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83年,通曉多門外語的英國學者威廉·瓊斯被派往印度,開始研究印度及周邊國家的語言文化。他一生學習了28門語言,他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印度梵語、希臘語、拉丁語、古英語、波斯語等語言,在名詞詞尾、動詞詞根、語法形式等諸多方面都有系統(tǒng)的相似點。他認為這些絕不是偶然的,這些語言必定衍生自同一種原始母語,他命名為“印歐語”,經過后世學者的補充和論證,“印歐語”、“印歐人”的概念被廣泛認可。威廉·瓊斯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移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課程標準】了解古代世界的人口遷徙,認識人口遷徙對人類文化變遷的影響,以及人口遷徙中出現的文化認同問題。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一)印歐人的遷徙1.起源:東歐平原游牧民族2.原因:根據材料內容,概括印歐人遷徙的原因材料一

由于動物必須追逐水草為生,因此以馴化動物來獲取主要生活資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條根據季節(jié)的變化和牧草的茂盛情況而遷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材料二

游牧民族驍勇強悍……長期的簡樸生活使其頑固的保持著傳統(tǒng)的氏族公社制度,遷徙不居的游牧習性則使得這些民族喜好馬背上的營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趙琳《文明融合與文化沖突》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性游牧民族的好戰(zhàn)性格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材料三

歐亞大陸邊緣地區(qū)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對周圍的游牧部落來說,有如一塊塊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鐵:豐富的農作物、堆滿谷物的倉糧、城市里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奢侈品?!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如果沒有技術和運輸上的保障,他們也是難以進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體性遷徙的。在擁有了輪式車和馬作為交通工具后,古印歐人大遷徙開始了。材料五

公元前2000年開始的地球小冰河期,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變得天寒地凍,生活在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歐人,由于缺乏農業(yè)種植技術,無法獲取足夠的食物,為了生存,他們開始了漫長的大遷徙。

——趙琳《文明沖突與文化演進》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技術和運輸的保障相對發(fā)達的農耕文明具有吸引力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3.概況時間:公元前2千紀初起空間:西起歐洲、東到印度方式:武力征服、與被征服者融合形成族群:赫梯人、波斯人、希臘人、雅利安人印歐人巴爾干半島希臘人小亞細亞赫梯人伊朗高原波斯人印度恒河雅利安人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二)印歐人的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的影響結合材料及教材,舉例說明印歐人的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

游牧民憑借馬和鐵質武器,掀起了兩次席卷諸文明中心的大規(guī)模的入侵浪潮……最終結果,除中東外,各地文明均被摧毀。其他地方的帝國都迅速地、接二連三地崛起和崩潰。

雖然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已被征服,且受到鄙視,但由于他們人數眾多,文化又很先進,所以不能被滅絕、趕走或同化……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來、改營農業(yè)時,他們不得不與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這樣和平共處和互通婚姻達數世紀以后,其必然結果是文化融合。——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造成了地區(qū)動蕩,摧毀了舊有文明形成新的族群,推動新的區(qū)域文化形成與發(fā)展促進了不同種族、區(qū)域之間交流,推動文化融合。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一)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時間民族概況匈奴人大月氏日耳曼人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北方人民日耳曼人

阿拉伯人公元前2—2世紀3-6世紀不斷擴張;與中國漢朝發(fā)生多次沖突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到達印度北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匈奴、鮮卑、氐、羌內遷中原,北方民族交融消滅西羅馬帝國建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7-8世紀部分北方人民南遷,促進江南開發(fā)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1.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2.各個區(qū)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學思之窗】阿圖爾夫對羅馬帝國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轉變?為什么會發(fā)生轉變?轉變:由最初消滅羅馬帝國,用哥特風俗取代羅馬制度到接受羅馬文化,以復興羅馬文化自居原因:羅馬帝國所創(chuàng)立的法律體系和法治傳統(tǒng),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野蠻的征服者最終被先進文明所征服”?!R克思本課小結多元區(qū)域文化的形成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多元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區(qū)域文化間交流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qū)域文化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qū)域文化的形成遷移運用1.《赫梯法典》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假如任何人盜竊拉車的馬,則要賠付十匹馬,并用自己的房屋擔保。這一規(guī)定說明()A.赫梯注重維護貴族的私有財產 B.馬匹對赫梯人具有特殊意義C.赫梯的立法原則是“輕罪重刑” D.戰(zhàn)馬的實用價值遠高于房屋B遷移運用2.約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壯大的印歐人開始分裂為多個部落,并逐漸向外遷徙。他們總是帶著自己的家眷、習俗和武器來到一個個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為當地的主人。這說明當時印歐人A.主要靠游牧捕獵為生 B.仍過著原始群居生活C.代表了世界先進文明 D.掌握了農業(yè)生產技術A遷移運用3.約在1世紀,匈奴人開始遷徙,從而導致了一場延續(xù)數百年、波及亞歐大陸廣大地域的民族大遷徙。這一遷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進,二是南下。在西方,這一遷徙浪潮所產生的影響是()A、成為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根本原因B、促成了日耳曼諸國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進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馬拉戰(zhàn)車技術B遷移運用4.印歐人遷徙亞平寧半島的原因、亞平寧半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遷徙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