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屆九校聯考理綜試卷第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3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4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氫原子能級如圖所示,當氫原子從躍遷到的能級時,輻射光的波長為656nm,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 氫原子從躍遷到的能級時,輻射光的波長大于656nmb. 用波長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氫原子從躍遷到的能級c. 一群處于能級上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產生3種譜線d. 用波長為633nm的光照射,能使氫原子從躍遷到的能級【答案】c【解析】【詳解】a由及氫原子
2、能級關系可知,從n=2躍遷到n=1時釋放的光子波長約為122nm,故選項a錯誤;b波長325nm的光子能量小于波長122nm的光子能量,不能使氫原子從n=1躍遷到n=2的能級,故選項b錯誤;c一群處于n=3能級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有3種可能,因此最多產生3種譜線,選項c正確;d從n=3躍遷到n=2的輻射光波長=656nm,所以,只有入射光波長為656nm時,才能使氫原子從n=2躍遷到n=3的能級,選項d錯誤。故選c。2.考駕照需要進行路考,路考中有一項是定點停車路旁豎一標志桿,在車以1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過程中,當車頭與標志桿的距離為20 m時,學員立即剎車,讓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車頭
3、恰好停在標志桿處,忽略學員的反應時間,則a. 汽車剎車過程的時間為4 sb. 汽車剎車過程的時間為2 sc. 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d. 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0.25 m/s2【答案】a【解析】根據位移速度公式可得,解得,剎車時間,故a正確3.如圖甲所示,一輕彈簧的兩端與質量分別為、(已知)的兩物塊、相連接,彈簧處于原長,三者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現使獲得水平向右、大小為的瞬時速度,從此刻開始計時,兩物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從圖像提供的信息可得()a. 到時間內彈簧由原長變化為壓縮狀態(tài)b. 在時刻,兩物塊達到共同速度,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c. 時刻彈簧的彈性勢能為
4、6jd. 在和時刻,彈簧均處于原長狀態(tài)【答案】d【解析】【詳解】ab由題圖可知,0到t1時間內,b減速,a加速,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彈簧被拉伸,t1時刻兩物塊達到共同速度2m/s,此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從題圖中可知,t3到t4時間內,a做減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彈簧由壓縮狀態(tài)恢復到原長,即t3時刻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t4時刻彈簧處于原長,故ab錯誤;cd由題圖可知,t1時刻兩物體速度相同,都是2m/s,又知a、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其中v0=6m/s,v2=2m/s,解得m1:m2=2:1所以m1=2kg,在t3與時刻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其中v3=2m
5、/s,聯立解得ep=12j,故c錯誤d正確。故選d。4.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行,跳臺滑雪是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圖為一簡化后的跳臺滑雪的軌道示意圖,運動員(可視為質點)從起點由靜止開始自由滑過一段圓心角為60°的光滑圓弧軌道后從a點水平飛出,然后落到斜坡上的b點。已知a點是斜坡的起點,光滑圓弧軌道半徑為40,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運動員的質量 (重力加速度,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運動員到達a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1200b. 運動員從起點運動到b點的整個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c. 運動員到達a點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104d. 運動員從a點飛出到落
6、到b點所用的時間為【答案】a【解析】【詳解】abc運動員在光滑的圓軌道上的運動和隨后的平拋運動的過程中只受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運動員在光滑的圓軌道上的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所以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得n=1200n故a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1200n;此時速度沿水平方向,故重力的瞬時功率為零,故a正確bc錯誤;d由,可得故d錯誤。故選a。5.如圖所示,相距l(xiāng)的兩平行光滑金屬導軌間接有兩定值電阻和,它們的阻值均為。導軌(導軌電阻不計)間存在垂直導軌平面向下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F有一根質量為、電阻也為的金屬棒在恒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距離時恰好達到穩(wěn)定速度。運動過程中金屬棒與
7、導軌始終接觸良好,則在金屬棒由靜止開始運動到速度達到穩(wěn)定的過程中()a. 電阻上產生的焦耳熱為b. 電阻上產生的焦耳熱為c. 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d. 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答案】ad【解析】【詳解】ab金屬棒由靜止運動到速度達到穩(wěn)定過程,利用功能關系得,-w安=q總所以金屬棒上的電流是r1的兩倍,由q=i2rt可知,金屬棒消耗的焦耳熱是每個定值電阻消耗的焦耳熱的4倍,即所以a正確b錯誤。cd又由電荷量,可知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6.如圖所示,是某勻強電場中的四個點,它們正好是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電場線與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點電勢為20v,點電勢為24v,點電勢為12v,一個質子從點以速度
8、射入此電場,入射方向與成45°角,一段時間后經過點。不計質子的重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電場強度的方向由b指向db. c點電勢低于a點電勢c. 質子從b運動到c,所用的時間為d. 質子從b運動到c,電場力做功為4ev【答案】bc【解析】【詳解】ab連接bd,bd兩點的電勢差為24v-12v=12vad兩點的電勢差為20v-12v=8v因,故將bd分成3份,每一份表示4v,如圖所示,e點的電勢一定為20v,連接ae即為等勢線,f的電勢為16v,連接fc,由幾何知識得知,fcae,則知c的電勢是l6v,故a點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強場的方向垂直于等勢線,則知場強的方向垂直于ae向上,
9、不是由b指向d,故a錯誤,b正確;c由于bc兩點電勢分別為24v、16v,則bc中點o的電勢為20v,則a、e、o在同一等勢面上,由于ab=bo=l,abc=90°,則bao=boa=45°因為電場線與等勢線ao垂直,所以場強的方向與bc的夾角為45°,質子從b運動到c時做類平拋運動,沿初速度v0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運動時間為故c正確;d若質子由b到c,因bc間的電勢差為24v-16v=8v則電場力做功w=eu=8ev故d錯誤。7.如圖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內存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圖中未畫出),ab邊長度為d,現垂直ab邊射入一群質量均為m、電荷量均為q
10、、速度相同的帶正電粒子(不計重力)已知垂直ac邊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0,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長的粒子經歷的時間為t0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4t0b. 該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c.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為d. 粒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為【答案】abc【解析】【詳解】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垂直ac邊射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是t,即t=t0,則得周期 t=4t0,故a正確由t=得,故b正確設運動時間最長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所對的圓心角為,則有,得 =畫出該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設軌道半徑為r,由幾何知識得:+rcos30°
11、;=d,可得 ,故c正確;根據,解得故d錯誤故選abc點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解題一般程序是:畫軌跡:確定圓心,幾何方法求半徑并畫出軌跡找聯系:軌跡半徑與磁感應強度、速度聯系;偏轉角度與運動時間相聯系,時間與周期聯系用規(guī)律:牛頓第二定律和圓周運動的規(guī)律8.宇航員在某星球表面做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將一插有風帆的滑塊放置在傾角為的粗糙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帆在星球表面受到的空氣阻力與滑塊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為已知常數。宇航員通過傳感器測量得到滑塊下滑的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圖中直線在縱軸與橫軸的截距分別為、,滑塊與足夠長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星球的半徑為,引力常量
12、為,忽略星球自轉的影響。由上述條件可判斷出()a. 滑塊的質量為b. 星球的密度為c. 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為d. 該星球近地衛(wèi)星的周期為【答案】abc【解析】【詳解】abc帶風帆的滑塊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沿斜面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而f=kv,聯立可得由題意知,即滑塊的質量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根據和可得星球的密度根據可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選項abc正確;d根據可得該星球近地衛(wèi)星的周期故選項d錯誤。故選abc。第卷(非選擇題共6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共62分。第9題第1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3題第16題為選考題,考
13、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9.如圖甲所示,一位同學利用光電計時器等器材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有一直徑為d、質量為m的小金屬球從a處由靜止釋放,下落過程中能通過a處正下方、固定于b處的光電門,測得a、b間的距離為h(hd),光電計時器記錄下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1)如圖乙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得小球的直徑d_mm;(2)多次改變高度h,重復上述實驗,作出隨h的變化圖像如圖丙所示,當圖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金屬球的直徑d滿足表達式_時,可判斷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實驗中發(fā)現動能增加量ek總是稍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則
14、epek將_(填“增加”“減小”或“不變”)?!敬鸢浮?(1). 6.860 (2). (3). 增加【解析】【詳解】(1)1根據螺旋測微器讀數規(guī)則得讀數為:6.5mm+36.0×0.01mm=6.860mm(2)2若要滿足機械能守恒,則金屬球減小的重力勢能等于金屬球增加的動能,則有即解得 (3)由于該過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則epek將增加10.某同學欲將量程為300的微安表頭g改裝成量程為0.3a的電流表??晒┻x擇的實驗器材有:a微安表頭g(量程300,內阻約為幾百歐姆)b滑動變阻器(0 10)c滑動變阻器(050)d電阻箱(09999.9)
15、e電源(電動勢約為1.5v)f電源(電動勢約為9v)g開關、導線若干該同學先采用如圖甲的電路測量g的內阻,實驗步驟如下:按圖甲連接好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至圖中最右端的位置; 斷開,閉合,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使g滿偏;閉合s2,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使g的示數為200,記下此時電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電源應選用_(填“”或“”),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填“”或“”)。(2)若實驗步驟中記錄的電阻箱的阻值為r,則g的內阻rg與r的關系式為rg=_。(3)實驗測得g內阻rg500,為將g改裝成量程為0.3 a的電流表,應選用阻值為_的電阻與g并聯。
16、(保留一位小數)(4)接著該同學利用改裝后的電流表a,按圖乙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某次測量時電壓表v的示數為1.20v,表頭g的指針指在原電流刻度的250處,則rx_。(保留一位小數)【答案】 (1). e2 (2). r2 (3). (4). 0.5 (5). 4.3【解析】【詳解】(1)12電流表g的內阻約為幾百歐姆,為提高測量精度,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大些,故選r2;為減小實驗誤差,電源電動勢應盡可能大些,電源最好選用e2。(2)3步驟中閉合s2,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使g的示數為200a,此時電阻箱的電流為100a,則此時電阻箱的阻值應為電流計g阻值的2倍
17、,即(3)4實驗測得g的內阻rg=500,為將g改裝成量程為03a的電流表,應選用阻值為的電阻與g并聯。(4)5改裝后的電流表的內阻為表頭g的指針指在原電流刻度的250a處,此處對應的實際電流為電壓表v的示數為1.20v,則11.如圖所示,一質量、電荷量的帶負電小球p自動摩擦因數0.5、傾角的粗糙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斜面高,斜面底端通過一段光滑小圓弧與一光滑水平面相連。整個裝置處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場強e=200n/c,忽略小球在連接處的能量損失,當小球運動到水平面時,立即撤去電場,水平面上放一靜止的不帶電的質量也為的四分之一圓槽q,圓槽光滑且可沿水平面自由滑動,圓槽的半徑。(,g=1
18、0m/s2)。求:(1)小球p運動到水平面時的速度大??;(2)通過計算判斷小球p能否沖出圓槽?!敬鸢浮浚?)v=5m/s;(2)沒有沖出圓槽【解析】【詳解】(1)根據受力分析可知,斜面對p球的支持力為:n=qesin+mgcos根據動能定理得:解得:v=5m/s(2)設當兩者速度相等時,小球上升的高度為h,根據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得:代入數據:根據機械能守恒得:代入已知數據得:h=0.625m<r所以小球沒有沖出圓槽12.如圖所示,平行金屬導軌與水平面間夾角均為37°,導軌間距為1 m,電阻不計,導軌足夠長兩根金屬棒ab和以ab的質量都是0.2 kg,電阻都是1 ,與導軌垂直放置且
19、接觸良好,金屬棒和導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5,兩個導軌平面處均存在著垂直軌道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圖中未畫出),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相同讓ab固定不動,將金屬棒ab由靜止釋放,當ab下滑速度達到穩(wěn)定時,整個回路消耗的電功率為8 w求:(1)ab下滑的最大加速度;(2)ab下落了30 m高度時,其下滑速度已經達到穩(wěn)定,則此過程中回路電流的發(fā)熱量q為多大?(3)如果將ab與ab同時由靜止釋放,當ab下落了30 m高度時,其下滑速度也已經達到穩(wěn)定,則此過程中回路電流的發(fā)熱量q為多大?(g10 m/s2,sin 37°0.6,cos 37°0.8)【答案】()4m/s2 ()q30
20、j ()q75j【解析】【詳解】試題分析:(1)當ab棒剛下滑時,ab棒的加速度有最大值:a=gsingcos4m/s2(2)ab棒達到最大速度時做勻速運動,其重力功率等于整個回路消耗的電功率,則有:mgsinvm=p電8w,則得:ab棒的最大速度為:vm=由p電=得:b=0.4t.根據能量守恒得:mgh=q+mv2+mgcos×,解得:q30j(3)將 ab固定解除,ab和ab 棒達到最大速度時做勻速運動,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mgcos+="mgsin" 解得:v=5m/s根據功能關系:2mgh=2×mv2+2×mgcos×,解得:
21、q=75j考點:本題考查功能關系、平衡條件、牛頓運動定律(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2道物理題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題號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修與所涂題目的題號一致,并且在解答過程中寫清每問的小題號,在答題卡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物理選修33】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a. 在自發(fā)過程中,分子一定從高溫區(qū)域擴散到低溫區(qū)域b. 氣體的內能包括氣體分子的重力勢能c. 氣體的溫度升高時,分子的熱運動變得劇烈,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撞擊器壁時對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但氣體壓強不一定增大d. 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氣溫較高,水的飽和汽
22、壓較大,在相對濕度相同的情況下,夏天的絕對濕度較大e. 理想氣體等壓壓縮過程一定放熱【答案】cde【解析】【詳解】a 擴散現象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熱運動,分子可以從高溫區(qū)域擴散到低溫區(qū)域,也可以從低溫區(qū)域擴散到高溫區(qū)域,故a錯誤;b 氣體內能中不包括氣體分子的重力勢能,故b錯誤;c 氣體的壓強與分子對器壁的平均撞擊力、單位時間內打到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兩個因素有關,氣體的溫度升高時,分子的熱運動變得劇烈,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若同時氣體的體積增大,單位時間內打到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減少,則氣體的壓強不一定增大,故c正確;d 根據相對濕度的定義:相對濕度=,可知在相對濕度相同的情況下,夏天的氣溫較高
23、,水的飽和汽壓較大,則絕對濕度較大,故d正確;e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氣體等壓壓縮過,壓強不變,體積減小,溫度一定降低,內能也減小,即u0;再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w+q=u,體積減小,外界氣體做功,w0,則q0,所以理想氣體等壓壓縮過程一定放熱,故e正確。故選cde。14.如圖所示,質量為m10 kg的活塞將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密封在氣缸中,開始時活塞距氣缸底高度h140 cm此時氣體的溫度t1300 k現緩慢給氣體加熱,氣體吸收的熱量q420 j,活塞上升到距氣缸底h260 cm已知活塞面積s50 cm2,大氣壓強p010×105 pa,不計活塞與氣缸之間的摩擦,g取10 m/s2求:(1)當活塞上升到距氣缸底h2時,氣體的溫度t2 (2)給氣體加熱的過程中,氣體增加的內能u【答案】(1) (2)【解析】【詳解】緩慢對氣體加熱,氣體做等壓變化,有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其中p=因此可得(2分)【物理選修3-4】15.如圖所示,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分別沿軸正方向和負方向傳播,兩波源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防沉劑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便攜式振動分析儀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高強度耐磨黃銅合金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港口建設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信息存儲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可拆型滾動導柱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微生物肥料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嵌埋銅塊PCB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橡膠制品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光纖光纜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冷庫保修合同范本
- 裝修合同標準范本合集
- 美容院充值方案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guī)范
- 服務費通用合同
- 志愿服務證明(多模板)
- 30題調度員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長鑫存儲安全培訓
- 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yè)園區(qū)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
- 材料化學課件
- 4.4均衡生產組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