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與分解較難_第1頁
力的合成與分解較難_第2頁
力的合成與分解較難_第3頁
力的合成與分解較難_第4頁
力的合成與分解較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5656頁,總=sectionpages5656頁試卷第=page5555頁,總=sectionpages5656頁…………○…………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內(nèi)…………○…………裝…………○…………訂…………○…………線…………○…………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外…………○…………裝…………○…………訂…………○…………線…………○……○…………內(nèi)…………○…………裝…………○…………訂…………○…………線…………○…………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外…………○…………裝…………○…………訂…………○…………線…………○…………絕密★啟用前2014-2015學年度???學校12月月考卷試卷副標題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題型注釋)1.如圖(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著一個靜止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體,逐漸增大F,物體做變加速運動,其加速度a隨外力F變化的圖象如圖(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請根據(jù)圖(b)中所提供的信息能計算出:()A.加速度從2m/s2增加到6m/s2的過程中物體的速度變化B.加速度為6m/s2時物體的速度C.斜面的傾角D.物體的質(zhì)量【答案】CD【解析】試題分析:對物體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如圖x方向:Fcosθ-mgsinθ=ma①y方向:N-Fsinθ-Gcosθ=0②從圖象中取兩個點(20N,2m/s2),(30N,6m/s2)代入①式解得m=2kg,θ=37°;所以物體的重力G=20N,斜面的傾角為θ=37°.故CD正確.題中并未說明力F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故無法求出加速度為6m/s2時物體的速度大小.因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無法求出加速度從2m/s2增加到6m/s2的過程中物體的速度變化.故AB錯誤.故選CD.考點:牛頓定律的應用.2.如圖,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半球形物體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過最高點處的釘子用水平細線拉住一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光滑球B,則A.A對地面的壓力等于(M+m)gB.A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對A的壓力大小為D.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對AB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對地面無相對滑動趨勢,故不受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支持力等于整體的重力,為(M+m)g;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整體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整體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對地面的壓力等于(M+m)g,故A正確,B錯誤;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有:,T=mgtanθ;其中,,故:,,故C正確,D錯誤。考點:共點力的平衡.3.如圖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靜置一矩形木塊,木塊由A.B兩部分組成,A的質(zhì)量是B的3倍,兩部分接觸面豎直且光滑,夾角θ=30°,現(xiàn)用一與側(cè)面垂直的水平力F推著B木塊貼著A勻速運動,A木塊依然保持靜止,則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與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為()A.3B.C.D.【答案】C【解析】木塊A靜止,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靜摩擦力和木塊B對木塊A的彈力作用。木塊B做勻速運動,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推力F。木塊A對木塊B的彈力?;瑒幽Σ亮θ齻€力作用。由圖可知=Fcos30°,=Fsin30°,而==.則:=:3,故C項正確。4.如圖所示,有四塊相同的堅固石塊壘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塊固定在地面上,每塊石塊的兩個面間所夾的圓心角為37°。假定石塊間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則第1、2塊石塊間的作用力和第1、3塊石塊間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為()A.B.C.D.【答案】C【解析】設每塊石塊的重力為G,第1、3塊石塊間的作用力為T31,第1、2塊石塊間的作用力為T21,以第1塊石塊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可得T31cos37°=T21,解得T21∶T31=cos37°=。本題答案為C。GG37°T21T3137°5.如圖所示,左側(cè)是傾角為60°的斜面、右側(cè)是圓弧面的物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圓弧面底端切線水平,一根兩端分別系有質(zhì)量為m1、m2小球的輕繩跨過其頂點上的小滑輪。當它們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連結(jié)m2小球的輕繩與水平線的夾角為60°,不計一切摩擦,兩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兩小球的質(zhì)量之比m1∶m2等于()A.1∶1 B.2∶3C.3∶2 D.3∶4【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分別對物體受力分析,由共點力的平衡即可得出兩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兩物體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繩子對AB的拉力大小相等,對m1有:m1g=Tsin60°;對m2有:,所以m2g=2Tsin30°則有:m1∶m2=2∶3點評:本題中要注意繩子各點處的拉力大小相等.6.如圖所示,在一座寺廟門口吊著一口大鐘,在大鐘旁邊并排吊著撞錘,吊撞錘的輕繩長為L,與吊撞錘的點等高且水平相距處有一固定的光滑定滑輪,一和尚將輕繩一端繞過定滑輪連在撞錘上,然后緩慢往下拉繩子另一端,使得撞錘提升豎直高度L/2時突然松手,使撞錘自然的擺動下去撞擊大鐘,發(fā)出聲音。(重力加速度g)則A.在撞錘上升過程中,和尚對繩子的拉力大小不變B.在撞錘上升過程中,撞錘吊繩上的拉力大小不變C.突然松手時,撞錘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D.突然松手時,撞錘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由幾何知識知,當撞錘上升L/2時,兩繩恰垂直;在擺錘上升過程中撞鐘受力如圖所示,因緩慢拉繩,撞鐘受力平衡,由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知兩繩拉力都發(fā)生變化,故選項A、B均錯誤;當突然松手時,撞鐘受重力和右側(cè)懸繩拉力作用,將重力分解為沿懸繩和垂直于懸繩的力,由圓周運動知識知沿懸繩方向合力為零,則撞鐘受合力為重力沿垂直于右側(cè)懸繩的分力,即F合=mgcos30°,所以撞鐘加速度為a=gcos30°=,故選項D正確,C錯誤??键c:物體平衡類問題平行四邊形定則圓周運動向心力牛頓第二定律7.下列哪組力有可能為平衡力()①3N、4N、8N②3N、5N、1N③4N、7N、8N④7N、9N、16N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①、3N和4N的合力取值范圍是1N~7N,8N的力不在這個范圍內(nèi),三個力合力不能等于零,該物體不能保持平衡;②、3N和5N的合力取值范圍是2N~8N,1N的力不在這個范圍內(nèi),三個力合力不能等于零,該物體不能保持平衡;③、4N和7N的合力取值范圍是3N~11N,8N的力在這個范圍內(nèi),三個力合力可以等于零,該物體可以保持平衡;④、7N和9N的合力取值范圍是2N~16N,16N力在這個范圍內(nèi),三個力合力可以等于零,該物體可以保持平衡;③④正確;故選B考點:考查力的合成點評:本題難度較小,求三個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一個難點,解題的有效方法是:找出其中的最大者,其他兩個力的大小之和為,若,則三個合力的最小值;當時,則三個力合力的最小值8.如圖所示,輕繩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0N,在它下面懸掛一重為50N的重物,分兩種情況緩慢地拉起重物。第一次,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輕繩AB的O點;第二次用拴有光滑小環(huán)的繩子,且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也為50N。繩子剛好斷裂時,繩AB上部分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和,關于兩者大小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B.C.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在緩慢向右拉動的過程中,OB段繩承受的拉力等于物重G=50N,不會斷裂;當OA段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增大到θ時,承受的拉力達到最大Fm=100N時斷裂。斷裂前有F與Fm的合力大小等于G,如右圖。則Fmcosθ=G解得:cosθ=0.5,θ=60°,當用拴有光滑小環(huán)的繩子,兩端繩子拉力總是相等,所以OA和OB不會斷裂,拉力大小總等于50N,但當OA段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時,水平向右的繩子拉力增大到50N,開始斷裂,所以B選項正確考點: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點評:難度較大,本題的關鍵是要明確繩子的連接方式的不同,引起繩子拉力的不同,分為系死扣和用環(huán)連接兩種情況9.為了行車的方便與安全,高大的橋要造很長的引橋,其主要目的是A.增大過橋車輛受到的摩擦力B.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C.增大過橋車輛的重力平行于引橋面向上的分力D.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平行于引橋面向下的分力【答案】D【解析】引橋橋面上的車輛,重力沿橋面的分力隨橋面的增長而減小,所以修很長的引橋會大大減小過橋車輛的重力平行于引橋面向下的分力ddcba4321【答案】BC【解析】對1、2號塔之間的導線,整個受力如圖a所示,θ1θ2OmgF1F2a導線受三個力而平衡,因此這三個力必相交于一點O,由平衡條件得,由于,A錯;導線不同點的張力不同,取最低點將導線一分為二,則其中一段受三個力如圖b,則,而c點到3號塔的距離比d點小,對應導線重力小,因此B正確;由圖b知,導線下墜,θθ1θ2OmgF1F2aθmgF4F3Ob2008熱點問題,凍雨使導線重力增大、導線中張力增大,超過導線能承受的拉力是輸電線斷裂的原因,因此設計輸電線路時就應該考慮導線的承拉能力和減小導線中張力的措施等。三力平衡必共點,利用這一規(guī)律可將非共點力轉(zhuǎn)換為共點力。試題開放,體現(xiàn)能力考查的命題思想。11.氣象研究小組用圖示簡易裝置測定水平風速。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直桿,質(zhì)量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細線懸于桿頂端O,當水平風吹來時,球在水平風力的作用下飄起來。已知風力大小正比于風速,當風速v0=3m/s時,測得球平衡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0°。則A.細線拉力與風力的合力大于mgB.若風速增大到某一值時,θ可能等于90°C.細線拉力的大小為D.θ=60°時,風速v=6m/s【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小球受重力、拉力、風力處于平衡,如圖所示,則拉力和風力的合力等于重力,選項A錯誤.B、風速增大,θ不可能變?yōu)?0°,因為繩子拉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與重力平衡,故B錯誤.C、由合成法可求得,選項C正確。根據(jù)共點力平衡知風力F=mgtanθ,θ變?yōu)樵瓉淼?倍,則風力變?yōu)樵瓉淼?倍,因為風力大小正比于風速和球正對風的截面積,所以風速v=9m/s,故D錯誤??键c:本題考查了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12.如圖,用兩根等長輕繩將木板懸掛在豎直木樁上等高的兩點,制成一簡易秋千。某次維修時將兩輕繩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長且懸掛點不變。木板靜止時,F(xiàn)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xiàn)2表示單根輕繩對木板拉力的大小,則維修后()A.F1不變,F(xiàn)2變大B.F1不變,F(xiàn)2變小C.F1變大,F(xiàn)2變大D.F1變小,F(xiàn)2變小【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木板靜止時,受重力和兩個拉力而平衡,故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即:;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解得:,當細線變短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增加,故減小,拉力變大.A正確??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物體的彈性和彈力.13.(單選)如圖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點處固定一根輕桿a,桿與天花板保持垂直。桿的下端有一個輕滑輪O。另一根細線上端固定在該天花板的B點處,細線跨過滑輪O,下端系一個重為G的物體,BO段細線與天花板的夾角θ=30°。系統(tǒng)保持靜止,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細線BO對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B.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C.a桿和細線對滑輪的合力大小是GD.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G【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細線對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G,以滑輪為對象,兩段細線的拉力都是G互成120°,因此合力大小是G根據(jù)共點力平衡,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也是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a桿和細線對滑輪的合力大小為零,故A、B、C均錯,D正確??键c:考查了共點力平衡條件,力的合成與分解14.(單選)如圖所示,用一根長為l的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懸掛質(zhì)量為m的小球A,為使細繩與豎直方向夾30°角且繃緊,小球A處于靜止,對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Amg B.mgC.mg D.mg【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將mg在沿繩方向與施加的力的反方向分解,如圖所示,所以施加的力與F1等大反向即可使小球靜止,故mg,故C正確??键c:考查了共點力平衡條件,力的合成與分解15.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楔形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頂角為90°,兩底角為α和β;α、b為兩個位于斜面上質(zhì)量均為m的小木塊,已知所有接觸面都是光滑的。現(xiàn)發(fā)現(xiàn)α、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塊靜止不動,這時楔形木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A.Mg+mgB.Mg+2mgC.Mg+mg(sinα+sinβ)D.Mg+mg(cosα+cosβ)【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對木塊a受力分析,如圖,受重力和支持力由幾何關系,得到N1=mgcosα故物體a對斜面體的壓力為N1′=mgcosα①同理,物體b對斜面體的壓力為N2′=mgcosβ②對斜面體受力分析,如圖,假設摩擦力向左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得到f+N2′cosα-N1′cosβ=0③F支-Mg-N1′sinβ-N2′sinα=0④根據(jù)題意α+β=90°⑤由①~⑤式解得F支=Mg+mg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斜面體對地的壓力等于Mg+mg,故選A.考點:力的平衡;正交分解法.16.一物體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時受到三個水平共點力F1、F2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別為F1=42N、F2=28N、F3=20N,且F2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三個力的合力可能為零B.F1、F2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可能為20NC.若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F1、F3的合力大小為48N,方向指向正南D.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為28N,方向指向正南【答案】AB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兩個力F1和F2的合力范圍|F1-F2|≤F合≤F1+F2,得F1和F2的合力范圍為14N≤F合≤70N,F(xiàn)3=20N,則F3與F1和F2的合力大小可能相等,則三個力的合力可能為零,故A正確;F1和F2的合力范圍為14N≤F合≤70N,則F1、F2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可能為20N,故B正確;若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合外力為零,F(xiàn)2、F3的合力與F1=4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2、F3的合力大小為42N,方向與F1方向相反,故C錯誤;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合外力為零,F(xiàn)1、F3的合力大小與F2=28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為28N,方向指向正南,故D正確。考點:力的合成17.如圖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質(zhì)量m=1.0kg的物塊,受到隨時間t變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傳感器測出相應時刻物塊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5s內(nèi)拉力對物塊做功為零B.4s末物塊所受合力大小為4.0NC.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D.6~9s內(nèi)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0m/s2【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在0~4s內(nèi),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4s末開始運動,則5s內(nèi)位移不為零,則拉力做功不為零,故A錯誤;4s末拉力為4N,摩擦力為4N,合力為零,故B錯誤;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6s~9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2m/s2.f=μmg,解得μ=0.3,故C錯誤,D正確??键c:牛頓第二定律18.如圖,一個物體由繞過定滑輪的細繩拉著,分別用圖中所示的三種情況拉住,若繩的拉力分別為F1、F2、F3,軸心對定滑輪的支持力分別為FN1、FN2、FN3,滑輪的摩擦、質(zhì)量均不計,則它們的大小關系中正確的是A.F1=F2=F3,F(xiàn)N1>FN2>FN3B.F1>F2>F3,F(xiàn)N1=FN2=FN3C.F1=F2=F3,F(xiàn)N1=FN2=FN3D.F1<F2<F3,F(xiàn)N1<FN2<FN3【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由于定滑輪只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所以.又軸心對定滑輪的支持力等于繩對其的合作用力.而已知兩個分力的大小、其合力與兩分力的夾角滿足關系式:,越大,F(xiàn)越小,故,只有選項A正確??键c:考查了力的合成19.如圖所示,100個大小相同、質(zhì)量均為m且光滑的小球,靜止放置于兩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上,平面AB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則第2個小球?qū)Φ?個小球的作用力大小為A. B.48mg C.49mg D.98mg【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首先將3-100的小球做為研究對象,受重力為98mg,支持力、第2個小球?qū)Φ?個小球的作用力,由物體的平衡知:,解得,故選項C正確。解決本題的關鍵是選擇研究對象??键c:隔離法物體的平衡20.在某駕校的訓練場地上,有一段圓弧形坡道,如圖所示,若將同一輛車先后停放在a點和b點,下述分析和比較正確的是()A.車在a點受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b點受的支持力B.車在a點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點受的摩擦力C.車在a點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b點受的合外力D.車在a點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點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平衡有:N=mgcosθ,f=mgsinθ,b點的傾角大于a點的傾角,所以a點的支持力大于b點的支持力,a點所受的摩擦力小于b點所受的摩擦力,故A正確,B錯誤.車處于靜止,所以車在a點受到的合力等于b點所受的合力,等于零,故C錯誤.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為mgsinθ,知a點重力下滑的分力小于b點重力的下滑分力,故D錯誤.故選A.考點:物體的平衡問題。2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疊放著A、B兩物體,B物體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對地面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B物體的受力個數(shù)為()A.4個B.5個

C.6個

D.7個【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物體B受到:重力、A對B的壓力、地面對B的支持力、拉力F、地面對B向左的摩擦力以及A對B的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共6個力,故選C??键c:受力分析;牛頓定律.22.如圖所示。物體P靜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F(xiàn)把物體Q輕輕地疊放在P上,則A、P向下滑動B、P靜止不動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與斜面間的靜摩擦力增大【答案】BD【解析】試題分析:對P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有:,,,故,由于物體Q輕輕地疊放在P上,相當于增大物體P重力,故P靜止不動,故A錯誤,B正確;物體P保持靜止,合力為零,故C錯誤;由于物體Q輕輕地疊放在P上,相當于增大物體P重力,故P與斜面間的靜摩擦力增大,故D正確??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23.如圖所示,三根長度均為L的輕繩分別連接于C、D兩點,A、B兩端被懸掛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為2L.現(xiàn)在C點上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m的重物,為使CD繩保持水平,在D點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為( )A.mgB.mgC.mgD.mg【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可知,要想CD水平,各繩均應繃緊,則A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結(jié)點C受力平衡,則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CD繩的拉力;D點受繩子拉力大小等于T,方向向左;要使CD水平,D點兩繩的拉力與外界的力的合力為零,則繩子對D點的拉力可分解為沿BD繩的,及另一分力,由幾何關系可知,當力與BD垂直時,最小,而的大小即為拉力的大?。还首钚×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24.如圖所示裝置,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1,m2,不計一切摩擦、滑輪質(zhì)量和滑輪的直徑,若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A.m1可以大于m2B.m1一定大于m2/2C.m2可能等于m1/2D.θ1一定等于θ2【答案】AD【解析】試題分析:對分析可知,受拉力及本身的重力平衡,故繩子的拉力等于;對滑輪分析,由于滑輪跨在繩子上,故兩端繩子的拉力相等,它們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線上;由于它們的合力與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豎直向上,故兩邊的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和相等;故D正確;由以上可知,兩端繩子的拉力等于,而它們的合力等于,因互成角度的兩分力與合力組成三角形,故可知,故,即,所以可以大于,A正確BC錯誤,考點:考查了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25.如圖所示,吊床用繩子拴在兩棵樹上等高的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設吊床兩端系繩中的拉力為F1、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為F2,則()A.坐著比躺著時F1大B.躺著比坐著時F1大C.坐著比躺著時F2大D.躺著比坐著時F2大【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坐著時,吊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較大,而躺著時,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較小,由力的合成的知識可知,夾角較小時,所需要的繩子的力較小,所以坐著比躺著時F1大,A正確,B錯誤;而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都是人的重力,是不變的,故C、D錯誤??键c:力的合成。26.如圖,用橡皮筋將一小球懸掛在小車的架子上,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使小車從靜止開始向左加速,加速度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穩(wěn)定地偏離豎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彈性限度內(nèi))。與穩(wěn)定在豎直時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保持不變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決定【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設為橡皮筋的原長,k為橡皮筋的勁度系數(shù),小車靜止時,對小球受力分析得:,彈簧的伸長,即小球與懸掛點的距離為,當小車的加速度穩(wěn)定在一定值時,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得:,,所以:,彈簧的伸長:,則小球與懸掛點的豎直方向的距離為:,所以,即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到懸掛點的距離減小,所以小球一定升高,故A正確??键c:牛頓第二定律;胡克定律.27.圖中a、b上是兩個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塊,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已知a、b的接觸面,a、b與斜面的接觸面都是光滑的。正確的說法是()A.a(chǎn)、b一定沿斜面向上運動B.a(chǎn)對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chǎn)、b對斜面的正壓力相等D.a(chǎn)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水平方向的分力【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B整體受重力、支持力及水平方向的推力,沿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標系,將重力及水平推力正交分解,有可能重力下滑分力大于水平推力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故AB有可能沿斜面向下運動,故A錯誤;a對b的作用力是彈力,與接觸面垂直,故平行斜面向上,故B錯誤;分別分析A、B的受力情況:物體B受重力、支持力及沿斜面向上的A的推力,故對斜面的壓力等于重力的垂直分力;對A分析,A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推力;支持力等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及水平推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的合力,故A、B對斜面的壓力大小不相等,故C錯誤;因AB沿斜面方向上的加速度相等,故AB受到的合力相等,因此它們的合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一定相等,故D正確??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28.如圖所示,用輕質(zhì)細繩拴住用不同材料制成的A、B兩個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已知兩物體恰能沿傾角為θ的斜面(足夠長)向下做勻速運動,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細繩的張力為T,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A受三個力作用,B受四個力作用B.A、B都受四個力作用C.A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D.若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細繩突然斷開,則B將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運動【答案】BCD【解析】試題分析:物體B受重力、支持力、細線的拉力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共4個力;物體A受重力、支持力,細線的拉力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也是4個力;故A錯誤,B正確;物體A受重力、支持力,細線的拉力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mAgsinθ-T-fA=0;N=mAgcosθ;其中:fA=μAN,聯(lián)立解得:,故C正確;若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細繩突然斷開,B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不變,故合力等于T,平行斜面向上,故B物體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知道速度減小為零;故D正確;故選:BCD.考點:受力分析及共點力的平衡問題。29.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腳架上固定著一質(zhì)量為m的照相機,三腳架的三根輕質(zhì)支架等長,與豎直方向均成30°角,則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壓力大小為(A)(B)(C)(D)【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要使相機受力平衡,則三根支架豎直向上的力的合力應等于重力,即;解得,D正確??键c:考查了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30.如圖所示,擋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塊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擱在擋板與弧形滑塊上,一切摩擦均不計,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塊,使球與滑塊均靜止?,F(xiàn)將滑塊平行于斜面向上緩慢拉過一較小的距離,球仍擱在擋板與滑塊上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與原來相比()A.擋板對球的彈力增大B.滑塊對球的彈力一定增大C.斜面對滑塊的彈力不變D.拉力F減小【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B、對球受力分析,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擋板的彈力,如圖,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擋板的彈力方向不變.根據(jù)作圖法知,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在變化,支持力和擋板的彈力合力不變,等于重力,從圖中可知,木板對球的彈力在減小,滑塊對球的彈力在減?。蔄、B錯誤.C、D、對滑塊和球整體進行受力分析,整體受重力、支持力、擋板的彈力及拉力,各力的方向不變,由于所以斜面對對球的彈力,則拉力增大,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對滑塊的彈力不變.故C正確,D錯誤.故選C.考點:動態(tài)分析;平行四邊形法則。31.如圖,用OA、OB兩根輕繩將物體懸于兩豎直墻之間,開始時OB繩水平.現(xiàn)保持O點位置不變,改變OB繩長使繩末端由B點緩慢上移至B‘點,此時OB’與OA之間的夾角θ<90°。設此過程中OA、OB的拉力分別為FOA、FO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OA逐漸增大B.FOA逐漸減小C.FOB逐漸增大D.FOB逐漸減小【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以結(jié)點O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重力G、繩OA的拉力FOA和繩BO的拉力FOB,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知,兩根繩子的拉力的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輕繩OB在兩個位置時力的合成圖如圖,由圖看出,F(xiàn)OA逐漸減小,F(xiàn)OB先減小后增大,當θ=90°時,F(xiàn)OB最小,故選B??键c:平行四邊形法則;動態(tài)平衡。32.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同、分布均勻的兩個圓柱體a、b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均為G,其中b的下一半剛好固定在水平面MN的下方,上邊露出另一半,a靜止在平面上,現(xiàn)過a的軸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緩慢的將a拉離平面一直滑到b的頂端,對該過程分析,應有()A.拉力F先增大后減小,最大值是GB.開始時拉力F最大為,以后逐漸減小為0C.a、b間壓力由0逐漸增大,最大為GD.a、b間的壓力開始最大為2G,而后逐漸減小到G【答案】BD【解析】試題分析:對于a球:a球受到重力G、拉力F和b球的支持力N,由平衡條件得:,,則得,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可知,從30°增大到90°,F(xiàn)和N均逐漸減小,當,有最大值為,N有最大值為2G,故BD正確.考點:考查了力的合成與分解,宮殿里平衡33.假期里,一位同學在廚房里協(xié)助媽媽做菜,對菜刀發(fā)生了興趣。他發(fā)現(xiàn)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樣,如圖所示,菜刀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橫截面頂角較小,后部的頂角較大,他先后做出過幾個猜想,其中合理的是刀刃橫截面刀刃橫截面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勻,僅是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觀,跟使用功能無關B.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跟刀刃厚薄無關C.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大,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小,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設頂角為θ,作用在刀背上的力為F,由力的分解知識可得分開其他物體的力為,可知θ越小,則F’越大;故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小,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選項D正確??键c:力的分解。34.如圖所示,半圓柱體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左端有固定放置的豎直擋板MN,在P和MN之間放有一個光滑均勻的小圓柱體Q,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用外力使MN保持豎直且緩慢向左移動,在Q落到地面以前,發(fā)現(xiàn)P始終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A.MN對Q的彈力逐漸增大B.Q所受的合力逐漸減小C.地面對P的摩擦力逐漸增大D.地面對P的支持力逐漸減小【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先對Q受力分析,受重力、P對Q的支持力和MN對Q的支持力,如圖: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再對P、Q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擋板對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對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圖所示: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故MN保持豎直且緩慢地向右移動過程中,角不斷變大,故f變大,N不變,N1變大,N2變大,P、Q受到的合力為零,AC正確;考點:考查了共點力平衡條件,力的合成與分解35.如圖所示,一個“Y”字形彈弓頂部跨度為L,兩根相同的橡皮條均勻且彈性良好,其自由長度均為L,在兩橡皮條的末端用一塊軟羊皮(長度不計)做成裹片可將彈丸發(fā)射出去。若橡皮條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且勁度系數(shù)為k,發(fā)射彈丸時每根橡皮條的最大長度為2L(彈性限度內(nèi)),則彈丸被發(fā)射過程中所受的最大彈力為()A.

B.C.kL

D.2kL【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橡皮條長度最大時,彈力最大,此時每根橡皮條的彈力為,設兩根橡皮條間的夾角為,則,因此兩根橡皮條的彈力的合力大小為,A正確,BCD錯誤??键c:力的合力,胡克定律36.如圖所示,人曲膝下蹲時,膝關節(jié)彎曲的角度為θ,設此時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jié)的作用力F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jié)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約為()A.B.C.D.【答案】D【解析】設大腿骨和小腿骨的作用力分別為F1、F2,則F1=F2由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易知F2cos=,對F2進行分解有F2y=F2sin;解得F2y=tan=,D選項正確.37.長為L的通電直導體棒放在光滑水平絕緣軌道上,勁度系數(shù)為k的水平輕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拴在棒的中點,且與棒垂直,整個裝置處于方向豎直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彈簧伸長x,棒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A.導體棒中的電流大小為B.導體棒中的電流方向從b流向aC.若只將磁場方向緩慢順時針轉(zhuǎn)過一小角度,x變大D.若只將磁場方向緩慢逆時針轉(zhuǎn)過一小角度,x變大【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由于彈簧伸長為x,根據(jù)胡克定律可得,,則有,故A正確;由于彈簧伸長,則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由左手定則可得,導體棒中的電流方向從a流向b,故B錯誤,若只將磁場方向緩慢順時針轉(zhuǎn)過一小角度,則水平向右方向安培力也順時針轉(zhuǎn)動一小角度,根據(jù)力的分解與平衡可得,彈力變小,導致x變小,故C錯誤;若只將磁場方向緩慢逆時針轉(zhuǎn)過一小角度,則水平向右方向安培力也逆時針轉(zhuǎn)動一小角度,根據(jù)力的分解與平衡可得,彈力變小,導致x變小,故D錯誤;考點:考查了安培力;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38.如圖所示,在豎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通過光滑的輕質(zhì)滑輪懸掛一重物G.現(xiàn)將輕繩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點,另一端從B點沿支架緩慢地向C點靠近(C點與A點等高).則繩中拉力大小變化的情況是()A.先變小后變大B.先變小后不變C.先變大后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當輕繩的右端從B點移到直桿最上端時,設兩繩的夾角為2θ.以滑輪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作出受力圖如圖甲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得,得到繩子的拉力,所以在輕繩的右端從B點移到直桿最上端時的過程中,θ增大,減小,則F變大.當輕繩的右端從直桿最上端移到C點時,如圖乙,設兩繩的夾角為2α.設繩子總長為L,兩直桿間的距離為S,由數(shù)學知識得到,L、S不變,則α保持不變.再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兩繩的拉力F保持不變.所以繩中拉力大小變化的情況是先變大后不變.C正確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39.如圖,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若稍許增大F,仍使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則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Ff、支持力FN以及Ff和FN的合力F′變化情況是()A.Ff不一定增大,F(xiàn)N一定增大,F(xiàn)′一定增大B.Ff一定增大,F(xiàn)N一定增大,F(xiàn)′不變C.Ff、FN、F′均增大D.Ff、FN不一定增大,F(xiàn)′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受力分析及正交分解可得:在垂直斜面方向上,F(xiàn)N=Gcosθ+Fsinθ;增大推力F,則支持力一定增大;沿斜面方向上有:Fcosθ=mgsinθ+f;若推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的分力,則摩擦力向下,若推力增大,則摩擦力增大;若推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重力的分力,則摩擦力向上,若推力增大,則摩擦力減??;物體處于靜止,合力為零:Ff和FN的合力F′與重力與F的合力等大反向,推力F增大,則重力與F的合力增大,則Ff和FN的合力F′增大;故選:A.考點:物體的平衡及正交分解法。40.一斜劈A靜止在粗糙的水平面,在其斜面上放著一滑塊B,若給滑塊B一平行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則B正好保持勻速下滑。如圖所示,現(xiàn)在B下滑過程中再加一個作用力,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在B上加一豎直向下的力F1,則B將保持勻速運動,A對地無摩擦力的作用B.在B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2,則B將加速運動,A對地有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的作用C.在B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3,則B將減速運動,在B停止前A對地有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D.無論在B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B停止前A對地都無靜摩擦力的作用【答案】AD【解析】試題分析:設滑塊B的質(zhì)量為m,斜劈A的質(zhì)量為M,則m原來保持勻速下滑,M靜止,以滑塊和斜面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根據(jù)平衡條件得知地面對斜面沒有摩擦力,如有摩擦力,整體的合力不為零,將破壞平衡狀態(tài)與題矛盾.對m,有:,即得,θ是斜面的傾角.當施加豎直向下的力時,對整體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合力為零,水平方向合力為零,故地面對M無摩擦力,對m受力分析可知,,所以m做勻速運動,故A正確.在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如圖,物塊所受的合力將沿斜面向下,故做加速運動,但m與斜面間的彈力大小不變,故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即物塊所受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仍然豎直向上,則斜面所受摩擦力與物塊的壓力的合力豎直向下,則斜面水平方向仍無運動趨勢,故仍對地無摩擦力作用,故B錯誤;在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沿斜面方向:,故物體做減速運動;對物塊,所受支持力增加了,則摩擦力增加,即支持力與摩擦力均成比例的增加,其合力方向還是豎直向上,如圖:則斜面所受的摩擦力與壓力的合力放還是豎直向下,水平放向仍無運動趨勢,則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C錯誤;無論在m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m對斜面的壓力與m對斜面的摩擦力都是以的比例增加,則其合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斜面便沒有運動趨勢,始終對地面無摩擦力作用,故D正確.考點:考查了力的合成與分解,摩擦力的計算41.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疊放兩物體A和B,其中上面的物體A質(zhì)量為m,下面較大一點的物體B質(zhì)量為2m,且兩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并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F(xiàn)再用一根不計質(zhì)量的輕繩通過理想定滑輪(不計摩擦和質(zhì)量)分別與兩物體相連,并用水平恒力F拉定滑輪。為使兩物體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力F最大不能超過【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由動摩擦因數(shù)可求出最大靜摩擦力.對B研究,求出A、B剛要滑動時的加速度,再對整體研究求出此時的拉力.因為B的質(zhì)量大,AB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一定,所以最終A相對于B向右加速,A的最大加速度即為整體的最大加速度:由得到:,整體分析可知:代入加速度整理可得:最大不能超過,C正確。考點: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42.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α的傳送帶上有質(zhì)量均為m的三個木塊1、2、3,中間均用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其中木塊1被與傳送帶平行的細線拉住,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運行,三個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B.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C.1、2兩木塊之間的距離等于2、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D.如果傳送帶突然加速,相鄰兩木塊之間的距離都將增大【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對木塊3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彈簧的拉力,根據(jù)平衡條件,有:解得:;故彈簧的長度為:,故A錯誤,B正確;對木塊2、3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力和彈簧的拉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解得;故彈簧的長度為:,故,故C錯誤;如果傳送帶突然加速,支持力不變,根據(jù)滑動摩擦力不變,彈簧彈力也不變,故合力不變,故物體全部保持靜止,故D錯誤;考點:考查了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胡克定律.4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m2。的兩個物塊,通過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輕繩懸掛在天花板的M、N兩點,平衡時懸掛于M點的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懸掛于N點的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現(xiàn)將懸點M向左緩慢移動一小段距離后固定,再次平衡后,關于以及M、N兩點所受作用力的變化情況,以下判斷正確的是(滑輪重力和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不計)A.和均變大,且=B.和均不變,且=2C.繩對M、N的作用力不變D.繩對M、N的作用力變大【答案】BC【解析】試題分析:由于裝置中拉起m1的兩段繩子的作用力是通過m2來提供的,當M向左側(cè)移動時,拉起m1的繩子的夾角要增大,m2被拉起,繩子的拉力不變,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也不變,故α、β均不變,A錯誤;且對于下面的滑輪而言:m1g=cosα×m2g;對于上面的滑輪而言:N端拉滑輪的力等于二個m2g的合力,且合力的方向平分m2g與繩子間的夾角,即α=2β,B是正確的;由于繩對M、N的作用力都等于m2g,故它們是不變的,故C正確,D錯誤。考點: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分解。44.將質(zhì)量為m的滑塊放在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若滑塊與斜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則()A.將滑塊由靜止釋放,如果μ>tanθ,滑塊將下滑B.給滑塊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塊將減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塊向上勻速滑動,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應是2mg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塊向下勻速滑動,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應是mgsinθ【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據(jù)題意,將滑塊由靜止釋放,如果滑塊下滑,則有:,即,故選項A錯誤;如果,此時給一個初速度,由于摩擦力小于下滑力,滑塊將做加速運動,故選項B錯誤;如果,則摩擦力和下滑力相等,即,要使滑塊向上勻速運動,則有:,故選項C正確;要使滑塊向下勻速下滑,當時,,故選項D錯誤。考點:本題考查受力分析。45.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斜面體放在地面上,另有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斜面體頂端沿斜面加速下滑,斜面體始終保持靜止。設下滑過程中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別為N和f,則A.N<(M+m)g,f水平向左B.N<(M+m)g,f水平向右C.N>(M+m)g,f水平向左D.N>(M+m)g,f水平向右【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斜面體頂端沿斜面加速下滑,則質(zhì)量為m的木塊處于失重狀態(tài),則m對M的作用力小于m的重力,則下滑過程中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N<(M+m)g,大M在小m的作用下有向右運動的趨勢,則大M所受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左。A正確??键c:本題考查受力分析。46.用質(zhì)量為M的吸鐵石,將一張質(zhì)量為m的白紙壓在豎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學沿著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輕拉白紙,白紙未移動,則此時黑板對白紙的摩擦力的大小為()A.FB.mgC.D.【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對吸鐵石和白紙整體,在垂直于黑板平面內(nèi)受磁引力、黑表面的支持力,在平行于黑板平面內(nèi)受豎直向下的重力(M+m)g、水平拉力F和黑表面的摩擦力f作用,由于紙未被拉動,所以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f與(M+m)g和F的合力等值反向,因此有f=,故選項D正確??键c:本題主要考查了物體的受力分析、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以及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靈活運用問題。47.如圖所示,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星體,O為兩星體連線中點,PQ是其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O沿OP方向一直運動下去,則它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變化情況是()A.一直增大B.一直減小C.先增大,后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可知兩個星體對物體的引力大小相等,O點所受力合力為零,無窮遠合力為零,所以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O沿OP方向一直運動下去,則它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變化情況是從零變?yōu)椴粸榱?,再變?yōu)榱悖珻正確??键c:本題考查了萬有引力及其合成。48.兩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A和B,質(zhì)量均為m,用長度相同的兩根細線分別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同一點O.現(xiàn)用相同長度的另一根細線連接A,B兩個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時三根細線均處于伸直狀態(tài),且OB細線恰好處于豎直方向,如圖所示.如果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力F的大小為A.mg

B.mg

C.mgD.0【答案】A【解析】以B為研究對象,B受重力和OB繩的拉力,AB繩的拉力為零;再以A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力的矢量運算法則,可得F=mg,選A.49.中國很多地方有元宵節(jié)放孔明燈的習俗.若某質(zhì)量為m的孔明燈升空后向著東北偏上方向勻速上升,則此時孔明燈所受空氣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A.0B.mg,東北偏上方向C.mg,豎直向上D.mg,東北偏上方向【答案】C【解析】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孔明燈所受空氣的作用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與孔明燈運動方向無關,故C正確50.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放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豎直的木板擋住,則小球?qū)δ景宓膲毫Υ笮锳.B.

C.D.【答案】B【解析】取光滑小球為研究對象,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由于小球是光滑的,因此小球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由于小球靜止,則有FN1sinθ-FN2=0,F(xiàn)N1cosθ-mg=0解得:FN1=,F(xiàn)N2=mgtanθ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球?qū)δ景宓膲毫镕N2′=FN2=mgtanθ51.一直桿傾斜固定,并與水平方向成30°的夾角;直桿上套有一個質(zhì)量為0.5kg的圓環(huán),圓環(huán)與輕彈簧相連,在輕彈簧上端施加一豎直向上、大小F=10N的力,圓環(huán)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直桿與圓環(huán)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7,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圓環(huán)受到直桿的彈力,方向垂直直桿向上B.圓環(huán)受到直桿的彈力大小等于2.5NC.圓環(huán)受到直桿的摩擦力,方向沿直桿向上D.圓環(huán)受到直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5N【答案】D【解析】對小環(huán)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于F=10N>mg=5N,所以桿對環(huán)的彈力FN垂直桿向下,桿對環(huán)還有沿桿向下的靜摩擦力Ff,則FN與Ff的合力應豎直向下,大小為F合=F-mg=5N,所以FN=F合cos30°=N,F(xiàn)f=F合sin30°=2.5N.綜上可知選項D正確.52.在某商場的自動扶梯上,沒人上扶梯時,扶梯以很慢的速度運行,人站上扶梯時,它會先加速再勻速運轉(zhuǎn)。一顧客乘扶梯上樓,恰好經(jīng)歷了這兩個過程,如圖所示。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顧客在加速運動的過程中處于超重狀態(tài)B.顧客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C.顧客在加速運動的過程中受摩擦力作用D.顧客始終受摩擦力作用【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顧客斜向上加速運動時,向上有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a,F(xiàn)大于mg,故加速運動向時,處于超重狀態(tài),向右也有加速度,此加速度由摩擦力提供,當勻速運動時,由平衡條件可知,人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這二個力大小相等,所以本題AC正確,BD錯誤??键c:受力分析53.粗細均勻的電線架在A、B兩根電線桿之間.由于熱脹冷縮,電線在夏、冬兩季呈現(xiàn)如圖所示的兩種形狀,電線桿始終處于豎直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冬季,電線對電線桿的拉力較大B.夏季,電線對電線桿的拉力較大C.夏季與冬季,電線對電線桿的拉力一樣大D.夏季,桿對地面的壓力較大【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以整條電線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知,兩電線桿對電線的彈力的合力與其重力平衡,由幾何關系得:,即:,由于夏天氣溫較高,電線的體積會膨脹,兩桿正中部位電線下墜的距離h變大,則電線在桿上固定處的切線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變小,故變小,所以兩電線桿處的電線拉力與冬天相比是變?。娋€桿上的電線的質(zhì)量一定,受力平衡,夏季、冬季桿對地面的壓力相等.所以選項B、C、D錯誤,A正確.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了力的合成.54.一根長為L、粗細均勻的輕繩,兩端分別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兩點.若在細繩的C處懸一重物,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AC>CB,則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先斷B.若AC>CB,則增加重物的重力,BC段先斷C.若AC=CB,則將A端向左移時繩子容易斷D.若AC=CB,則將A端向右移時繩子容易斷【答案】BC【解析】試題分析:設,由圖可知,對C點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增加重物的重力,BC先到達最大拉力,BC段先斷,A錯誤B正確;若,則將A端向左移時,兩根繩子夾角變大,合力不變,分力增大,繩子容易斷;C正確D錯誤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55.兩個物體A和B,質(zhì)量分別為2m和m,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靜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θ=300,不計摩擦,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繩上拉力大小為mgB.物體A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C.物體A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D.地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對B受力分析可知繩上拉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mg,A正確;對A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錯誤;地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的水平分力,即為,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減去F的豎直方向分力,即為,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體A對地面的摩擦力和壓力大小分別是、,B錯誤,C正確??键c:本題考查了受力分析和平衡條件。56.兩個大小相等同時作用于同一物體的共點力,當它們間的夾角為900時,其合力大小為F;當它們間的夾角為1200時,合力的大小為()A.B.C.D.【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兩個大小相等共點力,當它們間的夾角為900時,其合力大小為F,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分力大小,當它們間的夾角為1200時,合力的大小為等于分力大小,即為,B正確??键c:本題考查了力的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57.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上端固定在O點,下端拴一個鋼球P,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對球施加一個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球緩慢偏移,在移動中的每一個時刻,都可以認為鋼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外力F的方向始終水平,移動中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90°,且彈簧的伸長量不超過其彈性限度,則下圖給出的彈簧伸長量x與cosθ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中,最接近實際的是()【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彈簧的彈力,而,可得,因此x與cosθ成反比,畫出圖象是雙曲線的一個分支,因此D正確。ABC錯誤??键c:物體受力分析,胡克定律58.如圖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塊A和斜面體B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運動.物塊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A.豎直向上B.豎直向下C.沿斜面向下D.水平向右【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知,以A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因物塊A處于平衡狀態(tài)合外力為零,物塊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的合力與摩擦力等大反向,又斜面對A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該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C正確;A、B、D錯誤??键c:本題考查力的合成59.關于力的合成與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關系,都同時作用在物體上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個分力。C.當已知合力,和其中一個分力,則分解的結(jié)果可能是無數(shù)D.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結(jié)果是唯一的【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關系,但不是同時作用在物體上,A錯誤;當兩個力方向相同時,合力等于兩分力之和,合力大于每一個分力;當兩個分力方向相反時,合力等于兩個分力之差,合力可能小于分力,由此可見: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有可能小于分力,B錯誤;當已知合力,和其中一個分力,則分解的結(jié)果是唯一的,C錯誤;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結(jié)果是唯一的,D正確??键c:本題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60.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斜面上,與斜面一起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物體A受到斜面對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A.向右斜上方B.豎直向上C.向右斜下方D.上述三種方向均不可能【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知物體A有向右的加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合外力水平向右,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故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應向右斜上方,所以A正確;B、C、D錯誤??键c: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61.如圖所示,已知帶電小球A、B的電荷量分別為QA、QB,OA=OB,都用長L的絕緣絲線懸掛在絕緣墻角O點處。靜止時A、B相距為d。為使平衡時AB間距離變?yōu)?d,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B的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陌朔种唬瓸.小球A、B的電荷量都增為原來的二倍,同時將B.小球A、B的電荷量都減小到原來的一半,同時將B【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如圖所示,B受重力、繩子的拉力及庫侖力;將拉力及庫侖力合成,其合力應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據(jù)三角形相似:①,而庫侖力F=k②,由①②式得:d=,要使d變?yōu)?d:①可以使B的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陌朔种?,A正確,B錯誤;②小球A、B的電荷量都增為原來的二倍,同時將考點:本題考查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庫侖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62.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星體,其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為MN,O為兩星體連線的中點,如圖所示,一物體從O沿OM方向運動,則它所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F隨距離r的變化情況大致正確的是(不考慮其他星體的影響)【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設物體的質(zhì)量為,物體到O點的距離為r,星體到O點的距離為l,物體受到的萬有引力為,當r=0時,F(xiàn)=0,當r=∞時,F(xiàn)=0;由表達式可知F與r不可能是線性關系,故選項B正確.考點:萬有引力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63.在勻強電場中,將一個帶電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由靜止釋放,帶電小球的軌跡為一直線,該直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如圖所示,那么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A.最大值是B.最小值是C.唯一值是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因為小球作直線運動,所以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沿軌跡方向,根據(jù)矢量的三角形法則可知當電場力垂直于運動軌跡時,電場力最小,所以有:,解得:,故選項B正確;根據(jù)矢量三角形法則可知電場力方向確定時,電場力的大小確定,故選項D錯誤.考點:本題考查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及矢量三角形法則的應用.64.如圖所示,傾角為的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小球A和物塊B,跨過固定于斜面體頂端的定滑輪O(不計滑輪的摩擦),A的質(zhì)量為m,B的質(zhì)量為4m.開始時,用手托住A,使OA段繩恰好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繩中無拉力),OB繩平行于斜面,此時B靜止不動,將A由靜止釋放,在其下擺過程中B始終保持靜止.則在繩子到達豎直位置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A運動到最低點時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mgB.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沒有發(fā)生變化C.若適當增加OA段繩子的長度,物塊可能發(fā)生運動D.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答案】AD【解析】試題分析:A物體在最高點時,繩子拉力為零,對B進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當小球A向下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在最低點時,,整理得:,此時再對B進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大小等于mg,A正確;在A下擺的過程中,B受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B錯誤;小球A擺到最低點時,繩子拉力大小為mg與繩子長度無關,因此無論如何改變OA段繩子的長度,B物塊都不可能發(fā)生運動,C錯誤;在A下擺的過程中,將斜面體與B做為一個整體,細繩對整體始終有一個斜向右下方的拉力作用,因此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始終水平向右,D正確??键c:物體受力分析,整體法和隔離體法。65.已知3個分力的大小依次為3N、5N、9N,則它們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0NB.1NC.5ND.18N【答案】B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可知可知,二力合成時的合力范圍,故可知,3N與5N的合力范圍是2N~8N,此合力再與9N進行二力合成,可得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圍為1N~17N,故選項BC正確、AD錯誤;考點:力的合成66.如圖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側(cè)是光滑的,左側(cè)是粗糙的,O點為球心,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小物塊A靜止在球面的左側(c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1,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1;小物塊B在水平力F2作用下靜止在球面的右側(cè),對球面的壓力大小為N2,已知兩小物塊與球心連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θ,則A.F1:F2=cosθ:1B.F1:F2=sinθ:1C.N1:N2=cos2θ:1D.N1:N2=sin2θ:1【答案】AC【解析】試題分析:分別對A、B兩個相同的小物塊受力分析如圖,A受到重力,沿球面斜向上的摩擦力F1,垂直于球向斜向上的支持力,它的大小等于它對球面的壓力N1,故F1=mgsinθ;N1=mgcosθ;B受到重力,作用力F2及球面對它的支持力,其大小等于它對球面的壓力N2,故F2=mgtanθ,N2=,所以F1:F2=,故A是正確的,B不對;N1:N2=cosθ:=cos2θ:1,C是正確的,D是不對的??键c:受力分析,力的平衡。67.如圖所示,a,b,c三根繩子完全相同,b繩水平,c繩下掛一重物。若增加重物的重量,則最先斷的繩子是()aaObcA.a(chǎn)繩B.b繩C.c繩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以結(jié)點O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受三根繩子的拉力,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所以ao繩上的拉力最大,a繩先斷,故A正確;B、C、D錯誤??键c:本題考查力的合成68.如圖所示,物體在水平力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若稍許減小水平推力,而物體仍保持靜止,設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為,物體所受的支持力為,則()A.和都一定減小B.不一定減小,一定減小C.和都不一定減小D.一定減小,不一定減小【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力分析及正交分解如圖所示:在y軸方向上,,減小推力,則支持力一定減小.沿斜面方向上有:,若推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的分力,則摩擦力向下,若推力減小,則摩擦力減??;若推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重力的分力,則摩擦力向上,若推力減小,則摩擦力變大.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了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滑動摩擦力、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69.一運動員雙手對稱地握住單杠,使身體懸空,設每只手臂所受的拉力都是T,它們的合力是F,若兩臂之間的夾角增大了,則()A.T和F都增大B.T和F都減小C.T增大,F(xiàn)不變D.T不變,F(xiàn)增大【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運動員身體懸空處于平衡狀態(tài),合力為0,即兩個手臂的拉力的合力F與運動員重力等大反向,所以合力F是不變的,選項ABD錯。設手臂和豎直方向夾角為,根據(jù)對稱性,則有,整理得,隨兩臂之間的夾角增大,增大,增大,選項C對??键c:共點力的平衡70.在如下所示的A、B、C、D四圖中,滑輪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計,滑輪的軸O安裝在一根輕木桿P上,一根輕繩ab繞過滑輪,a端固定在墻上,b端下面掛一個質(zhì)量都是m的重物,當滑輪和重物都靜止不動時,A、C、D圖中桿P與豎直方向夾角均為θ,圖B中桿P在豎直方向上,假設A、B、C、D四圖中滑輪受到木桿彈力的大小依次為FA、FB、FC、FD,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A.FA=FB=FC=FDB.FD>FA=FB>FCC.FA=FC=FD>FBD.FC>FA=FB>FD【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在A、B、C、D四圖中均以滑輪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均受兩個繩子的拉力和桿的彈力,滑輪和重物都靜止不動,合力均為零,故桿的彈力與兩個繩子的拉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線;兩個繩子的拉力大小均等于重物的重力,又在A、B兩圖中,兩個繩子的拉力夾角相同,所以兩個繩子的拉力的合力相同,即,C圖中兩個繩子的拉力夾角最大,根據(jù)力的合成知識知,兩個繩子的拉力的合力最小,即,在D圖中兩個繩子的拉力夾角最小,根據(jù)力的合成知識知,兩個繩子的拉力的合力最大,即,故選B??键c:本題考查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以及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71.如圖所示,小方塊代表一些相同質(zhì)量的鉤碼,圖甲中O為輕繩之間連接的結(jié)點,圖乙中光滑的滑輪跨在輕繩上懸掛鉤碼,兩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圖甲中的B滑輪或圖乙中的端點B沿虛線稍稍上移一些,則關于θ角的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圖乙中的θ角均增大B.圖甲、圖乙中θ角均不變C.圖甲中θ角增大、圖乙中θ角不變化D.圖甲中θ角不變、圖乙中θ角變大【答案】B【解析】在題圖甲中由于A和B均為滑輪,則知在移動B滑輪的過程中,繩OA與OB的拉力大小不變,若θ變化時,合力必變化,但此時其合力不變,與O點下方五個鉤碼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θ角不變;由圖可知,當B點稍上移時,θ角仍然不變,所以只有B項正確.72.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著緊靠在一起的A、B兩物體,B的質(zhì)量是A的2倍,B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單位是s)。從t=0開始計時,則()A.A物體在3s末時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時刻的1/3B.t>4s后,B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t=4.5s時,A物體的速度為零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BD【解析】試題分析:設A的質(zhì)量為m,則B的質(zhì)量為2m,在兩物體沒有分離時,對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①對B:設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N,則N+FB=2ma

②解得:N=16-4t③由③得,當t=4s時,N=0,此后A、B分離,B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t=0時,;t=3s時,,則A物體在3s末時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時刻的倍.故A錯誤;B正確;t=4.5s時,A的加速度為,說明A仍在做加速運動,速度不為零,而且速度方向與B相同.故C錯誤;t>4.5s后,A的加速度aA<0,而B的加速度不變,則知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的應用。73.()A.FN變大B.F不變C.FN不變D.F變小【答案】CD【解析】試題分析:小球沿圓環(huán)緩慢上移可看做勻速運動,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G,F(xiàn),F(xiàn)N,三個力.滿足受力平衡.作出受力分析圖如下:由圖可知△OAB∽△GFA,即,當A點上移時,半徑不變,AB長度減小,故F減小,F(xiàn)N不變,故A錯誤,B錯誤,C正確,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物體的平衡、力的合成與分解。74.有兩個共點力,大小分別是3N和5N,則它們的合力大?。ǎ〢.最大為10NB.最小為2NC.可能為15ND.可能為1N【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兩個共點力F1、F2合力范圍,故3N、5N兩力的合力范圍為,只有選項B正確??键c:力的合成與分解75.如圖所示,用A.B兩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到O點(),現(xiàn)保持A的讀數(shù)不變,而使夾角減小,適當調(diào)整彈簧測力計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點保持不變,這時:(1)B的示數(shù)應是()A.一定變大B.一定不變C.一定變小D.變大、不變、變小均有可能(2)夾角β的變化應是()A.一定變大B.一定不變C.一定變小D.變大、不變、變小均有可能【答案】(1)C(2)C【解析】本題重點考查作圖法求解力的合成問題,只有規(guī)范作圖才能作出正確判斷,切忌作圖時隨意亂畫?!笆筄點保持不變"即表明A.B拉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則以O為圓心,以A的拉力大小為半徑畫圓弧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按題意減小,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均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由圖可知B的拉力的大小和角度都將變小,故(1).(2)均選C項。

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題型注釋)76.為了研究人們用繩索跨山谷過程中繩索拉力的變化規(guī)律,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將不可伸長輕繩的兩端通過測力計(不及質(zhì)量及長度)固定在相距為D的兩立柱上,固定點分別為P和Q,P低于Q,繩長為()。他們首先在繩上距離P點10cm處(標記為C)系上質(zhì)量為的重物(不滑動),由測力計讀出繩PC、QC的拉力大小和,隨后改變重物懸掛點的位置,每次將P到C點的距離增加10cm,并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后得到、與繩長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由實驗可知:(1)曲線=2\*ROMANII中拉力最大時,C與P點的距離為______cm,該曲線為_______(選填:或)的曲線.(2)在重物從P移動到Q的整個過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_____(選填:P或Q)點所在的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