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4_第1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4_第2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4_第3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4_第4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點擊文章標題可訪問原文章鏈接"2018一輪復習:文言實詞4意義推斷5技法

語境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考生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思。如:2016年山東高考中“下之疾其上甚矣”一句,“疾”有多個義項:“疾病”“生病”“毛病、缺點”“痛苦”“痛恨”“迅速”等。根據上下文晏子所述情況來看:景公“好治宮室”“好游玩”“好興師”,已經讓百姓疲困,財物用盡,身臨死境(敝其力,竭其財,近其死)了,這種情況下百姓對統(tǒng)治者會十分痛恨,由此可知此處的“疾”為“痛恨”的意思。[應用體驗](2016·全國乙卷,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彼髦?,果然。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臺閣典憲,首相韓琦每咨訪焉。仁宗末年,琦請建儲,與公亮等共定大議。密州民田產銀,或盜取之,大理當以強。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雖強,與盜物民家有間矣。”固爭之,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盜得不死。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患:(2)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利:(3)嘗有使客亡橐中物

亡:(4)與盜物民家有間矣

間:(5)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

比:解析:(1)結合語境看,“老百姓在鏡湖旁種田”,所以會“擔心”鏡湖的水泛濫。(2)語境中上文曾公亮設立了閘門擋水,且將湖水排到曹娥江,這一做法肯定有好處,據此,“利”應理解為“好處、利益”。(3)結合本句后面的語境:使者遞送文書要求查辦盜賊,曾公亮回答說境內沒有盜賊,并且懷疑為同行人所為,果然從同行人那里搜查到東西,由此可知上文“亡橐中物”中的“亡”應該為“丟失”的意思。(4)結合語境:曾公亮認為偷取銀子的做法與到百姓家盜取財物是有區(qū)別的,以此來為偷取銀子之人開脫罪責,并且下文中也證實了曾公亮的說法正確,故此處的“間”,應該是“差別”的意思。(5)結合語境來分析,針對偷取銀子一事,皇帝讓手下人討論,如何裁決,最終強盜沒有被處死?!氨取比粢馈氨日铡敝猓瑒t可能有“強盜被處死”的過重處理,只有“按照”法律處理,強盜才得以不死。參考答案:(1)擔心(2)好處,利益(3)丟失(4)差別,不同(5)依照,按照參考譯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贾袨檫M士甲科,做會稽縣知縣。老百姓在鏡湖旁種田,常常擔心鏡湖泛濫。曾公亮設置閘門,將湖水排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了好處。(曾公亮)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主政鄭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聲名在外,盜賊全部逃竄到其他州縣,以至于晚上不用關閉大門。曾經有使者丟失袋中財物,遞送文書要求查辦盜賊,曾公亮上報:“我所管轄的境內不窩藏盜賊,恐怕是同行的人藏起來了吧?!边M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悉法令條文,久經歷練,熟悉懂得了朝廷官府的規(guī)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韓琦經常咨詢訪問他。仁宗末年,韓琦請求確立儲君,與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計。密州民田盛產銀子,有人偷取銀子,大理寺把他們當作強盜。曾公亮說:“這是禁物,偷取銀子雖然是強盜行為,但與從百姓家中盜取財物有區(qū)別?!睘榇耸聢猿终归_爭論,于是(皇帝)就下交有關部門討論,按照搶劫禁物的法律,強盜得以不死。聯想印證法方法示例課本聯想法高考試題中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我們要善于聯系課內所學過的實詞,舉一反三,找出對應文句,進行相應遷移。2015年山東高考中“軍皆定次,將乃就舍”一句,若判斷“次”的意思,可聯系課文《陳涉世家》中“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一句中的“次”,意為“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即臨時駐扎”。雙音聯想法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試題中出現的單音節(jié)詞,可以聯想雙音節(jié)詞來推斷。2016年天津高考中“生宗質而罹靖康之亂”一句,若要判斷“罹”的含義,可以聯想到雙音節(jié)詞“罹難”(遇災、遇險而死),解釋為“遭遇、遭受”。成語聯想法不少成語保留了詞語的古義,可以借助比較熟悉的成語中的有關詞語的含義來推斷文言實詞含義。2015年福建高考中“會合不可以期”一句中的“期”,可以聯想到成語“不期而遇”,解釋為“約定”。[應用體驗](2015·廣東高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盧象昇,宜興人。象昇雖文士,善射,嫻將略。(崇禎)六年,賊流入畿輔,據西山,象昇擊卻之。賊走還西山,圍冷水村,象昇設伏大破之。象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斗,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zhàn)。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昇額,象昇提刀戰(zhàn)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善射,嫻將略嫻:(2)象昇擊卻之

卻:(3)逐賊危崖

危:(4)象昇提刀戰(zhàn)益疾

益:(5)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犯:解析:(1)“嫻”可聯想到現代漢語中詞語“嫻熟”與《屈原列傳》中的“嫻于辭令”來判斷,此處的“嫻”應為“熟習”。(2)“卻”可聯想到課文《過秦論》中的語句“卻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卻”,意為“擊退”。(3)“?!笨陕撓氲嚼畎椎脑娋洹拔歉甙俪摺保茢酁椤案呔敝?。(4)“益”可聯想到課文《師說》中的語句“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為“更加”;還可聯想到成語“多多益善”“精益求精”中的“益”均為“更加”之意。(5)“犯”可聯想到詞語“進犯”“來犯之敵”“秋毫無犯”中的“犯”,解釋為“侵犯”。參考答案:(1)熟習(2)擊退(3)高峻(4)更加(5)侵犯參考譯文:盧象昇,宜興人。象昇雖然是一個文人,但善于射箭,熟習用兵的謀略。(崇禎)六年,賊兵涌入京師郊區(qū),占領了西山,象昇擊退了他們的進攻。賊兵逃回西山,包圍了冷水村,象昇設下埋伏,大敗賊兵。象昇每次上戰(zhàn)場,都身先士卒,跟賊兵搏斗,(賊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馬鞍他都不顧,失去戰(zhàn)馬就步行作戰(zhàn)。有一次他在高峻的山崖邊追趕賊寇,一名賊兵從山頂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額頭,象昇提刀更加勇猛地作戰(zhàn)。賊兵嚇得逃走了,相互告誡說:“盧廉使這個人,誰撞上誰死,不可碰他?!本涫酵茢喾ü湃诵形?,好用整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偶句等,其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這樣就可以由已知詞的詞性、詞義推測未知詞的詞性、詞義。如:2015年湖北高考中“則千金有所必割”“則錐刀有所必算”兩句為相同句式,句中的“割”和“算(算計)”處于同一位置,在詞性上相同,由意義相反的角度可推知“割”解釋為“舍棄”。[應用體驗](2013·安徽高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語段,完成后面的題目。陸賈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及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陸賈賜尉佗印,為南越王。……因問陸生曰:“我孰與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睆蛦枺骸拔沂肱c皇帝賢?”陸曰:“皇帝起豐、沛,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yè),統(tǒng)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嘗有也。今王眾不過數十萬,皆蠻夷,踦區(qū)山海之間,譬若漢一郡,何可乃比于漢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乃大悅陸生,留與飲數月。(節(jié)選自《說苑·奉使》)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討暴秦,誅強楚暴:(2)為天下興利除害

利:(3)人眾車輿,萬物殷富

輿:解析:(1)(2)(3)中“暴”“利”“輿”皆可根據文言中句式整齊的方法,依前面或后面相同或相反的意義來推斷。參考答案:(1)暴虐的(2)有利的事情(3)眾多參考譯文:陸賈跟隨高祖平定天下,人們稱他是很有口才的說客,他伴隨在高祖的身邊,常常出使各個諸侯國。等到高祖時期,高祖剛把中原平定,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為王。高祖讓陸賈為使者賜給尉佗大印,任命尉佗為南越王?!?尉佗)接著問陸賈:“我和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更賢能呢?”陸賈說:“您似乎比他們賢能?!蔽举⒂謫枺骸澳俏液突实巯啾饶??”陸賈說:“皇帝從豐、沛之地起兵,討伐暴虐的秦朝,掃平強大的楚國,為天下人興利除害,繼承了五帝、三王的宏偉業(yè)績,統(tǒng)轄治理整個中原,中原的人口以億來計算,土地方圓萬里,處于天下最富饒的地域,人多車多,物產豐富,政令出于一家,(這種盛況是)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而現在您的人口不過幾十萬,都是邊遠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又處在這地勢不平的荒遠偏僻之處,只不過如同漢朝的一個郡罷了,您怎么能同漢王相比!”尉佗聽了哈哈大笑,說道:“我沒有從中原起兵,所以在這里稱王;假如我身處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漢王!”尉佗非常喜歡陸賈,留下他和自己飲酒作樂好幾個月。語法推斷法分析句子結構,運用劃分句子成分和尋找搭配關系的方式,考查實詞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確定其詞性,從而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如:2015年重慶高考中“又必假邪魅之候以為容”一句中的“容”,解釋為“容納”。分析語句“以為容”即“以(之)為容”,“把它作為……”,據此推斷“容”為名詞,作賓語。若解釋為“容納”,文句不通順,結合上下文,“容”在此處應解釋為“表象”。[應用體驗](2015·湖南高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訓矣。蓋一家之事,無緩急巨細,皆所當知。有所不知,則有所不治也。況牧民之長,百責所叢,若庠序,若傳置,若倉廥,若囹圄,若溝洫,若橋障,凡所司者甚眾也。相時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潔之,堙者疏之,缺者補之,舊所無有者經營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隳矣。前輩謂公家之務,一毫不盡其心,即為茍祿,獲罪于天。4.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訓矣訓:(2)無緩急巨細,皆所當知

知:(3)相時度力,敝者葺之

相:(4)即為茍祿,獲罪于天

祿:解析:(1)分析句子結構可以看出,“訓”的前面為代詞“是(這樣)”,“是訓”共同構成“有”的賓語,“訓”應當解釋為名詞“訓誡”。(2)本句主語為前面的“事”,句中的“知”雖為動詞,但不能作謂語,只能和“所”構成名詞性短語共同作賓語,故解釋為“知道”。(3)本句主語為承前省略的“牧民之長”,句中的“相”與“度”均為動詞,后面分別帶有賓語“時”與“力”,故作謂語,不能當作名詞來看待,應解釋為“觀察、察看”。(4)分析句子結構可以看出,“為”是動詞,譯為“是”,“祿”為名詞,若作賓語,可譯為“就是茍且俸祿”,語意不通,那么“祿”只能解釋為“享受俸祿”。參考答案:(1)名詞,教導、訓誡(2)動詞,知道(3)動詞,觀察(4)享受俸祿參考譯文:治官如治家治理百官如同治理一個家庭,古人曾經有過這樣的教導。作為一個家庭主事的人,不論事情是緩還是急,是大還是小,都應當知道。有不知道的情況,就不能治理好(這個)家庭。何況治理百姓的行政長官,有很多責任集于一身,像學校,像驛站,像糧倉,像監(jiān)獄,像農田水利,像橋梁堤壩等各種工程,總共主管的工作太多了。觀察時機,估量能力,破損的要修理它,骯臟的清掃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補上它,以前所沒有的要謀劃它。有人說它們不被修治,與我有什么關系,任期很快過去,自找苦吃干什么?這樣的念頭一旦萌生,那么各種政務都會懈怠。前人說過,公家的事務,有一絲一毫不盡心盡力,就是茍且享受俸祿,要遭到上天的懲罰。通假推斷法文言實詞中當遇到某字的本義、引申義都講不通時,便可以從通假字角度考慮。然后根據通假字與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點推知本字。如:2016年山東高考中“若其衣服節(jié)儉而眾說也”一句,“說”若按照“陳述、訴說”“說法、主張”“勸說”等意思解釋,顯然文意不通,由“眾說”的搭配,可以從通假角度考慮,根據音同音近、字形相近的特點推斷“說”通“悅”,意思是“高興”。[應用體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本訜o何,梁內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走。建元六年,安國為御史大夫。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卑矅唬骸敖裥倥撊竹R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擊之不便,不如和親。”于是上許和親。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死灰獨不復然乎然:(2)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

倍:(3)則人馬罷

罷:(4)虜以全制其敝

敝:解析:(1)據上文“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用“死灰會復燃”的道理來回應獄吏的羞辱,“然”不能解釋為“這樣”,但本身沒有“燃燒”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燃”,解釋為“燃燒”;(2)據上文“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語句,可知大行王恢議論匈奴和親的做法,最終會背棄、違背盟約,此處若將“倍”理解為“更加”,放在句中解釋,顯然文意不通,聯系下文“今匈奴負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