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臺商投資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

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根據(jù)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8分)

(1)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陶淵明以“,"(《飲酒其五》)創(chuàng)造了“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境界。

(2)《三峽》中“,不以疾也"兩句,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三峽夏季江水之迅疾。

(3)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了將士們的忠君報國之志。

(4)李清照在《漁家傲》中以“"的問話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兩句,指出了國家經(jīng)常滅亡的原因。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人生有涯,讀書無界,賞讀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大樂事。讀書如劉伶醉酒后跣足蓬頭般散①(màn),()后擊掌歡呼,也是渾然忘我的表現(xiàn)!近書聞香,書是美麗佳人,讓觀者物我兩忘;捧書識看,書是投契知音,不患貧窮,不患微小,不患是非,于你、于我、于他都是良友!

讀書吧!在這個網(wǎng)絡盛行的時代,在這個淺閱讀流行的時代,在這個讀書成為時尚的時代,我們通過()的閱讀,可以在書中尋(mì)②溫暖的陽光地帶,采擷()的花朵,領(lǐng)略生命的高潔與偉岸。一冊在手,書里的風景、書外的故事、閱讀的心境都深刻交③(róng)在一起,構(gòu)成獨特的體驗。因此,只要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1)根據(jù)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_____(3分)

A.茅塞頓開堅持不懈五彩繽紛

B.茅塞頓開堅韌不拔五光十色

C.如夢初醒堅持不懈五光十色

D.如夢初醒堅韌不拔五彩繽紛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_____(3分)

A.只要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就能更為寬廣。

B.只有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就能更為寬廣。

C.只有我們無時無刻不忘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D.只要我們無時無刻不忘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3.名著閱讀交流。(6分)

《昆蟲記》為什么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請你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從作品的科學性和文學性兩個角度簡要分析。

二、閱讀(67分)

4.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問題。(7分)

清平樂(其四)

晏殊

金風①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②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③花殘,斜陽卻照④闌干。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注]①金風:秋風。②綠酒:古代土法釀酒,酒色黃綠,詩人稱之為綠酒。③紫薇朱槿:花名。④卻照:正照。

(1)發(fā)揮想象,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所展現(xiàn)的畫面。(3分)

(2)本詞“雙燕欲歸時節(jié)"和《浣溪沙》中的“似曾相識燕歸來”都寫到了“燕歸",詞人分別借“燕歸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析。(4分)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6分)

張確,字子固,邠州宜祿人。宣和①七年,金兵圍太原。確表言:“河東②天下根本,安危所系,無河東,豈特③秦④不可守,汴⑤亦不可都矣。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臣生長西州,頗諳武事,若得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書累上不報。明年二月,金兵至,知城中無備,諭使降。確乘城拒守,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確意。確怒叱曰:“確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乃戰(zhàn)而死。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

[注]①宣和:北宋時期宋徽宗的年號。②河東:山西。③豈特:難道只是;何止。④秦:陜西。⑤汴:汴京,指宋朝國都。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_(3分)

A.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B.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C.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D.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2)根據(jù)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3分)

加點詞方法提示詞義

頗諳武事查閱詞典選擇義項頗:①偏斜,不正;②稍微,略微;③同“叵”,不可。(《古代漢語詞典》)A.頗:

當以死報國聯(lián)系課文解釋詞義但當涉獵(《孫權(quán)勸學》)B.當:

腰不可屈根據(jù)成語推斷詞義能屈能伸C.屈: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若得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3分)

②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確意。(3分)

(4)根據(jù)《富貴不能淫》一文中孟子對“大丈夫"的闡述,你認為本文中的張確能否稱得上“大丈夫”?請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述理由。(4分)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20分)

棋逢對手

鄭華紅

榕樹街是條老街,有幾十棵大榕樹,榕樹枝干粗壯,綠樹成蔭,清靜幽雅、鳳城的棋友都喜歡聚集在這里。老張和老劉就是在榕樹街的樹下認識的。

那天,老劉在樹底下擺棋陣,他號稱這是“天下第一棋局"、無人能破。老張路過,看到棋勢并不兇險,立即應戰(zhàn)。棋場如戰(zhàn)場,雙方你追我趕,拼殺了一個多小時,難分勝負。老劉第一次遇到高手,時刻保持警惕。老張緊張地瞪大雙眼,額頭上冒出細密汗珠。

棋勢突然發(fā)生變化。黑方的“將”被圍困,只要紅方出動“車"就能定輸贏。下棋不能悔棋,老張不小心走錯一步,只能眼睜睜迎接敗局。圍觀的棋友連呼可惜。

果然,老劉毫不猶豫地拿起紅車,不料棋子從手指間滑落,恰好掉在黑棋炮口前。老張哈哈大笑,扳回敗局。雙方以和棋的方式結(jié)束,棋友紛紛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明眼人都知道老劉是故意松開棋子的,為的是保住老張的面子。老張品出老劉棋藝高、棋品好,嘴上沒說什么,心里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人約定三天后再戰(zhàn)。

榕樹街的人都認識老張,他在鳳城象棋界獲獎無數(shù),如今差點兒在榕樹街折翼,可是特大新聞。老張和老劉約戰(zhàn)的消息傳了出去,驚動了鳳城各路棋友。三天后,棋友們齊聚榕樹街。老劉和老張在棋盤前調(diào)兵遣將,小小的棋盤硝煙彌漫,殺氣騰騰。半天下來,棋局三勝三負,互有輸贏。

一晃,老張和老劉相識半年,棋也下了半年,雙方約定在中秋節(jié)舉辦一場象棋比賽,宣揚鳳城象棋文化。

中秋節(jié)那天,榕樹街熱鬧非凡,卻遲遲未見老劉出現(xiàn),眾人打聽后得知,老劉于昨天突發(fā)疾病離世。聽說老劉走了,老張心里空落落的,棋下到一半便起身離開了榕樹街。過了幾天、老張拿著老劉生前送給他的象棋,在榕樹街擺下棋陣。.

某個周末的傍晚,老張的棋攤上迎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小伙子不看棋、只圍著老張左看右看,然后拿起棋子與老張對弈。小伙子斯斯文文,但每一步棋都滿含殺機。

小伙子不像老劉那樣手下留情,幾個回合就逼得老張節(jié)節(jié)敗退。象棋界出了新人、老張雖敗猶榮,約小伙子再戰(zhàn)。小伙子搖搖頭說,只能周日來榕樹街,來了只下一盤棋。后來,小伙子再來下棋,雖然殺得難分難解,但再沒贏過老張。

老張去榕樹街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他記得老劉曾說過自己的妻子癱瘓在床。棋友一場、他決定去探望。老張一路打聽,找到了城郊的老劉家。老劉家有三間瓦房,獨門獨院、門楣上掛著一塊“象棋世家”的牌匾,院子里有一個石砌的棋盤。老張敲了敲門,門打開了,站在他面前的是那個小伙子。老張嘴巴動了動,欲言又止。小劉知道老張想說什么,拿出張皺巴巴的紙條遞過去、說:“張叔,這是我父親留下的。"

老張打開紙條,只見紙條上寫著:榕樹街老張人品好、棋藝高,你每周與他下一盤棋。記住,他性子急,心臟不好,你只能輸不能贏。

老張握著紙條,淚水從眼里滑出。

后來,老張每天都會抽時間來小劉家。半年后,小劉的母親能翻身下床了。又過了一年、她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了。小劉在老張的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一舉奪得冠軍。

小劉從省城回來的那天,拿著獎杯去找老張。老張家客廳的墻上赫然掛著一塊“醫(yī)學世家”的牌匾。原來,老張退休前是名醫(yī)生,象棋只是他的業(yè)余愛好。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3年第9期,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_(3分)

A.開篇寫榕樹街清靜幽雅的環(huán)境,既點明了故事背景,又營造了溫馨美好的故事氛圍。

B.老劉總是輸棋給老張,反襯出老張的棋藝高超,為后文老張沒人下棋的失落作鋪墊。

C.小說通過塑造小劉這一形象,既突出了老劉的“世家"之風,也表達了對高貴精神得以傳承的贊美。

D.小說結(jié)尾揭示老張的身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讓人不禁拍案稱奇。

(2)梳理小說情節(jié),圍繞“下棋”這一事件,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4分)

①___→兩人約定三天后再戰(zhàn),結(jié)果互有輸贏→②___→③___→每周日,小劉陪老張下一局棋,但沒贏過老張→④___

(3)小說多處設有伏筆與照應,請你找出其中一處。(3分)

(4)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畫線句子。(4分)

果然,老劉毫不猶豫地拿起紅車,不料棋子從手指間滑落,恰好掉在黑棋炮口前。

(5)小說題目“棋逢對手"意蘊豐富,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12分)

閩西古堡深山飛碟——永定土樓

①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龍巖的崇山峻嶺間,高低錯落點綴著大大小小幾十座土樓,它們被青山擁抱,為綠水環(huán)繞,仿佛從地下冒出來的一個個小蘑菇。

②這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山居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跡——客家土樓。它吸引了國內(nèi)外無數(shù)學者、建筑學家的眼球,而永定,則是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縣。永定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其中又以圓形土樓居多,如著名的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等都是圓形土樓,這些土樓群遠觀似黑色飛碟,近看如羅馬古堡,仰視似一輪滿月,俯瞰若一口深井,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③客家土樓是客家人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它用土石夯基,堅如磐石、外墻更是厚達一兩米,借助模夾板,以生土為主料,摻上細沙、蛋清、木條等,經(jīng)反復揉、舂、壓,筑成了厚實嚴密的土樓墻體。它不但能防臺風侵襲,還有隔熱防寒的作用,以及良好的防匪御敵作用。據(jù)說,這墻體內(nèi)還摻入了適量的糯米、紅糖以增加墻體黏性;墻內(nèi)埋入竹片為墻骨,富有彈性的竹條使得墻體不易倒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④據(jù)史載,永定區(qū)曾遭遇過一次強烈的七級大地震,眾多樓屋坍塌,環(huán)極樓外墻被震開一條20厘米多寬的裂縫,隨著時間推移,竹子受回心力作用反彈,墻體裂縫自行愈合。土樓墻外抹上一層石灰防風雨侵蝕;為安全起見,土樓的一、二層不開窗戶,三層以上設雙層外層窗用于通風采光和狙擊外敵,最高層處設瞭望臺以便及時了解敵情。土樓大門用厚達十厘米的雜木制成,外釘鐵板,為防火攻,樓門設有漏水漏沙裝置,樓內(nèi)水井、糧倉具備、關(guān)上大門,就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萬一遇到緊急時刻,村民可通過地下暗道逃出。這些防盜、防震、防火、防獸的防御設施,完美得至今仍令人嘆為觀止。

⑤客家土樓對外而言是一座古堡,對內(nèi)卻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小社會,一座土樓內(nèi)居住的皆是一姓同宗。土樓內(nèi)部的房間用黃木和杉木搭建而成,夏可抵暑,冬可御寒,底樓作客廳,二樓為糧倉,三樓以上是臥房,樓內(nèi)水井、廚房、磨坊、廁所、浴室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最大限度滿足了樓內(nèi)居民的自給自足?;乩人耐ò诉_,鄰里之間一呼即應,土樓內(nèi)本是同根一脈的本族骨肉,一家有事,各家支援,頗有遠古時代聚族而居、和睦共處的古樸遺風。土樓讓全族人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⑥客家土樓以正門、廳堂、主樓為中軸線,偏屋東西兩側(cè)的布局與中原民居建筑風格相仿,還有祖堂、私塾、婚喪喜慶等公共場所,甚至連耕讀傳家、忠孝仁義的楹聯(lián)內(nèi)容都深得中原文化精髓。土樓糅雜了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漢文化,形成了“外抵盜匪入侵,內(nèi)凝家族團聚"的特色。

(選自“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2023年12月6日,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_(3分)

A.客家土樓,這種世上獨一無二的山居民居,是建筑史上的奇跡,吸引了無數(shù)學者、建筑學家的眼球。

B.第③段中加點的“據(jù)說"一詞表示墻體內(nèi)摻有糯米、紅糖的信息的不確定性,體現(xiàn)了說明文的準確性。

C.選文第④段圍繞土樓墻外裂縫的愈合、土樓各樓層的作用、土樓大門的制成的邏輯順序展開說明。

D.客家土樓對外而言是一座古堡,對內(nèi)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小社會,一座土樓內(nèi)居住的是一姓同宗。

(2)選文圍繞土樓講了哪些內(nèi)容?請按順序完成下面的梳理。(3分)

客家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福建龍巖→①→客家土樓是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②___→客家土樓是家庭團圓之地→③___

(3)選文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8.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12分)

材料一:

中央財經(jīng)委員會會議強調(diào):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是完成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jīng)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會議決定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以期實現(xiàn)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材料二:

如圖。

材料三:

碳匯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指主要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經(jīng)過測算,森林蓄積量每增加1億立方米,相應地可以多固定1.6億噸二氧化碳。可見,植樹造林在助力碳中和方面的重要性。

(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_(3分)

A.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jīng)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

B.我國在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等方面成績顯著,已具備實現(xiàn)“碳中和”的條件。

C.碳匯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使二氧化碳不再排放。

D.福建省是全國最“綠"的省份,其森林覆蓋率連續(xù)四十多年保持在全國首位。

(2)根據(jù)上述材料,請用簡潔的語言闡述什么是“碳達峰”。(3分)

(3)學校準備擬寫倡議書號召大家踐行低碳生活理念。請你結(jié)合以上材料,將倡議書的正文內(nèi)容補充完整。(要求:①能夠體現(xiàn)倡議目的;②具有一定的號召力;③寫出三條倡議即可)(6分)

倡議書

各位同學、老師:

_______

復興學校

2024年1月12日

三、寫作(60分)

9.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煉,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聯(lián)想與感悟?請以“翻過挫折那座山”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選文體;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襲,不要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8分)根據(jù)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1)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陶淵明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創(chuàng)造了“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境界。

(2)《三峽》中“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兩句,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三峽夏季江水之迅疾。

(3)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了將士們的忠君報國之志。

(4)李清照在《漁家傲》中以“殷勤問我歸何處"的問話塑造了一個態(tài)度溫和、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兩句,指出了國家經(jīng)常滅亡的原因。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jié)合語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注意“籬"的書寫)

(2)雖乘奔御風(注意“御”的書寫)

(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注意“攜"的書寫)

(4)殷勤問我歸何處(注意“殷勤”的書寫)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注意“拂"的書寫)

【點評】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

2.(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生有涯,讀書無界,賞讀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大樂事。讀書如劉伶醉酒后跣足蓬頭般散①(màn),()后擊掌歡呼,也是渾然忘我的表現(xiàn)!近書聞香,書是美麗佳人,讓觀者物我兩忘;捧書識看,書是投契知音,不患貧窮,不患微小,不患是非,于你、于我、于他都是良友!

讀書吧!在這個網(wǎng)絡盛行的時代,在這個淺閱讀流行的時代,在這個讀書成為時尚的時代,我們通過()的閱讀,可以在書中尋(mì)②溫暖的陽光地帶,采擷()的花朵,領(lǐng)略生命的高潔與偉岸。一冊在手,書里的風景、書外的故事、閱讀的心境都深刻交③(róng)在一起,構(gòu)成獨特的體驗。因此,只要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1)根據(jù)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

A.茅塞頓開堅持不懈五彩繽紛

B.茅塞頓開堅韌不拔五光十色

C.如夢初醒堅持不懈五光十色

D.如夢初醒堅韌不拔五彩繽紛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荂

A.只要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就能更為寬廣。

B.只有我們無時無刻讀書,我們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就能更為寬廣。

C.只有我們無時無刻不忘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D.只要我們無時無刻不忘讀書,我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

【分析】(1)本題考查字形。根據(jù)積累可知,“散màn”寫作“散漫",“尋mì”寫作“尋覓",“交róng”寫作“交融"。

(2)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運用。

茅塞頓開: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xiàn)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忽然理解、明白了。如夢初醒:好像剛從夢中醒過來,比喻從糊涂、錯誤的境地中剛剛醒悟過來。語境說的是讀書后的感覺,不是從糊涂、錯誤的境地中剛剛醒悟過來??芍谝豢諔x“茅塞頓開”。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一點不松懈。堅韌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語境說的是讀書的態(tài)度,不是信念,所以第二空應選“堅持不懈"。

五彩繽紛:形容色彩繁多艷麗。五光十色:形容色澤鮮艷,式樣繁多。“五光十色”多形容閃光或有光澤的東西。語境是形容花朵,所以第三空應選“五彩繽紛"。

故選:A。

(3)本題考查修改病句。“只要我們無時無刻讀書”這個表達有誤。“無時無刻"已經(jīng)表示了一個否定的意思,即“沒有一時一刻”,所以這里實際上是在說“只要我們沒有一時一刻在讀書",這與作者的原意相反。為了修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在“無時無刻”后面加上一個否定詞“不忘",使表達變?yōu)椤爸灰覀兠繒r每刻都在讀書”?!拔覀兊纳拍艿靡匝由?,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為寬廣"和前面的關(guān)聯(lián)詞“只要”不搭配,可將“只要"“改為“只有”。

故選:C。

【解答】答案:

(1)①漫②覓③融

(2)A

(3)C

【點評】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jié)構(gòu)混亂、語意不明、成分贅余等。先通讀全文,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

3.(6分)名著閱讀交流。

《昆蟲記》為什么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請你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從作品的科學性和文學性兩個角度簡要分析。

【分析】《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xiàn)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nèi)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解答】本題考查名著評價。從科學性、文學性兩個角度闡述即可。例如:科學性角度,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法布爾實地考查,獲取昆蟲的第一手資料,對眾多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因此,《昆蟲記》可以成為昆蟲攝影的科學指導。文學性角度,法布爾的《昆蟲記》以生動有趣的語言描繪了繽紛的昆蟲世界,為讀者打開不同尋常世界的大門,因此,攝影師閱讀《昆蟲記》有助于有效獲取拍攝角度,為我們帶來優(yōu)質(zhì)作品。

答案:

示例:《昆蟲記》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它通過描述昆蟲的形態(tài)、習性、繁衍等,揭示了昆蟲世界一個又一個奧秘,比如蟬只能在陽光下活五個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戰(zhàn)術(shù)”制服敵人等。同時,《昆蟲記》也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它行文活潑,語言詼諧,還常常使用擬人等修辭手法,

比如作品中所寫的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小甲蟲“為兒女操碎了心"等,讀來情趣盎然。

【點評】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二、閱讀(67分)

4.(7分)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問題。

清平樂(其四)

晏殊

金風①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②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③花殘,斜陽卻照④闌干。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注]①金風:秋風。②綠酒:古代土法釀酒,酒色黃綠,詩人稱之為綠酒。③紫薇朱槿:花名。④卻照:正照。

(1)發(fā)揮想象,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本詞“雙燕欲歸時節(jié)"和《浣溪沙》中的“似曾相識燕歸來”都寫到了“燕歸",詞人分別借“燕歸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析。

【分析】晏殊的《清平樂》突出反映了晏殊詞的閑雅風格和富貴氣象。作者以精細的筆觸,描寫細細的秋風、衰殘的紫薇、木槿、斜陽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過主人公精致的小軒窗下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情景,營造了一種冷清索寞的意境,這一意境中抒發(fā)了詞人淡淡的憂傷。

【解答】(1)本題考查描繪畫面?!敖痫L細細,葉葉梧桐墜”的意思是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梧桐樹葉正在飄飄墜下。據(jù)此稍加潤色即可。

(2)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本詩“雙燕欲歸時節(jié)"一句中,通過主人公精致的小軒窗下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情景,營造了一種冷清索寞的意境,這一意境中抒發(fā)了詞人淡淡的憂傷。“似曾相識燕歸來”中“歸燕"這個意象表達舊燕歸來,時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答案:

(1)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沒有慣有的蕭颯之感,顯得平靜,悠閑;一片片梧桐樹葉正飄飄墜下,沒有經(jīng)秋而落的凄厲,顯得很有次序,很有節(jié)奏。

(2)“雙燕欲歸時節(jié)”一句中,詞人借寫雙燕即將歸巢,表達了內(nèi)心的孤寂與凄涼;“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中,詞人借翩翩歸來的燕子,傳達出內(nèi)心的欣慰,同時也沖淡了對繁華易盡的惆悵。

譯文:

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梧桐樹葉正在飄飄墜下。初嘗香醇綠酒便讓人陶醉,在小窗之前一枕酣眠濃睡。紫薇和朱槿在秋寒里凋殘,只有夕陽映照著樓閣欄桿。雙燕到了將要南歸的季節(jié),鑲銀的屏風昨夜已微寒。

【點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diào),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

5.(1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張確,字子固,邠州宜祿人。宣和①七年,金兵圍太原。確表言:“河東②天下根本,安危所系,無河東,豈特③秦④不可守,汴⑤亦不可都矣。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臣生長西州,頗諳武事,若得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書累上不報。明年二月,金兵至,知城中無備,諭使降。確乘城拒守,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確意。確怒叱曰:“確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乃戰(zhàn)而死。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

[注]①宣和:北宋時期宋徽宗的年號。②河東:山西。③豈特:難道只是;何止。④秦:陜西。⑤汴:汴京,指宋朝國都。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

A.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B.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C.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D.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2)根據(jù)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

加點詞方法提示詞義

頗諳武事查閱詞典選擇義項頗:①偏斜,不正;②稍微,略微;③同“叵”,不可。(《古代漢語詞典》)A.頗:②稍微,略微

當以死報國聯(lián)系課文解釋詞義但當涉獵(《孫權(quán)勸學》)B.當:應當,應該

腰不可屈根據(jù)成語推斷詞義能屈能伸C.屈:彎曲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若得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

②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確意。

(4)根據(jù)《富貴不能淫》一文中孟子對“大丈夫"的闡述,你認為本文中的張確能否稱得上“大丈夫”?請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述理由。

【分析】參考譯文:

張確,字子固,是邠州宜祿人。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兵圍攻太原。張確上書說:“山西是天下的根本,牽涉國家的安危,沒有山西,何止陜西不能守住,汴京也不能做國都了。敵人既然已經(jīng)得到叛兵,就必然會南下,潞城已上百年沒有修筑(城墻)了,將士們又都守衛(wèi)在邊疆。我生在西州,略微懂得(一些)行軍打仗之事,如果得到士兵十萬人,還是足夠來抵抗來犯之敵的。不這樣,(我)只有一死來報答陛下(的恩德)。"(張確)奏書多次上報沒有得到回復。次年二月,金兵到來,知道城中沒有防備,(金兵)告訴(張確)讓他投降。張確登上城頭拒絕投降,堅持守城,有的人獻策想要從東城突圍出去,并且試探張確的意思。張確憤怒地呵斥道:“我張確是個守衛(wèi)國土的臣子,就應當用死來報國,頭可以斷,腰不能彎曲?!庇谑牵◤埓_)戰(zhàn)死在戰(zhàn)場上。

【解答】(1)本題考查斷句。句意為:敵人既然已經(jīng)得到叛兵,就必然會南下,潞城已上百年沒有修筑(城墻)了,將士們又都守衛(wèi)在邊疆。故斷為: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

A句意:略微懂得(一些)行軍打仗之事。頗:②稍微,略微。

B句意:就應當用死來報國。當:應當,應該。

C句意:腰不能彎曲。屈:彎曲。

(3)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①重點詞:若,如果;猶,還;以,來。句意:如果得到士兵十萬人,還是足夠抵抗來犯之敵的。

②重點詞:或,有的人;自,從。句意:有的人獻策想要從東城突圍出去,并且試探張確的意思。

(4)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河東天下根本,安危所系,無河東,豈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將兵又皆戍邊。臣生長西州,頗諳武事,若得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確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乃戰(zhàn)而死"可知,張確在國家危亡之際,心系國家,始終堅守國土,以死報國,毫不屈服。他守禮法,做合乎道義之事,是堅守原則、不動搖、不屈服的“大丈夫”。

答案:

(1)B

(2)A②稍微,略微B應當,應該C彎曲

(3)①如果得到士兵十萬人,還是足夠抵抗來犯之敵的。

②有的人獻策想要從東城突圍出去,并且試探張確的意思。

(4)能。①張確在國家危亡之際,心系國家,始終堅守國土,以死報國,毫不屈服。②他守禮法,做合乎道義之事,是堅守原則、不動搖、不屈服的“大丈夫"。

【點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

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

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shù)匮a充出來;

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

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

6.(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棋逢對手

鄭華紅

榕樹街是條老街,有幾十棵大榕樹,榕樹枝干粗壯,綠樹成蔭,清靜幽雅、鳳城的棋友都喜歡聚集在這里。老張和老劉就是在榕樹街的樹下認識的。

那天,老劉在樹底下擺棋陣,他號稱這是“天下第一棋局"、無人能破。老張路過,看到棋勢并不兇險,立即應戰(zhàn)。棋場如戰(zhàn)場,雙方你追我趕,拼殺了一個多小時,難分勝負。老劉第一次遇到高手,時刻保持警惕。老張緊張地瞪大雙眼,額頭上冒出細密汗珠。

棋勢突然發(fā)生變化。黑方的“將”被圍困,只要紅方出動“車"就能定輸贏。下棋不能悔棋,老張不小心走錯一步,只能眼睜睜迎接敗局。圍觀的棋友連呼可惜。

果然,老劉毫不猶豫地拿起紅車,不料棋子從手指間滑落,恰好掉在黑棋炮口前。老張哈哈大笑,扳回敗局。雙方以和棋的方式結(jié)束,棋友紛紛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明眼人都知道老劉是故意松開棋子的,為的是保住老張的面子。老張品出老劉棋藝高、棋品好,嘴上沒說什么,心里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人約定三天后再戰(zhàn)。

榕樹街的人都認識老張,他在鳳城象棋界獲獎無數(shù),如今差點兒在榕樹街折翼,可是特大新聞。老張和老劉約戰(zhàn)的消息傳了出去,驚動了鳳城各路棋友。三天后,棋友們齊聚榕樹街。老劉和老張在棋盤前調(diào)兵遣將,小小的棋盤硝煙彌漫,殺氣騰騰。半天下來,棋局三勝三負,互有輸贏。

一晃,老張和老劉相識半年,棋也下了半年,雙方約定在中秋節(jié)舉辦一場象棋比賽,宣揚鳳城象棋文化。

中秋節(jié)那天,榕樹街熱鬧非凡,卻遲遲未見老劉出現(xiàn),眾人打聽后得知,老劉于昨天突發(fā)疾病離世。聽說老劉走了,老張心里空落落的,棋下到一半便起身離開了榕樹街。過了幾天、老張拿著老劉生前送給他的象棋,在榕樹街擺下棋陣。.

某個周末的傍晚,老張的棋攤上迎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小伙子不看棋、只圍著老張左看右看,然后拿起棋子與老張對弈。小伙子斯斯文文,但每一步棋都滿含殺機。

小伙子不像老劉那樣手下留情,幾個回合就逼得老張節(jié)節(jié)敗退。象棋界出了新人、老張雖敗猶榮,約小伙子再戰(zhàn)。小伙子搖搖頭說,只能周日來榕樹街,來了只下一盤棋。后來,小伙子再來下棋,雖然殺得難分難解,但再沒贏過老張。

老張去榕樹街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他記得老劉曾說過自己的妻子癱瘓在床。棋友一場、他決定去探望。老張一路打聽,找到了城郊的老劉家。老劉家有三間瓦房,獨門獨院、門楣上掛著一塊“象棋世家”的牌匾,院子里有一個石砌的棋盤。老張敲了敲門,門打開了,站在他面前的是那個小伙子。老張嘴巴動了動,欲言又止。小劉知道老張想說什么,拿出張皺巴巴的紙條遞過去、說:“張叔,這是我父親留下的。"

老張打開紙條,只見紙條上寫著:榕樹街老張人品好、棋藝高,你每周與他下一盤棋。記住,他性子急,心臟不好,你只能輸不能贏。

老張握著紙條,淚水從眼里滑出。

后來,老張每天都會抽時間來小劉家。半年后,小劉的母親能翻身下床了。又過了一年、她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了。小劉在老張的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一舉奪得冠軍。

小劉從省城回來的那天,拿著獎杯去找老張。老張家客廳的墻上赫然掛著一塊“醫(yī)學世家”的牌匾。原來,老張退休前是名醫(yī)生,象棋只是他的業(yè)余愛好。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3年第9期,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開篇寫榕樹街清靜幽雅的環(huán)境,既點明了故事背景,又營造了溫馨美好的故事氛圍。

B.老劉總是輸棋給老張,反襯出老張的棋藝高超,為后文老張沒人下棋的失落作鋪墊。

C.小說通過塑造小劉這一形象,既突出了老劉的“世家"之風,也表達了對高貴精神得以傳承的贊美。

D.小說結(jié)尾揭示老張的身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讓人不禁拍案稱奇。

(2)梳理小說情節(jié),圍繞“下棋”這一事件,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

①老張應戰(zhàn)老劉擺的“天下第一棋局",老劉讓了老張而得以和棋→兩人約定三天后再戰(zhàn),結(jié)果互有輸贏→②老劉、老張約定在中秋節(jié)比賽下象棋,老劉去世未能赴約→③小劉應戰(zhàn)老張擺下的棋陣,并戰(zhàn)勝老張→每周日,小劉陪老張下一局棋,但沒贏過老張→④小劉在老張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并奪得冠軍。

(3)小說多處設有伏筆與照應,請你找出其中一處。

(4)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畫線句子。

果然,老劉毫不猶豫地拿起紅車,不料棋子從手指間滑落,恰好掉在黑棋炮口前。

(5)小說題目“棋逢對手”意蘊豐富,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分析】本文圍繞“下棋"記敘了老張應戰(zhàn)老劉擺的“天下第一棋局”,老劉讓了老張而得以和棋;兩人約定三天后再戰(zhàn),結(jié)果互有輸贏;老劉、老張約定在中秋節(jié)比賽下象棋,老劉去世未能赴約;③小劉應戰(zhàn)老張擺下的棋陣,并戰(zhàn)勝老張;每周日,小劉陪老張下一局棋,但沒贏過老張;小劉在老張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并奪得冠軍。

【解答】(1)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分析。

ACD.正確;

B.有誤,老劉總是輸棋,并非反襯老張的棋藝高超,而是突出老劉的棋品高、人品好。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梳理。結(jié)合“那天,老劉在樹底下擺棋陣,他號稱這是‘天下第一棋局’、無人能破。老張路過,看到棋勢并不兇險,立即應戰(zhàn)"“老張哈哈大笑,扳回敗局。雙方以和棋的方式結(jié)束,棋友紛紛把頭搖得像撥浪鼓”,①概括為:老張應戰(zhàn)老劉擺的“天下第一棋局",老劉讓了老張而得以和棋;結(jié)合“一晃,老張和老劉相識半年,棋也下了半年,雙方約定在中秋節(jié)舉辦一場象棋比賽,宣揚鳳城象棋文化。中秋節(jié)那天,榕樹街熱鬧非凡,卻遲遲未見老劉出現(xiàn),眾人打聽后得知,老劉于昨天突發(fā)疾病離世”,②概括為:老劉、老張約定在中秋節(jié)比賽下象棋,老劉去世未能赴約;結(jié)合“小伙子不像老劉那樣手下留情,幾個回合就逼得老張節(jié)節(jié)敗退",③概括為:小劉應戰(zhàn)老張擺下的棋陣,并戰(zhàn)勝老張;結(jié)合“小劉在老張的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一舉奪得冠軍”,④概括為:小劉在老張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并奪得冠軍。

(3)本題考查文章寫法分析。此題答案不唯一。示例:伏筆:老張每天都會抽時間來小劉家。半年后,小劉的母親能翻身下床了。又過了一年,她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了。照應:老張家客廳的墻上赫然掛著一塊“醫(yī)學世家"的牌匾。

(4)本題考查詞語賞析?!肮弧笔遣怀鏊系囊馑?,寫出了老劉對棋局優(yōu)勢的準確把握;“不料"是沒想到的意思,突出老劉失利乃事出意外;“恰好”強調(diào)巧合之意,寫出棋子掉落的位置之巧合。三個詞組合在一起,一波三折地寫出老劉贏棋的必然與輸棋的意外,使得故事性更強。

(5)本題考查題目含義。要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兩個方面分析作答。根據(jù)“棋場如戰(zhàn)場,雙方你追我趕,拼殺了一個多小時,難分勝負"“老劉第一次遇到高手,時刻保持警惕。老張緊張地瞪大雙眼,額頭上冒出細密汗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棋勢突然發(fā)生變化”可知,“棋逢對手"的表層含義是:兩人的棋藝高超,水平相當。根據(jù)“下棋不能悔棋,老張不小心走錯一步,只能眼睜睜迎接敗局。圍觀的棋友連呼可惜”“果然,老劉毫不猶豫地拿起紅車,不料棋子從手指間滑落,恰好掉在黑棋炮口前。老張哈哈大笑,立即摔炮打車,扳回敗局"“明眼人都知道是老劉故意松開棋子,保住了老張面子。老張品出老劉棋藝高棋品好,嘴上沒說什么,心里佩服得五體投地”“榕樹街老張人品好棋藝高,你每周與他下一盤棋。記住,他性急,心臟不好,你只能輸不能贏"可知,“棋逢對手”還指老劉和老張的人品相當,都是品德高尚之人。

答案:

(1)B

(2)①老張應戰(zhàn)老劉擺的“天下第一棋局",老劉讓了老張而得以和棋;②老劉、老張約定在中秋節(jié)比賽下象棋,老劉去世未能赴約;③小劉應戰(zhàn)老張擺下的棋陣,并戰(zhàn)勝老張;④小劉在老張引薦下參加省里舉辦的象棋大賽,并奪得冠軍。

(3)示例:伏筆:后來,小伙子再來下棋,雖然殺得難分難解,但再沒贏過老張。照應:記住,他性子急,心臟不好,你只能輸不能贏。

(4)“果然”寫出了老劉對棋局優(yōu)勢的準確把握;“不料"突出老劉失利乃事出意外;“恰好”寫出棋子掉落的位置之巧合。三個詞寫出老劉贏棋的必然與輸棋的意外,增強了故事性。

(5)“棋逢對手"的表層意思是指老張和老劉兩個人的都棋藝高超,水平相當,兩個人下棋時會“硝煙彌漫,殺氣騰騰”;深層含義是指老張和老劉在人格上都高尚無私,人品上旗鼓相當。

【點評】閱讀題以選擇題的形式命題,難度相對降低。解答此類題,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找到答案相對應的內(nèi)容,再將選項內(nèi)容與原文比對,通過分析與比對得出答案。解題時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細微錯誤,如一些限定性的詞語有沒有丟失,使選項的說法過于絕對化等。

7.(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閩西古堡深山飛碟——永定土樓

①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龍巖的崇山峻嶺間,高低錯落點綴著大大小小幾十座土樓,它們被青山擁抱,為綠水環(huán)繞,仿佛從地下冒出來的一個個小蘑菇。

②這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山居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跡——客家土樓。它吸引了國內(nèi)外無數(shù)學者、建筑學家的眼球,而永定,則是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縣。永定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其中又以圓形土樓居多,如著名的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等都是圓形土樓,這些土樓群遠觀似黑色飛碟,近看如羅馬古堡,仰視似一輪滿月,俯瞰若一口深井,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③客家土樓是客家人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它用土石夯基,堅如磐石、外墻更是厚達一兩米,借助模夾板,以生土為主料,摻上細沙、蛋清、木條等,經(jīng)反復揉、舂、壓,筑成了厚實嚴密的土樓墻體。它不但能防臺風侵襲,還有隔熱防寒的作用,以及良好的防匪御敵作用。據(jù)說,這墻體內(nèi)還摻入了適量的糯米、紅糖以增加墻體黏性;墻內(nèi)埋入竹片為墻骨,富有彈性的竹條使得墻體不易倒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④據(jù)史載,永定區(qū)曾遭遇過一次強烈的七級大地震,眾多樓屋坍塌,環(huán)極樓外墻被震開一條20厘米多寬的裂縫,隨著時間推移,竹子受回心力作用反彈,墻體裂縫自行愈合。土樓墻外抹上一層石灰防風雨侵蝕;為安全起見,土樓的一、二層不開窗戶,三層以上設雙層外層窗用于通風采光和狙擊外敵,最高層處設瞭望臺以便及時了解敵情。土樓大門用厚達十厘米的雜木制成,外釘鐵板,為防火攻,樓門設有漏水漏沙裝置,樓內(nèi)水井、糧倉具備、關(guān)上大門,就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萬一遇到緊急時刻,村民可通過地下暗道逃出。這些防盜、防震、防火、防獸的防御設施,完美得至今仍令人嘆為觀止。

⑤客家土樓對外而言是一座古堡,對內(nèi)卻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小社會,一座土樓內(nèi)居住的皆是一姓同宗。土樓內(nèi)部的房間用黃木和杉木搭建而成,夏可抵暑,冬可御寒,底樓作客廳,二樓為糧倉,三樓以上是臥房,樓內(nèi)水井、廚房、磨坊、廁所、浴室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最大限度滿足了樓內(nèi)居民的自給自足?;乩人耐ò诉_,鄰里之間一呼即應,土樓內(nèi)本是同根一脈的本族骨肉,一家有事,各家支援,頗有遠古時代聚族而居、和睦共處的古樸遺風。土樓讓全族人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⑥客家土樓以正門、廳堂、主樓為中軸線,偏屋東西兩側(cè)的布局與中原民居建筑風格相仿,還有祖堂、私塾、婚喪喜慶等公共場所,甚至連耕讀傳家、忠孝仁義的楹聯(lián)內(nèi)容都深得中原文化精髓。土樓糅雜了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漢文化,形成了“外抵盜匪入侵,內(nèi)凝家族團聚”的特色。

(選自“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2023年12月6日,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客家土樓,這種世上獨一無二的山居民居,是建筑史上的奇跡,吸引了無數(shù)學者、建筑學家的眼球。

B.第③段中加點的“據(jù)說”一詞表示墻體內(nèi)摻有糯米、紅糖的信息的不確定性,體現(xiàn)了說明文的準確性。

C.選文第④段圍繞土樓墻外裂縫的愈合、土樓各樓層的作用、土樓大門的制成的邏輯順序展開說明。

D.客家土樓對外而言是一座古堡,對內(nèi)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小社會,一座土樓內(nèi)居住的是一姓同宗。

(2)選文圍繞土樓講了哪些內(nèi)容?請按順序完成下面的梳理。

客家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福建龍巖→①客家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客家土樓是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②客家土樓具有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客家土樓是家庭團圓之地→③客家土樓文化雜糅,獨具特色。

(3)選文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文說明了客家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福建龍巖、客家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客家土樓是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客家土樓具有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客家土樓是家庭團圓之地、客家土樓文化雜糅,獨具特色。

【解答】(1)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分析。

ABD.正確;

C.有誤,運用的是空間順序。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梳理。結(jié)合“永定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①概括為:客家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結(jié)合“客家土樓是客家人防御自衛(wèi)的城堡,它用土石夯基,堅如磐石、外墻更是厚達一兩米,借助模夾板,以生土為主料,摻上細沙、蛋清、木條等,經(jīng)反復揉、舂、壓,筑成了厚實嚴密的土樓墻體”,②概括為:客家土樓具有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結(jié)合“客家土樓對外而言是一座古堡,對內(nèi)卻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小社會,一座土樓內(nèi)居住的皆是一姓同宗",③概括為:客家土樓文化雜糅,獨具特色。

(3)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分析。“其中又以圓形土樓居多,如著名的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等都是圓形土樓”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的例子,說明了永定土樓以圓形居多?!斑@些土樓群遠觀似黑色飛碟,近看如羅馬古堡,仰視似一輪滿月,俯瞰若一口深井,被譽為‘東方古城堡’"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將這些土樓比作黑色飛碟、羅馬古堡、一輪滿月、一口深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不同距離和角度下土樓的不同形態(tài),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答案:

(1)C

(2)①客家土樓的形狀多種多樣;②客家土樓具有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③客家土樓文化雜糅,獨具特色。

(3)舉例子、打比方。列舉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的例子,說明了永定土樓以圓形居多,同時將這些土樓比作黑色飛碟、羅馬古堡、一輪滿月、一口深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不同距離和角度下土樓的不同形態(tài),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點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做假設等。運用說明方法要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恰當?shù)剡\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8.(12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中央財經(jīng)委員會會議強調(diào):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是完成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jīng)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會議決定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以期實現(xiàn)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材料二:

如圖。

材料三:

碳匯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指主要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經(jīng)過測算,森林蓄積量每增加1億立方米,相應地可以多固定1.6億噸二氧化碳??梢姡矘湓炝衷谥μ贾泻头矫娴闹匾?。

(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jīng)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

B.我國在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等方面成績顯著,已具備實現(xiàn)“碳中和”的條件。

C.碳匯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使二氧化碳不再排放。

D.福建省是全國最“綠"的省份,其森林覆蓋率連續(xù)四十多年保持在全國首位。

(2)根據(jù)上述材料,請用簡潔的語言闡述什么是“碳達峰”。

(3)學校準備擬寫倡議書號召大家踐行低碳生活理念。請你結(jié)合以上材料,將倡議書的正文內(nèi)容補充完整。(要求:①能夠體現(xiàn)倡議目的;②具有一定的號召力;③寫出三條倡議即可)

倡議書

各位同學、老師:

_______

復興學校

2024年1月12日

【分析】上述材料都和“碳達峰"“碳中和”有關(guān)。第(1)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第(2)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第(3)題考查擬寫倡議書。

【解答】(1)ABD.正確。

C.有誤,材料三提到“碳匯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指主要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可見碳匯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并非“不再排放”。

故選:C。

(2)材料一提到“以期實現(xiàn)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從材料二的“碳達峰”曲線圖可以看出,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頂峰,在此之后數(shù)值逐步降低,由此可以概括出“碳達峰"指的是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3)本題答案不唯一,結(jié)合材料,體現(xiàn)倡議目的,有一定的號召力,并有至少三條切實可行的倡議,文從字順即可。

示例:為實現(xiàn)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