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咬文嚼字》選段,回答16~20題。(14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系,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nèi)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實例。韓愈在月夜里聽見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成“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贊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巴啤惫倘伙@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里有人應門。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么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現(xiàn)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16、作者認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2分)

17、聯(lián)系全文,發(fā)揮你的想像,猜一猜韓愈選“敲”的理由。(2分)

18、作者舉“推敲”一例,意在說明什么?(2分)

19、這段文字所要表達的觀點是什么?(2分)

20、下列說法,符合文段內(nèi)容的兩項是(

)(

)(6分)A.要想通過更改一兩個字就使文字順暢或漂亮是不可能的。B.作者對“推敲”優(yōu)劣的分析和觀點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韓愈。C.作者認為文學作品是一種不可知的東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D.“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別,而是意境上的分別。E.咬文嚼字實際上就是考慮用什么樣的字詞才能準確表達內(nèi)心思想感情的問題。參考答案:16、“推”字更能體現(xiàn)環(huán)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與孤僧步月歸寺的情境調和。(作者認為文字和思想情感的關系十分密切,語言文字不僅要符合全詩的意境,也要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來判斷用詞是否妥當)17、“敲”字是以聲襯靜,更加突出環(huán)境的幽靜;動靜結合,使詩歌的意境更豐富。(能說明道理的答案均可。這是一道無固定答案的題,是高層次的文學鑒賞,對韓愈理由的猜測,實際上是自己在進行鑒賞活動)18、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19、文字和思想有密切的關系。20、B、E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青花瓷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歷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產(chǎn)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使青花瓷達到瓷器新工藝的頂峰,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fā)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mào)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chǎn)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真正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則是因為成化年間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民窯遍地開花,進入商業(yè)化模式之后,幾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中國傳統(tǒng)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進而走向世界,最終萬里同風,成為世界時尚。一般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因此,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于它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瓷器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使我們對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如果說以往人們所了解的明初是一個復興傳統(tǒng)的時代,其文化特征是回歸傳統(tǒng),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事實上,與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關,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青花瓷的兩次外銷高峰就反映了這一點。第一次在亞非掀起了中國風,第二次則興起了歐美的中國風??梢姡鞔粌H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動了中國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的轉型,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摘編自萬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鄭和下西洋推動了瓷器生產(chǎn)、銷售和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了青花瓷發(fā)展的黃金時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發(fā)展進入新階段,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系。C.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動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論證了瓷器發(fā)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系。B.文章從民窯崛起、商業(yè)化和風格變化等方面論述了青花瓷成為世界時尚的過程。C.文章論述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為中外交往推動明代社會轉型的觀點提供了例證。D.文章提出問題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論證了崛起帶來的影響。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為商品大量生產(chǎn)和外銷,青花瓷可能就不會崛起。B.時尚興盛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C.青花瓷外銷掀起世界性的中國風,可見青花瓷對明代的世界影響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領了世界時尚,由此帶來的啟示是,應注重社會的多元和開放。參考答案:1.A

2.A

3.B【1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A項,“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系”錯,比如伊斯蘭風格,文中第二段說“中國傳統(tǒng)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C項,“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錯,原文第三段說“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D項,“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錯誤,從文中來看,“推動”應為“昭示”。【2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設題的誤區(qū)如下:因果關系不當、于文無據(jù)、以偏概全、說法過于絕對化、變未然為已然。C項,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意在說明青花瓷的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的結果?!?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nèi)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B項,“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于文無據(jù)。文本最后一段只是提到“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志”,并沒有提到“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與莊子和屈原一起飛翔朱以撒①商丘是一座文化古鎮(zhèn),歷史上產(chǎn)生過許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們曾經(jīng)在文化領域創(chuàng)造過輝煌。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動,抬眼便可望見脫光綠葉的枝條。這時便可以看到掛在樹杈上的一個個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過冬去了,它們有著矯健的翅膀,隨著時節(jié)的轉涼,毅然起飛,拋棄當時辛勞筑就的巢。巢無法跟著飛翔,隨著黃葉落盡而暴露無遺,秋風秋雨撲擊著它,空巢就日漸一日地殘破了。②這時我想起商丘的一個古人——莊子。莊子和遠行的鳥一樣,善于飛翔。③我接觸莊子的文字是在讀大學的時候。當時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的作品比較起來讀。老子的文字詞約義豐,簡練過了頭,就讓人恍兮惚兮一時摸不著頭腦;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動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讀者傾倒;孟子學說雖說是孔學的發(fā)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細膩的刻畫;至于韓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揮灑輕松里,笑后頗尋思。我一直覺得這些文字如與莊子的文采相比,毫無疑問是素了些。在這里,我們可以知道這只大鳥如何地飛翔。④飛翔的莊子是因為他極少牽絆,以至于他的思緒上九天下九淵無所不達。他的筆墨華章,我一直以為是夢境行程中的記錄,那么窈兮冥兮,總是染上一層夢幻般的色彩,創(chuàng)造出超現(xiàn)實的幻覺氛圍來。讀他的《逍遙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嘖嘖,真讓人叫絕。那時候的人,自然屬性那么濃郁,科學的利器離他們那么遙遠,卻居然生出這樣的浪漫情調。⑤像莊子這般心靈善飛的人,是那個善于表現(xiàn)的時代的碩果。那個時代是“百家爭鳴”、思想之花競相綻放的時代。莊子是那時的一首詩,一首自由磅礴靈氣沖天的長詩。莊子異于常人,他的筆墨里,不時就出現(xiàn)一系列怪狀錯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渾沌、水、鏡,都成了超時空的象征,這是常人難以理喻的。⑥在我記住莊子的這個深秋,也記起了屈原。從生命的狀態(tài)上說,屈原也算是一個能夠飛翔的人。由于這個相似之處,放在一起比較才更有興味。⑦不同的是屈原不像莊子飛翔得那般輕松自如,他的牽掛太沉重了,他的心靈帶著鐐銬在飛,短暫的忘憂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較痛心的是他對昏聵的楚懷王的癡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懷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連為一體的。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肩住那已經(jīng)走向衰敗的楚國車輪子??墒钦l來顧念他那逝水流年呢?⑧屈原是在遠離朝廷后開始心靈飛翔的,洞庭、沅水、辰陽、溆浦、湘水還有汨羅江,那時是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廣人稀,他的心境變得闊大起來。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卻異常發(fā)達和奇詭,他的腕下涌現(xiàn)出許多神靈仙人、虬龍鸞鳳、香草美人。他讓自己也生活在這個由自己想象編織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飲朝露、食落英,渾身佩帶著江離、辟芷、芰荷、芙蓉,散發(fā)著清香,宛若神仙一般。這個時候,應該是屈原最快樂的時候,他遠離了齷齪,親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⑨如果說莊子的處世有一種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羈的平民氣味,那么屈原的處世則很有幾分英雄主義的色彩。⑩莊子和屈原是那個時代令人矚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而今人翅膀上牽絆越來越多了,浪漫地飛翔真有些為難。因為,那種歲月深處的古典浪漫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的潮水浸濕了翅羽,成了一道遙遠的夢影。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打開書本,隨便一瞥就能望得見《逍遙游》和《離騷》,不由自主地,心回到那久遠的神秘里,和他們一道飛翔。(摘自《莊子文化》)28.文章第一段中的“空巢”具有怎樣的象征含義?并請具體說明其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29.文章前部分內(nèi)容意在寫莊子,可文章第三節(jié)為什么用大量篇幅寫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30.請分別概括莊子和屈原的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31.文章末段劃線句子包含著作者深沉的感慨,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參考答案:28.①“空巢”象征如今商丘文化的沒落?;蛘摺吧糖疬@一文化古鎮(zhèn),歷史上產(chǎn)生過許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們曾經(jīng)在文化領域創(chuàng)造過輝煌。但今天在這里,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身影,徒留下一個文化名城的空名?!雹诮Y構上引出下文,由“空巢”引出飛翔,由飛翔引出了對莊子和屈原的議論。

29.①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與莊子的作品對比,突出《莊子》語言和內(nèi)容的詼諧幽默灑脫自然的獨特魅力(或者“《莊子》充滿夢幻、浪漫色彩的特點”);②充實/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強了文化色彩。

30.①莊子的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崇尚自然,淡泊功名,追求自由。②屈原的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愛國憂民,潔身自好(或“親近美好”),為理想獻身。

31.①莊子和屈原那種激情與想象,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人追名逐利的世俗大潮所沖淡,逐漸散失了。②現(xiàn)代人的生活也因此越來越缺少浪漫色彩,沒有了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羈的平民氣味,沒有了英雄主義的色彩。③要想讓我們的生活重新獲得激情,只有重新端正處世態(tài)度,繼承古代仁人志士張揚個性、追求自由的傳統(tǒng),讓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8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和結構作用分析的能力。題干問的是:文章第一段中的“空巢”具有怎樣的象征含義?并請具體說明其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首先要注意結合第一段分析“空巢”的含義,文中開篇“商丘是一座文化古鎮(zhèn),歷史上產(chǎn)生過許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們曾經(jīng)在文化領域創(chuàng)造過輝煌?!边@說明商丘曾經(jīng)在歷史上是一座有名的古城,如今先人已去,所以此處空巢的內(nèi)含就是指如今商丘和古代商丘對比的沒落和文化的空蕩。從結構上的作用考慮,第一段介紹的內(nèi)容是為了引出下文對莊子和屈原歷史文化名人的描寫?!?9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的寫法的分析能力。題干問的是:“文章前部分內(nèi)容意在寫莊子,可文章第三節(jié)為什么用大量篇幅寫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從寫法上看原文:我接觸莊子的文字是在讀大學的時候。當時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的作品比較起來讀。作者的“比較起來讀”可以看出是為了對比,所以此處的引用的目的是對比。對比的目的:文中第三段內(nèi)容上主要是從幾個人物的作品的語言和藝術張力上進行對比,因此突出了莊子語言特色的“飛翔”之意是無拘無束的特點?!?0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從題干上看:請分別概括莊子和屈原的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是要分別概括莊子和屈原創(chuàng)作的不同的思想情感??忌プ≡模翰煌氖乔幌袂f子飛翔得那般輕松自如,他的牽掛太沉重了,他的心靈帶著鐐銬在飛,短暫的忘憂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較痛心的是他對昏聵的楚懷王的癡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懷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連為一體的。從以上文段中不難看出二者最大的區(qū)別是自由與束縛的區(qū)別,莊子思想的自由奔放,屈原思想受皇族血脈的束縛,這是二者思想最大的不同所在。所以,考生只要結合對文本的理解,不難看出二人在思想上的迥然不同之處?!?1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理解文句含義及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題干問的是:文章末段劃線句子包含著作者深沉的感慨,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首先考生要理解劃線句子:“因為,那種歲月深處的古典浪漫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的潮水浸濕了翅羽,成了一道遙遠的夢影。”劃線句子主要是在說明現(xiàn)今隨著現(xiàn)代潮流的影響,人們內(nèi)心的浮躁的社會現(xiàn)象。從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上看,作者作為一個現(xiàn)代潮流的人,時刻銘記古代文化名人給自己思想上的觸動,也有作者對現(xiàn)今人們的呼吁,他希望人們能在紛繁的當下,多關注古人思想的寧靜和自由?!军c睛】評價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試題是閱讀題??碱}型,這類試題在作答的時候,考生要注意抓住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根據(jù)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作答。例如本文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在當下時代的沖擊下呼吁人們走近古人思想殿堂,只有抓住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才能有理有據(jù)的分析文本的現(xiàn)實的意義??傊?,考生在作答評價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試題,重在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態(tài)度和觀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時以豪桀自陽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時為南陽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chǎn)業(yè)。時又少行三年喪者。及涉父死,讓還南陽賻①送,行喪冢廬三年,由是顯名京師。為大司徒史丹舉能治劇,為谷口令,時年二十余。谷口聞其名,不言而治。專以振施貧窮赴人之急為務。人嘗置酒請涉,涉入里門,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門,家哭,涉因入吊,問以喪事,家無所有,涉曰:“但潔掃除沐浴,待涉。”還至主人,對賓客嘆息曰:“人親臥地不收,涉何心鄉(xiāng)此!愿撤去酒食?!辟e客爭問所當?shù)茫婺藗认?,削牘為疏,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諸客奔走市買,至日昳②皆會。涉親閱視已,謂主人:“愿受賜矣?!奔裙诧嬍?,涉獨不飽,乃載棺物,從賓客往至喪家,為棺斂勞俫③畢葬。其周急待人如此。遣奴至市買肉,奴乘涉氣與屠爭言,斫傷屠者,亡。是時,茂陵守令尹公新視事,涉未謁也,聞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眾厲俗,遣兩吏脅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殺涉去。涉迫窘不知所為。會涉所與期上冢者車數(shù)十乘到,皆諸豪也,共說尹公,尹公不聽,諸豪則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縛,詣廷門謝罪,于君威已足矣。”尹公許之。涉如言謝,復服遣去。更始西屏將軍申徒建請涉與相見,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壞涉冢舍者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從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謂曰:“易世矣,宜勿復相怨!”涉曰:“尹君,何一魚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殺主簿。涉欲亡去,申徒建內(nèi)恨恥之,陽言:“吾欲與原巨先共鎮(zhèn)三輔,豈以一吏易之哉!”賓客通言,令涉自系獄謝,建許之。賓客車數(shù)十乘共送涉至獄,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車上,送車分散馳,遂斬涉,懸之長安市。(節(jié)選自《漢書?原涉?zhèn)鳌罚咀ⅰ竣儋帲╢ù):送財物助人辦喪事.②昳(dié):太陽偏西.③勞俫:勸勉.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大司徒史丹舉能治劇

舉:推舉B.其周急待人如此

周:周濟C.尹公故遮拜涉

故:所以D.令涉自系獄謝

謝:謝罪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專以振施貧窮赴人之急為務

莫之夭閼者B.涉乃側席而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君威已足矣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D.豈以一吏易之哉

不賂者以賂者喪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原涉重視傳統(tǒng),恪守孝道.他父親去世,他拒絕了南陽郡人送的喪葬費用,依古禮為父親守喪服孝三年,當時少有守喪三年的,因此在京師有了名氣。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難.他聽說朋友母親生病,當即前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貧無法安葬,便讓人置辦喪葬用品,使喪事妥善辦理。C.原涉因家奴惹禍,招來麻煩.他的家奴買肉時與屠夫發(fā)生爭吵,砍傷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為氣憤,要拿他治罪,使他處境窘迫。D.原涉因舊怨殺人,終遭殺身之禍.他與申徒建的主簿尹公有舊怨,一怒之下讓人殺了尹公,申徒建用欺騙手段同意他自首,卻派兵將他逮捕并殺害。參考答案:8.C

9.D

10.C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作答時將各個選項帶入具體語境中進行推斷。C項“尹公故遮拜涉”意思是“尹公故意迎上去攔住拜見原涉”,所以,“故”,故意。9.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作答時將各個選項帶入具體語境中進行推斷。A項,助詞,的/代詞,它;B項,副詞,于是/副詞,竟然;C項,介詞,對于/介詞,比;D項,介詞,因為。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墓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錯誤在于“導致其死亡”的說法,根據(jù)文本是家奴逃跑;另外,致使尹公大怒的原因還有原涉沒有拜見他。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先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然后將各個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原涉字巨先。武帝時,祖父以豪杰的身份從陽翟遷徙到茂陵。原涉的父親在漢哀帝時擔任南陽太守。當時天下非常富裕,擔任大的郡縣的太守死在官位上,送喪的禮物都有一千萬以上,妻子兒女一起接受,借此來營造一份家產(chǎn)。當時又很少有人守喪三年。等到原涉的父親死后,原涉推辭并歸還了南陽郡送的喪禮,并在父親的墳墓旁造房子守了三年喪。因此在京城有很大的名聲。守喪完畢,許多地方的人都請他去擔任屬官,追慕他的官宦子弟絡繹不絕。大司徒史丹推舉他能治理混亂的地方,讓他擔任谷口縣令,當時他才二十多歲。谷口縣的百姓聽到原涉的名聲,他沒有發(fā)什么號令,谷口就安定了。專門拿賑濟施舍窮人和解救別人的急難作為自己的要務。有人設宴請原涉,原涉剛到里弄的門,客人中有一個人說原涉所認識的一個朋友因為母親病逝而呆在家里。原涉立即前往探候。家里人都在哭,原涉進去慰問,詢問喪事的準備情況。這個人家里一無所有,原涉說:"只管打掃和沐浴更衣,等著我。"回到宴會的主人那里,對賓客嘆息說:"母親死了不能埋葬,我怎么忍心享受這頓酒席。希望撤去酒席。"賓客都爭著問應該怎樣做才行,原涉于是側著身子坐著,削竹片子作為記事牌,詳細地記下所需的衣服壽被棺材,一一吩咐賓客準備。這些賓客分頭購買,到日落時分全部準備齊了。原涉親自檢查完畢,對宴請的主人說:"希望能接受您的賞賜。"已經(jīng)一起喝完了酒吃完了飯,只有原涉一人沒有吃飽,就載著棺材等物件,率領賓客前去辦喪事的人家,替喪主把尸體裝棺入殮勸慰家人,把喪事全部辦完了。原涉急人之困,對待別人都像這樣。原涉派仆人到街上買肉,仆人仗著原涉的氣勢和屠戶爭吵,用刀砍傷了屠戶,然后逃跑。當時,茂陵的太守是剛上任的尹公,原涉沒有去拜訪過他,尹公聽到這件事后很氣憤。知道原涉是有名望的豪強,想當眾懲罰原涉來整頓風俗,派了兩個官吏緊緊地看守著原涉。到了中午,仆人還沒有出來,看守原涉的官吏便想殺原涉再離開。原涉非常困窘不知該怎樣做。恰好原涉約好一起掃墓的朋友的幾十輛車到了,都是豪強,一起去勸說尹公。尹公不聽,這些豪強就說:"原巨先的仆人犯法,讓原涉打赤膊自己捆著,用箭射穿耳朵,到衙門前謝罪,這對你的威望也很夠了。"尹公答應了。原涉謝罪完畢,又穿好衣服走了。更始帝的西屏將軍申屠建請求原涉與他相見,對原涉大為器重。曾經(jīng)搗毀原涉墳墓房舍的那個原茂陵縣令尹公,現(xiàn)在做了申屠建的主簿。原涉本已不再仇視尹公。當他從申屠建的官府出來時,尹公故意迎上去攔住拜見原涉,對原涉說:“改朝換代啦,不應當再懷著怨恨了!”原涉說:“尹君,你為何專把我當成魚肉任意宰割啊!”原涉因此而被激怒,便派賓客去刺殺了主簿尹公。原涉打算逃走,申屠建覺得蒙受了恥辱因而對原涉懷恨在心。他假意說:“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鎮(zhèn)撫三輔一帶,怎么會因死了一個小吏就改變主意呢!”賓客把此話傳告給原涉,并讓他去自首投獄,向申屠建謝罪。申屠建同意這樣辦。于是,賓客們便乘著幾十輛車一同送原涉去監(jiān)獄。申屠建派兵途中攔截,在車上將原涉拘捕,護送的車輛一時分頭疾馳逃散,于是當即就將原涉問斬,頭顱被懸掛到了長安市上。5.閱讀選段,完成各題。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鯚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罟不入洿池

數(shù):多次B.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武器C.王無罪歲

罪:歸咎,歸罪D.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發(fā):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①河東兇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B.①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②是何異于剌人而殺之C.①西喪地于秦七百里②寡人之于國也。D.①鄰國之民不加少②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9.下列有關文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惠王認為自己在治理國家方面已經(jīng)費盡心力了。因為他在災年能遷徙災民,調運糧食,及時救荒。B.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自己關于民本的終極理想,“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C.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zhàn)的,一句“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充分地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D.孟子通過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認識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己,本質上與鄰國并沒有區(qū)別。10.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參考答案:7.A

8.D

9.B

10.(1)糧食與魚鱉之類的水產(chǎn)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讓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了。(2)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道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意思和用法的把握??忌鷳堰x項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推測意思和用法的正誤。A項,“數(shù)”這里是“密”的意思。故本題選A項?!?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A項,“然”:①代詞,這樣,②用在擬聲詞詞尾;B項,“而”:①表轉折關系,卻;②表遞進關系;C項,“于”:①介詞,給,②介詞,對于;D項,“之”:①②均為結構助詞“的”。故本題選D項?!?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有關文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jù)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jié)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內(nèi)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B項,“終極理想”的說法是錯誤的,文章原文說“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是“王道之始也”。所以選B項?!?0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北绢}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第一句關鍵點:“勝”:“盡,完”;“是”:“這樣”;“養(yǎng)生喪死”:“供養(yǎng)活著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憾”:“遺憾”。第二句關鍵點:“謹”:“認真地興辦”;“庠序”:“學校”;“申之以孝悌之義”:“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頒”同“斑”,“頭發(fā)花白”?!军c睛】翻譯句子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參考譯文: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也算)是盡心啦!黃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遷移到黃河以東,把黃河以東的糧食運到黃河以北;黃河以東遭遇荒年也是這樣。察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但鄰國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為什么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請允許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擊鼓進軍,兵器刀鋒已經(jīng)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為)怎么樣呢?”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這也同樣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增多啦?!薄安贿`背農(nóng)時,糧食就吃不完(這句指在農(nóng)忙季節(jié)不應讓人民為公家服役)。密網(wǎng)不進池塘捕魚,魚鱉就不會吃完(古時曾經(jīng)規(guī)定,網(wǎng)眼在四寸[合現(xiàn)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為密網(wǎng),禁止下池沼內(nèi)捕魚)。按照季節(jié)砍伐樹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時候,那時生長時節(jié)已過),那木材便用不完。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樣就使百姓對供養(yǎng)活人埋葬死者沒有什么不滿。百姓對供養(yǎng)活人埋葬死者都沒有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端了?!霸谖瀹€(五畝:合現(xiàn)在一畝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五十歲的時候就可以憑此穿上絲織品的衣服了。畜養(yǎng)雞、豬、狗等家禽、家畜,不要錯過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歲的時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畝的耕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chǎn)季節(jié),數(shù)口人的家庭就不會有挨餓的情況了(數(shù):幾)。認認真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庠序:學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者頂著東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歲的時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卻不能統(tǒng)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柏i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貴族們)卻不加制止,路上有餓死的人(官府)卻不知道打開糧倉賑救災民,老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罪過,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區(qū)別?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別的諸侯國的人)都會前來歸順了。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周維城傳

[清]張惠言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惲候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惲候奉調,余去富陽。富陽高傅占,君子人也,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周豐,字維城,其先紹興人也,有資。父曰重章,火災蕩其家,流寓富陽。重章富家子,驟貧,抑郁無聊,益跅弛①不問生產(chǎn),遂大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寒,父中夜自外歸,又無所得食,輒引父足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卒,學賈。晨有老人過肆②,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問輒去,去少頃,即又至。母脫③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繞膝盤旋,呼“阿母”不已,聲悲慕如嬰兒。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孫逮見者,言其寢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S賈致富,有子三人,孫六人,年八十四卒。豐于鄉(xiāng)里,能行其德,有長者行。嘗有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已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物,以告豐。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其來,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人,然豐嘗曰:“吾愧吳翁、焦翁?!眳俏陶撸罩萑?,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嘿④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時江水暴發(fā),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shù)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生平感婦翁知我?!眴韬簦邢镏泄滩环κ吭?!

(節(jié)選自《茗柯文二編》卷下)[注]①跅(tuò)弛:放蕩,不守規(guī)矩。②肆:店鋪。③脫:偶爾。④嘿(mò):悄悄地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未及屬稿

屬:寫

B.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

具:完備C.遂大困,尋死富陽

尋:不久

D.挾三百金之富陽賈

賈:商人10.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周維城美好德行的一組是(3分)①引父足懷中以臥

②立許字以女

③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④豐賈致富,有子三人

⑤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

⑥拯一人者與一金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維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從商,有了些資產(chǎn),但到了他父親一代,因遭火災,家道衰弱。B.周維城自幼遭受磨難,但樂善好施,對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禮守義的商人。C.文章結尾部分引用周維城感佩吳翁、焦翁的話,目的是使周維城的形象更加豐滿。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社會,感嘆民間并不缺少仁義之士。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故為之傳,以遺后之修志者。

譯文:

(2)凡數(shù)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

譯文:

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A、B、C三項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項“賈”解釋做名詞“商人”在文中講不通,在本句中應該解釋為動詞“做生意”。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將下面幾句話按正確的語序排列,組成語意完整的一段話。①曹操自知自己如天上蛟龍,擁有膽力,但他的“寧負天下人”,則離圣賢十萬八千里。②曹操與劉備煮酒論的是英雄,不是圣賢。③劉備滿口仁義道德,卻滿腹“宇宙之機”,離圣賢也很遠。④他不能做“內(nèi)圣外王”之王,只能做“內(nèi)雄外王”之王。⑤兩者都需要智慧,除此之外,英雄的主要特征是“膽力”,而圣賢的主要特征則是“道德”。⑥曹操稱他為英雄時,他嚇得手足無措,乃是曹操實際上道破他也是膽力過人、能縮能伸的野心家。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②⑤①④③⑥8.給下面這則消息擬一個題目(能概括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12個字)。(4分)昨天,北京大學進行了自主招生考試。有考生告訴記者:“題目活,題型新。比如語文第一題用拼音默寫宋詞,挺新鮮的,從沒這么考過。還有對對聯(lián),給‘九天攬月華夏英豪馳宇宙’對出下聯(lián),挺有意思的。”除筆試外,考生還須參加由北大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面試,在15分鐘面試時間內(nèi)自我陳述并抽簽答問,以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北大自主招生出新招”或“北大自主招生招數(shù)新且多”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俸枳聛砜磩”緯r,

。等到他表演時,他仔細揣摩人物心理、臺詞,完美演繹了“梅長蘇”這個角色。②盧嘉川不說話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狀態(tài)中,正襟危坐,

,苦苦地思索著什么,回憶著過去發(fā)生的一切。③那時候,知識的總量還沒那么大,如果你幾十年

,就可把所學的那個專業(yè)的門類全部拿下。A.目不斜視

目不轉睛

目不窺園B.目不轉睛

目不斜視

目不窺園C.目不窺園

目不轉睛

目不斜視D.目不斜視

目不窺園

目不轉睛參考答案:B【考點】成語.【分析】此題考查辨析并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了解成語的意思,熟悉近義成語辨析的常見角度,比如詞義重點、使用對象、語法搭配、感情色彩等,分析相近成語在意義和用法上的差別,最后在語境中辨析成語如何使用.【解答】目不轉睛: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①強調的是胡歌看劇本時的專注,所以選“目不轉睛”;目不斜視;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個方向看.②根據(jù)“陷入沉思的狀態(tài)中,正襟危坐”,便知選“目不斜視”;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③強調的是專心學習,所以選“目不窺園”;故選:B.10.請將下列三個小句子改寫成一個長單句。(4分)①埃博拉病毒的名稱出自非洲扎伊爾的“埃博拉河”。②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③病毒可透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

參考答案:埃博拉病毒是出自非洲扎伊爾‘‘埃博垃河’的,可通過與患者體液宜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的,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試題分析:將短句變長,主要將若干個短的主語、謂語、賓語緊縮為長句的主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