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件_第1頁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件_第2頁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件_第3頁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件_第4頁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2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典題精研析(2013課標全國Ⅱ卷)《臺灣風物圖卷》長達320米,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臺灣的自然山川、民俗風土、人文環(huán)境等,被譽為寶島的“清明上河圖”。中國國民黨主席在2005年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時,將該圖卷的縮小版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杜_灣風物圖卷》在海峽兩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

)①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與《清明上河圖》相同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風格④是海峽兩岸文化從差異走向同一的重要體現(xiàn)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4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5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重難深探究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6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2.中華民族、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1)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2)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xiàn)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3)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7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考題優(yōu)訓練51(2014山東卷)文化是不同國家和民族溝通心靈和情感的橋梁紐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2013年俄羅斯“中國旅游年”活動期間,我國推出了展示中國形象的大型舞臺演出《美麗中國》。演出以歌舞為主,鑲嵌京劇、武術等中國元素,輔以多媒體視頻。演出從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調》,從唐朝樂舞《霓裳羽衣舞》到現(xiàn)代芭蕾《海上夢明月》……展現(xiàn)了美麗中國的壯美畫卷。特別是《海上夢明月》將西方芭蕾與中國民族樂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化開放、創(chuàng)新、多元的魅力。根據材料,運用文化創(chuàng)新與中華文化的知識,分析《美麗中國》演出所體現(xiàn)的文化生活道理。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文化創(chuàng)新和中華文化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從文化創(chuàng)新的兩條基本途徑及中華文化的三大特點的角度分析。答案解析關閉文化創(chuàng)新應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文化創(chuàng)新應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8考點51考點5考點53考點54一年試預測51青花瓷源于中國,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之一。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笔稣f著青花瓷的無窮魅力,靈動含蓄,歷久彌堅。由此可見中華文化(

)①求同存異,兼收并蓄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④體現(xiàn)時代的先進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材料不能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選;中華民族精神體現(xiàn)時代的先進性,④不選。答案解析關閉C9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典題精研析(2012課標全國卷)在澳門,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百年來和睦相處,中式建筑與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禮與西式婚禮、中餐與西餐相映成趣。這表明(

)①澳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②澳門文化的性質是由其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③澳門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以西方文化為輔④澳門文化具有包容性、開放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11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重難深探究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含義: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包括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兩層含義。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2)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與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2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考題優(yōu)訓練52(2014天津卷)印度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后,便與中國固有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隋唐,外來佛教適應中國的文化習俗,演變?yōu)橐远U宗為代表的中國化佛教,形成中華文化儒、釋、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傳統(tǒng)儒學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學即宋明理學,使以儒家為主導的中華文化發(fā)展到新的高度。這一史實表明(

)①中華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導致文化差異性的消失③學習借鑒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鑒是推動文化發(fā)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傳統(tǒng)儒學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明理學,體現(xiàn)了①;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會使世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不會使文化差異性消失,②說法錯誤;“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以儒家為主導”說明③正確;推動文化發(fā)展的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而不是文化交流借鑒,④說法錯誤。故選C項。答案解析關閉C13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一年試預測52紹興是越劇的娘家。山野村夫的勞動之歌,婦孺皆知的里巷歌謠,燈會社火之中的歡歌勁舞,是越劇的源頭。越劇吸收了京劇、昆曲、楚劇、高腔、黃梅戲等眾多姐妹藝術的精華,逐漸完善豐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從娘家走向全國,成為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的成長體現(xiàn)了(

)A.文化發(fā)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點B.文化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大眾文化C.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異彩紛呈D.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我國在文化發(fā)展方向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一元化),故A項錯誤;文化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社會實踐,故B項說法錯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越劇在成長過程中“吸收了京劇、昆曲、楚劇、高腔、黃梅戲等眾多姐妹藝術的精華”,這體現(xiàn)了越劇文化的包容性,故D項符合題意。答案解析關閉D14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中華民族精神典題精研析(2015課標全國Ⅱ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谷諔?zhàn)爭期間,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中國人民克服經濟力、軍力、政治組織力等遠遠弱于日本的困難,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wèi)祖國的鋼鐵長城,涌現(xiàn)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愛國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八百壯士”等英雄群體,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愛國主義的壯麗史詩。15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在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抗戰(zhàn)精神始終支撐和激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最終打敗了極其殘暴、極其野蠻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抗戰(zhàn)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16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17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重難深探究1.全面正確地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3)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tǒng)一。18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19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考題優(yōu)訓練53(2013四川卷)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從汶川到玉樹、再到蘆山,那生命至上的國家理念,那萬眾一心的民族情懷,那百折不撓的堅韌品格,定格為無數(shù)震撼心靈的畫面,砥礪我們奮力前行。這表明,中華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質③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④是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本題的題眼是“萬眾一心”“百折不撓”“中華民族精神”。材料信息反映了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這種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③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反映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內涵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①與題意無關;②揭示的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不符合材料。本題正確答案選D項。答案解析關閉D20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一年試預測53“八載隔洋同對月,一心挫霸誓歸國。歸來是他的夢,盈滿對祖國的情。有膽識,敢擔當,空心渦輪葉片,是他送給祖國的翅膀。兩院元勛,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梁?!边@是對201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的頒獎詞。從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說明(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具有無窮的魅力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③愛國主義是推動中華民族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④自強不息精神是鞭策中華兒女開拓進取的永恒精神力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chuàng)新,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①錯誤,排除。②是從哲學的角度講的,不符合題干的要求,排除。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答案解析關閉D21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思想道德建設典題精研析(2015課標全國Ⅰ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實事求是”……大學校訓引導莘莘學子成長成才。2014年4月,某報推出《校訓的故事》專欄,挖掘和闡述大學校訓的文化內涵、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缎S柕墓适隆芬鹕鐣娏曳错懙脑蚴?

)①校訓的實質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②校訓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③校訓全面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④校訓宣傳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3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4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重難深探究1.全面把握思想道德建設25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6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7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28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考題優(yōu)訓練54(2015江蘇卷)103萬青奧志愿者集體當選“感動南京”2014年度人物。他們以真誠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務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講文明、重禮義、團結友善的良好風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國名片”。材料表明

(

)①弘揚主旋律是先進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②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能促進科學文化修養(yǎng)③志愿者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志愿者行動豐富了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形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先進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排除①。青奧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良好風尚,體現(xiàn)了③④。題中未涉及科學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排除②。答案解析關閉D29考點51考點52考點53考點54一年試預測54國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祭奠亡靈,祈禱和平!在2014年12月13日首個國家公祭日儀式上,全場高唱國歌,防空警報拉響,車輛輪船汽笛長鳴,人們低頭默哀……舉行這一紀念日活動的意義在于

(

)①能夠為改革創(chuàng)新注入時代精神②有利于銘記歷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③能夠引領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方向④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舉行這一紀念日活動的意義在于有利于銘記歷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④正確。①③與題意無關。答案解析關閉C30熱點聚焦新題預測熱點專題九感動中國

光耀中華材料一:感動中國,感動你我他?!案袆又袊蹦甓热宋镌u選活動自2002年創(chuàng)辦,已走過13年歷程。該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當年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十多年來,“感動中國”已評選出100多位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人物和群體,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獲獎人物的不平凡事跡一次次濕潤著我們的眼睛,溫暖著我們的心房,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向世人詮釋著感動的含義。31.熱點聚焦新題預測材料二:2015年2月27日,“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獲得“感動中國2014年度十大人物”榮譽的分別是:帶領科研團隊實現(xiàn)氫彈研究突破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于敏;放棄安逸生活堅持在貴州山區(qū)義務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退休教師孫麗娜;背井離鄉(xiāng)、為南水北調作出巨大奉獻的基層干部趙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從不留真名,成為一座城市精神坐標的普通市民張紀清;為了能讓失聰?shù)膬鹤咏邮苷=逃?和兒子同桌16年的愛心媽媽陶艷波;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大漠“獵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對麻風病人不離不棄,守望麻風村數(shù)十年的醫(yī)生肖卿福;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學家?guī)煵w;接力幫助殘疾鄰居、創(chuàng)建美麗家園的居民大院隴海大院。此外,“感動中國”還向抗擊埃博拉病毒中國援非醫(yī)療隊表達了年度致敬。32.熱點聚焦新題預測1.“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這項活動的開展有助于(

)①維護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②發(fā)揮文化的主導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④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①與材料無關;“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作用,②表述不準確;③④正確。答案解析關閉D33.熱點聚焦新題預測2.就像他沉默的事業(yè)一樣,于敏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他畢生信奉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他曾對身邊人說,不要計較有名無名,踏踏實實地做一個“無名英雄”。這體現(xiàn)了(

)①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②傳統(tǒng)文化在歷史發(fā)展中形成③傳統(tǒng)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④傳統(tǒng)文化仍有現(xiàn)實意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材料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對于敏的影響,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②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③表述不科學。答案解析關閉B34.熱點聚焦新題預測3.師昌緒回國前,他的導師柯恩想挽留他,提出如果是因為職務低,掙錢少,他可以幫忙。師昌緒拒絕說:“我是中國人,中國需要我!”這表明(

)A.改革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B.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經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C.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D.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答案解析解析關閉A項表述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B、C兩項,D項正確且符合題意。答案解析關閉D35.熱點聚焦新題預測4.鄰里互助、扶殘助殘、扶危濟困。電影《好好地活著》以隴海大院的大量真實故事改編,再現(xiàn)了獲得“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的“隴海大院愛心集體”數(shù)十年接力照顧高位截癱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跡。這表明(

)①藝術創(chuàng)作是對客觀存在的復制②藝術創(chuàng)作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原型③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④人民群眾是建設精神文明的主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意識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①表述不妥;材料沒有體現(xiàn)③,故選D項。答案解析關閉D36.熱點聚焦新題預測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從2002年以來每年評選一次,始終以鞏固共同思想基礎、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廣泛社會影響的模范人物,推動形成崇德尚義、見賢思齊的良好風氣,被稱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材料二:2014年度“感動中國”獲獎者中包括為國家科技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常年深入貧困山區(qū)的支教者,為南水北調作出巨大奉獻的基層干部,隱姓埋名捐助社會的公益人士,奮斗在國家反暴恐一線的公安干警,敬業(yè)奉獻、贏得群眾愛戴的好醫(yī)生,為照顧親人付出一生精力的好市民。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身份各異,卻都有著打動人心的感人事跡。(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分析開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意義。(2)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的知識分析材料二,并結合“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談談對你的人生啟示。答案解析解析關閉本題以“感動中國”人物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問從文化角度切入,考查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及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第(2)問從哲學角度切入,運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知識分析材料,并從價值觀方面回答“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給我們的人生啟示。答案解析關閉(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有利于發(fā)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培育“四有”公民,培育文明風尚;有利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有利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和不竭的精神動力。(2)①獲獎者身份各異是矛盾的特殊性,事跡感人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感動通過獲獎者不同事跡的個性體現(xiàn)出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獲獎者身份各異是個性,但都有感人事跡的共性。②“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啟示我們實現(xiàn)人生價值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在勞動和奉獻中創(chuàng)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37.專題知識網絡跨點知識整合38專題知識網絡跨點知識整合復習點睛本專題復習要把握一條主線,理解兩個特征和兩對關系,把握三個作用。一條主線:中華文化。兩個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兩對關系: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三個作用: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用。39專題知識網絡跨點知識整合一、全面把握中華文化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含義: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指求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