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文襄陽公文集》補遺
1909年日軍去世后,他的長子張權委托徐同新編纂并收集了他父親的遺手稿。1918年至20世紀20年代先后出版了《張文祥公四稿》,包括《手稿》、《電稿》、《公文》和《函封》。之后,它被分類為《張文祥公全集》(1920年印刷版),共有162卷。許同莘是長期追隨張之洞的幕府舊員,曾充任洋務文案,自然是整理遺稿的適宜人選。此后不久,北平的湖北同鄉(xiāng)會感念張之洞督鄂的勛績,復邀其另一舊屬王樹重編張氏遺集。王樹遂在許輯《張文襄公全書》的基礎上,多所增益,纂成《張文襄公全集》(以下簡稱《全集》)229卷,由漢冶萍公司籌資,于1928年由北平文華齋雕版印行,線裝,共20函。王輯《全集》與許輯《張文襄公全書》的一個顯著不同,是增加了家書一卷,即第229卷,計13封1。因為系新增,王樹特意在卷首和卷末撰有按語。卷首按語云:“文襄公書札向無存稿。當時人之得其手書者皆珍如拱璧,不肯示人。竭力搜索,不過百分之一二而已。其家書亦泰半散佚。今從其文孫修甫處續(xù)得數(shù)通,謹附于后,不復計其年月之先后也?!本砟┌凑Z則云:“文襄公家書三卷,前兩卷考其年代,實不相符。文襄尊人春潭先生在貴州辦賊,咸豐六年七月卒于軍,時文襄年方二十歲。文襄同治二年癸亥成進士,入詞林,距春潭先生之歿已八年矣,不知何以是年中式后有致雙親諸書。且文襄會試中式一百四十名,而致雙親第一書中言中進士第四名,名次不符。若此,其為偽托無疑。但此三卷實自其文孫修甫處得來,不解何故。今謹刪去二卷,只留一卷,然亦無甚關重也?!?修甫,名厚谷。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開始流行清代名人家書熱,其中就有所謂《張之洞家書》344封(含致、復雙親書40封,致、復子書4封),當時即有人疑其為偽托。1937年,湖北楚學精廬采用文華齋原版重印王輯《全集》時,由于張之洞之子仁樂(燕卿)、仁蠡(范卿)有“或云非公手筆”的話4,刪去了原版中的13封家書。199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之洞全集》,雖然收入了上述家書13封,但編者秦進才先生又在按語中斷言其為“張厚谷偽造而成,確鑿無疑”5。既然定為偽造,卻又予以收錄,有些令人不解。筆者因參與主編清史文獻整理項目新編《張之洞全集》(即將由武漢人民出版社出版),自然也面臨著是否收錄文華齋版《全集》中13封家書的考量。筆者認為因迄今尚無十足充分的根據(jù)斷定其為偽造,故仍應予以存疑保留,以待進一步考訂。一問題三:前一卷是張厚谷,另兩書本是上海中央書店本《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曾發(fā)表《〈張之洞家書〉辨?zhèn)巍芬晃?作者秦進才先生通過對自20世紀30年代流傳至今的上海中央書店版《張之洞家書》所載44封家書中的虛構人物、制度不合、時間混亂、編造履歷等7個方面進行詳實考辨,指出其中的謬誤之處,斷言“其出于后人的偽造,可以確定無疑”6,筆者深表贊同。但是,秦先生在該文的第三部分“偽造張之洞家書的真相”中,僅僅根據(jù)張達驤回憶文章《張之洞事跡述聞》中的一段話,便推斷這44封所謂家書的偽造者為張之洞的族孫張厚谷,又進而斷言1928年文華齋版《全集》卷229所載13封家書亦為張厚谷偽造,意在對前述按語中“確鑿無疑”的論斷加以申述。筆者認為,得出上述結論似嫌倉促,依據(jù)不足,仍有若干疑點需要進一步深究。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有必要先將秦先生作為立論依據(jù)的張達驤的這段話引在下面:宣統(tǒng)元年(公元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一日,之洞病歿京寓……其后,長子張權托王樹(字晉卿)編定遺集。有之洞族孫張厚谷(字修甫)往見樹。樹談及全集中尚少家書一門,似憾欠缺,厚谷即回家連夜偽造了家書一本送與樹。初刻印行后為張權所發(fā)覺撤除,故印本無家書。然刻板書坊抄有“家書”副本,印為單行本以牟利,文字淺陋,謬誤百出,實非之洞手筆。此事達驤亦知之,質問厚谷,但已無從收回了。7秦先生認為,這段話揭示了偽造張之洞家書(包括上海中央書店版《張之洞家書》和文華齋版《全集》家書)的真相,“張厚谷所偽造的那本家書,前兩卷似乎成為上海中央書店本的《張之洞家書》,后一卷被王樹編入《張文襄公全集》229卷文華齋版《家書》中”8。秦先生使用的是一種近似于演繹推理的三段論方法:上海版《張之洞家書》是偽造的,張厚谷偽造過張之洞家書,所以文華齋版《全集》家書也是偽造的。不錯,上海版《張之洞家書》是偽造的,但它是不是張厚谷所偽造,并沒有鐵定的依據(jù)。這一點,秦先生也是有懷疑的。如他在文章中謹慎地使用了“似乎”一詞,又說:“張厚谷偽造的張之洞家書如何能到開辦上海中央書店的江蘇常熟人平襟亞手中,仍不清楚?!?他甚至懷疑平襟亞有另起爐灶,重新偽造的可能。筆者認為,弄清楚上海版《張之洞家書》、張厚谷、文華齋版《全集》家書這三者的關聯(lián),恰恰是揭開問題真相的前提和關鍵。可是秦先生卻用“其中的情節(jié)如何,我們似乎已經(jīng)無從考訂了”10,一句話輕易地放過了。此其一。其二,即使考訂出上海版《張之洞家書》確系張厚谷偽造,也不足以推斷文華齋版《全集》中13封家書因得自張厚谷,即為其偽造。因為按照王樹所記,當年張厚谷交給他家書三卷,“前兩卷考其年代實不相符”,判定“其為偽造無疑”,故決定“刪去二卷,只留一卷”。這保留的后一卷,即所輯《全集》中的13封家書。所謂“年代實不相符”,是指張之洞在中式的那一年(同治二年)竟然還在給八年前逝去的父親寫信報喜,而且將中式第140名誤為“中進士第四名”。但這一年代與名次的不符,只涉及致雙親諸書中的3封,王樹何以斷言前兩卷中的另外41封也是偽造而一并刪去呢?可以想見,熟悉張之洞生平履歷的王樹一定是認真仔細地考訂出其中有諸多如秦先生所指出的荒謬之處,才決定棄而不取的。問題是剩下的第三卷,他為何予以保留,并編入《全集》。從王樹反復申述“今從其文孫修甫處續(xù)得數(shù)通”,“實自其文孫修甫處得來”看,意在強調這13封家書來源的可靠性,雖對其真實性并未明言,但至少表明他沒有考訂出如前兩卷那樣的謬誤。至于前兩卷與第三卷何以有如此的不同,王樹只說“不解何故”。當然,筆者并非認為收入王輯文華齋版《全集》中的家書一定真實可信,但要斷定其為偽造,也要像考訂上海版《張之洞家書》和張厚谷所交的前兩卷家書那樣,找出其荒謬之處。因為即使是最逼真的偽造品,也總會露出破綻。如前所述,王樹當初肯定沒有找出這樣的破綻。否則,他不會將其保留并收入《全集》。秦先生為1998年河北版《張之洞全集·家書》寫的按語中說,從家書內(nèi)容來看,“也是疑竇紛出,錯訛連篇”11,但并沒有舉出一件實例;在《〈張之洞家書〉辨?zhèn)巍愤@篇專題論文中,也沒有就此展開論析。而在筆者看來,這些正是秦先生要論定13封家書為偽造的重要支撐。其三,張厚谷是否真的偽造了家書,秦先生其實也并無十足的把握。他在文章中說:“張厚谷作為張之洞族孫,對張之洞生平履歷應當是清楚的,為什么偽造得那么離奇古怪,毫無根據(jù)?”12然而,厚谷并非如張達驤所云,只是張之洞的族孫,即四代以外的遠房子孫,而是王樹所稱的“文孫”13,即嫡孫。孫子為祖父造家書,怎么會造出祖父一腳踢斃夫人的故事?14即使確有其事,他難道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揚,不知道為親者諱、為尊者諱的道理。秦先生對諸如此類離奇古怪的偽造何以出自張厚谷之手大惑不解,是因為他對張達驤所言的真實性深信不疑,于是先入為主地認為張厚谷是所有家書的偽造者,因而急于宣告“揭開偽造張之洞家書真相的是張之洞族孫張達驤”15。其實,稍加推敲,前引張達驤所言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大,就令人生疑。第一,張達驤說王樹與張厚谷“談及全集尚少家書一門,似憾欠缺”。意思是說,作為全集,應該有家書一門,所以王樹感覺是遺憾。實際上名人全集并非一定有家書。與張之洞同時代的幾位名人的全集(或遺集)也沒有家書,如1908年金陵刊本《李文忠公全集》、1909年刊本《劉忠誠公全集》,以及稍早的《左文忠公全集》都沒有家書,李翰章編訂的《曾文正公全集》原來也沒有家書一門??梢?家書并非人物全集所必備。編輯《全集》數(shù)年之久的王樹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既然如此,他又何憾之有?第二,張達驤說因為要彌補王樹的缺憾,于是“厚谷回家,連夜偽造了家書一本送與王樹”。張厚谷送給王樹的這一本三卷家書究竟有多少封、多少字,我們無從準確知道,只知道被編入文華齋版《全集》中的13封家書約有6000余字;如果按秦先生所言,上海版《張之洞家書》的44封約3.3萬余字也在其中,那么張厚谷交給王樹的這本家書應當在4萬字上下。所謂“連夜”者,夜以繼日也,滿打滿算24小時,試想有誰能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構思、偽造、謄繕出4萬多字的家書?第三,更不可解的是最后幾句話:“初刻印行后為張權發(fā)覺撤除,故印本無家書。然刻板書坊抄有‘家書’副本,印行單行本以牟利,文字淺陋,謬誤百出,實非之洞手筆。此事達驤亦知之,質問厚谷,但已無從收回了。”明明文華齋印本《全集》中有家書一卷,他卻說“印本無家書”;王樹明明說因年代不相符而刪去前兩卷,自然也不會送去刻版,他卻說這一本三卷被刻版書坊抄有“家書”副本,以致印成單行本牟利,但又何以只有前兩卷而沒有第三卷?這使人懷疑張達驤本人是否看過文華齋版《全集》和理解王樹為“家書”一卷所寫的按語。而其所謂張之洞歿后,“長子張權托王樹編定遺集”,更屬張冠李戴。如前所述,張權委托編輯遺集的人是許同莘,而非王樹。所謂“初刻印行后為張權所發(fā)覺撤除”,亦屬不實。如果是指許編定的《張文襄公全書》,本來就沒有家書;如果是指王樹編定的《張文襄公全集》,張權無版可撤,因為前兩卷并未刻版,只保留有第三卷;如果是指1937年楚學精廬重印的《張文襄公全集》,雖然刪去了文華齋原版中的家書一卷,也不是因被張權發(fā)覺而撤除,而是由于仁樂、仁蠡“或云非公手筆”的示意,與張權無關。如此看來,張達驤把幾件事完全攪混了。至于“此事達驤亦知之,質問厚谷,但已無從收回”云云,更不知其所指。如果是指當初張厚谷造假,被他發(fā)現(xiàn),便無所謂收回,而是勸止;如果是指后來見有偽造的家書單行本流傳,也無所謂收回,而是辨?zhèn)巍6首锓笍埡窆炔蛔鳌皶睆堖_驤只是張之洞的遠支族孫,并不同里同村。16對于族中出現(xiàn)張之洞這樣一個大人物,他當然會關注其生平事跡,也會從族人的談論講述中耳食一些有關張之洞的遺聞軼事,留下一些記憶,但不可能詳確。在事隔半個多世紀以后寫的回憶文章中出現(xiàn)某些不實乃至附會之詞,也在所難免。如他在《張之洞事跡述聞》開篇就說,張之洞“生于道光十六年丙申”,而指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系于“丁酉”(道光十七年)為誤17,就是不實的一例。因為恰恰是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即張之洞的花甲之年,皇太后和皇上賜與御筆壽字、無量壽佛和嵌玉如意、蓮花團扇以及一大批綢緞袍料等生辰禮物。他在文章的后記中硬將20世紀30年代上海盛傳的張之洞偽家書與記憶中的張厚谷曾交給王樹家書一本這兩件事聯(lián)系在一起,則是一種附會。比較而言,張之洞的兩個小兒子仁樂、仁蠡和1937年主持??辈⒅赜∥娜A齋版《全集》的甘鵬云要審慎得多。甘在“校印緣起”中說明刪掉原有“家書”一卷的理由是,“或云非公手筆也,去之”?!靶?焙笥洝眲t進一步交待“或云”的人是“公子燕卿、范卿均云滬上贗作”。18這三位先生對《全集》編輯出版過程的熟悉和對當時上海盛傳的張之洞偽家書的了解,應當不遜于張達驤,但他們并沒有將偽造家書與張厚谷聯(lián)系起來。秦先生對此頗覺遺憾,他說:“甘鵬云刪去《張文襄公全集》中的《家書》,說明是‘滬上贗作’,使人們清楚了《張文襄公全集》中的《家書》是偽托的贗品,但可惜并沒有說明上海中央書店出版的《張之洞家書》也是偽作,也沒指出具體的偽造者”。19其實,這里所謂“滬上贗作”指的就是上海中央書店版一類張之洞“家書”,因為當時除了此種贗品之外,并未見有他種贗品流傳。這滬上贗品的流播,使仁樂、仁蠡懷疑其父《全集》中的13封家書是否同屬一類,但又無法解釋其何以在10年前即1928年便收入文華齋版《全集》,因此不如暫且刪去,以求穩(wěn)妥。這兩兄弟應當知道10年前張厚谷送給王樹一本家書之事。盡管如此,他們卻沒有像張達驤或秦先生那樣,將家書的偽造者輕易地鎖定在張厚谷身上。這也正是他們的審慎之處。三即是張厚谷不改,也非《張文孝公視頻》筆者注意到,王樹認定“偽造無疑”的“致雙親諸書”兩卷,與以“致雙親書”為主要內(nèi)容的“滬上贗作”《張之洞家書》44封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甚或王樹當年見到的就是這些贗作,因為后者的第一封“致雙親書”中便有“得中進士第四名”的話,與當年王樹所見契合。這種“名次不符”,也是王樹斷言張厚谷所交前兩卷家書為“偽造無疑”的根據(jù)之一。但即使如此,也還不能據(jù)以斷定張厚谷即為偽造者,因為在被王樹認可并編進《張文襄公全集·家書》(即張厚谷提供的家書第三卷)中有《致叔父》一書,準確地寫作“會試中式一百四十名,復試一等第一名,殿試一甲第三名”20。如果說這三卷家書均為張厚谷偽造,何以正、誤如此顯然而不察。這正是王樹“不解何故”的所在。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包括踢斃夫人在內(nèi)的一批張之洞偽家書,此前已經(jīng)由坊間刊布流傳。而張厚谷不辨真?zhèn)?抄錄了自己手頭的偽家書,并分作兩卷,與另一卷一起交與王樹。后來,這些偽家書被滬上的書賈發(fā)現(xiàn)并公開出版發(fā)行以牟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課程設計》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冠疫情公司封閉應急預案(3篇)
- 商業(yè)街安全應急預案模板(3篇)
- 明溝施工方案(3篇)
- 2025-2030鋁合金材料應用領域拓展及消費需求預測研究報告
- 街道討薪的應急處置預案(3篇)
- 模板及高支模施工方案(3篇)
- 建立長期可持續(xù)的城市轉型監(jiān)測評價體系
- 直播電商中直播電商的場景營銷案例對GMV增長研究
- 直播電商中文化元素融入的差異化競爭對GMV增長研究
- 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報告
- 記賬實操-節(jié)能環(huán)保企業(yè)的全盤賬務處理實例
- 居間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txt下載
- 卵巢癌類器官規(guī)范化建立及臨床轉化初步應用專家共識(2025年版)解讀
- 2024-2025學年三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PEP版)(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解剖學基礎課程全冊教案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種設備電站鍋爐司爐G2考前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重點題)
- 秋季駕駛員安全培訓
- 三員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哪吒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