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金針蟲的特征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1頁
小麥金針蟲的特征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2頁
小麥金針蟲的特征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小麥金針蟲的特征習性、發(fā)生規(guī)律、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麥金針蟲是小麥種植期間消失的一類害蟲,主要有溝金針蟲和細胸金針蟲等,嚴峻影響了小麥的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1、形態(tài)特征 1.1 溝金針蟲 成蟲深栗褐色,扁平,密生金黃色細毛,體中部最寬,前后兩端較狹。卵乳白色,近似橢圓形。幼蟲黃褐色,體形扁平,較寬,胴部背面中央有明顯的縱溝,尾節(jié)粗短,深褐色無斑紋。蛹體瘦長,乳白色,近似長紡錘形。 1.2 細胸金針蟲 成蟲黃褐色,體形瘦長,密生灰色短毛,有光澤。卵乳白色,近似橢圓形。幼蟲淡黃褐色,瘦長,圓筒形,胴部背面中央無縱溝,尾節(jié)圓錐形,背面基部兩側

2、各有1個褐色圓斑,并有4條深褐色縱溝。蛹乳白色,近似長紡錘形。 2、發(fā)生規(guī)律 2.1 溝金針蟲 3年1代,以成蟲和幼蟲在土壤深2080 cm處越冬。次年3月開頭活動,4月為活動盛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產卵期,幼蟲期很長,直到第3年。 2.2 細胸金針蟲 需23年1個世代,成蟲活動力量強,對剛腐爛的禾本科草類有趨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產卵盛期,卵產于表土內,經過821 d發(fā)育成幼蟲。5月下旬10 cm土溫達7.812.9 時危害最盛,7月上中旬土溫達17 時漸漸停止危害。 3、生活習性 3.1 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粗放地區(qū)、間作套種面積較大地區(qū)及荒地、雜草叢生的地段,因耕翻較少,金針蟲能平安地

3、完成生活史,所以金針蟲發(fā)生較重。而精耕細作地區(qū),因麥收后準時伏耕,加重了機械損傷,蛹室及蟄后成蟲的土室遭到破壞,部分成蟲、幼蟲、蛹被翻至地表,使其死亡率增加,所以發(fā)生較輕。 3.2 土壤濕度 金針蟲不耐土壤干燥環(huán)境,喜潮濕,在干旱土壤里危害很輕,其相宜的土壤含水量為20%25%。 3.3 土壤溫度 金針蟲相宜在較低溫度下生活,早春回升危害早,秋后較耐低溫,入蟄期遲。土壤平均溫度在1015 時為危害盛期,20 時停止危害,冬季埋伏于深層土壤越冬。小麥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易受金針蟲危害,以早春受害最重。 4、金針蟲發(fā)生嚴峻的緣由 一是對金針蟲發(fā)生條件了解和熟悉不足,防治不當。二是隨著機械化的普及推

4、廣,秸稈還田面積不斷增大,土壤肥力提高,給地下害蟲供應了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三是近年來10月降雨偏少,土壤濕度利于其活動,農田管理粗放。四是小麥播種后至冬前氣溫偏高,有利于金針蟲地下活動。 5、綜合防治方法 依據金針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田間管理特點,在農業(yè)防治的基礎上,采納化學防治,實行播種期防治和生長期防治相結合,成蟲防治與幼蟲防治相結合,人工誘殺與藥劑治蟲相結合的措施,可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5.1 農業(yè)防治 一是搞好中耕除草,精耕細作,深翻地,促使病殘體分解,削減病源和蟲源。二是選用抗病、抗蟲的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三是開好排水溝,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后準時清理溝系,防止?jié)駳鉁?,降低田間濕度。四是在播種前,撒施殺蟲的藥土。五是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 5.2 藥劑防治 可采納如下藥劑防治:用50辛硫磷乳劑1100倍液或48樂斯本(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3%)拌種。用50辛硫磷乳劑3 0003750 g/hm2、20%吡蟲啉乳油3 0003 750 g/hm2,或5%樂斯本顆粒劑3045 kg/hm2、50%辛硫磷粉劑37.545.0 kg/hm2,拌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