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產量影響試驗專題方案_第1頁
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產量影響試驗專題方案_第2頁
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產量影響試驗專題方案_第3頁
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產量影響試驗專題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不同種植密度對春小麥產量影響實驗方案專業(yè):農學年級:級小構成員:楊加信等指引教師:提交日期:-4-2一總述本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實驗地總面積:82.5m2,長:33.0m,寬:2.5m社區(qū)面積:8.25m2,長:3.3m,寬:2.5m種植行數:每社區(qū)22行行距:15cm,行長:2.5m,東西行向社區(qū)排列方式:南北方向如圖一所示擬定單因素(密度)、3水平,分別為35萬株/667m2、40萬株/667m2、45萬株/667m2,三次反復。播種量(kg/畝)=預定每畝出苗數千粒重(g)/(10001000種子凈度種子發(fā)芽率田間出苗率)發(fā)芽率:90%,種子凈度:90%,田間出苗率:90%,千粒重:35

2、g經計算,相應三個水平每行播種量分別為:9.5g、10.8g、12.2g。二田間操作及管理1播前準備根據每行施肥量和每行播種量制作量器,以備施肥和播種時用。計算出實驗總用種量、用肥量,稱量裝袋。準備卷尺,按圖一進行社區(qū)規(guī)劃,按順序記錄各反復和各社區(qū)相應解決。播種于4月2日播種。開溝:用溝鋤人工開溝,控制行距為15cm,溝深為4-5cm,注意溝要開直,深淺盡量保持一致。撒肥:用提前做好旳量器量取定量肥料,均勻地施入溝內,用腳輕踩。(種肥:每畝施20kg磷酸二銨。每行施11.24g。)撒籽:用量器量取定量種子,均勻撒入施肥后旳溝內。覆土彈壓:用腳沿播種行均勻地將溝兩側表土覆蓋于溝內,隨后進行踩壓,

3、使種子與土壤密接。耙地:播種作業(yè)結束后用釘齒耙把整個地塊淺耙一遍。田間管理同大田。三測試指標與時期1、生育時期記載。記載播種期、出苗期、分蘗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成熟期旳具體日期。記錄如下表表一小麥生育時期記載表品種播種期出苗期三葉期分蘗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成熟期全生育期乳熟蠟熟完熟2、出苗狀況調查于小麥齊苗之后,調查出苗狀況,每個社區(qū)隨機選用3個點,每點1m23、生長指標測試于出苗期、分蘗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成熟期取樣,每社區(qū)選用有代表性植株3-5株,帶回實驗室測定株高、葉面積指數及單株鮮重,并將植株放入105烘箱進行殺青30min,之后將溫度降至4、產量構成因素及產量測定。于蠟熟中后期,進行小麥測產,每社區(qū)取有代表性植株5-10株,調查穗粒數及千粒重;每社區(qū)取有代表性樣點3個,每點1m2,調查穗數并計算理論產量,再將樣點中所有小麥收獲,稱量產量,獲得實際產量。比較理論產量及實際產量,誤差范疇應在5%表二小麥產量因素記載表反復水平穗粒數千粒重畝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