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_第1頁
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_第2頁
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_第3頁
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_第4頁
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古詩文飛鳥意象含義⊙某種理想、愿望,自由,與自然同一的寧靜、和諧,鄉(xiāng)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人類從遠古以來就有自由飛翔的夢想,曹植有“愿接翼于歸鴻,嗟高飛而莫攀”(《九愁賦》)的感嘆,閨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現(xiàn)“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的高亢之聲。生命的缺憾在藝術中得到補償,中國古典詩歌中反復出現(xiàn)的空靈自在的飛鳥意象,是“身無彩鳳雙飛翼”的人類借以實現(xiàn)精神遨游的媒介。詩人們常以鳥的自由飛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例1:漢末《古詩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西北有高樓》),以雙飛的鴻鵠,比喻覓得知音的愿望;例2:無名氏的古詩“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xiāng)”(《步出城東門》),詩人希望化身黃鵠,展翅飛越無法渡過的河水,飛因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例3:“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贈秀才入軍》)是嵇康的名句,詩人的視線追隨著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鴻雁,隨歸鴻遠去的,不僅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靈。他已化身為鳥,神游寥闊長空,達到一種超然玄遠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遙的境界。例4:“詩佛”王維“開軒臨穎陽,臥視飛鳥沒”(《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的詩句,與此意境相似。例5:宋代文豪蘇軾“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水調歌頭·快哉亭作》)。在政治上遭受打擊,自請放外任期間,在詩詞中都沒有直接描寫自己的心境,但是從“臥視”“欹枕”之語中,我們可以體會他們內心的平靜怡然?!皼]”是一個延續(xù)性的動作,表明詩人的目光追隨飛鳥,看了很久,詩人精神的翅膀也許正隨之自在地飛翔;飛鳥隱沒天際,平淡無奇的現(xiàn)象中,體現(xiàn)著詩人與自由的那份和諧、認同之感。例6: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詩人向往隱跡江湖的生活,愿與悠閑自在的鴻鳥為友、忘卻世間的爭斗。陶淵明做官時甚至“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詩》),辭官回鄉(xiāng)后,則以“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等詩句表現(xiàn)自己的耕讀之樂。眾鳥安居巢中,詩人愛其廬宇,人鳥之間有種幻化為一的感覺。⊙(2)與自然同一的寧靜、和諧歷代表現(xiàn)人鳥和諧相處的詩句很多:例1: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與。(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例2: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例3:無機終日狎沙鷗,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舊居》)詩人不僅與鷗鳥為友,還要與它們定下永遠相守、忘懷世事的盟約。例4:北宋黃庭堅的《登快閣》可以說是“盟鷗”詩中最著名的一首:“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在處理完公事之后,詩人于傍晚時分登上快閣,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壯闊景色,讓他生發(fā)出乘扁舟、弄長笛、歸隱江湖的愿望。繼黃庭堅之后,南宋詩人屢有“盟鷗”之作:例5: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例6: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姜夔《慶宮春》)⊙(3)鄉(xiāng)愁、羈旅、漂泊跳出自身局限、與大化同一的境界,畢竟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蕓蕓眾生有的是煩惱:他們?yōu)橐率成娑疾ǎ驊?zhàn)亂災荒而漂泊……夕舊西下,薄暮冥冥,飛鳥紛紛返回故林的場景,觸動了多少游子思鄉(xiāng)的愁腸!在中國古詩中,飛鳥意象經常與鄉(xiāng)愁主題聯(lián)系在一起:例1:游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曹植《情詩》)例2: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鄉(xiāng)。(《玉臺新詠·艷歌行》)例3: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例4: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中,清泗與淮通。(蘇軾《江城子·別徐州》)翔鳥高飛云天,行士卻羈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現(xiàn),兄弟三人卻漂泊異鄉(xiāng);入春以來,大雁飛回北方,出使南國的詩人卻遲遲不能北返;蘇軾將由徐州南下杭州,正與北飛的鴻雁背道而馳……飛鳥依物候變化自然而自由地來去,比照出人世間的無奈與辛酸。例5:這類詩中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有“百代詞祖”之稱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贝嗽~相傳為李白所做,纏綿悱惻的情感蘊含在每一個景物之中:遠樹含煙,寒山蒼碧,昏暝暮色漸漸籠罩高樓,使登樓望遠之人倍增憂愁。他在白玉的臺階上久久佇佇,只見鳥兒迅疾滑過天際,飛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夠回到故鄉(xiāng)該多好??!可是故鄉(xiāng)是那么遙遠,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經過多少座長亭,多少座短亭!有人認為《菩薩蠻》從女性角度著筆,是一首望遠懷人的思婦詞,這也可以解釋得通。這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