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語言與文學2_第1頁
高二語文語言與文學2_第2頁
高二語文語言與文學2_第3頁
高二語文語言與文學2_第4頁
高二語文語言與文學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與文學

王力課件制作:中大附中任志善2019.11.29教學目的:

1.認識學好語言的重要性

2.以舊知求新知,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理解課文,把握文章觀點,

3.運用課文觀點,解釋相關語言文學現象。教學重點:理解語言和文學的關系,融會貫通。重點研讀詞匯、語法和文學的關系。教學難點:課文觀點的遷移運用。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

——高爾基作者介紹

王力(1900-1986),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白縣人。曾留學法國,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等校教授。1954年調任北京大學教授,直至去世。1956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并有許多社會兼職。王力先生一生從事語言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發(fā)展中國語言科學、培養(yǎng)語言學專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音韻學、漢語語法、漢語語匯、漢語史等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一生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和論著。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中國語法綱要》《漢語音韻學》《漢語音韻》《漢語語音史》《同源字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等?,F有《王力文集》20卷行世。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鐵水雁翎刀。……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矮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將軍解戰(zhàn)袍。

比較下面兩首詩,你覺得哪一首好些,為什么?

速讀全文提示:在速讀過程中提取關鍵語句,概述本文的內容要點:

語言和文學的關系是怎樣的?詞匯與文學的關系是怎樣的?語音與文學的關系是怎樣的?語法與文學的關系是怎樣的?

在速讀的過程中查解下列詞語:抑揚回環(huán)絕緣味同嚼蠟息息相關言簡意賅

學生討論概述要點

第一部分總論“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說明學好語言是文學家的起碼條件;第二部分講詞匯與文學的關系,主要講形象思維與具體形象的關系問題—形象思維是文學問題,但要通過語言來表現,因此也是語言問題。

第三部分講語音與文學,主要講文學作品的抑揚美和回環(huán)美。

第四部分講語法與文學,主要講整齊的美和用語的簡潔。

研讀探究:重點研讀第一、二部分

1.“語言修養(yǎng)是文學家的起碼條件”這是作者對文學與語言關系的一個重要觀點,它的論據是什么?引證:“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高爾基)例證:最好的文學作品是用美的語言寫成的(概括性事例)2.語言修養(yǎng)是文學家的起碼條件,要想學好文學首先必須學好語言,那么從哪里入手呢?要學好現代漢語;要學習人民的語言;要學好古代漢語。

3.作者在談詞匯與文學的關系時,指出形象思維是文學的問題也是語言的問題。作者論證自己觀點時,選用的論據有何特點?從《詩經》的比興講到杜甫的《秋興》再到朱熹的《觀書有感》是正面事例;《文心雕龍》對形象思維的論述是理論論據;明世宗的《送毛伯溫》詩是反面事例。這一部分的論據有事實,有理論,既有正面論據又有反面論據,論述充分嚴謹。

背誦與翻譯

杜甫的《秋興》“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p>

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1.背誦杜甫的《秋興》和朱熹的《觀書有感》,領會其論證作用(用具體名詞塑造具體形象,烘托意境)

(即使哲理詩也用具體名詞塑造含蓄蘊藉的形象)2.翻譯下列語句,領會形象思維的特點。

“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形象思維始終離不開形象“詩人比興,觸物圓覽。物雖胡越,合則肝膽。”——聯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維的基本形式“山沓水匝,樹雜云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薄蜗笏季S始終伴隨著情感語言/文學詞匯語音語法語言手段表達效果小結,完成下表“詞匯”列

語言/文學詞匯語音語法語言手段多用具體名詞表達效果塑造具體形象,烘托意境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2.熟讀《蒹葭》或自選一首唐詩,談談形象思維與語言的關系。

第一節(jié)課后作業(yè)語言/文學詞匯語音語法語言手段多用具體名詞平仄押韻對仗特殊的語法形式表達效果塑造具體形象,烘托意境抑揚的美回環(huán)的美整齊的美言簡意賅

第二課時一、檢查填表1.填空:作者在第三部分“語音與文學”中,主要講了文學作品的_____美和_____美,文章抓住_______和______這兩個特點,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為例,重點說明文學作品中____________的抑揚美,同時簡要說明了________帶來的回環(huán)美,文章接著舉例介紹了古韻和古代聲調的一些基本常識,供學習者了解。2.在完成填空的基礎上,提取本部分的內容要點

二、

導讀、提要(抑揚回環(huán)古韻聲調舊體詩古代駢體文新詩平仄相間押韻)交流內容提要語音與文學(1)平仄相間----抑揚美例子:朱熹《觀書有感》王勃《滕王閣序》賀敬之《桂林山水歌》押韻----回環(huán)美例子(無)

(2)為了欣賞古代詩歌,我們需要懂得古韻和古代聲調《詩經》《楚辭》的古韻和今韻不同例子(無)唐詩宋詞的韻腳讀音也和今韻不同例子賀之章《回鄉(xiāng)偶書》杜牧的《山行》唐宋的聲調也不同于現代普通話的聲調例子:陳子昂杜審言宋之問王維杜甫王安石等的詩句

參考:內容提要(3)有散文化的韻文,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也有韻文化的散文,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律詩的平仄在唐宋八大家散文中也常常用得上,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要更好地欣賞古典文學,就必須略懂聲韻重點研讀探究第四部分

1.

語言的整齊美(對仗)在文學中的表現是怎樣的?明確:律詩有對仗,古體詩和詞曲也有一些對仗,散文也有對仗,(《文心雕龍·麗辭》篇是專講對仗的)

2.對仗有什么特點?請你另外舉例說明。

特點之一是詞性相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對數詞,虛詞對虛詞,同一詞類放在前后兩句的同一位置上。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名詞對名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動詞:感—恨濺—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形容詞:明—清)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數詞:兩—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虛詞:與—共)特點之二是把名詞分成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相對,叫工對

如,白居易的《錢塘江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杜甫的《詠懷古跡》“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

3.律詩中,為了言簡意賅,常常用一些特殊語法形式。作者在文中提到完全句、不完全句、使動詞,逐一分析課文例句后,試解釋這幾個語法概念。完全句-----不完全句----使動詞-----擴展遷移1.除了本文講到的工對外,你還知道對仗的其他類型嗎?請舉例說明

明確:對仗根據其嚴格程度及順序特點,分為寬對、工對、流水對。寬對—即按詞性的大類來對仗,例如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工對—即按名詞的小類來對仗,例如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流水對—對仗的兩句又先后關系,例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2.除了對仗,你還知道整齊美的其他手段嗎?作者為何沒有列舉?

明確:排比。但它不是文學作品特有的手段,本文是談語言與文學,所以作者沒有列舉。

3.

試結合作者的看法,從語音或語法的角度,對下邊這段文字作簡要分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從語音方面說,曲詞句句押韻,創(chuàng)造了一種回環(huán)流轉的美;平仄相對相間,前三句各有三個音步,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從語法方面來說,曲詞開頭連用三個名詞句,每個名詞句包括三個名詞,表現三種事物,三種事物又都用恰當的詞語作修飾,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一幅游子遠在天涯的凄涼慘淡景象。

五、

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三2.朗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從語音或語法的角度,作簡要分析再見個人主頁wenxin8.diy.163敘議結合有講究寧鄉(xiāng)四中符豪良一篇議論文,只敘不議,則是論據的堆砌;只議不敘,又會流于空洞的說教。好的議論文,往往要做到敘議結合,即把敘事與議論有機地結合起來。

初學寫議論文的同學,在這點上總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將敘議很好地結合,以下三個方面不容忽視:

一、講究條理

一個論證段落,是由敘帶出議,還是由議帶出敘,怎樣巧妙地引出,有序地闡述,動筆之前應該考慮清楚。

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看看我們自己。許多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蠅頭小利,而和他人爭吵,爭個面紅耳赤,甚至鬧個雞犬不寧,你死我活,結果呢,也許贏得了對方,卻失去了整個世界。文天祥在敵人面前臨危不懼,舍棄榮華富貴,贏得了后人的敬仰;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放棄了高官厚祿,贏得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瀟灑與從容。毛澤東放棄去法國勤工儉學的機會,深入農村,摸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迎來了中國人民的新生活……

這段文字內容豐富,事例典型,本可以成就精彩的文段,可因為條理不清,到底是看我們自己還是看前人,段意模糊。就著原來的內容,試著把順序調整一下,加進一些銜接語:

中國歷史上不乏懂得放棄的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放棄了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贏得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瀟灑與從容;文天祥在敵人面前臨危不懼,舍棄榮華富貴,贏得了后人的敬仰;毛澤東放棄去法國勤工儉學的機會,深入農村,摸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迎來了中國人民的新生活……再看看我們自己。許多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和他人爭吵,爭個面紅耳赤,甚至鬧個雞犬不寧,你死我活,結果呢,也許贏得了這件小事或這點小利,卻在斤斤計較中失去了整個世界??纯辞叭说淖龇?,再看看自己的行為,我們會不會感到汗顏呢?

這樣一改,條理清楚,邏輯分明,段意也十分鮮明了。二、講究照應

有這樣一例:

風度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造成的影響有好也有壞。翻開歷史的畫卷,有許多人向我們詮釋了風度的不同內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風度,成就了他不朽的一生;唐太宗的“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風度,贏得了“貞觀之治”;魯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風度,為世人所景仰;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風度,更是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雖然他們展示的風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值得贊揚與推崇的。

作者在段首指出,風度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造成的影響有好也有壞。下面卻沒從反面舉例,段末的小結也只涉及了一面,與段首的闡述沒能形成呼應之勢。比較簡單的改法就是將段首的第一句話刪去。當然也可增加反面事例,并從正反兩方面作結,達到敘議照應周全,論述全面,邏輯嚴密。

三、講究敘議交融。許多學生寫議論文,敘歸敘,議歸議,議論沒能緊扣敘述的內容而展開,致使油是油,水是水,敘議完全脫節(jié)。請看下文:

我無法忘記這些場景:

朱自清《背影》中父親蹣跚地爬上月臺,只為給兒子買桔子的樸實的情景;老百姓目送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去看病時默默地祝福的畫面;鄉(xiāng)下老人送讀大學的孫女赴遠方時兩人為互讓10元錢爭來扯去的鏡頭,偶遇的朋友之間的含淚揮手的那一動作……

畢竟,時代的站臺,已縮短了遠方與遠方的距離,心與心的距離。面對離別,許多人已走出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冷艷,已走出了荊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愴,已走出了鄭谷“君向瀟湘我向秦”的惆悵,于是我們便有了觀望世界的心,便有了走向世界的腳步。第二段議論性的文字不能說不美,但沒有圍繞第一段的敘事展開,敘議明顯不搭調,再美也只能割舍了。試著聯系所敘場景展開議論:

我無法忘記這些場景:

朱自清《背影》中父親蹣跚地爬上月臺,只為給兒子買桔子的樸實的情景;老百姓目送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去看病時默默地祝福的畫面;鄉(xiāng)下老人送讀大學的孫女赴遠方時兩人為互讓10元錢爭來扯去的鏡頭,偶遇的朋友之間的含淚揮手的那一動作……

這一幅幅告別的畫面,一個個離別的場景,無不展示人們心靈深處的那份真誠,那份美好。我相信,這份真誠與美好,將化作濃綠的春草,綿延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