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第24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名師課堂(統(tǒng)編版)_第1頁
【初中語文+】第24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名師課堂(統(tǒng)編版)_第2頁
【初中語文+】第24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名師課堂(統(tǒng)編版)_第3頁
【初中語文+】第24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名師課堂(統(tǒng)編版)_第4頁
【初中語文+】第24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年級語文下學期名師課堂(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因其做檢校工部員外郎,稱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李杜”,又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其人格高尚,憂國憂民,詩藝精湛,又稱“詩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詩篇有《三吏》、《三別》等。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寫作背景寫作背景

此時杜甫將家搬到鄜州避難,經歷了夫妻異地分離,幼兒餓死等人生不幸。

肅宗即位,杜甫只身前往投奔,途中被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后逃出虎口,直奔鳳翔,任左拾遺。

因受房琯案牽連,758年,杜甫被貶華州司功參軍。759年,關中大旱,杜甫痛心時政,棄官離開。

幾經輾轉來到成都,在朋友資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邊蓋了一座草堂,有了暫時的棲身之所,結束了十余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歌行體,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樂府詩一類,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或“行”的頗多,如《長恨歌》、《琵琶行》等。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在形式上并無嚴格區(qū)別。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因“茅屋為(被)秋風所破”而“歌”,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ɡ)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yǐ)杖/自嘆息。

俄頃(qǐnɡ)/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ɡ)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shà)/千萬間,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疏通文意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ɡ)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秋高:秋深。

怒號:大聲吼叫,這里形容風猛烈。三重茅:多層茅草。

三:泛指多。掛罥:掛著,掛住。

長: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八月秋深,狂風怒吼,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飛過江去,散落在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茅草飄轉沉到池塘水中。

前兩句語氣偏重,“怒號”“卷”等應重讀,讀出風之猛烈;后三句應邊讀邊想象詩人視線緊緊追隨茅草遠去的情形;最后一句語調低沉婉轉,讀出詩人的痛心之情。朗讀指導

詩歌第一句用“怒號”來形容秋風,寫出了秋風的什么特點?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了,突出了風的威力之大。品析課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卷(“卷”和“吹”、“刮”相比較):形象又有力度,視覺上寫出風力的強勁、猛烈無情,生動地寫出茅草隨風卷起的情態(tài)。三重:多重,寫風的猛烈和茅屋破壞嚴重

第二、三、四、五句使用了哪些動詞?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一系列動詞,細致地刻畫了狂風中茅草亂飛的動態(tài)場面,表現出詩人的痛惜和焦急之情。卷、飛、渡、灑、掛、罥、飄轉請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第一詩節(jié)的內容,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秋風卷茅(秋風破屋)內心痛惜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忍:狠心。

能:如此,這樣。

為:做

對面:當面。

呼不得:喝止不住。

倚仗:拄著拐杖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狠心這樣當面做搶掠的事。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著拐杖回來獨自嘆息。1.開始語勢較平緩,“欺”“忍能”“呼不得”“自嘆息”等詞應重讀,語速緩慢。2.朗讀時要注意體會詩內心的焦灼、無奈和痛心。朗讀指導一嘆自己命苦,茅屋被風吹破。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窮苦人;

三嘆戰(zhàn)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皻w來倚杖自嘆息”,作者在嘆息什么?品析課文請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這一詩節(jié)的內容,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群童抱茅無奈痛心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當時杜甫寫作此詩時才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老“表現了詩人飽經戰(zhàn)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疲憊衰老。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ɡ)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俄頃:一會兒。

風定:風停。

漠漠:陰沉迷蒙的樣子。

向昏黑:漸漸黑下來。

向,接近。

衾:被子。

惡臥:睡像不好。

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

絕:斷,這里指停止。

何由徹:如何挨到天亮。何由:如何。徹:到。一會兒,風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色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蓋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鐵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頭沒有一塊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的雨點仍舊下個不停。自從歷經安史之亂后,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如何挨到天亮。1.讀前兩句,想象烏云翻滾、大雨即臨的情景?!岸ā薄昂凇钡茸挚勺x得短促有力。2.讀第三到六句,想象布被子似鐵、屋破雨滴的艱難處境,語調戚戚,“鐵”“裂”等韻腳要讀得干脆有力。3.最后兩句中,“何由徹”三字的音調可作拖長處理,讀出詩人的凄苦、激憤之情。朗讀指導第三詩節(jié)哪兩句屬于環(huán)境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作用:(1)描繪天色昏暗、大雨將至的景象。

(2)渲染昏暗陰冷、壓抑苦悶的氛圍。

(3)烘托詩人暗淡凄慘的心境。

(4)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下文“床頭屋漏無干處”、憂國憂民做鋪墊。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品析課文第三詩節(jié)哪些詞語用得傳神?反映了詩人怎樣的生活狀況?

“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

“冷似鐵”中“鐵”運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被子寒冷堅硬、破爛陳舊,反映了詩人困苦凄涼的生活狀態(tài)?!伴L夜沾濕何由徹”中“何由”體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長夜:一語雙關,既指因屋漏覺得黑夜漫長,又指戰(zhàn)亂造成的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的時間漫長。

“何由”兩字作詰問式的慨嘆,表達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急切心情。

請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本詩節(jié)的主要內容,并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破屋漏雨痛苦難眠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安:哪里,哪兒。

廣廈:寬敞的房屋。

大庇:廣泛地遮蔽。

寒士:貧寒的士人。

俱:都。

安:安穩(wěn)。

突兀:高聳的樣子。

足:滿足,心甘。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房子,廣泛地遮蔽天下貧寒的士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安穩(wěn)如山。唉!什么時候眼前才能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破敗,我受凍而死,也是心滿意足的!

1.讀這幾句話,語調要高,語氣要強,音色要亮?!皬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等詞句要讀得粗獷有力、鏗鏘雄壯,“死亦足”三字要特別用力,“足”字咬字要飽滿,氣息可延長。

2.整個詩節(jié)要讀得連貫,以形成奔騰洶涌的氣勢,恰切地表現詩人奔放的激情、殷切的渴望和博大的胸懷。朗讀指導在凄風苦雨、輾轉難眠的漫漫長夜,詩人想的是什么?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品析課文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居廣廈、安居樂業(yè),表現了詩人由痛苦生活中迸發(fā)出來的激情和希望,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的博大胸懷和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全詩主旨所在,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體現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和舍己為人、憂國憂民的可貴精神。祈求廣廈憂國憂民請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本節(jié)內容,并體會作者思想感情。1.詩歌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詩歌為我們呈現了幾幅畫面?給每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3.畫面里描寫秋風、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并用一個含“痛”的詞組表達“我”的情感。內容探究秋風破屋—

群童盜茅—

破屋漏雨—

愿得廣廈畫面畫面里描寫秋風、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并用一個含“痛”的詞組表達“我”的情感。痛惜——————痛心————痛苦————痛憂情感升華,由記敘一家之苦到大抒憂國憂民之情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秋風破屋秋風:茅屋:“我”:肆虐怒號、卷—正面描寫飛、灑、掛罥、飄轉—側面描寫弱不禁風痛惜詩歌賞析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群童盜茅秋風:茅屋:“我”:助童盜茅茅草被盜痛心人民疾苦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破屋漏雨秋風:茅屋:“我”:風雨交加破屋漏雨痛苦冷似鐵、無干處、未斷絕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愿得廣廈破屋漏雨推己及人痛憂博大胸襟崇高理想請結合具體內容,談談你對詩眼“破”的理解。秋風“破”屋、群童“破”相喪亂“破”家、理想“破”滅秋風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搶茅無可奈何長夜沾濕憂思不絕現實自己

理想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推己及人水到渠成風白天屋外事雨黑夜屋內人課堂小結關心民生憂國憂民

詩為事作,屋憑人傳。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現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詩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已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今天變成現實,如果詩人在天有靈,他定會感到欣慰。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黨和國家卓越領導人朱德參觀杜甫草堂的題詞。我們但愿杜甫草堂長留人世,杜甫詩篇光芒千秋永照。作者敘述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