,①錯。土層透水性較強時,水流下滲較為分散,沿垂直節(jié)理、裂隙等流入地下的較少,②錯。陷穴發(fā)育的地層,節(jié)理發(fā)育,利于水流流入地下;溝底多隆起的地形,有利于水流向低洼處匯合,③④對。3.B圖中從Ⅰ1到Ⅵ牡蠣礁的位置漸漸向東南推移,說明該時間段內,海岸線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推動;但是形成的牡蠣礁不是自西北向東南延展連續(xù)的,故海岸線推動是間歇性的,故選B。4.B由材料可知,水平夾層厚度較小,說明形成水平夾層的時間較短;水平夾層中的牡蠣由于環(huán)境的變遷而窒息死亡,說明水平夾層形成時期出現了導致牡蠣窒息的環(huán)境狀況。該區(qū)域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洪水期河流輸沙量大,大量泥沙在河口海岸潮間帶沉積,掩埋牡蠣,牡蠣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故B對。養(yǎng)分物質削減,并不會使牡蠣窒息死亡,A錯。牡蠣礁是死亡牡蠣長時期穩(wěn)定積累形成的,因此任一夾層形成時期海平面較穩(wěn)定,不會快速上升,C錯。植被覆蓋率高,河流輸沙量小,河口海岸潮間帶的牡蠣不易被泥沙掩埋,水平夾層不易形成,D錯。5.C結合材料可知,邊灘位于龍鳳溪與嘉陵江的交匯地帶,洪積物除了受到龍鳳溪洪水的沉積作用外,還受到嘉陵江洪水的頂托作用,導致洪積物沉積時水動力擾動劇烈,粒度頻率曲線呈現“雙峰狀”,C對。6.B對龍鳳溪洪水進行監(jiān)測用到的是RS,該技術還可以用于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山峰高度的測量和最佳路徑的選擇用到的是GPS;城市規(guī)劃和管理用到的是GIS。7.D比較圖中巖層的垂直分布依次可以發(fā)覺,剖面Ⅱ中的巖層總體較年輕,剖面Ⅲ中巖層總體較古老。白色石灰?guī)r、黃褐色礫巖和灰色砂巖都在斷層之上,形成時間不行能早于斷層,A、B、C錯。被斷層XY完全切斷了的巖層,其形成時間肯定早于斷層,故黑色頁巖形成時間比斷層早,故選D。8.B依據圖形可知,三個剖面圖上巖層呈水平分布狀態(tài),說明當地沒有受到強大的水平擠壓作用,A錯。與剖面Ⅱ相比,PQ和MN不整合面形成時,缺失了灰色砂巖,這主要是由于地殼抬升和侵蝕,灰色砂巖沒有形成或已被侵蝕,隨后發(fā)生下沉和沉積,形成了綠色頁巖及其以上各巖層,B對,D錯。上下巖層接觸面受重力擠壓發(fā)生變質應產生變質巖,但圖中不整合面旁邊沒有變質巖,C錯。9.B由材料可知,三個出露巖層未發(fā)生過翻轉,因而依據沉積的先后依次,垂直分布剖面圖上越往上巖層越年輕,存在時間越短。三個巖層剖面中,剖面Ⅲ中綠色頁巖位置最靠上,最年輕,但與剖面Ⅰ中最年輕的褐色粉砂巖相比,綠色頁巖較為古老;剖面Ⅱ中褐色粉砂巖形成早于紅色礫巖,即紅色礫巖最年輕,是存在時間最短的巖層。故選B。10.C讀圖可知,亞當橋位于拉梅斯沃勒姆島和馬納爾島之間,且基底為石灰?guī)r暗沙,受海水運動影響,被侵蝕較嚴峻,因此亞當橋倒塌的緣由主要是海浪作用。11.B讀圖可知,亞當橋兩側島嶼向北凸,說明受西南季風影響較大,可知季風也是暗沙的主要營造力氣,故A、D錯誤;季風的存在加劇了原橋基的侵蝕,但有利于海底暗沙的積累,加上受拉梅斯沃勒姆島和馬納爾島的阻擋作用,因此暗沙將沿兩島邊緣積累,即向盛行風向的垂直方向的兩端延長,C錯誤,B正確。12.【解析】(1)應主要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回答。內力作用方面,主要從板塊的運動角度說明一列列山脈的形成;外力作用方面,主要從風化、侵蝕等對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角度回答。(2)馬爾馬拉海形成陡峭的里亞斯型海岸的過程結合圖乙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即可。(3)結合馬爾馬拉海水域特征及其周邊的氣候、地形條件分析冬、夏季利于船舶航行的條件即可。依據緯度和地處地中海沿岸的特點可推斷,該海疆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的限制,多晴天,風浪小,能見度高;冬季雖然受盛行西風影響,但由于四周陸地山脈的阻擋,風浪較小;地中海氣候,冬季較溫柔,該海疆無結冰期?!敬鸢浮?1)地質時期,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不斷碰撞、擠壓,隆起形成一列列山脈;(2分)后來山脈不斷被外力侵蝕,海拔降低,形成綿延不斷的小山。(2分)(2)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一列列與海岸走向大致垂直的山脈,山脈之間凹陷形成谷地;(1分)后發(fā)生地殼運動,馬爾馬拉地區(qū)斷裂下陷,海平面上升,海水沉沒谷地,形成內海;(1分)海浪不斷侵蝕山脈,形成陡峭的海岸斷崖。(1分)(3)夏季:受下沉氣流限制,風浪小;(1分)晴天多,能見度高。(1分)冬季:四周陸地山脈阻擋盛行西風,風浪較小;(2分)冬季不結冰,利于航行。(1分)13.【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guī)r)在流水長期侵蝕作用下形成的。(2)結合材料中有關天坑的信息具體描述即可。(3)石漠化產生的緣由要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分析。自然緣由主要是喀斯特地區(qū)地勢起伏大,降水集中,土層薄;人為緣由主要有過度樵采、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等?!敬鸢浮?1)沉積巖。(1分)流水侵蝕(溶蝕)。(2分)(2)在地下河劇烈侵蝕和溶蝕作用下,(1分)石灰?guī)r不斷溶解,(1分)形成溶洞,(1分)流水溶蝕作用致使溶洞頂部塌陷,形成天坑。(1分)(3)自然緣由:喀斯特地區(qū)地形坡度大;(1分)夏季降水多且集中;(1分)土層薄。(1分)人為緣由:過度樵采;(1分)過度開墾;(1分)過度放牧等。(1分)1.D海浪搬運距離較短,且一般不會將礫石搬運至山坡上,A錯誤;風力難以從其他地區(qū)長距離搬運較大的礫石,B錯誤;流水長距離搬運的礫石往往有較好的磨圓度,棱角不分明,C錯誤;圖示礫石大小不同,棱角分明,且與當地基巖巖性完全不同,符合冰川沉積物大小混雜、分布沒有規(guī)律的特點,D正確。2.B據上題分析可知,該處出現這些礫石的地質時期冰川作用明顯,而該處現今已經沒有了冰川,說明當地現今的氣候與該處出現這些礫石的地質時期相比,最確定的改變是變暖,B正確。3.C據材料信息可知,淺色的厚粉砂層是春季和夏季河流挾帶的粗沉積物同溶解于湖里的氧同時下沉形成的,深色的薄黏土層是冬季細的淤泥和黏土沉積形成的,且沉積物里的有機質在水環(huán)境穩(wěn)定的湖底不受氧化。由此推斷,夏季由于冰川溶化劇烈,河流水量充足,搬運實力強,其挾帶的泥沙注入湖泊后,較大粒徑的砂和粉砂顆粒很快沉于湖底,而粒徑較小的黏土質顆粒仍懸浮于水中,至冬季冰川融水削減、湖水結冰時,才漸漸沉積于粉砂層之上,C正確。河流入???、河道堰塞湖、火山口湖不具有這種沉積特點,A、B、D錯誤。4.A紋泥是泥沙沉積形成的,紋泥呈現增厚的趨勢,說明沉積的泥沙增多,據此可推想,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氣溫上升,冰川融水增多,徑流挾帶泥沙的實力增加,沉積的泥沙變多,A正確,B錯誤;高山冰川湖的泥沙沉積受降水影響較小,C、D錯誤。5.C高山冰川湖冬季結冰,冬季沉積物里的有機質在水環(huán)境穩(wěn)定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形成深色的黏土層,而結冰有利于形成深色的黏土層,湖水結冰狀況對紋泥中沉積物顏色影響較大,C正確。6.C風力作用的差異主要受風力大小影響。風力強勁,搬運作用強;風力弱,積累作用強。地形以及植被的阻擋會降低風速,“麥德姆”登陸后向岸風在向陸地推動的過程中受地形影響,風速漸漸降低,尤其是受到沙席后緣木麻黃防護林的阻擋,風速急劇下降,所以風力作用從沙席前緣以侵蝕為主,到沙席中部漸漸轉變?yōu)榍治g和積累相對平衡,最終在沙席后緣變?yōu)橐苑e累為主。7.B臺風登陸前后,整個沙席顆粒粒徑改變不大的緣由是臺風風力強,分選性差。8.D應結合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分析木麻黃的生長習性。材料顯示當地夏、秋季多臺風,且沿海地區(qū)土地鹽堿化問題突出。據此可知,木麻黃耐鹽堿,根系發(fā)達,可防風固沙;木麻黃適應性強,成活率高。9.C由圖可知,高階地表層沉積物以沙丘沙為主,這是風力沉積形成的,而低階地表層沉積物既有風力沉積的沙丘沙,又有河流沉積的粉沙—黏粒,來源較高階地困難,所以其分選性較差,C對;風速多變會影響沉積物的分選性,但低階地沉積物的沉積不僅僅受風力影響,A錯;徑流量的季節(jié)改變也會影響沉積物的分選性,但低階地沉積物的沉積不僅僅受流水影響,B錯;沉積物的組成物質及結構,主要受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的影響,與風化作用關系不大,D項屬于因果關系不親密的選項。10.C該剖面圖示意的是克里雅河出山口處,河流沖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九年級歷史試題
- 漢字變遷的課件
- 廢舊物資買賣合同(7篇)
- 捐贈協議書(合集15篇)
- .NET程序設計知到智慧樹答案
- 《Ubuntu Linux操作系統管理與服務器配置》試卷及答案
- 水質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智算中心多云管理平臺建設方案
-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調度
- 機電設備設備布置與安裝方案
- (2025年標準)離職手協議書
- 2025年團場人員考試題庫
- 班組質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業(yè)安管人員考試(企業(yè)主要負責人·A類)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5卷)
- 生豬屠宰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人員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心臟起搏器植入指南
- 2022新能源集控中心項目調試記錄表
- 國家工作人員登記備案表
- 中考數學總復習經驗交流課件
- 干部任免審批表(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專用)
- 2023年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行政執(zhí)法考試參考題庫(4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